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译诗,尤其是英译中国古典诗歌,就像是戴着镣铐跳舞,不仅仅是将诗词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而是从一种语言里的诗译成另一种语言里的诗。中国诗词语言凝练、意象丰富,要将其翻译成异国语言更为艰难,因为各属不同的语言文化体系,在词法、句法、音韵、文化、认知等方面均有差异,要体现原作的意境已属不易,要再传译原作的形式之美和音韵之美则更费思量。本文根据许渊冲的“三美论”,从英译李清照《声声慢》前十四叠的意美、音美和形美三个方面欣赏各英译版本所传达出来的意境。
【关键词】:声声慢 叠字翻译 三美 赏析
格厄姆雷在《中国诗的翻译》中曾感慨汉语是“含义达到最复杂丰富程度的语言”。而译诗无疑是翻译的一大难题,甚至有人说,诗就是翻译中丢失的那部分。与散文界严复先生的“信达雅”翻译标准相对应的,诗词界有许先生的“音美、意美、形美”三美。林语堂认为“文字有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或得其神而忘其体,决不能把文义,文神,文气,文体及音乐之美完全同时译出。”
李清照的名作“声声慢”是翻译界的歌德巴赫猜想。它开篇连下七对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音律考究,字数整齐,意境深邃。下面将选取几位名家对此句叠字所尝试的翻译,分析读者在英译诗中体会到的意境。
原词将诗人在“寻”、“觅”中心神不定,若有所失的神态;“冷”、“清”中只身飘零的孤独寂寞;“凄”、“惨”、“戚”中愁苦不堪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全文抽绎难尽的愁思由此延展,双声叠韵的音美也倾泻而出,被认为是千古绝唱。
林译:
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林译十四字译出,确是黄昏细雨无可奈何孤单的境地。林语堂老先生采用十四个单音节词,七个重复的“so” 和七个以字母d 开头的单词,层层递进,形成双声和头韵,译出了词中冷雨凄清的意蕴;而这七个押头韵词dim, dark, dense, dull, damp, dank, dead,传达了原文的音美和形美。虽没有直接译出“寻觅”,甚至一反英文常规,连主语的笔墨也竟自省去,将中文诗歌形式简练,意象密集的特点植入英译,但丝毫也没有影响读者对原诗的理解。这其中,dim和dark暗指天色已晚;dense和dull仿佛使读者看到诗人寻觅不得,空洞失落的眼神;damp和dank直达诗人内心深处,引起读者深深的同情;一个“dead”是诗人绝望无助抑郁于胸的哀怨。译者由景到人,由外至内的缓缓铺开,将原诗的意境再现给读者,意美传递的巧妙而含蓄。
许译:
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本句词押的是aabb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很好地传达了“音美”。“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把原作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和作者茫然无助的形象通过词语和结构鲜活地表达了出来,使译语读者很容易体会到作者漫无目的却仍在苦苦寻觅的凄凉。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译者为做到传情达意,在翻译时增添译语文化形象,原诗中并没有说出寻找的内容,译作中却把这些暗含在原诗中的信息表达出来“what I miss”,“I know not what it is”。诗中类似的译法如“without cheer”等,这种为了保留原诗“意美形美音美”给译语读者带来审美愉悦而增添译语文化形象的译法真正做到了使译文再现中国古诗词美学特征和艺术价值。另外,从声调来讲,许译模仿原文采用短音押韵,其中“觅( /mì/)”与“miss( /mis/)”、戚( /qī/)与cheer( /t∫i /)都沿用了原文表示忧郁哀怨的闭口音和元音前面的辅音,所以相关因素的趋同度较大,使读者更容易获得诗中的语境效果。
应该说在许多尝试翻译这七对叠词的学者中,不乏西方文人,而对于他们,因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中国各属不同的语言体系,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更显难度。以下将分析西方文人中对于《声声慢》前七对叠词的一种典型译本:
Clara Candlin女士将其翻译为:
Seek, seek, search, search;
Cold, cold, bare, bare;
Grief, grief, cruel, cruel grief,
Nowwarm, then like the autumn
Cold again
How hard to calm the heart.
在此译本中,更多的是字面意思的直译和单词的堆砌。由于外国人对汉字的内涵,托物起兴的手法,对境生于象的不理解,所以产生了这种码字式的译文。原词中这七对叠字所描述的动作和烘托的气氛只是一种物化的场景,但它真正要传达的是一种愁绪,一种无法用语言直接勾勒,只能通过物象间接地勾起读者想象才能意会的意境。所以,直接堆砌得到的只是诗词的躯壳,丧失的是诗词意境和灵魂。
而已故的耶稣会唐石安神父(Rev. John Turner,S. J.)却用双声叠韵法译出了词中神韵:
I pine and peak
And questless seek
Groping and moping to linger and languish
Anon to wander and wonder, glare, stare and start
Flesh chilled
Ghost thrilled
With grim dart
And keen canker of rankling anguish.
思果先生曾评论道,“不会写英文老派诗的人无论怎样也创作不出来的。”
从以上对名家译文的赏析来看,翻译家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把握、挖掘和转换原诗意境,尽管如此,中国古典诗歌依然还是汉英翻译中的一个难以攻克的堡垒。中国古典诗歌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其越发展到最后,就越讲求含蓄、凝练、神韵、意境以及意在言外等等格律森严的规则营造。所以,严格说来,在汉英翻译中,汉语古典诗歌的英译版本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无限接近原诗的意境,而由于文化的、文学习惯的以及语言方面的无可逾越的差异问题,我们无法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诗歌意境在两种语言之间自由的转换。通过以上对各种英译本的赏析,我们所感受到的也会是不一样的情绪,但不管翻译如何,每个译者的心,因其真诚而充满诗意,就能让原文的生命在诗心放歌的译文中延续,就能让读者感受其独特的思绪。如此,寻寻觅觅,我们每一位读者,在英译中感受不一样的愁思意境。
【参考文献】:①许渊冲.汉英对照宋词三百首[M].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6.
②林语堂.扬州瘦马[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③潘家云“声声慢”翻译赏析与试译[ J]. 《外国语言文学》2003年第3期
【关键词】:声声慢 叠字翻译 三美 赏析
格厄姆雷在《中国诗的翻译》中曾感慨汉语是“含义达到最复杂丰富程度的语言”。而译诗无疑是翻译的一大难题,甚至有人说,诗就是翻译中丢失的那部分。与散文界严复先生的“信达雅”翻译标准相对应的,诗词界有许先生的“音美、意美、形美”三美。林语堂认为“文字有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或得其神而忘其体,决不能把文义,文神,文气,文体及音乐之美完全同时译出。”
李清照的名作“声声慢”是翻译界的歌德巴赫猜想。它开篇连下七对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音律考究,字数整齐,意境深邃。下面将选取几位名家对此句叠字所尝试的翻译,分析读者在英译诗中体会到的意境。
原词将诗人在“寻”、“觅”中心神不定,若有所失的神态;“冷”、“清”中只身飘零的孤独寂寞;“凄”、“惨”、“戚”中愁苦不堪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全文抽绎难尽的愁思由此延展,双声叠韵的音美也倾泻而出,被认为是千古绝唱。
林译:
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林译十四字译出,确是黄昏细雨无可奈何孤单的境地。林语堂老先生采用十四个单音节词,七个重复的“so” 和七个以字母d 开头的单词,层层递进,形成双声和头韵,译出了词中冷雨凄清的意蕴;而这七个押头韵词dim, dark, dense, dull, damp, dank, dead,传达了原文的音美和形美。虽没有直接译出“寻觅”,甚至一反英文常规,连主语的笔墨也竟自省去,将中文诗歌形式简练,意象密集的特点植入英译,但丝毫也没有影响读者对原诗的理解。这其中,dim和dark暗指天色已晚;dense和dull仿佛使读者看到诗人寻觅不得,空洞失落的眼神;damp和dank直达诗人内心深处,引起读者深深的同情;一个“dead”是诗人绝望无助抑郁于胸的哀怨。译者由景到人,由外至内的缓缓铺开,将原诗的意境再现给读者,意美传递的巧妙而含蓄。
许译:
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本句词押的是aabb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很好地传达了“音美”。“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把原作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和作者茫然无助的形象通过词语和结构鲜活地表达了出来,使译语读者很容易体会到作者漫无目的却仍在苦苦寻觅的凄凉。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译者为做到传情达意,在翻译时增添译语文化形象,原诗中并没有说出寻找的内容,译作中却把这些暗含在原诗中的信息表达出来“what I miss”,“I know not what it is”。诗中类似的译法如“without cheer”等,这种为了保留原诗“意美形美音美”给译语读者带来审美愉悦而增添译语文化形象的译法真正做到了使译文再现中国古诗词美学特征和艺术价值。另外,从声调来讲,许译模仿原文采用短音押韵,其中“觅( /mì/)”与“miss( /mis/)”、戚( /qī/)与cheer( /t∫i /)都沿用了原文表示忧郁哀怨的闭口音和元音前面的辅音,所以相关因素的趋同度较大,使读者更容易获得诗中的语境效果。
应该说在许多尝试翻译这七对叠词的学者中,不乏西方文人,而对于他们,因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中国各属不同的语言体系,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更显难度。以下将分析西方文人中对于《声声慢》前七对叠词的一种典型译本:
Clara Candlin女士将其翻译为:
Seek, seek, search, search;
Cold, cold, bare, bare;
Grief, grief, cruel, cruel grief,
Nowwarm, then like the autumn
Cold again
How hard to calm the heart.
在此译本中,更多的是字面意思的直译和单词的堆砌。由于外国人对汉字的内涵,托物起兴的手法,对境生于象的不理解,所以产生了这种码字式的译文。原词中这七对叠字所描述的动作和烘托的气氛只是一种物化的场景,但它真正要传达的是一种愁绪,一种无法用语言直接勾勒,只能通过物象间接地勾起读者想象才能意会的意境。所以,直接堆砌得到的只是诗词的躯壳,丧失的是诗词意境和灵魂。
而已故的耶稣会唐石安神父(Rev. John Turner,S. J.)却用双声叠韵法译出了词中神韵:
I pine and peak
And questless seek
Groping and moping to linger and languish
Anon to wander and wonder, glare, stare and start
Flesh chilled
Ghost thrilled
With grim dart
And keen canker of rankling anguish.
思果先生曾评论道,“不会写英文老派诗的人无论怎样也创作不出来的。”
从以上对名家译文的赏析来看,翻译家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把握、挖掘和转换原诗意境,尽管如此,中国古典诗歌依然还是汉英翻译中的一个难以攻克的堡垒。中国古典诗歌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其越发展到最后,就越讲求含蓄、凝练、神韵、意境以及意在言外等等格律森严的规则营造。所以,严格说来,在汉英翻译中,汉语古典诗歌的英译版本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无限接近原诗的意境,而由于文化的、文学习惯的以及语言方面的无可逾越的差异问题,我们无法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诗歌意境在两种语言之间自由的转换。通过以上对各种英译本的赏析,我们所感受到的也会是不一样的情绪,但不管翻译如何,每个译者的心,因其真诚而充满诗意,就能让原文的生命在诗心放歌的译文中延续,就能让读者感受其独特的思绪。如此,寻寻觅觅,我们每一位读者,在英译中感受不一样的愁思意境。
【参考文献】:①许渊冲.汉英对照宋词三百首[M].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6.
②林语堂.扬州瘦马[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③潘家云“声声慢”翻译赏析与试译[ J]. 《外国语言文学》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