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时候,只有确保相关机械设备的良好性能,才可以降低不良现象的发生几率,降低损失,减少维修费用,切实提升建设项目的效率。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建筑机械安全管理还未形成体系,值得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建筑机械;安全管理;
建筑机械是建筑施工工程广泛使用的设备,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建筑机械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等各环节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规程。但一直以来,因建筑机械使用的高普遍性,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建筑施工企业对机械的安全管理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致使机械倒塌、折臂、倾覆以及起重机械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且多为重大事故。据统计,由建筑机械引发的安全事故已经占到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总量的20%左右,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建筑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的特点
建筑机械安全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是机械安全技术,我们可以称之为机械安全的硬件;二是机械设备的管理与使用,与硬件相对可以称为机械安全的软件。建筑施工作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不同的施工阶段需要使用不同的施工机械,总结来说,机械的安全管理存在以下几个特点:操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较低,大部分都是农民工,技术知识缺乏,安全生产知识薄弱;建筑施工环境恶劣,露天作业,施工任务繁重,设备轻保养。这些都造成了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不可避免地存在困难。
2.建筑机械安全管理的现状
2.1.机械设备本身老化,更新速度跟不上。为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大部分施工企业通过租赁建筑机械或者购买价格低廉的设备来满足自身的需求。一方面,租赁单位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自身利润,租赁市场存在大量陈旧老化的建筑机械,考虑到资金问题,更新速度跟不上。另一方面,价格低廉的设备生产厂家价格战导致设备质量跟不上,再加上使用单位只注重使用而缺少维修保养,造成性能下降,使该修理的得不到修理,该及时更换的部件得不到及时更换,致使设备带病作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2.2.建筑机械使用过程中动态变化大,监管难度大。建筑机械作为施工现场的主要设备,如若管理不善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建筑机械在安装完毕及附着后,应经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验合格,但目前由于多种原因,检验检测频次未能够满足以上要求,造成在建筑机械使用的后期存在安全隐患。
2.3.机械安全检测技术和从业人员存在一些不足。众所周知,大多数的机械设备在长期的处于不分昼夜的状态下,极易产生各样的安全隐患,再加上发现的不及时性,就增加了恶性事故发生的概率,极大的危害着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而机械设备普遍处在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中,虽然我国不断的引进、更新检测机械的设备,但是由于机械设备工作环境的复杂性,以及设备本身许多不定因素的复杂性,从而造成了许多难以预测的偶然事件的发生。总体上看,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满足机械工作的需求,机械安全检测设备仍然需要不断的改进,尤其是在灵敏度方面,许多复杂的难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解决。
3.加强建筑机械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建立健全管理责任制。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应力求实效,要做到构建二个工作体系,落实二项责任制,推动二项改革创新。二个工作体系: 建筑机械设备动态监管体系;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状况评价体系。二项责任制度:即落实项目部对建筑机械安全使用负全责的责任制;企业、监理单位对项目部建筑机械安全使用负监督检查的责任。二项改革创新:项目部对建筑机械管理改革创新;企业、监理单位对项目部建筑机械使用监督检查改革创新。
3.2.建立完整的建筑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出租单位、自购建筑机械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建筑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建筑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资料:
3.2.1.购销合同、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包括出厂日期)、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安装使用说明书、备案证明等原始资料。
3.2.2.定期检验报告、定期自行检查记录、定期维护保养记录、维修和技术改造记录、运行故障和生产安全事故记录、累计运转记录等运行资料。
3.2.3.历次安装验收资料。
3.3.强化建筑机械的维修保养。据了解,维修保养业务一般包含在安拆或租赁业务之内,安拆单位一般不愿意接受单独的维修保养业务,主要原因是维保价格便宜、风险大、责任大,而且使用单位还压低价格。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对使用单位加强管理,要求使用单位定期报送维保资料进行备案,监理单位进行旁站,安拆单位、使用单位和监理单位签字盖章,主管部门及时现场跟踪抽查,这样就可以有效控制各方参与维保的真实性。
3.4.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机械的检测力度,力争做到机械检测率达到 100 % ,先检测后使用。通过实施强制性检测,机械的安装质量、机械性能、安全装置和相关的技术资料和验收资料可日臻完善,可以说直接有力地推动了机械的安全使用和规范管理,预防了机械事故。建筑企业安监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有关建筑机械的检测制度,提高检测质量,防止迟检、漏检及缺项检测,特别是对经检测达不到合格标准和无法保证安全使用的机械,应采取强制措施进行封停、报废和实施拆除,绝不留下事故隐患。
3.5.加强机械施工人员安全使用训练。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人员岗前培训工作,不仅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与专业技能,还要做好使用施工机械的安全教育工作。培训活动应该针对不同施工机械的使用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专项训练,培训内容要设计合理,不仅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与安全教育知识,还要能够注重培养施工人员的操作能力。在培训活动结束后,要设置培训内容考核环节,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方法要严格把关,通过考核的施工人员才能够上岗工作。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建筑机械常见问题的预防和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建筑机械设备生产质量控制、安装使用规范性、日常维护保养及检验、人员教育培训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预防和控制建筑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汪伟中.建筑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研究[J].科技信息.2009(5)
[2] 卿琪.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12(5)
[3] 李磊;朱星宇;宋叙言;寇永超.建筑机械风险因素分析体系的建立[J].工程机械.2009(7).
关键词:建筑机械;安全管理;
建筑机械是建筑施工工程广泛使用的设备,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建筑机械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等各环节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规程。但一直以来,因建筑机械使用的高普遍性,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建筑施工企业对机械的安全管理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致使机械倒塌、折臂、倾覆以及起重机械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且多为重大事故。据统计,由建筑机械引发的安全事故已经占到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总量的20%左右,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建筑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的特点
建筑机械安全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是机械安全技术,我们可以称之为机械安全的硬件;二是机械设备的管理与使用,与硬件相对可以称为机械安全的软件。建筑施工作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不同的施工阶段需要使用不同的施工机械,总结来说,机械的安全管理存在以下几个特点:操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较低,大部分都是农民工,技术知识缺乏,安全生产知识薄弱;建筑施工环境恶劣,露天作业,施工任务繁重,设备轻保养。这些都造成了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不可避免地存在困难。
2.建筑机械安全管理的现状
2.1.机械设备本身老化,更新速度跟不上。为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大部分施工企业通过租赁建筑机械或者购买价格低廉的设备来满足自身的需求。一方面,租赁单位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自身利润,租赁市场存在大量陈旧老化的建筑机械,考虑到资金问题,更新速度跟不上。另一方面,价格低廉的设备生产厂家价格战导致设备质量跟不上,再加上使用单位只注重使用而缺少维修保养,造成性能下降,使该修理的得不到修理,该及时更换的部件得不到及时更换,致使设备带病作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2.2.建筑机械使用过程中动态变化大,监管难度大。建筑机械作为施工现场的主要设备,如若管理不善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建筑机械在安装完毕及附着后,应经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验合格,但目前由于多种原因,检验检测频次未能够满足以上要求,造成在建筑机械使用的后期存在安全隐患。
2.3.机械安全检测技术和从业人员存在一些不足。众所周知,大多数的机械设备在长期的处于不分昼夜的状态下,极易产生各样的安全隐患,再加上发现的不及时性,就增加了恶性事故发生的概率,极大的危害着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而机械设备普遍处在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中,虽然我国不断的引进、更新检测机械的设备,但是由于机械设备工作环境的复杂性,以及设备本身许多不定因素的复杂性,从而造成了许多难以预测的偶然事件的发生。总体上看,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满足机械工作的需求,机械安全检测设备仍然需要不断的改进,尤其是在灵敏度方面,许多复杂的难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解决。
3.加强建筑机械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建立健全管理责任制。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应力求实效,要做到构建二个工作体系,落实二项责任制,推动二项改革创新。二个工作体系: 建筑机械设备动态监管体系;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状况评价体系。二项责任制度:即落实项目部对建筑机械安全使用负全责的责任制;企业、监理单位对项目部建筑机械安全使用负监督检查的责任。二项改革创新:项目部对建筑机械管理改革创新;企业、监理单位对项目部建筑机械使用监督检查改革创新。
3.2.建立完整的建筑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出租单位、自购建筑机械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建筑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建筑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资料:
3.2.1.购销合同、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包括出厂日期)、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安装使用说明书、备案证明等原始资料。
3.2.2.定期检验报告、定期自行检查记录、定期维护保养记录、维修和技术改造记录、运行故障和生产安全事故记录、累计运转记录等运行资料。
3.2.3.历次安装验收资料。
3.3.强化建筑机械的维修保养。据了解,维修保养业务一般包含在安拆或租赁业务之内,安拆单位一般不愿意接受单独的维修保养业务,主要原因是维保价格便宜、风险大、责任大,而且使用单位还压低价格。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对使用单位加强管理,要求使用单位定期报送维保资料进行备案,监理单位进行旁站,安拆单位、使用单位和监理单位签字盖章,主管部门及时现场跟踪抽查,这样就可以有效控制各方参与维保的真实性。
3.4.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机械的检测力度,力争做到机械检测率达到 100 % ,先检测后使用。通过实施强制性检测,机械的安装质量、机械性能、安全装置和相关的技术资料和验收资料可日臻完善,可以说直接有力地推动了机械的安全使用和规范管理,预防了机械事故。建筑企业安监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有关建筑机械的检测制度,提高检测质量,防止迟检、漏检及缺项检测,特别是对经检测达不到合格标准和无法保证安全使用的机械,应采取强制措施进行封停、报废和实施拆除,绝不留下事故隐患。
3.5.加强机械施工人员安全使用训练。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人员岗前培训工作,不仅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文化水平与专业技能,还要做好使用施工机械的安全教育工作。培训活动应该针对不同施工机械的使用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专项训练,培训内容要设计合理,不仅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与安全教育知识,还要能够注重培养施工人员的操作能力。在培训活动结束后,要设置培训内容考核环节,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方法要严格把关,通过考核的施工人员才能够上岗工作。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建筑机械常见问题的预防和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建筑机械设备生产质量控制、安装使用规范性、日常维护保养及检验、人员教育培训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预防和控制建筑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汪伟中.建筑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研究[J].科技信息.2009(5)
[2] 卿琪.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12(5)
[3] 李磊;朱星宇;宋叙言;寇永超.建筑机械风险因素分析体系的建立[J].工程机械.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