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欠发达的苏北泗洪县,残疾人的幸福指数达到了“五星级”:所有的残疾适龄儿童都上学,所有的下肢残疾人都坐上免费轮椅,所有的白内障患者都免费做手术再见光明,所有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都能安排就业岗位……这一切,都是李玉芳来到县残联以后出现的变化。在泗洪,李玉芳被所有残疾人视作天使,她的事迹在泗洪县干部群众中广为流传。
体现人生价值的平台
数不清的感人事例。印证了泗洪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六年巨变。
“我的幼年不堪回首,父亲患上精神病,母亲改嫁,10岁那年。父亲用菜刀砍掉我4个手指头。不久,父亲病故,与70多岁的残疾爷爷相依为命……是残联的李阿姨让我重新走进学校……”大楼小学的13岁女孩许秋菊泪流满面地说。“2003年,我对全县残疾人进行摸底调查时,是流着泪听完许秋菊诉说自己悲惨遭遇的。”泗洪县残联理事长李玉芳说,“县残联用一个月时间,跑遍了全县乡村,我想,许秋菊绝非个别现象。于是,我有了专门为残疾儿童办‘春雨班’的念头。”在省市残联领导、省委驻泗洪扶贫工作队以及县政府、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2003年8月28日,“春雨班”终于开班了。泗洪残联的记录显示,截止目前,泗洪县的“春雨班”已有30个班,840名学生。
确保了孩子都能上学,李玉芳没来得及喘一口气。紧接着就考虑解决重度残疾人行走难题。“我永远都不会忘记2006年5月18日,在泗洪县政府前广场激动人心的时刻。在旧社会,我患了小儿麻痹症,没钱治疗。留下双腿残疾。如今晚年,做梦也没有想到政府赠送我一辆轮椅车,我终于‘长腿了’,可以看看市面了!”归仁镇墩轮村69岁的肢残人杜厚章热泪盈眶地告诉笔者。“截至那一天,终于让全县2127名下肢残疾人都有了代步的轮椅车……”回忆起那一幕,李玉芳至今激动不已,“那天夜里,我终于安稳地美美睡足了一觉,简直是把3年来夜间的失眠全部补回来了。”
李玉芳还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故事:“临淮镇中心小学孙友婷是个白内障患者,每当晚自习时,她的一只白内障眼睛在电灯光照射下发出绿光,同学们说是‘妖眼’。久而久之,同学们都疏远她,小友婷感到很孤独,经常哭着求父母为她治好眼睛。在农村调研时我还发现有的白内障患者因没有钱及时做手术而终身失去光明。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一声声倾倒苦水的哭诉。都让我寝食难安。”2003年李玉芳到残联后,对全县6000多名眼病患者都进行了白内障筛查,争取到省残联的支持减免费做白内障手术的有2352人。
残疾人往往被视为家庭的“累赘”,社会的负担。但在泗洪县,李玉芳的残联却与昆山、南京、无锡、常州、浙江义乌等地方的100多家福利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有5000多名残疾人活跃在大江南北,他们人均工资收入都在1000元以上。2008年7月,泗洪县残联开展了“盲人小康工程”活动。邀请专家对80名盲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中医推拿、盲人按摩等培训。54岁的许献怀被浙江的一家公司聘走,月工资1000~2000元左右,他还把妻子带去一起工作,月收入1000元以上。他说:“过去,谁把盲人当成人?现在我有工作了,生活有了保障,多亏县残联李姐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泗洪县残联,“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县机关工作目标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关爱扶持残疾人,支持福企大发展”、“党的好儿女,人民父母官”等锦旗和奖匾挂满了会议室。李玉芳也获得了诸多荣誉:2008年当选全国残疾人代表大会代表,是江苏省唯一的县级残联理事长代表,还当选了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先进个人、宿迁市劳动模范等等。2008年9月27日,中共泗洪县委作出了《关于开展向李玉芳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残联这个平台是我实现人生愿望和体现人生价值的平台,我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钟,要尽最大努力去为残疾人做更多的实事、好事”。这是李玉芳经常对同事说的话。
柔肩何以挑重担?
不少地方残联都面临大致类似的情况:既没有钱,也没有权。办事不得不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李玉芳初到残联时。残联欠外债13多万元,每年财政拨办公经费仅有4万元。这些并没有吓倒李玉芳,因为她有“巧用四两拨千斤”的绝招。她把残联的工作全部包装成项目,通过项目争取资助。既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同时又巧用社会资金,李玉芳的“绝招”有效化解了泗洪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瓶颈。
截至2008年,泗洪县符合条件的2127名下肢残疾人都有了代步的轮椅车。“几年来,我们为残疾人配备专用车共投入160多万元,县财政总共投入大概三分之一。其余的都是从各个方面争取资助而来。譬如,仅泗洪县农村合作银行,就捐赠轮椅400辆。”李玉芳介绍,“比如,对于县里举办的短期培训,省里是不拨付资金的。我们就积极创造条件,在全国首家启动‘盲人小康工程’,一次性组织80名盲人,举办为期三个月的封闭式军事化的培训。结果,实现了100%的就业,得到了省残联支持的专项资金。”
想做事只是一个方面,如何能做成事、确保不出事?李玉芳还使出了一个妙招——“服务外包”:将工作难度大、工作量大的项目,有偿或无偿包给有专业技能或工作能力强的单位来做。2007年夏季,残联在泗洪体育场举行全国最大的万名残疾人招聘会,邀请近百家企业来到场内摆摊设点。为了成功举办招聘会,残联将招聘会的安保、场内组织管理、秩序维持等工作全部委托给青阳镇政府。青阳镇政府先后投入百余名工作人员保证了整场活动顺利进行,圆满达到了预定目的。
泗洪县委书记冯岩在评价李玉芳时说:“自己手里没有钱,能够想办事并且办成事、不出事,这就叫能力。”
动力源泉在哪里?
曾经的生活经历、社会的关爱帮助、党和政府的教育和培养,铸就出李玉芳扶弱助残的人生理念。
李玉芳生长在湖北省大悟县一个特困农家。父亲和哥哥常年有病,因为没有钱及时治疗,于1983年相继去世,除了留下一大笔治病花费的债务,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两个不满五岁的侄女和体弱的母亲。为了改变贫困的状况,1985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她贷款2000元办起了全县第一个农村科学养鸡厂。在她的影响和帮助下,没几年,仅李玉芳所在镇的养鸡专业户发展到300多个,并发展到了县外的周边地区,养鸡成了当地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有一天,时任大悟县的县长问她:“目前,你有两个选择,是办现代化养鸡厂自己致富,还是创办养鸡合作组织带领群众一起致富?”李玉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并成立“大悟县新城镇畜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中心”。随后,省、地、县委书记都亲临大悟县新城镇畜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中心参观考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媒体相继作了报道。1987年,她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91年,她被湖北孝感地委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
1993年,李玉芳随夫来到了泗洪。先在泗洪县妇联做维权工作。2002年调到县总工会分管社会保障工作。2003年,她向县领导递交请愿书:残疾人最穷,我要帮最穷的人过上好日子。若当年残联工作不是全县先进,就辞职不干!
事实上。泗洪残联在短短五年多时间里,相继实施了“助明、助行、助学、致富”四大工程,做了无数积功积德的事。为最大限度地帮助残疾人。李玉芳来到残联的6年里,始终保持极大的热情和激情。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不受“八小时”限制,几乎天天都在加班加点,被人称为“工作狂”。从李玉芳坚定厚实的脚印中不难看出,她无论在湖北大悟县还是在江苏泗洪县,都在和穷人打交道,无论走到哪里,她同情的泪水就洒到哪里。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成长起来的李玉芳,始终用党的阳光照耀着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李玉芳不竭动力的根源。
责任编辑:尤 健
体现人生价值的平台
数不清的感人事例。印证了泗洪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六年巨变。
“我的幼年不堪回首,父亲患上精神病,母亲改嫁,10岁那年。父亲用菜刀砍掉我4个手指头。不久,父亲病故,与70多岁的残疾爷爷相依为命……是残联的李阿姨让我重新走进学校……”大楼小学的13岁女孩许秋菊泪流满面地说。“2003年,我对全县残疾人进行摸底调查时,是流着泪听完许秋菊诉说自己悲惨遭遇的。”泗洪县残联理事长李玉芳说,“县残联用一个月时间,跑遍了全县乡村,我想,许秋菊绝非个别现象。于是,我有了专门为残疾儿童办‘春雨班’的念头。”在省市残联领导、省委驻泗洪扶贫工作队以及县政府、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2003年8月28日,“春雨班”终于开班了。泗洪残联的记录显示,截止目前,泗洪县的“春雨班”已有30个班,840名学生。
确保了孩子都能上学,李玉芳没来得及喘一口气。紧接着就考虑解决重度残疾人行走难题。“我永远都不会忘记2006年5月18日,在泗洪县政府前广场激动人心的时刻。在旧社会,我患了小儿麻痹症,没钱治疗。留下双腿残疾。如今晚年,做梦也没有想到政府赠送我一辆轮椅车,我终于‘长腿了’,可以看看市面了!”归仁镇墩轮村69岁的肢残人杜厚章热泪盈眶地告诉笔者。“截至那一天,终于让全县2127名下肢残疾人都有了代步的轮椅车……”回忆起那一幕,李玉芳至今激动不已,“那天夜里,我终于安稳地美美睡足了一觉,简直是把3年来夜间的失眠全部补回来了。”
李玉芳还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故事:“临淮镇中心小学孙友婷是个白内障患者,每当晚自习时,她的一只白内障眼睛在电灯光照射下发出绿光,同学们说是‘妖眼’。久而久之,同学们都疏远她,小友婷感到很孤独,经常哭着求父母为她治好眼睛。在农村调研时我还发现有的白内障患者因没有钱及时做手术而终身失去光明。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一声声倾倒苦水的哭诉。都让我寝食难安。”2003年李玉芳到残联后,对全县6000多名眼病患者都进行了白内障筛查,争取到省残联的支持减免费做白内障手术的有2352人。
残疾人往往被视为家庭的“累赘”,社会的负担。但在泗洪县,李玉芳的残联却与昆山、南京、无锡、常州、浙江义乌等地方的100多家福利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有5000多名残疾人活跃在大江南北,他们人均工资收入都在1000元以上。2008年7月,泗洪县残联开展了“盲人小康工程”活动。邀请专家对80名盲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中医推拿、盲人按摩等培训。54岁的许献怀被浙江的一家公司聘走,月工资1000~2000元左右,他还把妻子带去一起工作,月收入1000元以上。他说:“过去,谁把盲人当成人?现在我有工作了,生活有了保障,多亏县残联李姐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泗洪县残联,“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县机关工作目标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关爱扶持残疾人,支持福企大发展”、“党的好儿女,人民父母官”等锦旗和奖匾挂满了会议室。李玉芳也获得了诸多荣誉:2008年当选全国残疾人代表大会代表,是江苏省唯一的县级残联理事长代表,还当选了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先进个人、宿迁市劳动模范等等。2008年9月27日,中共泗洪县委作出了《关于开展向李玉芳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残联这个平台是我实现人生愿望和体现人生价值的平台,我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钟,要尽最大努力去为残疾人做更多的实事、好事”。这是李玉芳经常对同事说的话。
柔肩何以挑重担?
不少地方残联都面临大致类似的情况:既没有钱,也没有权。办事不得不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李玉芳初到残联时。残联欠外债13多万元,每年财政拨办公经费仅有4万元。这些并没有吓倒李玉芳,因为她有“巧用四两拨千斤”的绝招。她把残联的工作全部包装成项目,通过项目争取资助。既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同时又巧用社会资金,李玉芳的“绝招”有效化解了泗洪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瓶颈。
截至2008年,泗洪县符合条件的2127名下肢残疾人都有了代步的轮椅车。“几年来,我们为残疾人配备专用车共投入160多万元,县财政总共投入大概三分之一。其余的都是从各个方面争取资助而来。譬如,仅泗洪县农村合作银行,就捐赠轮椅400辆。”李玉芳介绍,“比如,对于县里举办的短期培训,省里是不拨付资金的。我们就积极创造条件,在全国首家启动‘盲人小康工程’,一次性组织80名盲人,举办为期三个月的封闭式军事化的培训。结果,实现了100%的就业,得到了省残联支持的专项资金。”
想做事只是一个方面,如何能做成事、确保不出事?李玉芳还使出了一个妙招——“服务外包”:将工作难度大、工作量大的项目,有偿或无偿包给有专业技能或工作能力强的单位来做。2007年夏季,残联在泗洪体育场举行全国最大的万名残疾人招聘会,邀请近百家企业来到场内摆摊设点。为了成功举办招聘会,残联将招聘会的安保、场内组织管理、秩序维持等工作全部委托给青阳镇政府。青阳镇政府先后投入百余名工作人员保证了整场活动顺利进行,圆满达到了预定目的。
泗洪县委书记冯岩在评价李玉芳时说:“自己手里没有钱,能够想办事并且办成事、不出事,这就叫能力。”
动力源泉在哪里?
曾经的生活经历、社会的关爱帮助、党和政府的教育和培养,铸就出李玉芳扶弱助残的人生理念。
李玉芳生长在湖北省大悟县一个特困农家。父亲和哥哥常年有病,因为没有钱及时治疗,于1983年相继去世,除了留下一大笔治病花费的债务,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两个不满五岁的侄女和体弱的母亲。为了改变贫困的状况,1985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她贷款2000元办起了全县第一个农村科学养鸡厂。在她的影响和帮助下,没几年,仅李玉芳所在镇的养鸡专业户发展到300多个,并发展到了县外的周边地区,养鸡成了当地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有一天,时任大悟县的县长问她:“目前,你有两个选择,是办现代化养鸡厂自己致富,还是创办养鸡合作组织带领群众一起致富?”李玉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并成立“大悟县新城镇畜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中心”。随后,省、地、县委书记都亲临大悟县新城镇畜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中心参观考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媒体相继作了报道。1987年,她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91年,她被湖北孝感地委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
1993年,李玉芳随夫来到了泗洪。先在泗洪县妇联做维权工作。2002年调到县总工会分管社会保障工作。2003年,她向县领导递交请愿书:残疾人最穷,我要帮最穷的人过上好日子。若当年残联工作不是全县先进,就辞职不干!
事实上。泗洪残联在短短五年多时间里,相继实施了“助明、助行、助学、致富”四大工程,做了无数积功积德的事。为最大限度地帮助残疾人。李玉芳来到残联的6年里,始终保持极大的热情和激情。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不受“八小时”限制,几乎天天都在加班加点,被人称为“工作狂”。从李玉芳坚定厚实的脚印中不难看出,她无论在湖北大悟县还是在江苏泗洪县,都在和穷人打交道,无论走到哪里,她同情的泪水就洒到哪里。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成长起来的李玉芳,始终用党的阳光照耀着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李玉芳不竭动力的根源。
责任编辑:尤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