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物理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e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中的许多规律、定律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并通过实验来检验。一堂精心设置的实验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是培养他们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帮助他们发现和掌握物理规律、获得物理知识的重要手段。
  上好一堂物理实验课,就像组织一场战役一样需要明确目的、精心设计、认真准备、仔细操作、总结分析、加强应用,每一个环节都是重要的。所以,教师在实验准备、实验导入、实验过程、实验总结和实验扩展应用几个环节要认真思考。
  
  一、 实验准备
  
  实验前,教师应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在实验教学中,通常是由教师给学生准备好了实验器材,由学生对器材进行组装。因此要给学生多备一些器材,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再根据实验原理合理选择器材。如在“测量物质密度”实验中,可给学生准备天平、量筒、有规则形状物体、无规则形状物体、细线、直尺、水等。使学生知道测物体体积用量筒或用直尺两种方法哪种更精确。这样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独立选择器材、独立进行操作的能力。真正让学生自己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实验观点和实验结论,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充分体现。
  
  二、 实验导入
  
  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多疑的个性特征创设情境,诱导他们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设想,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实验导入是物理实验教学中最主要的方法。
  实验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同一堂课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导入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进行选择。主要的实验导入法有复习导入、演示导入、故事导入、实验竞赛等。如教学“大气压的存在”时,可以给学生讲述马德堡半球实验,或者用玻璃杯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再按住纸片倒置过来,让学生猜纸片会不会掉下来。也可以用吸盘吸在墙壁上让学生用力拉,看谁更快拉开吸盘,然后由学生发表自已的看法。物理实验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为前提的一个综合过程,因而必须通过有效的刺激去强化实验教学的启发性,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三、实验过程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大胆设想、充分验证,再仔细分析掌握规律。如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学生动手做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可以提出问题:如果用一块不透明的纸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还能呈现一个完整的像吗?这个像与未遮挡时的像有没有区别?可以鼓励学生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设想,再验证,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操作出现的问题,教师应不急于正面纠正、回答。如在教学密度实验中,由于量筒或天平的使用方法不当造成结果不准确而误差较大时,应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问题的关键,针对存在的问题启发学生自己分析、思考,寻找到解决的方法后由学生重新实验,并与前面实验进行对比,不能代替学生操作,更不能为了赶进度舍不得在实验上花时间,而用教师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动手实验,甚至采取讲实验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学。也应避免让学生盲目照课本或教师写好的实验步骤让学生逐条操作填写数据,这样会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影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
  
  四、 实验总结
  
  实验完成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引导学生分析在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条件发生改变,实验现象有什么变化?其规律又是怎样的?或者用实验数据的分析来验证物理规律,如在电学中的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或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总结达到掌握物理规律,加强对知识的认知和巩固。
  
  五、 实验扩展应用
  
  生活、生产中的物理现象十分普遍,平时我们应要求学生多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它涉及了哪些物理知识,运用了什么物理原理。要鼓励学生课后拓展思维,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简单的小实验,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学的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真正做到“瓶瓶罐罐做器材,拼拼凑凑做实验”。如观察完水沸腾实验后,问学生能不能用纸杯烧水,开始学生会认为不可能,但教师应鼓励他们回家试试。当实验成功后,学生又会产生新的疑问:“纸杯为什么能烧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抓住以上几个环节的教学,发挥教师组织作用,认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是提高物理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作者单位:江西省石城县坝口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其他文献
一数学建模竞赛在学生能力培养和推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数学建模是数学走向应用的必经之路,是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模式,数学建模是一种微型科研的过程,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我国从1992年开始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已成为我国高校规模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数学建模竞赛提供了学生接触现实问题的一个平台,这对学生把所学的数学、计算机和
一软件工程国际化的趋势(一)高等教育国际化与软件工程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的文化、技术交流日益频繁密切,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
在生物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听、说、读、写”的培养, 笔者认为,必须加强对学生 “听、说、读、写”的培养,在生物学学习中, 听、说、读、写的培养有其特定的方式。      一、“听”的培养     听是直接获得信息、求得知识的主要渠道。在生物学学习中,“听”是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之一,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培养善听的习惯,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侧重培养:  1.专注性听。应该说,课堂的
心理学上有一种“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在这个实验中,教师的“暗含期待”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他们的“谎言”获得了积极的效应。在地理教学中,也要充分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原理,发挥情感效应的作用,以下就谈谈情感效应激发的途径:    一、学习情感的激发    情感是人对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中学生的情感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引导学生,使之对学习地理知识产生
在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以多种形式承担着大学生的“三观”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近年来高校频现的自杀、他杀等轻视生命的现象,既为广大德育工作者敲响警钟,暴露了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疏漏,同时也为高校德育展开了生命教育的研究视角。生命是世界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个体存在的第一前提。高校德育关注生命教育本身,即是德育工作价值的体现,因为“促使为功利所困的‘失真’的教
物流行业英语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在物流活动过程中所需要运用到的日常英语用语,用以解决在物流过程中所需的英语实际问题,满足物流行业对物流专业学生在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每项发明都离不开实验,其中化学这门科学也不例外。《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化学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有氧舞蹈是配合音乐有节奏地舞动的有氧运动。有氧舞蹈一方面能消耗较多热量,另一方面能把许多舞蹈动作健美操化,通过有氧健美操的锻炼形式,反复或进行组合练习。有氧舞蹈动作不象健美操动作比较操化,有氧舞蹈有许多风格,其音乐与舞蹈的结合紧密,锻炼时能愉悦身心,同时使人的创造、想象、表现和艺术修养等综合能力都能得到提高。有氧舞蹈是新颖、时尚、富有活力和积极、健康、向上的休闲体育运动,深受大学生的青睐。  一有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然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也说明了这开头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我们称这个开头为导课。导课的艺术讲究的是像钳子一样抓住学生的心。  导课的艺术有很多种,关键要灵活应用和精心设计,就像写作一样,一篇好的文章都是经过字斟句酌的。特别对于化学课的导课艺术一定要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而化学学科有自身特点,如实验性强、科学性强、趣味性强,与生活贴近。我们可以从这几点做好导课艺术,化学学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