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圖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8-0126-02
我们自2008年12月~2010年12月采用腕部神经阻滞麻醉处理手外伤40例,麻醉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15~52岁,平均27岁,手掌、背部及虎口软组织挫裂伤6例;单指近节软组织裂伤8例;多指挫裂伤15例,其中2指8例,3指2例,4指5例;掌骨开放性骨折2例;掌指关节脱位1例;屈、伸肌腱断裂8例。麻醉时间1~2h,麻醉药物选用1%普鲁卡因或1%利多卡因。
2 麻醉方法
2.1 腕部正中神经阻滞
嘱伤员用力屈腕,同时拇指对掌或握拳,见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腕肌腱突兀。于两腱之间进针,边进针边推药,若有触电样感,则针头已触及正中神经,集中注药2~5ml,阻滞完毕。亦可酌情选择性阻滞1~2根神经。不合作者可在氯胺酮基础麻醉下进行阻滞,局麻药用利多卡因,浓度为0.8%~1%,一次总量8mg/kg,药液中加入1:20万肾上腺素。如手术时间超过2h,局麻药可用0.25%布比卡因或0.25%耐乐品,一次总量2.5mg/kg。
2.2 腕部尺神经阻滞
于腕掌近侧横行与尺侧屈腕肌腱桡侧缘交点或于豌豆骨桡侧进针,边进针边注药,如有小指触电麻感,则示针头已触及尺神经,注药。
2.3 腕背桡神经阻滞
嘱伤员拇指伸直并略外展,以便“鼻咽窝”显现,由前界拇短伸肌腱膜下注射麻药少许,然后至后界注药.在窝底形成一“麻醉墙”,痛觉传导被阻滞。
3 结果
全组病例手术时间最短26min,最长280min,平均45min。利多卡因一次用量最大8mg/kg,最小2.5mg/kg,平均5.4mg/kg,浓度0.8%~1%(1岁以下用0.8%)。利多卡因一次用药最长维持镇痛时间4h(3.2mg/kg),最短1h(3.6mg/kg),布比卡因一次用药最长维持镇痛时间13h(1.8mg/kg),耐乐品一次用药最长维持镇痛时间28h(1.7mg/kg)。麻醉不全1例,因腕部疤痕解剖变异所致,经静脉推注氯胺酮1~3mg/kg或补充阻滞后,手术仍可顺利进行。40例中无1例出现并发症。
4 讨论
此麻醉方法适用于各种局限于手部的手术,年龄和病变性质不受限制。当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手部手术时,如遇阻滞效果不全,可在术中进行腕部神经阻滞。于腕部阻滞正中神经、桡神经与尺神经很容易且麻醉效果好。因操作简单,故一般总有一个成功可靠的结果[1] 。
从解剖角度解释,手部感觉由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线与支配。在腕部,正中神经位于桡侧腕屈肌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经腕横韧带以后,分布于手掌。在手掌,他有一分支与尺神经吻合,支配手掌桡侧和桡侧三个半手指掌侧皮肤感觉。尺神经在腕部位于尺侧腕屈肌腱的外侧,由腕部经过豌豆骨进入掌部,分布至小指和环指的一部分。桡神经线与在前臂的下1/3处渐折向后方,位于浅筋膜下,从解剖学“鼻咽窝”底向下达手背桡侧2/3和桡侧三个半手指背侧皮肤。
腕部神经阻滞麻醉在手外伤的处理中有以下优点:①阻滞区域广:适用于各指近节及手掌、背和多指创伤的手术处理。②操作简单: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浅与行经腕部的解剖恒定,神经阻滞的体表标志明显,针刺电麻感确切,较易掌握。③安全可靠,麻药用量少,避免了手指根部神经阻滞麻醉带来的手指缺血、指端坏死之虞。尤其是小指的手术,以尺神经阻滞为好。并用弥补了臂丛神经麻醉要求技术高,有时阻滞不全的不足。④适合门诊急症手术和无麻醉条件的基层单位开展手部手术。
由于紧靠肌腱缘穿刺,并且不用针探测神经异感,故40例中无1例出现血肿或刺伤神经等并发症。更无颈交感神经、膈神经或喉返神经被阻滞等臂丛神经阻滞的并发症。若腕部有严重疤痕致解剖变异,则不宜选择此种麻醉方法。如手术仅限于手的尺侧或桡侧,可酌情只阻滞尺神经和正中神经或桡神经和正中神经。腕部桡神经并非1支,分支多而细,但阻滞的方法比较简单,在腕部做环行皮下浸润即可。又由于多数腕神经纤维通过腕背桡凹(拇指外伸时腕部桡骨侧可见的凹陷处),故应在此处做重点阻滞[2]。
参考文献
[1] 安刚.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30~532.
[2]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08~609.
我们自2008年12月~2010年12月采用腕部神经阻滞麻醉处理手外伤40例,麻醉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15~52岁,平均27岁,手掌、背部及虎口软组织挫裂伤6例;单指近节软组织裂伤8例;多指挫裂伤15例,其中2指8例,3指2例,4指5例;掌骨开放性骨折2例;掌指关节脱位1例;屈、伸肌腱断裂8例。麻醉时间1~2h,麻醉药物选用1%普鲁卡因或1%利多卡因。
2 麻醉方法
2.1 腕部正中神经阻滞
嘱伤员用力屈腕,同时拇指对掌或握拳,见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腕肌腱突兀。于两腱之间进针,边进针边推药,若有触电样感,则针头已触及正中神经,集中注药2~5ml,阻滞完毕。亦可酌情选择性阻滞1~2根神经。不合作者可在氯胺酮基础麻醉下进行阻滞,局麻药用利多卡因,浓度为0.8%~1%,一次总量8mg/kg,药液中加入1:20万肾上腺素。如手术时间超过2h,局麻药可用0.25%布比卡因或0.25%耐乐品,一次总量2.5mg/kg。
2.2 腕部尺神经阻滞
于腕掌近侧横行与尺侧屈腕肌腱桡侧缘交点或于豌豆骨桡侧进针,边进针边注药,如有小指触电麻感,则示针头已触及尺神经,注药。
2.3 腕背桡神经阻滞
嘱伤员拇指伸直并略外展,以便“鼻咽窝”显现,由前界拇短伸肌腱膜下注射麻药少许,然后至后界注药.在窝底形成一“麻醉墙”,痛觉传导被阻滞。
3 结果
全组病例手术时间最短26min,最长280min,平均45min。利多卡因一次用量最大8mg/kg,最小2.5mg/kg,平均5.4mg/kg,浓度0.8%~1%(1岁以下用0.8%)。利多卡因一次用药最长维持镇痛时间4h(3.2mg/kg),最短1h(3.6mg/kg),布比卡因一次用药最长维持镇痛时间13h(1.8mg/kg),耐乐品一次用药最长维持镇痛时间28h(1.7mg/kg)。麻醉不全1例,因腕部疤痕解剖变异所致,经静脉推注氯胺酮1~3mg/kg或补充阻滞后,手术仍可顺利进行。40例中无1例出现并发症。
4 讨论
此麻醉方法适用于各种局限于手部的手术,年龄和病变性质不受限制。当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手部手术时,如遇阻滞效果不全,可在术中进行腕部神经阻滞。于腕部阻滞正中神经、桡神经与尺神经很容易且麻醉效果好。因操作简单,故一般总有一个成功可靠的结果[1] 。
从解剖角度解释,手部感觉由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线与支配。在腕部,正中神经位于桡侧腕屈肌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经腕横韧带以后,分布于手掌。在手掌,他有一分支与尺神经吻合,支配手掌桡侧和桡侧三个半手指掌侧皮肤感觉。尺神经在腕部位于尺侧腕屈肌腱的外侧,由腕部经过豌豆骨进入掌部,分布至小指和环指的一部分。桡神经线与在前臂的下1/3处渐折向后方,位于浅筋膜下,从解剖学“鼻咽窝”底向下达手背桡侧2/3和桡侧三个半手指背侧皮肤。
腕部神经阻滞麻醉在手外伤的处理中有以下优点:①阻滞区域广:适用于各指近节及手掌、背和多指创伤的手术处理。②操作简单: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浅与行经腕部的解剖恒定,神经阻滞的体表标志明显,针刺电麻感确切,较易掌握。③安全可靠,麻药用量少,避免了手指根部神经阻滞麻醉带来的手指缺血、指端坏死之虞。尤其是小指的手术,以尺神经阻滞为好。并用弥补了臂丛神经麻醉要求技术高,有时阻滞不全的不足。④适合门诊急症手术和无麻醉条件的基层单位开展手部手术。
由于紧靠肌腱缘穿刺,并且不用针探测神经异感,故40例中无1例出现血肿或刺伤神经等并发症。更无颈交感神经、膈神经或喉返神经被阻滞等臂丛神经阻滞的并发症。若腕部有严重疤痕致解剖变异,则不宜选择此种麻醉方法。如手术仅限于手的尺侧或桡侧,可酌情只阻滞尺神经和正中神经或桡神经和正中神经。腕部桡神经并非1支,分支多而细,但阻滞的方法比较简单,在腕部做环行皮下浸润即可。又由于多数腕神经纤维通过腕背桡凹(拇指外伸时腕部桡骨侧可见的凹陷处),故应在此处做重点阻滞[2]。
参考文献
[1] 安刚.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30~532.
[2]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08~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