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环境因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候鸟人群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4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及三亚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北京地区稳定期候鸟慢阻肺患者82例;10月至次年4月(表述为冬季),在三亚对入组患者分别行慢阻肺评价试验评分(CAT)、改良呼吸困难分级评分(mMRC),每2个月随访1次;5月至9月(表述为夏季)待候鸟慢阻肺患者返回北京地区后,对稳定期候鸟慢阻肺患者再次行CAT评分、mMRC评分,每2个月随访1次,比较候鸟慢阻肺患者改变生活环境后自身评分的变化。观察期间若患者出现急性加重或因急性加重住院治疗,则做相应的记录,在患者进入稳定期1个月后再次评分。同时在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发布平台每天记录空气质量指数(AQI),并记录当地气温及相对湿度。
结果候鸟慢阻肺患者在三亚的CAT总评分显著低于北京[(20.0±8.0)比(26.4±7.1)分,P<0.001];在三亚的mMRC总评分显著低于北京[(1.9±0.8)比(2.9±0.9)分,P=0.001],根据最新指南,用mMRC评价候鸟慢阻肺患者,其分级由D降至C,CAT评分的变化未引起分级变化。三亚冬季与北京夏季的平均气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1±4.2)比(24.3±2.3)℃,P=0.674];三亚冬季的AQI显著低于北京夏季[(49.4±8.9)比(113.1±14.2)μg/m3,P<0.001];三亚冬季的相对湿度显著高于北京夏季[(90.6±4.9)%比(58.0±10.0)%,P=0.001]。
结论候鸟慢阻肺患者在空气质量更好、相对湿度更高的地区,其生活质量和活动耐量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