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586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地理作为地理科目中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整个地理学习中重要的一环,“万丈高楼平地起”,初中地理作为万丈高楼的基石,学习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地理课程学习,还关系到学生以后的中考成绩。所以,我们作为任课教师,应该认识到地理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努力研究高效课堂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地理的学习水平。因此,本文以初中七年级地理为例,从课堂氛围、学生差异、知识梳理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实践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初中地理的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所以,在初中的地理教学工作中,如何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的知識运用能力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去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时刻为学生着想,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和对知识的全面理解,让学生真正掌握地理的知识重点和学习方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注重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一直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思想,课堂氛围严肃、枯燥、死板,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活力和学习兴趣,从而使课堂效率低下。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进行《海陆变迁》这一节的学习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单调地进行重点知识讲解,那么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就会感觉自己没有主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对这一节所讲的知识兴趣不足,印象不深,需要课下花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多媒体来对几万年的海陆变迁做一个动画的演示,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地球神奇的转变所吸引,学习兴趣大大增加,对于这一节的知识点记忆深刻,就会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 采用因材施教,弥补学生短板
  在平常的课堂教学工作中,我们针对的是班级中大部分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来进行教学,这是一种适合班级教学的方法,但是,也会导致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对理解力比较高的学生在上课时可能会因为重复讲解已经理解的知识导致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第二个问题:对理解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讲解过于简练,不容易听懂,导致学习质量下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弥补学生短板,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课堂收获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例如:在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这一节时,首先我们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一下课文,在课堂上时,我们可以快速地对这节课的知识和重点进行讲解梳理,让学生自由提问,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和不懂的地方,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解答,对已经理解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们通过习题的练习来巩固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都能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和提升,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和成绩。
  三、 进行知识梳理,形成知识框架
  初中的地理知识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性,新的知识需要运用到以前的知识来作为基础。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要注重知识的梳理和总结,让学生能够有条理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复习,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能够将以往的知识关联起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的成绩。
  例如:在学习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知识后,我们就可以将这些知识点进行一下梳理,把本节的考点梳理出来:1. 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其分布情况;2. 七大洲的分界线;3. 主要的海峡;4. 世界之最等等。用小标题式的进行知识总结,那么当我们在以后学习地理知识涉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知识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小标题式的提问来引导学生对这一部分进行复习,比如: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什么呀?学生通过对小标题的联想,就会回答:“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知识梳理来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复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对知识的记忆能力。
  地理作为初中课程中参加中考的科目,其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着地理学科本身,更关系着每一个学子的未来,作为初中地理的任课老师,我们每一个人肩上的担子不可谓不重。在新时代大环境的要求下,如何改变教学方式,如何强化教学重点,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应该尽心研究探讨的课题。所以,我们要时刻注重对不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讨,努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唐俊锋.浅谈如何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J].高考,2017(30):149.
  [2]张敏.新课改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探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4).
  作者简介:
  郭蓉,云南省临沧市,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青树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远程教育资源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被普遍运用的一种教育资源,是进一步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远程教育资源的辅助运用具有积极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科学整合远程教育资源,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构建高效数学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远程教育资源;辅助作用;对策  远程教育资源运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图文并茂的学习资源、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界面,对创新课堂教
摘要: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学习,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科技和教育手段的进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学素材,鼓励小学大胆想象和营造轻松氛围,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或丰富形象的画面、或悦耳动听的声音、或鲜艳生动的图像,大大地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调动小学的多种感官,使小学的保持良好的学习状
摘 要: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深刻引导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备受关注,其优化进展的程度将会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本文将重点分析的是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为保证更好的发挥出新课程理念的积极作用,适当的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目的是保证小学数学教学成果更加优良。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数学;优化策略  受到新课程理念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发生了特定的变
大骨节病是一种骨关节变形地方性慢性病。该病病因复杂,以生物地球化学和地球化学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在研究区进行水文地质环境调查,并对饮水水样分析对比,发现病区饮水水源低矿化
文章以环境科学学科群的带头学科及其内涵、外延分析为基础,对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以青岛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组织为例,对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建设
摘 要:三月,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一个蓬勃向上的季节。对于我们卓然小学来说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月。因为在3月26日我们学校迎来了新基础教育理论研究的创始人——叶澜教授。在3月30日我们学校又迎来了新基础教育专家团队的到来。他们的到来,给我们学校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让我们老师更加清楚自己的方向。  关键词:学习感悟;读书;群文阅读  3月26日,我也非常荣幸能够在泰斗级人物—
摘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的作用更加突出。但是习作教学的难度较大,尤其是针对后进生的习作教学,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文中简单说明了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后进生习作教学中的一些难题,提出了具体的探究性教学改进策略。  关键词:习作学习;小学;高年级;后进生;探究性学习  每一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都有着不同,主体差异性明显,随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