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虚静说是先秦时期哲学家们较为普遍的认识,涉及人格修养、思维方法、认识论等方面。这对以后美学中虚静论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以老庄为主的道家虚静说影响最大,更直接。
【关键词】虚静;古典美学;审美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老庄的“绝圣弃智”、“绝巧弃利”、“去知与故”的思想充分说明了老庄在体道时所追求虚静心态。讲人格修养,描述了一种理想的人生最高境界,他们认为人的心灵自由和精神自由在体道中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是老庄虚静说的根本。老庄虚静蕴含的美学原理,对后世的文艺美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揭示了一种审美心态,阐释了审美活动的心理特征。
当“虚静”主要从古代哲学领域进入古典美学范畴之后,就以其自身的特点和内容,对我国古代审美心理、审美创作产生了影响。从中国古人的很多著作和有关言论可以看到,所谓虚静,与静思、空静、凝神等概念相似,是指人在从事艺术和审美活动时必须的一种心理状态。具体来说,这种心理状态就是主体专注于客体,通过主体在思维过程中摒弃杂念,排除一切干扰,使人的思想摆脱各种束缚,而获得精神自由和心灵空净来达到以凝神专注的审美自由境界,以己之虚空之心去接纳外物,从而进入无功利的自由的审美境界。以下就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虚静”的美学影响,尤其是对审美心理的影响。
一、凝神专注是虚静的表层特征,是主体进入审美关照的前提
凝神专注的表层特征决定了虚静论从哲学认识领域进入审美心理领域。老子“致虚极,守静笃”是庄子虚静的基础。《庄子》中有很多故事,都是在描述这种凝神专注的虚静心态的:如“梓庆为鐻”的寓言,说明梓庆的雕刻艺术之所以达到惊犹鬼神的高度,首先在于心静,在于凝神,他能摒弃巧拙与功利,专注于雕刻。还有“痀偻承蜩”的故事,也说明痀偻丈人处身于极静的情态,神情高度集中,“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虚静说以理论形式进入审美心理领域时,凝神专注这种特征,就被明确了。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把“虚静”引入审美创作领域,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沦五藏,澡雪精神。”认为作家在进行艺术构思时,要心虚气静,要内心调畅,要精神纯净。刘勰甚至以摒弃杂念,心力专一,作为驾驭文章语言的方法和谋划文章结构的开端。这些都突出表现了凝神专注为表层特征的虚静心态在审美创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凝神专注在创作时,表现为视听感官的关闭,摒弃、排除一切无关的干扰,才能集中精力,潜心思考。虚静心态的形成有时也讲求气氛和环境的清幽、宁静。南北朝时的顾骏之,“常结高楼以为画所,每登楼去梯,家人罕见。若时景融朗,然后含毫;天地阴惨,则不操笔。”(1)诗人薛道衡“登吟榻构思,闻人声则怒;陈后山作诗,家人为之逐去猫犬,婴儿都寄别家。”(2)这些都反映出古人在创作与审美时对虚静心态的认识和重视。
在审美创造过程中,需要虚静的心态,虚静正是伴随着审美需要出现的,凝神用心去观照对象,才能充分、深刻理解对象的本质,发现对象所蕴含的美,从而使主体产生审美快感。陆机在《文赋》中说“伫中以玄览”,就是要伫立天地之间,排除干扰,用心和自然相接,通过凝神静观来洞彻万物,心地虚静,方能感受、发现世界千体万物的奥妙,从而激发主体的审美和创作兴致。把注意力集中在客体上,自由地超越,获得美的享受。凝神的过程就是审美观照的过程,是审美注意力把握对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体还可以通过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焕发出创造力和想象力。中国书法的创作讲究磨墨的过程,其实这是一种培养虚静心态的过程,即要排除干扰,进入角色,酝酿情感的过程。王羲之说:“欲书者,先于研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在笔前,然后作字。”(3)虚静状态为艺术构思中的想象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整体上对客体进行全面的把握。而“虚静”的认识状态恰恰是能够使创作者整体去认识对象,而不是从部分去认识。司空图在论述雄浑这种美学风格时,也指出先要内心排除一切杂念,内心清净,合于天地自然,才能够达到雄浑之境。“返虚入浑,积渐为雄。”(4)
虚静以其凝神专注的表层特征,是主体进入审美观照的前提,也保证了审美活动的有效深入,一旦它进入审美领域,就被历史美学家,文学家所认可。
二、外静内动是虛静心理活动的主要特点
荀子发展了老庄虚静,从认知的要求出发,提出“虚壹而静”的认识论。宋儒提出反观、静观等学说,提倡通过超事物的自我观照来达到虚静境界。佛教禅宗主张静心敛心,心系寂静的修行方法,以至于“由定生慧”。宋代理学家朱熹说“不虚不静,故不明;不明,故不识。若虚静而明,便识好物事。”(5)这句话说的比较笼统。苏轼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6)相对具体。视听感觉器官对外界的关闭,排除不必要的干扰,精神专注,洞察事物的运动变化的本质,为艺术创作、艺术构思提供客观真实的材料。当主体在虚静状态下,摒弃一切物质观念,凝神专注于客观事物时,内在的心理活动是异常活跃的,正像疱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遇,官知止而神欲行。”从而激发创作灵感,创作出优美的作品。
可见,虚静的心理活动是由外部通向内部转移,是外静内动。这种心理活动,陆机《文赋》中写到:“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李善注曰:“收视反听,言不视听。耽思旁讯,静思而求之也。”强调关闭视听觉而倾注于内心。其结果才会出现超越时空的神思想象。陆机用“收视反听”较为准确的把虚静的心理特征与主体心神气联系起来,在审美活动中,这种心理则表现为“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7)的现象。尤其在审美欣赏中内动的虚静特点更多地呈现为身心俱忘,幻觉从生,幻想纷呈的沉迷状态。如柳宗元对永州山水的审美关照,他在《钴坶谭西小丘记》中的描述,把自己和自然山水融合在一起,达到了沉迷的状态,这也就是虚静外静内动的极致境界——物化状态。
物化是物体虚静之后方能进入的境界,“齐于物”,就是主体和客体之间不分你我,彼此渗透,甚至可以相互转化。物化在审美领域和文艺创作领域是一个非常精辟的理论,因为真正的高级的审美和艺术创作过程中,主体和客体之间必须作到泯灭彼此之间的界限,这也就是许多文论、美学家常说的“情随物移”“神与物游”和“情景交融”。
三、超尘脱俗是虚静的根本要求,这是一种无功利的审美态度
虚静,从本质上说,是主体超脱世俗,心静无杂,达到精神的解脱和心灵的自由。虽然可以把虚静看作是一种心理状态,但从根本上讲,它实际上体现了主体的人生态度。
古人强调修身养性,视虚静为主体淡泊宁静的人生本性,所以虚静是主体内在本性所固有的。虚静不单单指精神的安详宁静,心境的平和静谧,还强调主体情性、心性。古人有以“气”为中介,将虚静和本性联结,表述为“静气”。清人周履清认为,气可以由静而生,由静而养,故谓之静气或虚静之气。在古人心中,是审美个性的崇高标志。静气体现了主体的成熟。由静而生的气,实际是一种忘我忘俗,天性自然的表露。
我国古代山水画论和山水画创作,尤能反映出古人这种超尘脱俗的人生态度。这是因为山泉川石,闲花野草等事物没有明显的社会功利内容,而且主要以自然形态之美来征服观众。凡主张虚静说的画家,大多是性情恬淡,不以个人名利为重的高雅之士。据《宋书》载,南宋画家宗炳就是这样一个清心寡欲,不争无为的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和山水画家王维主张“审像于静心”。“静心”,是借禅宗之说来强调主体心灵的净化,也是一种排除了世俗物欲诱惑干扰审美态度、审美心境。宗炳和王维都具有和自然山水相适应的气质、胸襟、思绪和情怀,这也就决定他们以超功利的态度或心境发现或把握大自然的审美价值,进行审美创作。
老庄虚静说,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浪漫主义艺术繁荣、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我国审美心理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卷四(84).
[2]袁枚.随园诗话.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年卷四(51).
[3]王羲之.笔阵图.
[4]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5]朱熹.清邃阁论诗.
[6]苏轼.送参寥师.
[7]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责任编辑:晏文)
【关键词】虚静;古典美学;审美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老庄的“绝圣弃智”、“绝巧弃利”、“去知与故”的思想充分说明了老庄在体道时所追求虚静心态。讲人格修养,描述了一种理想的人生最高境界,他们认为人的心灵自由和精神自由在体道中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是老庄虚静说的根本。老庄虚静蕴含的美学原理,对后世的文艺美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揭示了一种审美心态,阐释了审美活动的心理特征。
当“虚静”主要从古代哲学领域进入古典美学范畴之后,就以其自身的特点和内容,对我国古代审美心理、审美创作产生了影响。从中国古人的很多著作和有关言论可以看到,所谓虚静,与静思、空静、凝神等概念相似,是指人在从事艺术和审美活动时必须的一种心理状态。具体来说,这种心理状态就是主体专注于客体,通过主体在思维过程中摒弃杂念,排除一切干扰,使人的思想摆脱各种束缚,而获得精神自由和心灵空净来达到以凝神专注的审美自由境界,以己之虚空之心去接纳外物,从而进入无功利的自由的审美境界。以下就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虚静”的美学影响,尤其是对审美心理的影响。
一、凝神专注是虚静的表层特征,是主体进入审美关照的前提
凝神专注的表层特征决定了虚静论从哲学认识领域进入审美心理领域。老子“致虚极,守静笃”是庄子虚静的基础。《庄子》中有很多故事,都是在描述这种凝神专注的虚静心态的:如“梓庆为鐻”的寓言,说明梓庆的雕刻艺术之所以达到惊犹鬼神的高度,首先在于心静,在于凝神,他能摒弃巧拙与功利,专注于雕刻。还有“痀偻承蜩”的故事,也说明痀偻丈人处身于极静的情态,神情高度集中,“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虚静说以理论形式进入审美心理领域时,凝神专注这种特征,就被明确了。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把“虚静”引入审美创作领域,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沦五藏,澡雪精神。”认为作家在进行艺术构思时,要心虚气静,要内心调畅,要精神纯净。刘勰甚至以摒弃杂念,心力专一,作为驾驭文章语言的方法和谋划文章结构的开端。这些都突出表现了凝神专注为表层特征的虚静心态在审美创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凝神专注在创作时,表现为视听感官的关闭,摒弃、排除一切无关的干扰,才能集中精力,潜心思考。虚静心态的形成有时也讲求气氛和环境的清幽、宁静。南北朝时的顾骏之,“常结高楼以为画所,每登楼去梯,家人罕见。若时景融朗,然后含毫;天地阴惨,则不操笔。”(1)诗人薛道衡“登吟榻构思,闻人声则怒;陈后山作诗,家人为之逐去猫犬,婴儿都寄别家。”(2)这些都反映出古人在创作与审美时对虚静心态的认识和重视。
在审美创造过程中,需要虚静的心态,虚静正是伴随着审美需要出现的,凝神用心去观照对象,才能充分、深刻理解对象的本质,发现对象所蕴含的美,从而使主体产生审美快感。陆机在《文赋》中说“伫中以玄览”,就是要伫立天地之间,排除干扰,用心和自然相接,通过凝神静观来洞彻万物,心地虚静,方能感受、发现世界千体万物的奥妙,从而激发主体的审美和创作兴致。把注意力集中在客体上,自由地超越,获得美的享受。凝神的过程就是审美观照的过程,是审美注意力把握对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体还可以通过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焕发出创造力和想象力。中国书法的创作讲究磨墨的过程,其实这是一种培养虚静心态的过程,即要排除干扰,进入角色,酝酿情感的过程。王羲之说:“欲书者,先于研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在笔前,然后作字。”(3)虚静状态为艺术构思中的想象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整体上对客体进行全面的把握。而“虚静”的认识状态恰恰是能够使创作者整体去认识对象,而不是从部分去认识。司空图在论述雄浑这种美学风格时,也指出先要内心排除一切杂念,内心清净,合于天地自然,才能够达到雄浑之境。“返虚入浑,积渐为雄。”(4)
虚静以其凝神专注的表层特征,是主体进入审美观照的前提,也保证了审美活动的有效深入,一旦它进入审美领域,就被历史美学家,文学家所认可。
二、外静内动是虛静心理活动的主要特点
荀子发展了老庄虚静,从认知的要求出发,提出“虚壹而静”的认识论。宋儒提出反观、静观等学说,提倡通过超事物的自我观照来达到虚静境界。佛教禅宗主张静心敛心,心系寂静的修行方法,以至于“由定生慧”。宋代理学家朱熹说“不虚不静,故不明;不明,故不识。若虚静而明,便识好物事。”(5)这句话说的比较笼统。苏轼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6)相对具体。视听感觉器官对外界的关闭,排除不必要的干扰,精神专注,洞察事物的运动变化的本质,为艺术创作、艺术构思提供客观真实的材料。当主体在虚静状态下,摒弃一切物质观念,凝神专注于客观事物时,内在的心理活动是异常活跃的,正像疱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遇,官知止而神欲行。”从而激发创作灵感,创作出优美的作品。
可见,虚静的心理活动是由外部通向内部转移,是外静内动。这种心理活动,陆机《文赋》中写到:“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李善注曰:“收视反听,言不视听。耽思旁讯,静思而求之也。”强调关闭视听觉而倾注于内心。其结果才会出现超越时空的神思想象。陆机用“收视反听”较为准确的把虚静的心理特征与主体心神气联系起来,在审美活动中,这种心理则表现为“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7)的现象。尤其在审美欣赏中内动的虚静特点更多地呈现为身心俱忘,幻觉从生,幻想纷呈的沉迷状态。如柳宗元对永州山水的审美关照,他在《钴坶谭西小丘记》中的描述,把自己和自然山水融合在一起,达到了沉迷的状态,这也就是虚静外静内动的极致境界——物化状态。
物化是物体虚静之后方能进入的境界,“齐于物”,就是主体和客体之间不分你我,彼此渗透,甚至可以相互转化。物化在审美领域和文艺创作领域是一个非常精辟的理论,因为真正的高级的审美和艺术创作过程中,主体和客体之间必须作到泯灭彼此之间的界限,这也就是许多文论、美学家常说的“情随物移”“神与物游”和“情景交融”。
三、超尘脱俗是虚静的根本要求,这是一种无功利的审美态度
虚静,从本质上说,是主体超脱世俗,心静无杂,达到精神的解脱和心灵的自由。虽然可以把虚静看作是一种心理状态,但从根本上讲,它实际上体现了主体的人生态度。
古人强调修身养性,视虚静为主体淡泊宁静的人生本性,所以虚静是主体内在本性所固有的。虚静不单单指精神的安详宁静,心境的平和静谧,还强调主体情性、心性。古人有以“气”为中介,将虚静和本性联结,表述为“静气”。清人周履清认为,气可以由静而生,由静而养,故谓之静气或虚静之气。在古人心中,是审美个性的崇高标志。静气体现了主体的成熟。由静而生的气,实际是一种忘我忘俗,天性自然的表露。
我国古代山水画论和山水画创作,尤能反映出古人这种超尘脱俗的人生态度。这是因为山泉川石,闲花野草等事物没有明显的社会功利内容,而且主要以自然形态之美来征服观众。凡主张虚静说的画家,大多是性情恬淡,不以个人名利为重的高雅之士。据《宋书》载,南宋画家宗炳就是这样一个清心寡欲,不争无为的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和山水画家王维主张“审像于静心”。“静心”,是借禅宗之说来强调主体心灵的净化,也是一种排除了世俗物欲诱惑干扰审美态度、审美心境。宗炳和王维都具有和自然山水相适应的气质、胸襟、思绪和情怀,这也就决定他们以超功利的态度或心境发现或把握大自然的审美价值,进行审美创作。
老庄虚静说,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浪漫主义艺术繁荣、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我国审美心理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卷四(84).
[2]袁枚.随园诗话.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年卷四(51).
[3]王羲之.笔阵图.
[4]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5]朱熹.清邃阁论诗.
[6]苏轼.送参寥师.
[7]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责任编辑: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