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呢?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具有体验感悟学习的能力是语文新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语文体验感悟学习指的是,(语文学习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感知经验,激发自己的情感和想象,通过体味、领悟等方式,最终把握事物的本质,提高自我的一种学习方式。
【关键词】感悟 阅读意义 阅读策略 阅读误区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201-02
感悟一词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它教人们所体认的不仅是一种认知性活动,还是一种情感活动(“动人心也”);甚至不仅是一种教学心理活动现象,也是一种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现象。
传统的语文教育历来注重通过对语文材料的感悟来体认其中的伦理意义、政教意义。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教育学生读诗要善于感受、引发、领悟、提升,并据以指导实践。传统的教育教学固然打上了落后、过时的印记,我们不必全面认同,但是我们可以剔除其糟粕性的内容,继承其可以利用的东西。
感悟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可以理解为技艺层面上的,也可以理解为人生体验层面上的(人们常说的“感悟人生”就是一例)。因此,我们可以从微观的和宏观的两个层面来考察它的积极进取意义。微观层面即是求知、得技和益智;宏观层面即是识妙理、体人情、完善人格、培养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增进对人类文化尤其是本民族文化的热爱情感。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一方面讲求狭义语文的成效,即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感受力、悟性和灵气;另一方面又追求广义语文的成效,即本着树人、育人的精神,培养学生全部的智慧、全副的心灵和全面的素质。而第二方面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为达此目的,一方面强化语文与生活、学文与做人的联系,另一方面强化读写听说的感悟力、对语文材料的感悟力。
阅读教学必然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感与悟作为心理活动的两个阶段、两个方面,其连续性、互融性决定了它们之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彼此交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感以悟为归宿,靠悟来暗中牵引、规范,悟以感作升华的基础。感不能脱离悟而独存,悟也不能脱离感而产生。词典里说的“有所感触”而“领悟”不是完全分开的两种心理活动。用较为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又感又悟,不感不悟。感使悟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悟使感得以进展、深化。感与悟的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是认知性、体验性的感悟或感悟性的认知、体验的理想状态。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只有感悟了,语文能力和水平才能提高。从具体操作的层面看,要让学生对文本和某个语言材料进行深入思考,并能迅速地抓住主要问题,明了中心;探究其中的异同,体味个中的好处,达到真正理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语文能力,教师就必须加强体验感悟方法的指导与体验感悟能力的培养[2]。别林斯基说:“在美文学方面,只有当理智和感情完全融洽一致的时候,判断力才可能是正确的。”他所说的判断力源于康德学说,意思也一样,就是审美鉴赏力,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审美感悟力。
阅读教学中,面对文本,教师应重在引导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时须沉下心来,静静地阅读,独立地思考,细细地品味,用心地感悟。“过心”比“过身”更为重要。教师切不可满足于课堂上研讨的七嘴八舌、轰轰烈烈(实则喧闹浮泛),忽视学生自我的感悟和冷静的思考;也不可只顾自己发表“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精神”之类的空洞说教。
笔者在上朱自清的《春》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阅读练习,以引发学生用“心”自悟:学生细心品读“春草图”,体会“春草”的特点,用一个字概括出来。
学生投入的阅读,精妙的概括,正是学生对文本独特体验的再现。
语文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是这些规律都隐藏在语言现象的背后,蕴含在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中,并且许多是属于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隐性知识,必须靠学习者用“心”去感悟,去体验,而且“有些东西读过之后,要在肚子里慢慢地‘发酵’,慢慢地‘悟’,突然哪一天,他会悟到什么” 。
课堂上,要让学生进行有情味的朗读、有思味的默读、有韵味的赏读、有深味的诵读。通过朗读、默读,范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美读、精读、品读、赏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材料,促进知识的内化,陶冶情感,开启智能。通过读,使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全身心地投入课文中,与作品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如:《变色龙》适合分角色的表演读;《桃花源记》适合赏读;高尔基的《海燕》则适合通过朗读、精读去体验和感悟海燕这个勇敢的精灵等。再如,读鲁迅的《孔乙己》,既让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孔乙己的不幸命运,又让学生以今天素质教育的眼光来评判孔乙己的悲剧性格,同时还结合当今一些社会现象剖析身边的“咸亨酒店”式的冷漠,并扪心自问自己是否也是一个“看客”,进而“读”出鲁迅那穿越时空的深邃目光……
通过设置唤起学生生活体验的教学情境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去感悟语言,感悟生活,感悟作品的内涵。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可用《春天在哪里》这首人们广为传唱的歌曲来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把学生从歌曲中的“山林”“红花”“绿草”以及“会唱歌的小黄鹂”,引入课文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富有特征的春景画面中,让学生充分领悟春天的美。还可特别重视“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这一句,抓住美丽的春天跟小朋友的感受融为一体这个重要特点,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到人在春里,情在景中,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进而体会到作者与其说是在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天,倒不如说是在用自己的感觉和春天约会。
参考文献:
[1]李桂燕. 语文感悟学习的若干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3,(10):51.
[2]程钧. 探求自主感悟的轨迹[J].语文教学通讯,2004,(9):22.
[3]賈荣固. 语感的三个层次及培养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2004,(10):8
【关键词】感悟 阅读意义 阅读策略 阅读误区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201-02
感悟一词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它教人们所体认的不仅是一种认知性活动,还是一种情感活动(“动人心也”);甚至不仅是一种教学心理活动现象,也是一种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现象。
传统的语文教育历来注重通过对语文材料的感悟来体认其中的伦理意义、政教意义。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教育学生读诗要善于感受、引发、领悟、提升,并据以指导实践。传统的教育教学固然打上了落后、过时的印记,我们不必全面认同,但是我们可以剔除其糟粕性的内容,继承其可以利用的东西。
感悟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可以理解为技艺层面上的,也可以理解为人生体验层面上的(人们常说的“感悟人生”就是一例)。因此,我们可以从微观的和宏观的两个层面来考察它的积极进取意义。微观层面即是求知、得技和益智;宏观层面即是识妙理、体人情、完善人格、培养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增进对人类文化尤其是本民族文化的热爱情感。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一方面讲求狭义语文的成效,即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感受力、悟性和灵气;另一方面又追求广义语文的成效,即本着树人、育人的精神,培养学生全部的智慧、全副的心灵和全面的素质。而第二方面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为达此目的,一方面强化语文与生活、学文与做人的联系,另一方面强化读写听说的感悟力、对语文材料的感悟力。
阅读教学必然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感与悟作为心理活动的两个阶段、两个方面,其连续性、互融性决定了它们之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彼此交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感以悟为归宿,靠悟来暗中牵引、规范,悟以感作升华的基础。感不能脱离悟而独存,悟也不能脱离感而产生。词典里说的“有所感触”而“领悟”不是完全分开的两种心理活动。用较为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又感又悟,不感不悟。感使悟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悟使感得以进展、深化。感与悟的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是认知性、体验性的感悟或感悟性的认知、体验的理想状态。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只有感悟了,语文能力和水平才能提高。从具体操作的层面看,要让学生对文本和某个语言材料进行深入思考,并能迅速地抓住主要问题,明了中心;探究其中的异同,体味个中的好处,达到真正理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语文能力,教师就必须加强体验感悟方法的指导与体验感悟能力的培养[2]。别林斯基说:“在美文学方面,只有当理智和感情完全融洽一致的时候,判断力才可能是正确的。”他所说的判断力源于康德学说,意思也一样,就是审美鉴赏力,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审美感悟力。
阅读教学中,面对文本,教师应重在引导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时须沉下心来,静静地阅读,独立地思考,细细地品味,用心地感悟。“过心”比“过身”更为重要。教师切不可满足于课堂上研讨的七嘴八舌、轰轰烈烈(实则喧闹浮泛),忽视学生自我的感悟和冷静的思考;也不可只顾自己发表“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精神”之类的空洞说教。
笔者在上朱自清的《春》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阅读练习,以引发学生用“心”自悟:学生细心品读“春草图”,体会“春草”的特点,用一个字概括出来。
学生投入的阅读,精妙的概括,正是学生对文本独特体验的再现。
语文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是这些规律都隐藏在语言现象的背后,蕴含在读写听说的言语实践中,并且许多是属于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隐性知识,必须靠学习者用“心”去感悟,去体验,而且“有些东西读过之后,要在肚子里慢慢地‘发酵’,慢慢地‘悟’,突然哪一天,他会悟到什么” 。
课堂上,要让学生进行有情味的朗读、有思味的默读、有韵味的赏读、有深味的诵读。通过朗读、默读,范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美读、精读、品读、赏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材料,促进知识的内化,陶冶情感,开启智能。通过读,使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全身心地投入课文中,与作品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如:《变色龙》适合分角色的表演读;《桃花源记》适合赏读;高尔基的《海燕》则适合通过朗读、精读去体验和感悟海燕这个勇敢的精灵等。再如,读鲁迅的《孔乙己》,既让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孔乙己的不幸命运,又让学生以今天素质教育的眼光来评判孔乙己的悲剧性格,同时还结合当今一些社会现象剖析身边的“咸亨酒店”式的冷漠,并扪心自问自己是否也是一个“看客”,进而“读”出鲁迅那穿越时空的深邃目光……
通过设置唤起学生生活体验的教学情境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去感悟语言,感悟生活,感悟作品的内涵。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可用《春天在哪里》这首人们广为传唱的歌曲来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把学生从歌曲中的“山林”“红花”“绿草”以及“会唱歌的小黄鹂”,引入课文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富有特征的春景画面中,让学生充分领悟春天的美。还可特别重视“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这一句,抓住美丽的春天跟小朋友的感受融为一体这个重要特点,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到人在春里,情在景中,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进而体会到作者与其说是在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天,倒不如说是在用自己的感觉和春天约会。
参考文献:
[1]李桂燕. 语文感悟学习的若干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3,(10):51.
[2]程钧. 探求自主感悟的轨迹[J].语文教学通讯,2004,(9):22.
[3]賈荣固. 语感的三个层次及培养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20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