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女教职工是高校人力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希望事业与家庭两相兼顾,因而她们在知识女性与家务劳动的角色冲突中两难抉择。本文从她们所面对的压力和困惑进行研究,对高校女教师如何在双重角色冲突中,学会承担不同的责任、担当不同的角色,以实现社会角色期待与职业能力的和谐统一作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高校 女教职工 压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1(a)-0014-02
21世纪,女性在家庭、社会中的特殊作用已被广泛承认并有了新的诠释,女性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良好的受教育程度使知识女性可以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家庭决策地位,拥有更多的自信和成就感。高校独特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明显的职业特征,也使高校女教师具有了自身独特的工作与心理压力,高校女教师希望事业与家庭兼顾、如何最大限度地使她们发挥自身的潜力,为高校的发展贡献力量成为当前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 高校知识女性的角色冲突的表现
坚强的信念和理想,能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事业上的成就赢得社会的重视,它是女性自我意识的最高阶段。当前,社会各阶层因利益关系的调整出现了新的地位变化,家庭的经济职能日益突出,呈现出两重性:一方面是夫妻工作,事业、家庭和责任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是使“主外又主内”的职业女性产生新的迷茫。
为更好掌握高校知识女性的因角色冲突而带来的困惑,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女教职工心身健康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0份,并对此作了统计和分析,结合女职工的特点,进行了相应的研究。高校女教职工一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对事业和家庭有着很高的期望值。她们既有很强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同时她们的家庭观念也十分强烈。事业有成、家庭和睦是她们追求的目标,她们希望家庭与事业可以兼顾。为达到这个目标,她们承担大量教学科研工作与繁重家庭任务,在事业与家庭中奔波,知识女性与家务劳动的角色冲突使她们背上了沉重的压力,常常感到身心疲惫。
2 高校知识女性面临的工作压力
2.1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大高校女教职工的竞争与工作强度
2.1.1 由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所形成的压力
在我国传统的价值观里,敬业奉献等价值观念已经成为社会对教师职业期待,同时也成为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的基本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而且,这些价值观通过文化的传承已经内化为教师自身的道德要求,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他们的自我意识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存价值。
高校教师从事培养人才和科技创新的复杂脑力劳动,既要教学,又要科研,还要时刻追踪科技前沿的步伐,学习和创造性很强,造成了脑力上的高消耗;高校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时间没有明确的界限,社会对教师角色的形象要求高,高校教师难以像常人一样无拘无束地放松自己情绪,容易产生困惑。
高校女教职工在科研、学术和管理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社会对高校女教职工与男教职工的社会角色期待不会因为性别的差异而不同,都一视同仁地要求她们与男性一样能胜任教育、教学、管理等岗位的工作。因此,在职场上,高校女教职工要倍受工作的压力。
2.1.2 高校知识女性对自身的要求高
高校女教职工的困惑主要来自精神方面,她们有强烈的自我实现愿望,求发展的愿望强于生存的愿望。每个有事业心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功时,会使他们感到有欠缺感,在未得到满足的过程中常会体验到一种特有的紧张感或无以言状的苦恼等。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心甘情愿的抛弃其他一切。可以说,教师的高期望值和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2.1.3 工作的简单重复使其产生厌倦感
工作的单调性,年复一年的备课、上课,多年重复一门或两门课程的教学,难免感到枯燥乏味,没有新鲜感,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加上工作环境长期不变也感到单调乏味。高校扩招后学生质量有所下降,教学中与学生难以产生共鸣,也是教师产生痛苦与厌倦的原因之一。
2.2 教师自身对高学历和高职称的追求
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也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但现实是,在学历与学位方面,同男教师相比,女教师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比例较低,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并努力获得高一级学位。在职称和主持研究课题方面,女教师与男教师相比逊色不少。随着年龄的增加,男女教师之间在学术成就上的差距也越来越大。高校女教师必须在教学与科研等领域付出大量精力以缩小与男教师的差距。
因而女教师希望通过进修、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能力。在我们的调研中,女教师对“你认为你需要继续学习吗?”的问题,90%的女教师选择了“需要”;在“如果你认为你还需要学习,你认为你最需要学习”的三个选项“专业知识、外语、电脑知识”中,80%的女教师选择了“专业知识”。这表明女教师希望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40岁以下的被调查者,她们的进修机会相对她们的进修计划而言差距较大,这同他们处于事业和人生最佳年龄,渴望发展的心态不相适应。这给本来就承受着高负荷的女教师又增添了相当的压力,从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
在高校,职称代表着教师的专业水平,代表着社会对教师的认可水平,以及教师可以获得的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因此,高职称就成为高校教师渴望和追求的重要目标。70%的女教师希望评上教授,要为评高职称,她们要去考计算机、外语等。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事科研工作,每年要拿出一定数量且有一定学术水平和公开发表、出版的学术成果。因而,忙和累就成为她们显著的特点,在我们的调查中,61.5%的被访者认为自己“整天忙于工作,事情总是做不完。”还有部分人认为“会因为工作而感到疲惫不堪。”
2.3 高校的扩招形成的工作压力
近年来高校扩招,班额增大,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人均教学工作量加大导致女教师产生了压力,工作任务重。调查结果显示,有52%的女教师每天工作10小时,70%的教师周学时在12学时左右。广大女教师除上课外,还要批改大量作业,做实验,搞科研,所以经常工作到深夜,调查显示有熬夜习惯的教师占56.3%。58%的女教师承认工作之外还要家务活,因而睡眠不足。由于长期睡眠不足,造成她们身心疲惫。还有很多教师双休日也要给成人授课或参与社会活动,或利用双休日备课、写论文,没有放松的时间,轻松度周末对许多女教师来讲是一种奢望。
2.4 人际关系的压力
高校教师集中了社会高素质群体,无形中为女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带来了巨大压力,处理不当,容易形成内部文人相轻,女教师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冷淡、疑虑、互助和团队合作精神欠缺,甚至恶性竞争,增加了女教师彼此的怀疑、敌意、嫉妒和攀比等不健康心理。
高校的普遍环境较为封闭,教师和外界社会接触较少,高校女教师主要接触的对象就是学生和同系老师,很少与外界沟通。由于高校教师不用坐班,特别是当今我国许多高校都采取多校区办学,许多教师因授课时间、地点不同,教师之间的沟通也无形中减少,造成人际交往的局限而产生了心理困惑。当她们有烦恼时,只有11%的被访者会选择“同事”作为自己的倾诉对象。
3 由于性别差异而形成的压力
由于社会性别文化的影响,高校女教职工成为传统的贤妻良母与知识女性的融合体,她们在工作岗位上努力拼搏的同时,还需要负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双重的责任常常使她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3.1 传统观念的影响
传统的社会思维是:女性追求事业时,应该首先完成照顾家庭责任。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女教职工需要为丈夫当好“贤内助”,她们往往自觉或被动承担较多的家务,与子女相处和照顾老人的时间也多于男性。传统性别分工使得高校女教师承担着大量低层次的家庭义务和家务劳动,日复一日繁琐的家务活耗去了她们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在我们的调查中,70%的女教师每天用于家务活的时间不少于2.5小时,还经常要在晚上或周末抽出时间辅导孩子学习。这造成她们闲暇时间的不足;同时给高校女教师带来严重的角色困扰和角色冲突,使她们在家庭与事业的两难选择中往往处于一种尴尬状态,有部分女教职工表示:如果自己因工作而影响了对家庭的照顾,会感到内疚。她们在“当工作与家庭产生矛盾时,你选择事业还是家庭?”的问题中,64%的人选择了“难以抉择”。
3.2 女性生理特点的压力
目前社会的竞争是一种无性别差异的机制:对个体工作的考核标准、成就评价标准是一种完全忽视家庭劳动的无性别的标准。而女教职工的生理特点使她们一生中要经历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等特殊时期。虽然女教师已不把生育作为生命中的唯一职责,但生养孩子毕竟要占去她们相当的时间和精力。目前知识女性一般在30岁左右生育,这正是为事业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但是大多数女性此时必须将事业的进程暂时停顿,这不仅使她们失去很多发展机会,还在学术成就与知识更新上与男教师拉开一定的距离。因此已婚已育女性在事业发展中想拥有与男性同等的时间和精力,必须付出双倍以上的努力。
这使部分女教职工在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心甘情愿地相夫教子,做贤妻良母。也有部分女教职工在事业上努力追求与拼搏过,也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也许因拼搏过程的过于艰辛,或者为了丈夫的事业、子女的前途,她们会在无奈中不得不放弃继续努力,从而在内心深处经受着现代女性和传统女性角色转换的压力和挑战。所以,她们会有“容易发脾气或情绪化的表现。”
3.3 现实生活与期望值的差距
部分年轻女教师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分配到城市之后,面临文化冲击,择偶、住房、成家以及补贴家庭等压力,容易产生人际敏感和焦虑等问题。教龄长的女教师则受长期工作及各种生活事件的影响,如配偶下岗、孩子出生或爱人外出务工带来的两地分居、孩子无人照料及父母年老体弱等压力。高校女教师的高学历,她们对自己的期望值也高,当现实生活与期望值的出现差距时,她们常陷于困惑之中。
4 对策
事业与家庭对女性来说,缺一不可。事业角色,为女人提供了实现价值的舞台,使女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家庭角色,赋予女性的人生丰富多彩、深刻隽永。
4.1 为高校女教职工的成长创造平等的环境
学校领导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女教师的生理和社会特点,适当减轻她们的劳动强度,维护她们的基本权益。给女教师营造一个平等、安定的环境,注意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在制定教学、科研相关的工作指标以及职称的评定等各方面做到公平且切实可行,给女教师的成才创造条件,不能简单地用冷冰冰的数字化指标对其进行评价;针对女教师容易为家庭牺牲自己事业的心理,要为她们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开阔她们的视野,激发她们追求专业发展的热情。
4.2 提高女性群体素质,构筑平等发展平台
自身素质是决定女教职工在高校中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女性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自我解放的根本依据。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女教职工要树立“先有平等能力,然后走向平等竞争”的独立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只有凭借个人的综合能力才具有真正的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压力。
4.3 改变家庭与事业对立的观念
女教师要做到顾全家庭不以牺牲事业为代价,要充分利用现代社会服务业给家庭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主动给自己减轻家庭负担,这样就有充足时间去完成工作。
4.4 坚强的毅力和自信
传统观念分配给女性的是家庭角色,现代女性还要承担社会赋予工作和事业。她们肩上的担子往往比男性更为沉重,但女性比男性更富有耐性与坚韧性,因此,高校知识女性要树立顽强的毅力和自信,敢于面向抉择与挑战,敢于追求卓越超群的理念,不要停留在疑虑、恐惧和懦弱中,应面对人生勇往直前。
4.5 要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电话,请有关专家、学者定期咨询,开设有关健康讲座,使广大女教职工的心理得到科学的疏导,情绪得到及时的舒缓。同时还要参加有益的、适合自己的健身活动。
4.6 学会放松心情
不要每天除了忙家务就是备课,要把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分开,每天安排属于自己的时间去散步、听音乐或是作其他喜欢的事情来放松自己。
追求双重角色的完美和谐是当代知识女性的角色理想与价值追求,只有把双重角色都担当起来的女人,她的生命益显丰满,她的生活更有风采。作为高校知识女性,我们应在“两难”的选择中调整心态,巧于安排,以积极的态度化解矛盾,才能实现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虹.高校女教师角色压力与减压对策的思考[R].2003.
[2] 徐红梅.浅谈高校中青年女教师面临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6).
[3] 赵叶珠.中国高校女教师队伍发展的现状分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2).
【关键词】高校 女教职工 压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1(a)-0014-02
21世纪,女性在家庭、社会中的特殊作用已被广泛承认并有了新的诠释,女性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良好的受教育程度使知识女性可以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家庭决策地位,拥有更多的自信和成就感。高校独特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明显的职业特征,也使高校女教师具有了自身独特的工作与心理压力,高校女教师希望事业与家庭兼顾、如何最大限度地使她们发挥自身的潜力,为高校的发展贡献力量成为当前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 高校知识女性的角色冲突的表现
坚强的信念和理想,能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事业上的成就赢得社会的重视,它是女性自我意识的最高阶段。当前,社会各阶层因利益关系的调整出现了新的地位变化,家庭的经济职能日益突出,呈现出两重性:一方面是夫妻工作,事业、家庭和责任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是使“主外又主内”的职业女性产生新的迷茫。
为更好掌握高校知识女性的因角色冲突而带来的困惑,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女教职工心身健康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0份,并对此作了统计和分析,结合女职工的特点,进行了相应的研究。高校女教职工一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对事业和家庭有着很高的期望值。她们既有很强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同时她们的家庭观念也十分强烈。事业有成、家庭和睦是她们追求的目标,她们希望家庭与事业可以兼顾。为达到这个目标,她们承担大量教学科研工作与繁重家庭任务,在事业与家庭中奔波,知识女性与家务劳动的角色冲突使她们背上了沉重的压力,常常感到身心疲惫。
2 高校知识女性面临的工作压力
2.1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大高校女教职工的竞争与工作强度
2.1.1 由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所形成的压力
在我国传统的价值观里,敬业奉献等价值观念已经成为社会对教师职业期待,同时也成为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的基本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而且,这些价值观通过文化的传承已经内化为教师自身的道德要求,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他们的自我意识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存价值。
高校教师从事培养人才和科技创新的复杂脑力劳动,既要教学,又要科研,还要时刻追踪科技前沿的步伐,学习和创造性很强,造成了脑力上的高消耗;高校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时间没有明确的界限,社会对教师角色的形象要求高,高校教师难以像常人一样无拘无束地放松自己情绪,容易产生困惑。
高校女教职工在科研、学术和管理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社会对高校女教职工与男教职工的社会角色期待不会因为性别的差异而不同,都一视同仁地要求她们与男性一样能胜任教育、教学、管理等岗位的工作。因此,在职场上,高校女教职工要倍受工作的压力。
2.1.2 高校知识女性对自身的要求高
高校女教职工的困惑主要来自精神方面,她们有强烈的自我实现愿望,求发展的愿望强于生存的愿望。每个有事业心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功时,会使他们感到有欠缺感,在未得到满足的过程中常会体验到一种特有的紧张感或无以言状的苦恼等。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心甘情愿的抛弃其他一切。可以说,教师的高期望值和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2.1.3 工作的简单重复使其产生厌倦感
工作的单调性,年复一年的备课、上课,多年重复一门或两门课程的教学,难免感到枯燥乏味,没有新鲜感,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加上工作环境长期不变也感到单调乏味。高校扩招后学生质量有所下降,教学中与学生难以产生共鸣,也是教师产生痛苦与厌倦的原因之一。
2.2 教师自身对高学历和高职称的追求
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也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但现实是,在学历与学位方面,同男教师相比,女教师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比例较低,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并努力获得高一级学位。在职称和主持研究课题方面,女教师与男教师相比逊色不少。随着年龄的增加,男女教师之间在学术成就上的差距也越来越大。高校女教师必须在教学与科研等领域付出大量精力以缩小与男教师的差距。
因而女教师希望通过进修、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能力。在我们的调研中,女教师对“你认为你需要继续学习吗?”的问题,90%的女教师选择了“需要”;在“如果你认为你还需要学习,你认为你最需要学习”的三个选项“专业知识、外语、电脑知识”中,80%的女教师选择了“专业知识”。这表明女教师希望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40岁以下的被调查者,她们的进修机会相对她们的进修计划而言差距较大,这同他们处于事业和人生最佳年龄,渴望发展的心态不相适应。这给本来就承受着高负荷的女教师又增添了相当的压力,从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
在高校,职称代表着教师的专业水平,代表着社会对教师的认可水平,以及教师可以获得的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因此,高职称就成为高校教师渴望和追求的重要目标。70%的女教师希望评上教授,要为评高职称,她们要去考计算机、外语等。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事科研工作,每年要拿出一定数量且有一定学术水平和公开发表、出版的学术成果。因而,忙和累就成为她们显著的特点,在我们的调查中,61.5%的被访者认为自己“整天忙于工作,事情总是做不完。”还有部分人认为“会因为工作而感到疲惫不堪。”
2.3 高校的扩招形成的工作压力
近年来高校扩招,班额增大,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人均教学工作量加大导致女教师产生了压力,工作任务重。调查结果显示,有52%的女教师每天工作10小时,70%的教师周学时在12学时左右。广大女教师除上课外,还要批改大量作业,做实验,搞科研,所以经常工作到深夜,调查显示有熬夜习惯的教师占56.3%。58%的女教师承认工作之外还要家务活,因而睡眠不足。由于长期睡眠不足,造成她们身心疲惫。还有很多教师双休日也要给成人授课或参与社会活动,或利用双休日备课、写论文,没有放松的时间,轻松度周末对许多女教师来讲是一种奢望。
2.4 人际关系的压力
高校教师集中了社会高素质群体,无形中为女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带来了巨大压力,处理不当,容易形成内部文人相轻,女教师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冷淡、疑虑、互助和团队合作精神欠缺,甚至恶性竞争,增加了女教师彼此的怀疑、敌意、嫉妒和攀比等不健康心理。
高校的普遍环境较为封闭,教师和外界社会接触较少,高校女教师主要接触的对象就是学生和同系老师,很少与外界沟通。由于高校教师不用坐班,特别是当今我国许多高校都采取多校区办学,许多教师因授课时间、地点不同,教师之间的沟通也无形中减少,造成人际交往的局限而产生了心理困惑。当她们有烦恼时,只有11%的被访者会选择“同事”作为自己的倾诉对象。
3 由于性别差异而形成的压力
由于社会性别文化的影响,高校女教职工成为传统的贤妻良母与知识女性的融合体,她们在工作岗位上努力拼搏的同时,还需要负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双重的责任常常使她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3.1 传统观念的影响
传统的社会思维是:女性追求事业时,应该首先完成照顾家庭责任。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女教职工需要为丈夫当好“贤内助”,她们往往自觉或被动承担较多的家务,与子女相处和照顾老人的时间也多于男性。传统性别分工使得高校女教师承担着大量低层次的家庭义务和家务劳动,日复一日繁琐的家务活耗去了她们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在我们的调查中,70%的女教师每天用于家务活的时间不少于2.5小时,还经常要在晚上或周末抽出时间辅导孩子学习。这造成她们闲暇时间的不足;同时给高校女教师带来严重的角色困扰和角色冲突,使她们在家庭与事业的两难选择中往往处于一种尴尬状态,有部分女教职工表示:如果自己因工作而影响了对家庭的照顾,会感到内疚。她们在“当工作与家庭产生矛盾时,你选择事业还是家庭?”的问题中,64%的人选择了“难以抉择”。
3.2 女性生理特点的压力
目前社会的竞争是一种无性别差异的机制:对个体工作的考核标准、成就评价标准是一种完全忽视家庭劳动的无性别的标准。而女教职工的生理特点使她们一生中要经历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等特殊时期。虽然女教师已不把生育作为生命中的唯一职责,但生养孩子毕竟要占去她们相当的时间和精力。目前知识女性一般在30岁左右生育,这正是为事业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但是大多数女性此时必须将事业的进程暂时停顿,这不仅使她们失去很多发展机会,还在学术成就与知识更新上与男教师拉开一定的距离。因此已婚已育女性在事业发展中想拥有与男性同等的时间和精力,必须付出双倍以上的努力。
这使部分女教职工在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心甘情愿地相夫教子,做贤妻良母。也有部分女教职工在事业上努力追求与拼搏过,也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也许因拼搏过程的过于艰辛,或者为了丈夫的事业、子女的前途,她们会在无奈中不得不放弃继续努力,从而在内心深处经受着现代女性和传统女性角色转换的压力和挑战。所以,她们会有“容易发脾气或情绪化的表现。”
3.3 现实生活与期望值的差距
部分年轻女教师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分配到城市之后,面临文化冲击,择偶、住房、成家以及补贴家庭等压力,容易产生人际敏感和焦虑等问题。教龄长的女教师则受长期工作及各种生活事件的影响,如配偶下岗、孩子出生或爱人外出务工带来的两地分居、孩子无人照料及父母年老体弱等压力。高校女教师的高学历,她们对自己的期望值也高,当现实生活与期望值的出现差距时,她们常陷于困惑之中。
4 对策
事业与家庭对女性来说,缺一不可。事业角色,为女人提供了实现价值的舞台,使女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家庭角色,赋予女性的人生丰富多彩、深刻隽永。
4.1 为高校女教职工的成长创造平等的环境
学校领导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女教师的生理和社会特点,适当减轻她们的劳动强度,维护她们的基本权益。给女教师营造一个平等、安定的环境,注意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在制定教学、科研相关的工作指标以及职称的评定等各方面做到公平且切实可行,给女教师的成才创造条件,不能简单地用冷冰冰的数字化指标对其进行评价;针对女教师容易为家庭牺牲自己事业的心理,要为她们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开阔她们的视野,激发她们追求专业发展的热情。
4.2 提高女性群体素质,构筑平等发展平台
自身素质是决定女教职工在高校中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女性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自我解放的根本依据。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女教职工要树立“先有平等能力,然后走向平等竞争”的独立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只有凭借个人的综合能力才具有真正的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压力。
4.3 改变家庭与事业对立的观念
女教师要做到顾全家庭不以牺牲事业为代价,要充分利用现代社会服务业给家庭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主动给自己减轻家庭负担,这样就有充足时间去完成工作。
4.4 坚强的毅力和自信
传统观念分配给女性的是家庭角色,现代女性还要承担社会赋予工作和事业。她们肩上的担子往往比男性更为沉重,但女性比男性更富有耐性与坚韧性,因此,高校知识女性要树立顽强的毅力和自信,敢于面向抉择与挑战,敢于追求卓越超群的理念,不要停留在疑虑、恐惧和懦弱中,应面对人生勇往直前。
4.5 要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电话,请有关专家、学者定期咨询,开设有关健康讲座,使广大女教职工的心理得到科学的疏导,情绪得到及时的舒缓。同时还要参加有益的、适合自己的健身活动。
4.6 学会放松心情
不要每天除了忙家务就是备课,要把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分开,每天安排属于自己的时间去散步、听音乐或是作其他喜欢的事情来放松自己。
追求双重角色的完美和谐是当代知识女性的角色理想与价值追求,只有把双重角色都担当起来的女人,她的生命益显丰满,她的生活更有风采。作为高校知识女性,我们应在“两难”的选择中调整心态,巧于安排,以积极的态度化解矛盾,才能实现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虹.高校女教师角色压力与减压对策的思考[R].2003.
[2] 徐红梅.浅谈高校中青年女教师面临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6).
[3] 赵叶珠.中国高校女教师队伍发展的现状分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