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探讨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vi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引入分组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又能促使中学体育教学高质、高效开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分组教学模式,可以突破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更加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本文主要分析了分组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具体阐述了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旨在提供一系列中学体育分组教学的可行性策略,以利于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效率与水平。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 分组教学模式 意义 策略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中学体育教学可以广泛采用分组教学的模式,进而从整体上提高中学生的健康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中学体育教师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原则,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个体差异,确保学生能够从分组教学中受益。但是,目前体育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学生喜欢体育课仅仅是喜欢玩,或者是当作一个逃避学习的手段,认为体育课可以不受课堂纪律的约束,甚至认为体育课无关紧要,没有什么作用,学生就是来玩的,因此丧失了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針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尝试运用分组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参与到中学体育教学中来。
  一、分组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分组教学的模式下,中学生可以共同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这可以有效避免传统体育教学中少数学生参与的弊端,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从而防止出现学生身体素质两极分化的问题。再者,通过分组教学的形式,学生也能够更多地体验到体育教学的乐趣,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大有裨益。
  (二)有利于学生实现运动技能水平目标
  传统的体育教学仅以传授体育知识为主,教师重点讲解重难点,之后统一组织学生练习,不能针对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很多学生身体素质差,难以完成当堂的教学目标,学习积极性自然也难以提高,很多体育锻炼活动也只是敷衍了事。利用分组教学的模式,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适当调整学生的练习强度与学习目标,这样也能够有针对性地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都能够扎扎实实地掌握所学知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三)有利于学生实现身体健康水平目标
  利用分组教学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多的练习时间,学生可以通过练习锻炼自己的耐力与速度等素质,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益处,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发展水平都十分有益。
  (四)有利于学生实现心理健康水平目标
  学生的分组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各种体育技能的学习,还能够在小组合作中锻炼自己的合作精神,组长也能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成为教师的得力帮手,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根据兴趣分组,进而提高了积极性,防止学生出现回避和自卑等心理,体验到体育学习带来的乐趣。
  二、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根据学生的起点进行分组
  在分组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应当依据不同的项目,并结合学生的能力起点进行合理分组,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自身起点的基础上,走向超越自我的过程,让他们在自己的努力下实现新的目标。另外,学生在所能完成的目标的引领下,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成就感,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帮助。
  (二)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组
  在以往的体育学习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无论喜不喜欢都要进行体育学习,否则成绩就不合格。这种被动的学习方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难以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分组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受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内容进行练习,并且可以在教师和其他同学的示范下进行分组练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成绩自然也会相应提高。
  (三)根据比赛内容进行分组
  学生需要在体育课中掌握动作技术,而体育比赛则是考核动作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了解自身水平和掌握动作要领的途径。因此,体育教学中可以运用分组教学的方式,根据力量平均的原则进行分组,并且通过分组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收获,获得学习体育的成就感与热情。
  (四)根据体质测试成绩进行分组
  这种分组方式主要针对的学生是初一或高一年级,可以在学生不太了解体育课程时运用,以测试成绩作为分组参考依据。最后通过比赛的方式对学生分组学习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比赛途径是促使学生通过分组合作方式实现对体育知识与技能高效掌握的有效途径,基于教学内容的比赛能激发学生内心的竞争意识,使学生激情饱满地投入分组教学中去,提升学习效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分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转变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更加积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是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因此,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并结合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对学生采取分组教学的方法,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上,实现体育教学健康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磊.中学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探讨[J].青少年体育.2014(02):103-104.
  [2] 张亚.中学体育教学中分组教学模式的运用探讨[J].才智.2013(22).
其他文献
在全球化、信息化和技术化的背景下,社会各组织之间联系越发紧密。公共问题已经突破传统划分的行政区域,成为跨界的公共议题。政府治理在面对诸如环境污染、反恐运动、自然灾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本文首先就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开展的状况进行了简要分析,接着就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现状进行了反思,最后针对于此,提出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改革措施。旨在通过于此,全面提升高校的体质健康测试水平。  关键词 高校 体质健康测试 改革与思考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的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做了探讨,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教学方法 体育教材  体育课是体育教学根据学生的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是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课堂效率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课堂效率对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极大的帮助.现阶段,教学内容有所增加,再加上课外辅导班、兴趣班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体育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健身价值,它以独特的艺术深受高校学生喜爱,如何教好高校体育舞蹈课,激发大学生对体育舞蹈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较快、较好掌握体育舞蹈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动作,是每位体育舞蹈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高校 体育舞蹈 价值意义  一、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本文针对当下高校乒乓球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教学方法的弊端,提出一些优化教学改革的建议及改善教学效果的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兴趣,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积极参与高校乒乓球课程的发展进行探索。  关键词 高校乒乓 体育课程教学 发展方向  一、高校乒乓球教
中图分类号:G89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跳绳是一项集锻炼身体和游戏于一体的全面性运动,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体育教育中,跳绳是一种形式多样、趣味性较强的教学形式,学生能够从跳绳中得到运动的乐趣、锻炼身体、促进生長发育,并且学习到其他知识。  关键词 跳绳游戏 小学体育 教学 实践应用  一、引言  跳绳
本文通过设计两个实验验证了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并例举了它对自然现象、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问题提出    在高一的地理课本中讲道: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真的会这样吗?我们能否用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呢?为此,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设计并完成了下面两个实验。    二、活动目的    研究和验证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为了确保短跑技术教学的高效开展,确保学生正确、规范的短跑技术的掌握,本文就从短跑起跑姿势的教学、加速阶段的教学、途中跑阶段的教学以及冲刺阶段的教学等几个方面入手,针对短跑技术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短跑教学 起跑姿势 加速阶段 途中跑阶段 冲刺阶段  短跑运动的动作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提高,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成为20世纪末以来世界范围内的重大社会问题,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随着我国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