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胎儿窘迫、胎膜早破时胎盘病理变化及羊水病原学改变,以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及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36例分娩期发生胎儿窘迫和(或)胎膜早破的孕产妇(研究组)及157例正常孕产妇(对照组),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两组患者的胎盘及胎儿附属物,对其羊水行病原体培养,并追踪围产儿结局。结果研究组羊水中病原体培养阳性率为13.6%,对照组为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胎盘病理提示绒毛膜羊膜炎占94.5%,与对照组阳性率20.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等发病率与绒毛膜羊膜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05);而不同程度绒毛膜羊膜炎与羊水病原学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胎盘绒毛膜羊膜炎是诊断宫内感染的重要依据,与胎膜早破、胎儿窘迫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对宫内感染诊断的敏感性高于羊水病原体检测,且胎盘炎症的严重程度与围产儿预后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