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车用柴油中多环芳烃的研究

来源 :石油炼制与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yun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以中国石化行业标准S H/T 0806—2008《中间馏分芳烃含量的测定示差折光检测器液相色谱法》作为车用柴油中多环芳烃含量测定的仲裁方法,但在使用该方法检测某些样品的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包括符合标准要求的不同色谱柱分离顺序不一致、色谱柱系统稳定性差以及单环和双环芳烃交叉严重导致定量困难等.针对这些情况进行了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有效解决方案,通过改进S H/T 0806方法中的S PS(系统性能验证标准溶液)对色谱柱进行分类,并选择合适的色谱柱类型.此方案经过多个实验室对实际样品检测试验的验证,被证明可以增强色谱柱系统的稳定性,并明显改善检测性能,结果满足标准方法对重复性和再现性的精密度要求.而且,这种基于多环芳烃色谱分离原理而提出的改进方案具有良好的普适性,为其他相关色谱方法提供了改善检测性能的新思路.
其他文献
芳烃联合装置的二甲苯装置主要以对二甲苯为目标产品,主要不足是装置能耗较高.以制约二甲苯装置能效提升的共性问题为切入点,优化了二甲苯装置换热流程,降低二甲苯塔再沸炉燃料气消耗;建立了新型缠绕管换热器设计计算模型,提升换热器设计精度;同时设计了二甲苯装置低温热高效回收网络系统,显著降低了装置能耗.工业应用结果表明,改造后装置燃料气消耗量总计降低0.87 t/h,回收低温热29.56 M W,综合能耗累积降低3118.6 M J/t,大幅提升了二甲苯装置能效,对二甲苯装置节能改造具有指导意义.
密封性能是水下连接器的设计难点,实现密封的核心部件是金属密封圈.为了分析腐蚀对金属密封圈密封性能的影响,利用SolidWorks建立含有腐蚀缺陷密封圈的水下连接器三维仿真模型,导入ABAQUS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连接器在不同工况下的密封圈应力云图,进而可以得到连接器临界密封功能失效状态.只有当预紧力足够大,使得密圈接触表面发生合理塑性变形时,连接器才能满足密封要求.当介质压力增加时,为了保证连接器的密封性能,最小预紧力需要相应增加;连接器密封性能随密封圈腐蚀程度的加深,会明显降低.
针对某公司催化裂解(DCC-plus)装置气体分离单元脱丙烷塔塔底重沸器结焦,严重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的难题,综合分析指出催化裂解液化气丁二烯含量偏高,重沸器热源温度高、携带碱液及含氧气等杂质是产生丁二烯结焦、结垢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可以采取优化分离流程、改变重沸器热源、减少氧气等杂质带入、加强系统脱水、设备除锈钝化、加注阻聚剂等措施,大大减缓结焦、结垢速率,保证装置长周期运行.
采用饱和浸渍法制备了4种较高镍含量的接触剂,利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H2程序升温还原、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等手段开展了镍对接触剂物性影响的研究,在小型固定流化床试验装置上考察了镍对渣油接触裂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镍对接触剂孔结构影响较小,即使接触剂上的镍质量分数达5.17%,接触剂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也变化不大;接触剂上的镍促进了重油接触裂化反应过程中干气和焦炭的生成,特别是焦炭收率增加更明显,致使生氢因子增加,提高了接触剂的脱氢性能.
针对移动床芳构化工艺对催化剂连续流动性能的要求,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球形分子筛催化剂RF-4.该催化剂兼具轻烃芳构化活性好、选择性高以及压碎强度高、球形度高、再生性能好等特点.工业应用结果表明,RF-4催化剂在移动床轻烃芳构化装置中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稳定性和再生性能,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采用巨正则蒙特卡洛方法研究了正己烷在不同硅铝比的HZSM-5分子筛上的吸附行为.通过模拟298 K和423 K下正己烷分子在不同硅铝比的HZSM-5分子筛上的吸附,得到并分析了其吸附等温线、吸附能量密度图、吸附势能、径向分布函数等相关参数,重点分析了硅铝比对正己烷分子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己烷与HZSM-5分子筛间的吸附符合Langmuir-Freundlich吸附模型;高硅铝比时,正己烷分子优先吸附在HZSM-5分子筛交叉孔道中T3和T9位的B酸位上,且正己烷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较明显;随着硅铝比的降
针对水平井测井管串下入存在的卡阻问题,提出了新的柔性液压伸缩式牵引器结构,并设计了牵引器的关键部件,即,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的支撑牵引锁止性能直接影响到牵引器的可靠性.针对支撑机构的支撑过程和牵引过程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对支撑机构支撑过程和牵引过程的运动状态进行仿真模拟,观测锁止及卸载后恢复情况,得到了支撑机构支撑过程推靠力和弹簧片恢复力.通过试验分析,验证支撑机构结构设计的正确性和锁止性能的可靠性.研究结果为柔性牵引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以Ni-MoO3为活性组分、硅胶(SG)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Ni-MoO3负载量(w)为n% 的催化剂n%-Ni-MoO3/SG(n=2.0,5.0,7.0).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N2吸附-脱附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以Ni-MoO3/SG为催化剂、H2 O2为氧化剂、乙腈为萃取剂研究了模拟油中的二苯并噻吩(DBT)的脱除,分别考察了Ni-MoO3负载量、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氧硫比(O/S)、萃取剂加入量及硫
以具有代表性的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通过NB/S H/T 0059和S H/T 0695两种蒸发损失分析方法分别考察了原料与相应润滑油基础油(简称基础油)产品组成、原料馏程范围和加工工艺对基础油蒸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油的结构组成是影响基础油蒸发损失的关键和内在因素,通过各种工艺手段提高基础油的链烷烃含量,不仅可以提高基础油黏度指数,还可以降低基础油的蒸发损失;基础油黏度和馏程是影响蒸发损失的外在因素,可以通过优化原料和分馏塔的操作降低基础油蒸发损失.针对不同影响因素提出了降低基础油蒸发损失的有效措施
利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 10,借助系统模型推荐,选择Chao-Seader和Garyson-Streed热力学模型对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4号柴油加氢装置分馏部分进行了模拟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结果与装置实际运行数据吻合良好.通过对分馏塔冷、热低压分离器油(简称低分油)进料位置及进料温度进行分析优化,同时配合换热流程匹配调整,以及冷、热低分油单独进塔改造,使得冷低分油换热终温提升至210℃,分馏过程汽提蒸汽流量减少1.7 t/h,节能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