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思想的精髓,我们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处处渗透着陶先生的教育思想,陶先生以实践第一的观点,倡导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生活。
关键词:生活教育;幼儿教育;思想
一、生活是教育的来源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生活应具有教育意义,教育要向生活回归,使生活成为课程源泉,让生活融入课堂教育之中。纲要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
例如,科学活动“工具用处大”的教学活动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工具来开展的。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工具,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根据幼儿的能力设计出贴近生活的科学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兴趣浓厚,并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不断探索,让幼儿感受工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这个活动更具科学价值。
教师在选取教学活动时要秉持“教育来源于生活”的教学理论,从生活中选材,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生活教育注重实践和体验。例如,中班社会活动“参观社区”,教师带领幼儿脱离枯燥的课堂教学,到幼儿园所在的社区进行参观,了解社区设施,认识一些社区符号,让幼儿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让幼儿感受社区生活,教学效果往往比教师单一的说教更有效果。
二、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知识,而不是把知识单纯地教给幼儿,通过经验迁移等方式,让幼儿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例如,中班数学活动“相邻朋友在哪里”,请幼儿介绍坐在自己两边的“邻居”,让幼儿理解“邻居”这个概念,之后迁移数字的邻居。以往的集体教学活动计划性较强,教师往往把每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计划都预先设计好并写在教案中,教师的任务是执行预设的教案,展开预设的教学。幼儿是教学的主体,他们带着“三分之二不确定性”参加集体活动,因此,无论计划多么周密,还是可能与幼儿的学习需要不相吻合。
三、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儿童是不断发展的个体,他们各方面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他们的发展受到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在发展水平和速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水平。因此,教师要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认真观察评估,记录他们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和发展情况,并通过分析和判断,因人而异地制订教学目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根据幼儿的兴趣及不同层面的需要提供教学活动材料,幼儿则以个别形式进行探索,教师不干预,让幼儿通过主动观察、思考、操作得出结论,在没有既定形式的自由空间中,没有既定答案的条件下,培养探索精神。同样,许多综合性活动没有了授课形式和时间的限制,以同一主题、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選择表现方式。
四、发展幼儿的创造教育
大班科学活动“磁铁的秘密”中,所有的材料都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如积木、纸片等,这些都是幼儿经常摆弄的东西,幼儿的探索兴趣都特别高,认真地用磁铁去吸各种物体,并将操作结果做记录;利用身边提供的材料,想出各种办法吸住不能被吸住的物体,与同伴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认真的态度。操作活动由易到难,目标层层深入,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唤起他们的好奇心,帮助幼儿从小树立起科学的态度,尊重事实、尊重别人。在探索过程中,幼儿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还亲自体验了科学发现的过程,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每位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并有其独特的个体发展模式和发展进程。教师要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促进每位幼儿的个性发展,进一步完善幼儿教育。
在幼儿生活的周围存在着很多具有教育价值的资源。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善于观察幼儿,充分挖掘生活中具有价值的教育资源,真正实现教育为生活服务。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理论内涵广博而深邃,在经历了沧桑岁月的洗礼之后,依旧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教师要深入研究,并将其理论灵活地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去,让幼儿充分享受教育过程。
参考文献:
周洪宇.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
关键词:生活教育;幼儿教育;思想
一、生活是教育的来源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生活应具有教育意义,教育要向生活回归,使生活成为课程源泉,让生活融入课堂教育之中。纲要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
例如,科学活动“工具用处大”的教学活动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工具来开展的。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工具,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根据幼儿的能力设计出贴近生活的科学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兴趣浓厚,并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不断探索,让幼儿感受工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这个活动更具科学价值。
教师在选取教学活动时要秉持“教育来源于生活”的教学理论,从生活中选材,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生活教育注重实践和体验。例如,中班社会活动“参观社区”,教师带领幼儿脱离枯燥的课堂教学,到幼儿园所在的社区进行参观,了解社区设施,认识一些社区符号,让幼儿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让幼儿感受社区生活,教学效果往往比教师单一的说教更有效果。
二、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知识,而不是把知识单纯地教给幼儿,通过经验迁移等方式,让幼儿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例如,中班数学活动“相邻朋友在哪里”,请幼儿介绍坐在自己两边的“邻居”,让幼儿理解“邻居”这个概念,之后迁移数字的邻居。以往的集体教学活动计划性较强,教师往往把每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计划都预先设计好并写在教案中,教师的任务是执行预设的教案,展开预设的教学。幼儿是教学的主体,他们带着“三分之二不确定性”参加集体活动,因此,无论计划多么周密,还是可能与幼儿的学习需要不相吻合。
三、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儿童是不断发展的个体,他们各方面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他们的发展受到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在发展水平和速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水平。因此,教师要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认真观察评估,记录他们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和发展情况,并通过分析和判断,因人而异地制订教学目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根据幼儿的兴趣及不同层面的需要提供教学活动材料,幼儿则以个别形式进行探索,教师不干预,让幼儿通过主动观察、思考、操作得出结论,在没有既定形式的自由空间中,没有既定答案的条件下,培养探索精神。同样,许多综合性活动没有了授课形式和时间的限制,以同一主题、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選择表现方式。
四、发展幼儿的创造教育
大班科学活动“磁铁的秘密”中,所有的材料都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如积木、纸片等,这些都是幼儿经常摆弄的东西,幼儿的探索兴趣都特别高,认真地用磁铁去吸各种物体,并将操作结果做记录;利用身边提供的材料,想出各种办法吸住不能被吸住的物体,与同伴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认真的态度。操作活动由易到难,目标层层深入,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唤起他们的好奇心,帮助幼儿从小树立起科学的态度,尊重事实、尊重别人。在探索过程中,幼儿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还亲自体验了科学发现的过程,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每位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并有其独特的个体发展模式和发展进程。教师要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促进每位幼儿的个性发展,进一步完善幼儿教育。
在幼儿生活的周围存在着很多具有教育价值的资源。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善于观察幼儿,充分挖掘生活中具有价值的教育资源,真正实现教育为生活服务。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理论内涵广博而深邃,在经历了沧桑岁月的洗礼之后,依旧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教师要深入研究,并将其理论灵活地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去,让幼儿充分享受教育过程。
参考文献:
周洪宇.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