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之美者为玉,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渴望这种以透闪石为主的单矿物集合体的民族。石器时代至今,以尊玉、礼玉、珍玉、佩玉、藏玉等形式为载体的玉文化,在华夏文明史上从未被中断过。这种温润、内敛而便于雕琢的石材被中国士大夫阶级赋予了极高的拟人化品格——“君子比德如玉”,在极重自省、节操、自觉、舍生取义的士族价值体系中,玉之温而不喧,折而不挠,纯而不淆都与清高而孤傲的士大夫们所推崇的韬光养晦、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等处世理念不谋而合。以顽石雕琢成器,喻君子之涵养修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非琢磨不能成大器,石是然,人亦然。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杨曦的“南石”玉雕工作室里,外面的车马喧嚣似乎已经成为了黑白的无声电影,成为这个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作坊里活动的背景墙,让人不至于完全脱世。空气里游荡着古琴曲《阳关三叠》,红木琴桌上的“金声玉振”仲尼琴在共鸣作用下,冰铉微颤,琴面清雅隽永的“流水断”显露出旧物特有的亲和感,大漆虽以斑驳,却也静而不喧。正如射灯下的玉雕作品,幽冷而笃定。那些分明张扬的细节和炫耀,在内敛而温和的刀工下化解成江南式的润物无声。
“南石”主人在午休后如约而至,清瘦、斯文,衣着隐有古风。作为苏派玉雕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8岁的杨曦当然是一个成功的“治玉人”。 宋应星《天工开物》有言“良工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明清以降,苏州俨然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集大成之地。琢玉、雕金、镂木、刻竹、髹漆、装潢、针绣无一不精,以陆子冈为代表的工艺美术大师灿若繁星。“苏作”以其隽永、清雅、书卷气而名动一时。在奢靡浮华的生活和价值取向中,传统工艺美术不仅没有世俗化,反而在因避世而寻求精神慰藉的士大夫阶级的共同参与下,洗尘而出,成为中国文人艺术的一部分。
一盏余味绵长的武夷大红袍后,杨曦在一小堆和田原籽中选上了下午需要设计的料子,半壶茶的功夫,徒弟已经按照他的要求把开好的玉料送到了桌子上。从9岁临摹一个茶杯上的熊猫和竹子开始,画笔一直是杨曦的心头好。即便从苏州工艺美术技校玉雕专业毕业后,他依然觉得成为一个画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至于玉雕,于当初的他来说,并不太关乎艺术。“那时候是包分配的,进了苏州玉雕厂,就算有一个正经职业了,三级工待遇,一个月30多块钱呢,比学徒多不少,但我那时候还是想当职业画家的。”杨曦笑着说。而今,他已经是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依然没有舍弃心爱的画笔,对他来说,在宣纸或画布上作画与在和田玉温润石质上并无二致。就像现在,只用一支最普通的水笔,他在三、五分钟内完成了玉料的基础画稿,那将会是一件高浮雕的观音玉牌,羊脂般温糯的玉石上,是简练而精准的线描。
而最终将杨曦的绘画意图转变为作品的却是坨轮,当然,这些冰冷的金属工具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形态的画笔,通过和田白玉这种内敛而自省的介质,赋予平面的画作以雕塑感。虽然限于材质,少了白纸上作画的不羁和信马由缰,但对于玉雕来说,这样的限制,往往让作品更趋于纯粹。以小小顽石现胸中丘壑,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须以极简之言叙尽其中深意,非此中妙手不能为也。
本以为满室的玉雕作品多少会让杨曦有些审美疲劳,毕竟经年累月地面对同一种物质,再炽热的激情也总有褪却的可能。他却解下佩着的一块玉牌子来摩挲,“我自己当然也佩玉的,而且有好多件呢,轮流着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嘛。” 他笑着说。
玉不琢,不成器
二楼的玉雕车间里,午后的暖阳正透过窗棂,将曼妙的投影渲染到白墙上。师傅们埋头于水台前,电机带动着坨轮,金刚砂小心翼翼地触碰到玉石,不断滴落的水珠将金、石间的燥热轻松化解,只闻得柔和的“沙沙”声。一年中,杨曦亲手雕刻的作品仅七八件,大件更是稀少。这件观音玉牌让他有了些创作冲动,见有一张水台空着,他就开了机器,欣然游刃。水珠滴落到坨轮上,混合着玉屑飞溅起来,他的思绪完全锁定在玉雕的空间里,台灯柔和的光线让玉石的肌理显现出来,飞转的坨轮勾勒出线条和层次,而慢慢剥离出来的,是作者对每一块玉料的理解和诠释,如此,治玉者当为美玉之伯乐,玉无良工,则与顽石无异。
大部分亲手雕刻的作品,杨曦都留给自己了。“料子不一定是最好最贵的,但绝对是最有创作感觉的,每一件玉料,都有个第一感觉,模仿当然可以,但当时的一激灵的那种顿悟,再也没法找回来了。”他这样解释。一块皮、肉俱佳的料子摆在面前,杨曦并不急着设计,灵感不是撑杆跳,说来就来,立竿见影。一块好料子,可能会在他桌上放个几年。“就是不停地看,各种角度地看,看它最像什么,哪里最有味道,最适合做什么。”杨曦说。而灵感也是瞬间的,突如其来的,对于治玉人来说,籽玉是造化之作,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将在不经意间触发灵感。《逢雪夜归》是造化之力与巧工之手的珠联璧合,这块满是白花的玉料子看来似乎满是瑕疵,价值并不高,而杨曦却一直舍不得丢弃,放在身边琢磨了大半年。看着料子上的白花,他猛然联想到了雪花,踏雪夜归图的构思就这么灵感一现,玉料的右下角,雕一骑马蓑笠翁,又一小童伸手指路。玉材的大部分都保持了原样,本为瑕疵的白花却成了这件作品的点睛之笔,画意天成,有化朽为奇之巧思。
《江南》系列是杨曦完全突破苏派玉雕传统风格的作品,现代美术的元素和浅浮雕手法的结合,并在阴阳、虚实、空间留白上都有独到的处理。立体的石拱桥、枕河人家则以磨砂和光素两种形式勾勒出轮廓,浅雕的偏舟泊于一角,有大美至简的意味,耐得住细看,经得起细品。作为地道苏州人的杨曦,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江南有自己独特的解构。想来,美石得遇良工,亦算得幸事。
虽然限于材质,少了白纸上作画的不羁和信马由缰,但对于玉雕来说,这样的限制,往往让作品更趋于纯粹。以小小顽石现胸中丘壑,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须以极简之言叙尽其中深意,非此中妙手不能为也。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杨曦的“南石”玉雕工作室里,外面的车马喧嚣似乎已经成为了黑白的无声电影,成为这个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作坊里活动的背景墙,让人不至于完全脱世。空气里游荡着古琴曲《阳关三叠》,红木琴桌上的“金声玉振”仲尼琴在共鸣作用下,冰铉微颤,琴面清雅隽永的“流水断”显露出旧物特有的亲和感,大漆虽以斑驳,却也静而不喧。正如射灯下的玉雕作品,幽冷而笃定。那些分明张扬的细节和炫耀,在内敛而温和的刀工下化解成江南式的润物无声。
“南石”主人在午休后如约而至,清瘦、斯文,衣着隐有古风。作为苏派玉雕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8岁的杨曦当然是一个成功的“治玉人”。 宋应星《天工开物》有言“良工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明清以降,苏州俨然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集大成之地。琢玉、雕金、镂木、刻竹、髹漆、装潢、针绣无一不精,以陆子冈为代表的工艺美术大师灿若繁星。“苏作”以其隽永、清雅、书卷气而名动一时。在奢靡浮华的生活和价值取向中,传统工艺美术不仅没有世俗化,反而在因避世而寻求精神慰藉的士大夫阶级的共同参与下,洗尘而出,成为中国文人艺术的一部分。
一盏余味绵长的武夷大红袍后,杨曦在一小堆和田原籽中选上了下午需要设计的料子,半壶茶的功夫,徒弟已经按照他的要求把开好的玉料送到了桌子上。从9岁临摹一个茶杯上的熊猫和竹子开始,画笔一直是杨曦的心头好。即便从苏州工艺美术技校玉雕专业毕业后,他依然觉得成为一个画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至于玉雕,于当初的他来说,并不太关乎艺术。“那时候是包分配的,进了苏州玉雕厂,就算有一个正经职业了,三级工待遇,一个月30多块钱呢,比学徒多不少,但我那时候还是想当职业画家的。”杨曦笑着说。而今,他已经是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依然没有舍弃心爱的画笔,对他来说,在宣纸或画布上作画与在和田玉温润石质上并无二致。就像现在,只用一支最普通的水笔,他在三、五分钟内完成了玉料的基础画稿,那将会是一件高浮雕的观音玉牌,羊脂般温糯的玉石上,是简练而精准的线描。
而最终将杨曦的绘画意图转变为作品的却是坨轮,当然,这些冰冷的金属工具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形态的画笔,通过和田白玉这种内敛而自省的介质,赋予平面的画作以雕塑感。虽然限于材质,少了白纸上作画的不羁和信马由缰,但对于玉雕来说,这样的限制,往往让作品更趋于纯粹。以小小顽石现胸中丘壑,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须以极简之言叙尽其中深意,非此中妙手不能为也。
本以为满室的玉雕作品多少会让杨曦有些审美疲劳,毕竟经年累月地面对同一种物质,再炽热的激情也总有褪却的可能。他却解下佩着的一块玉牌子来摩挲,“我自己当然也佩玉的,而且有好多件呢,轮流着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嘛。” 他笑着说。
玉不琢,不成器
二楼的玉雕车间里,午后的暖阳正透过窗棂,将曼妙的投影渲染到白墙上。师傅们埋头于水台前,电机带动着坨轮,金刚砂小心翼翼地触碰到玉石,不断滴落的水珠将金、石间的燥热轻松化解,只闻得柔和的“沙沙”声。一年中,杨曦亲手雕刻的作品仅七八件,大件更是稀少。这件观音玉牌让他有了些创作冲动,见有一张水台空着,他就开了机器,欣然游刃。水珠滴落到坨轮上,混合着玉屑飞溅起来,他的思绪完全锁定在玉雕的空间里,台灯柔和的光线让玉石的肌理显现出来,飞转的坨轮勾勒出线条和层次,而慢慢剥离出来的,是作者对每一块玉料的理解和诠释,如此,治玉者当为美玉之伯乐,玉无良工,则与顽石无异。
大部分亲手雕刻的作品,杨曦都留给自己了。“料子不一定是最好最贵的,但绝对是最有创作感觉的,每一件玉料,都有个第一感觉,模仿当然可以,但当时的一激灵的那种顿悟,再也没法找回来了。”他这样解释。一块皮、肉俱佳的料子摆在面前,杨曦并不急着设计,灵感不是撑杆跳,说来就来,立竿见影。一块好料子,可能会在他桌上放个几年。“就是不停地看,各种角度地看,看它最像什么,哪里最有味道,最适合做什么。”杨曦说。而灵感也是瞬间的,突如其来的,对于治玉人来说,籽玉是造化之作,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将在不经意间触发灵感。《逢雪夜归》是造化之力与巧工之手的珠联璧合,这块满是白花的玉料子看来似乎满是瑕疵,价值并不高,而杨曦却一直舍不得丢弃,放在身边琢磨了大半年。看着料子上的白花,他猛然联想到了雪花,踏雪夜归图的构思就这么灵感一现,玉料的右下角,雕一骑马蓑笠翁,又一小童伸手指路。玉材的大部分都保持了原样,本为瑕疵的白花却成了这件作品的点睛之笔,画意天成,有化朽为奇之巧思。
《江南》系列是杨曦完全突破苏派玉雕传统风格的作品,现代美术的元素和浅浮雕手法的结合,并在阴阳、虚实、空间留白上都有独到的处理。立体的石拱桥、枕河人家则以磨砂和光素两种形式勾勒出轮廓,浅雕的偏舟泊于一角,有大美至简的意味,耐得住细看,经得起细品。作为地道苏州人的杨曦,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江南有自己独特的解构。想来,美石得遇良工,亦算得幸事。
虽然限于材质,少了白纸上作画的不羁和信马由缰,但对于玉雕来说,这样的限制,往往让作品更趋于纯粹。以小小顽石现胸中丘壑,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须以极简之言叙尽其中深意,非此中妙手不能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