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资金结算中心的风险控制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bgr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探讨了企业资金结算中心成立的原因、职能,提出资金结算中心存在的风险及提出建立内部控制以规避风险。
  关键词:企业;结算中心;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0-0030-01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日益推进,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内部运营所需的资金不断增加,而且随着企业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发展,企业内部二级单位也积累了大量的资金。怎样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益,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资金结算中心的设立将企业的财务管理引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企业资金结算中心的运营效果如何仍然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问题。
  一、成立资金结算中心的原因
  企业资金成立资金结算中心的动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其资金结算功能;二是其投资收益功能。资金结算功能使得企业内部资金的往来可以不通过银行,直接在资金结算中心内部转账,方便了企业内部各二级单位间的资金往来与结算;投资收益功能,指通过对资金的集中管理,可以更好地利用企业内部闲置沉淀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然而,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日益发展和逐步完善,有的人认为企业资金结算中心的作用日渐萎靡,资金运营效益不明显,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大。有的人甚至提出应该撤销企业资金结算中心。笔者认为,评价企业资金结算中心效益的主要标准是其经济效益和风险控制能力。
  二、资金结算中心的职能
  分析目前我国企业资金结算中心的实际运作情况,资金结算中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职能:
  首先,现金出纳职能。按照国家和企业对现金管理的各项规定,结算中心负责企业内部开户单位的现金收支以及转账等各项业务。对现金进行统一管理、统一与银行等外部金融机构结算。对现金进行专业化管理可以有效避免整个管理过程中的疏忽、错误甚至犯罪,以提高资金的安全性。
  其次,资金结算职能。结算中心为开户的二级单位办理经济往来过程中的收、支、转等各项业务,企业内部结算可以通过企业内部转账支票完成。结算职能加强了对企业内外资金流动的监管、方便了企业内部单位间的资金划转。
  再次,投资收益职能。企业内部资金的筹集、投资、使用和回笼工作由企业资金结算中心负责,因此,他了解企业内部各单位的资金流动状况,可以充分利用各内部单位资金结算的“时空差”而获取投资收益。
  最后,管理职能。资金结算中心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为企业提供存量及增量资金报表,使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资金的流动情况,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及时调整。
  三、资金结算中心的风险
  作为一个特殊的金融机构,企业资金结算中心面对着来自不同方面的资金运营风险,主要包括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1.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法律风险、经济周期性波动带来的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行业风险等。系统性风险无法通过分散投资消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否则,可导致破产之灾。
  为了规避系统性风险,资金结算中心应当充分理解国家宏观经济的运行环境,熟悉国家相关的金融政策和法律法规。对要进行的投融资项目,企业资金结算中心应当首先分析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国家政策的许可;其次应当明确投融资项目的合同协议是否符合法律程序。
  2.非系统性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即对资金结算中心某一业务造成影响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通常由某一特殊因素引起,可以通过分散投资消除。企业资金结算中心在资金运作上采取保守态度。项目选择常受领导意愿的影响,资金的运作方式较为集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种集中投资为资金结算中心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四、加强资金结算中心的风险控制
  企业资金结算中心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能够控制风险、创造效益,这就使其不可避免的面对各种资金运作风险。因此企业资金结算中心必须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体系。
  首先,建立内控体系的原则。资金结算中心应当建立严格的内控体系,其建立原则有:组织上,明确岗位责任制,遵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授权批准制度上,授权批准包括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一般授权在处理日常业务中可按照规定之权限范围和职责自行办理,特别授权专门负责非常规业务,如重大筹资、投资决策;在会计记录方面应当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和合法,以期有效控制经济业务,避免舞弊行为的发生;保护资产方面,对于资产的控制分为接近控制和盘点控制,必须对资产进行科学控制,提高资产的增值能力;员工素质方面,结算中心应当设计科学的职工聘用和管理制度;预算控制方面,加强对各个项目、业务的预算控制,严格履行经过批准的预算,执行单位应当具有一定的权责并受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
  其次,加强结算中心的内部稽核控制。内部稽核即为对内部控制的控制,它是内部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企业资金结算中心应当在其内部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此是保证企业内部稽核公正、公平的前提及关键。内部审计之功能不仅是保证资金的安全,还可通过建立审计风险评估及跟踪系统发现并预防潜在风险,为相关部门提供风险预警。
  一言以蔽之,伴随着企业资金量的逐渐增加和企业资产负债率的提高,怎样用好、管好企业内部上亿元的资金,从而提高资金的效益,缓解企业筹资、经营的压力,是摆在各个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成立资金结算中心是解决这一课题的有效尝试。然而,仅仅成立一个单纯的结算机构并不能完全实现这一目标,提高企业资金结算中心的运作能力才是关键。当前,资金结算中心往往只是企业内部的一个现金管理和结算部门,很难实现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资金结算中心的存在和发展基础是其自身的经营效益,高效益伴随着高风险,而风险控制的关键则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严格的控制体系。进一步提高企业资金结算中心的资金运作及风险控制能力,如此才能保障资金结算中心获得更好的经营效益,全面实现企业设立资金结算中心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杜胜利.财务公司[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袁琳.构建结算中心模式下的内部控制体[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
  [3]约翰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有效性.方法:将6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31例;甲组采取溴己新进行治疗,乙组在甲组基础上采取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
对于合资自主问题,从一开始就有不同的看法存在.rn抨击合资自主最彻底的,莫过于广汽集团的曾庆洪总经理.在今年的上海车展论坛上,他讲了三句话:合资企业不应该搞自主品牌、合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企业在预算组织结构的设置、预算管理各环节以及激励方式的选择上存在诸多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我国企业需要从设置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实行合理的预算激励方式以及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保障条件等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预算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
摘要: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小企业要想快速高效的发展,除了需要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之外,搞好自身的建设才是至关重要的。中小企业以其灵活多变的经营方式,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拓展其生存空间。随着生产条件的变化,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具体管理方法也应有所改变。在改变中小企业管理体制的过程中,人们对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有着不同的看法。探讨我国中小企业的最佳管理模式,实现管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有资产中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比重越来越大,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首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事业单位;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0-0027-01    一、引言  事业单位国有资
患者,女,31岁,藏族。因“G4P3孕37周,头位,下腹不规则痛1天,伴宫口开全胎头拔露6h”于2011年8月9日9pm急诊由县医院转入。G4P3孕8个月,末次月经不详,孕期顺利,胎动正常,无腹
糖尿病作为脑血管病特别是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c attacks,TIA)的危险因素已经得到公认.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血糖可以增加卒中发生率,
摘要:本文从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入手,针对广电系统资产管理的特点分析了过去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存在的现象和问题,提出了强化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F40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0-0028-01    固定资产管理是单位行使各项职能、维持正常运转和完成各项工作目标的物质基础,是单位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财务资金管
目的:对阴道炎治疗中,乳酸菌阴道胶囊的临床运用效果予以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站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统计起到重要的作用,不仅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效的数字支持,也为经济政策的制定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统计行业的重要作用和面临的严峻考验出发,提出要加强统计职业的道德建设,从而提高统计质量。  关键词:统计;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C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0-0029-01    一、新形势下统计工作面临的考验   在市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