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不少高校在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岗前培训制度 存在的问题 创新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3-0221-01
为强化高校青年教师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基础,提升其教学技能,从而尽快适应教学和科研工作,国家教委于1997年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和《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并规定培训内容须以《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等教材为主要参考资料。培训形式以集中授课为主,亦可采取专题讲座、讲评等形式。考核方式采用开卷和闭卷两种形式,以闭卷为主,培训时间可安排在暑期7、8月份,或新学期9月至12月的周末。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岗前培训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对高校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一、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和教师缺乏应有的重视
国家教委对高校岗前培训极为重视,要求各高校认真贯彻执行,但不少高校却机械地转发上级通知,缺乏应有的重视。而一些学员功利心强,只求取得教师资格证和评职称,态度不端正,敷衍了事。思想上的轻视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漠视,从而使得岗前培训形同虚设,毫无成效。
(二)培训形式单调
《高等学校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要求具体,对实际情况的考虑细致,培训形式多样,考核方式科学。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高校只采用集中授课一种方式,使很多学员丧失学习兴趣,缺乏积极性。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并不认可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
(三)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培训过程中,不少高校过分侧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意义,留给学员实际操作的时间少之又少。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但实际操作能力不强,亟需提升其课堂组织和驾驭能力、课堂气氛调节能力。这种错误的意识必然导致大学教师普遍重科研轻教学,理论强,操作弱,综合素质发展不全面。
(四)考核方式不科学,培训时间不理想
当下,不少高校仍以闭卷考试来衡量培训效果,使得年青教师产生错误认识,以为培训只是为了通过考试,根本不以将理论的学习服务于实践为目标。而闭卷笔试的弊端已日益明显,难以使学员达到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活学活用。另外,一些高校将培训安排在9月至11月的周末,这与教师的教学备课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突,造成教师“心有余力不足”的尴尬境况。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都希望将培训安排在7、8月份,这更有利于专心学习。
二、针对性措施
教育部设置的岗前培训制度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变了味,因此亟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创新运用。
(一)高度重视岗前培训工作,合理设置培训时间
各高校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此工作,将其作为高校发展的一项重大工程来抓,青年教师是学校以后教学和科研的主力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关系着学校的未来。因此,各高校绝不能三心二意,绝不能只重科研而轻教学。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大投资,合理设置培训时间,确保培训时间充足,以提升培训效果。
(二)加强实践教学培训力度
授课教员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学员的实际操作紧密联系起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开展观摩教学,在导师指导下安排每位学员授课,并请其他学生点评,或者开展教学竞赛,让学员在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
(三)丰富岗前培训形式和考核方式,建立科学培训评估体系
丰富培训形式,将集中授课与业余学习、网络远程教育、观摩教学、教学比赛、名师教学和讨论答疑等结合在一起,满足不同学员学习需要。同时,积极改革考核方式,摒弃单一的闭卷考核方式,将实践教学纳入每位学员的培训成绩测评体系中,采用闭卷笔试和教学实践能力综合测评的考核模式,全面客观地衡量一个学员的理论修养和教学能力。各校需结合实际情况,成立考核小组对教师岗前培训质量进行全面考核,以建立一个科学的培训评估体系。
(四)细化岗前培训制度政策和条令,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
教育部门制定的政策是指南性的,是所有高校实施培训的依据。各高校需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立完善合理的岗前培训管理制度,细化管理办法,严格考勤和考纪,优化评价体系和教学内容,改进考核方法和方式,从而有效地提高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谢文新,孙远雷.论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制度创新[J].中山大学学报,2005(2).
[2]李瑛.普通高校教育岗前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巢湖学院学报,2008,10(4):146-147.
[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和《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R].教育部人事司办公室厅,1997:14.
责任编辑:张丽
[关键词]岗前培训制度 存在的问题 创新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3-0221-01
为强化高校青年教师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基础,提升其教学技能,从而尽快适应教学和科研工作,国家教委于1997年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和《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并规定培训内容须以《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等教材为主要参考资料。培训形式以集中授课为主,亦可采取专题讲座、讲评等形式。考核方式采用开卷和闭卷两种形式,以闭卷为主,培训时间可安排在暑期7、8月份,或新学期9月至12月的周末。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岗前培训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对高校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一、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和教师缺乏应有的重视
国家教委对高校岗前培训极为重视,要求各高校认真贯彻执行,但不少高校却机械地转发上级通知,缺乏应有的重视。而一些学员功利心强,只求取得教师资格证和评职称,态度不端正,敷衍了事。思想上的轻视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漠视,从而使得岗前培训形同虚设,毫无成效。
(二)培训形式单调
《高等学校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要求具体,对实际情况的考虑细致,培训形式多样,考核方式科学。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高校只采用集中授课一种方式,使很多学员丧失学习兴趣,缺乏积极性。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并不认可这种单一的授课方式。
(三)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培训过程中,不少高校过分侧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意义,留给学员实际操作的时间少之又少。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但实际操作能力不强,亟需提升其课堂组织和驾驭能力、课堂气氛调节能力。这种错误的意识必然导致大学教师普遍重科研轻教学,理论强,操作弱,综合素质发展不全面。
(四)考核方式不科学,培训时间不理想
当下,不少高校仍以闭卷考试来衡量培训效果,使得年青教师产生错误认识,以为培训只是为了通过考试,根本不以将理论的学习服务于实践为目标。而闭卷笔试的弊端已日益明显,难以使学员达到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活学活用。另外,一些高校将培训安排在9月至11月的周末,这与教师的教学备课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突,造成教师“心有余力不足”的尴尬境况。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都希望将培训安排在7、8月份,这更有利于专心学习。
二、针对性措施
教育部设置的岗前培训制度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变了味,因此亟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创新运用。
(一)高度重视岗前培训工作,合理设置培训时间
各高校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此工作,将其作为高校发展的一项重大工程来抓,青年教师是学校以后教学和科研的主力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关系着学校的未来。因此,各高校绝不能三心二意,绝不能只重科研而轻教学。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大投资,合理设置培训时间,确保培训时间充足,以提升培训效果。
(二)加强实践教学培训力度
授课教员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学员的实际操作紧密联系起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开展观摩教学,在导师指导下安排每位学员授课,并请其他学生点评,或者开展教学竞赛,让学员在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
(三)丰富岗前培训形式和考核方式,建立科学培训评估体系
丰富培训形式,将集中授课与业余学习、网络远程教育、观摩教学、教学比赛、名师教学和讨论答疑等结合在一起,满足不同学员学习需要。同时,积极改革考核方式,摒弃单一的闭卷考核方式,将实践教学纳入每位学员的培训成绩测评体系中,采用闭卷笔试和教学实践能力综合测评的考核模式,全面客观地衡量一个学员的理论修养和教学能力。各校需结合实际情况,成立考核小组对教师岗前培训质量进行全面考核,以建立一个科学的培训评估体系。
(四)细化岗前培训制度政策和条令,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
教育部门制定的政策是指南性的,是所有高校实施培训的依据。各高校需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立完善合理的岗前培训管理制度,细化管理办法,严格考勤和考纪,优化评价体系和教学内容,改进考核方法和方式,从而有效地提高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谢文新,孙远雷.论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制度创新[J].中山大学学报,2005(2).
[2]李瑛.普通高校教育岗前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巢湖学院学报,2008,10(4):146-147.
[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和《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R].教育部人事司办公室厅,1997:14.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