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雅茂:用奉献书写人生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qw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3月28日,中国著名侨乡普宁迎来了一件大事——庄世平博物馆举行落成庆典。当日,香港普宁同乡联谊会会长黄雅茂先生出席了典礼,缅怀了其会的创始人庄世平先生,“庄老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崇高的威望和巨大的号召力,倡导普宁在海外乡亲积极为家乡的建设出资出力,他的大公无私、乐于奉献,永远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在香港普宁同乡联谊会创会之初,黄雅茂先生就担任起会董职务,是会里的骨干成员之一。见证了同乡联谊会发展历程的罗勤壁秘书这样评价他:“黄雅茂先生由会董做到会长,与他的无私贡献是分不开的。他对历届的会务都非常热心,做事雷厉风行,敢言敢行,敢于坚持原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凭藉香港普宁同乡联谊会这个平台,黄雅茂先生把他的爱心扩散到更深远、更广阔的地方。
  
  挥洒豪情 造福家乡
  
  怀揣着一颗对家乡的炽热之心,黄雅茂先生毫不犹豫地参与了香港普宁同乡联谊会的创建。自接任第八届会长职务以来,他继续尽心尽职、求真务实,为国家的昌盛富强、家乡的繁荣以及香港的和谐稳定做出了新的贡献。自此,他的奉献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总之,只要认为是对的,是对家乡有用的事,我就义无反顾、不求回报地去做。”黄雅茂先生如此说,也是如此做。20世纪90年代,他开始投身于福利事业。黄雅茂先生毕业于普宁二中,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当他有一定能力的时候,就思考着为普宁二中做些什么,“教育是强国之本,富国之路。知识才是不断发展和强大的后盾,才是财富源源不息的源泉。”黄雅茂先生为普宁二中捐建的“维源堂”体育馆,便是很好的证明。
  “捐建关键是要把钱用在对的地方,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出钱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每一分钱要花在刀刃上,要出效益才能使事情真正有意义。”在体育馆在建期间,黄雅茂先生经常亲临建筑工地,同时还不停地和建筑师交流,提出自己的想法,目的是建立一座多功能、多用途的体育馆,以便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当时,黄雅茂先生发现体育馆的座位都是水泥坐台,考虑到能使座位坐起来更为舒适,他专门定制了一些坐垫安装在水泥坐台上,考虑到学生们活泼好动的习性,他又在坐垫的颜色上下功夫,选用了几种鲜艳的颜色的坐垫,以此来区分坐台与坐台之间的区域,不仅使学生们在就座时能便于区分,而且使整个场馆的颜色更富于变化和活力。目前,投入使用的“维源堂”体育馆内设3000多个座位,集教学、训练、大型集会、演出功能于一体,独特壮观,普宁政府的很多大型会议也是在那里进行。
  “维源堂”体育馆的落成,为普宁二中的学子们送去了实实在在的福利,也是黄雅茂先生心血的结晶。随后,在他的牵头和带领下,又为普宁二中捐建了一所电教大楼,内设阶梯教室,集校园网控制中心、监控中心、电子备课室、播音系统、数字演播厅、计算机室、多媒体电教平台等一体,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学的硬件上去了,才能对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此外,黄雅茂先生非常关心家乡人民的生活。之前在普宁县马栅和泗竹埔两乡,捐款修建由两乡通往县城的村道“睦邻路”,为促进和加强两村团结及今后的经济发展,黄雅茂先生与普宁乡亲正在筹建一条更为宽阔的“睦邻大道”;为改善医疗条件,他积极筹建普宁一个山村的医院;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后,香港普宁同乡联谊会的每一位会员心繋灾区,积极勇跃捐款,慷慨解囊,共捐献了40多万的善款。这些善举让家乡人们为之津津乐道、心存感激。
  对于付出所带来的荣誉和称赞,黄雅茂先生看得很淡,“我们是从艰苦年代里走出来的一代人,在年青的时候不管做什么都不计报酬,现在有能力回馈社会也是一件好事。虽然金钱是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们想传达给下一代的是付出和奉献的精神。”
  
  关注成长 健康人生
  
  “现在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都提高了,但是艰苦奋斗、勤劳节俭的精神是绝不能丢的。”坚定的语气,倾注了黄雅茂先生殷切的期望。他非常注重青年一代人的健康成长,不仅全力为年青人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对年青人的精神成长和培养也十分重视。
  庄世平博物馆成立后,即被授予“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广东统一战线基地”。为此,黄雅茂先生对全国的青少年作出了真诚的邀请,“在庄世平博物馆里可以看到庄老爱国爱乡、大公无私、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一生,比如他所使用的手表戴了几十年,两件大衣还是1958年买的,对旧鞋很有感情,即使后跟磨烂了仍舍不得扔掉,还到鞋店里钉掌,庄老这种崇尚俭朴的生活以及澹泊明志的高尚人格永远是青少年要学习和谨记的。”只有把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我们中华民族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壮大,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在社会服务和家庭教育中,黄雅茂先生都把教育放在首位,对自己儿女的教育也不例外。他如此地看重教育,是源自他20世纪80年代去世界各地考察后回来的体会和感知:知识就是力量。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不仅鞭策自我学习,也经常鼓励儿女们要多读书,并许下这样的承诺:“只要孩子们肯读能考上,多少钱我都愿意供其读书。”儿女们也没有辜负黄雅茂先生的期望,现在他的一个孩子是博士,一个是硕士,还有一个是英国的荣誉学士,儿女们接受了高等教育,但对他所经营的生意却没有兴趣,对此他也不强求,他尊重儿女们的选择和生活。宽容和理解之下,一颗慈爱之心显而易见。
  
   天道酬勤 以人为本
  
  “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在家里做运动,八点多钟开车到公司去,中午从公司里出来,下午与朋友叙叙旧,处理一下同乡会的事。”黄雅茂先生对如今的生活作这样描述,其实过去的创业历程并非这么惬意和顺畅。而就是当时的那份艰苦,使他深刻地体会到了打工者的不易,当成为一名管理者时,他从员工的角度出发,为员工提供优越的工作氛围和生活环境。
  “父亲能为家人提供小康之家的生活,是因为父亲的勤劳节俭。”在父亲的身上,黄雅茂先生感受到了勤劳致富的真谛,即使在困难面前也能坚持下来,从而通过打拚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和工厂。刚到香港时,黄雅茂先生的生活、工作等条件很差,每天工作从早上8点做到晚上9点,一年365天只有11天的假期,没有星期日更不用说星期六了,但是他从来未有放弃的念头,他坚信:天道酬勤。
  当时,工作台成了黄雅茂先生最好的伙伴,他白天在工作台上埋头工作,晚上就把工作台简单地整理一下,放上草席就成了睡觉的地方。当拥有一些积蓄之后,黄雅茂先生于1976年开办了自己的第一家眼镜厂,后于1989年回内地办厂,在深圳华侨城租用厂房。后为加强管理,他在东莞自建厂房,并把工厂迁往东莞,即目前的东莞奥妙眼镜有限公司,其产品主要销售海外。
  黄雅茂先生对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用心良苦,在他的工厂里,绿化程度高,内有小公园,设置了凉亭,使人心旷神怡,便于员工休闲时谈心散步;厂区里娱乐设施较为齐全,设有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所设的这些人性化设施,黄雅茂先生则表示:“尊重人,关心人,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我也吃过苦,能理解到员工们背井离乡的辛酸。作为一名企业家,除了支付员工应得的工资外,应多注意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使他们能够体会到人生中每一段时光的真正意义,并且快乐、安心地生活。”事实上,一直以来,黄雅茂先生与员工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谈及成功,黄雅茂先生对此有自己的理解:什么是成功?心安理得即是成功!胸襟坦荡,真诚满怀,心有大爱,奉献不止,这就是人们所认识的黄雅茂先生,一名以奉献书写人生的可亲可敬的长者。
  
  【人物简介】
  黄雅茂先生,广东省普宁县人,普宁二中毕业,初中毕业后于1952年参军,投考军校,就读于炮兵军干校,学习弹药专业。热心教育慈善事业,现担任香港普宁同乡联谊会会长、潮属社团总会会董,拥有东莞奥妙眼镜有限公司和欧美眼镜制造厂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
其他文献
古往今来,凡能成大事者,皆为自强自立之人,他们是生活中真正的强者,懂得“上帝只救自救之人”的道理,在挫折中不断砥砺自己,在困境中不断挑战自己,最终成长为一名意志坚强、道德高尚、懂得感恩和回报的人。  郑耀章先生于二十多年前加入保险行业,凭藉不气馁、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集众人之所长,纳众人之智慧,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签下500多名客户,突破了香港保险业的纪录,赢得许多同业人士梦寐以求的——寿险从业人
期刊
他是一名律师,但是最初却是毕业于香港理工学院纺织专业;他是一名议员,直接受香港政府委任,代表的始终是全港市民的利益。在律师岗位上,他秉持公义,力争为客户争取到更多合法的权益;在议员职位上,他心系居民,为居民的民生问题打拼。他就是黄国恩律师,因为勤奋和对法律工作的挚爱,于入行五年内,他便创办了黄国恩律师行。  如今,业务涉及中国委托公证人、婚姻监礼人的黄国恩律师,在民事刑事、房地产、婚姻等广泛领域,
期刊
古语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看似朴实的话语在古代抒发了无数有志之士为祖国的领土完整和繁荣富强,为拯救人民的疾苦而奋斗的豪壮情感,继而引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如今在安定团结的社会大环境下,这句话依然闪耀着朴素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光辉。而杨景明先生则是这样一位有着中国知识分子具有的赤诚丹心忧国忧民思想、行为的公民。  在杨景明先生心目中, 寿命长短及事业之成乃不
期刊
陈文义,80年代风靡香港千万拳迷的名字,拳坛无人不晓的名将!他从蔡李佛、空手道、跆拳道、迷踪拳等拳术的不断尝试摸索当中,寻求到最适合自己的泰拳,从而得到恩师吴铁虎先生的器重与栽培,在日本、泰国学成归来后,搏击香港乃至四海拳坛,写下一段难忘的历史。他搏击香江创历史,义盖云天为武学,得到了无数人的称赏,亦为香港拳坛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数年后,为了家庭,他悄然告别擂台,却依旧铭记恩师爱才、惜才、弘扬武
期刊
“红酒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动物’,红酒从葡萄的种植到酿造再到销售,就像孕育一个小孩一样,红酒需要人去呵护它。”资深的红酒藏家——冯卫东先生如是说。  他对红酒的爱,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十多年下来,他品过十四个著名红酒生产国的数千支红酒,时至今日,几乎仍记得每一种酒名、成分、产地。  他品的是红酒,悟出来的却是澹泊名利的哲理人生。    品酒悟道    冯卫东先生是珠三角红酒圈内响当当的人物,但是他却
期刊
胡锦涛:新疆到2020年将消除绝对贫困  胡锦涛指出,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新疆实际的发展路子,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民族团结明显加强,社会稳定明显巩固;到2020年
期刊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内,陈列着一幅巨幅山水画作。远观则气韵统一,近观则笔墨凝重。整幅作品构思奇妙,山中有水,水中有山,葱翠绿影点缀其中,虚幻浮云漂浮左右,婉转间可见山势险峻,脉络逶迤,云涌翠岚。正所谓气势磅礴造大势,笔墨精湛颂山河。  这幅题为《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精妙佳作,不仅巧妙地勾勒出了祖国壮丽河山的气势磅礴与雄伟秀丽,更于浓鬰的墨气中透出了作者深厚的国画传统功力与对现代国画阴阳向背的透彻领悟
期刊
驾驶轮船,海员是一个远行万里的职业;离开陆地,远离家庭,漂洋过海,风里来,雨中去,这决定了海员的艰辛和风险性。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李志伟先生和他父亲一样,也成为一名海员,从那个时候起,他开始以船为家,不管是在海上或陆地上工作,或是做社会服务,他都没有离开过这一行业,他说:“因为从选择海员这份工作开始,我就已经认定了这是我的终身职业”。于他而言,这份职业不仅仅是工作和为了糊口,也是他的终身职业和理想,
期刊
素有“购物天堂”之称的香港,来自世界各地的物品琳琅满目,但称得上本城特色的产品并不多。然而在大众常常光顾的许多食肆场所里,却有本土特色的一个品牌,那些各具特色的装饰设计可能就出自美城集团之手。  美城集团公司老板戴德祥先生带领他的专业团队稳步走过了不凡的十多年,打造出一个个精品,一个个品牌。其成功背后所折射出来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才智和策略,更是用专业特色铸就成功之路的注脚。    专业路线 特色品
期刊
高瞻远瞩,视野决定高度  周练基先生1934年出生于广州,毕业于湖北大学贸易经济系。最初,他在广州市百货采购站工作,先后担任单位财务、统计、组织科长。由于工作成绩出色,19岁那年,他被破格提拔为县处级领导干部,先后在中共广州市委财贸部、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工作,曾任广州市长秘书达八年之久。多年的从政经历,再加上长期在领导身边工作,使周练基先生具备了敏锐的判断力和高度的敬业精神,为他的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