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为俄语的留学生使用“了1”时产生的偏误类型及其原因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074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语“了”是留学生语法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文以前人对“了”的意义及用法的理论研究为指导,通过对本校母语为俄语留学生的大量日常语料分析,描写了他们使用“了1”时产生的偏误类型,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了1”;偏误;原因
  我校的大部分留学生都来自俄罗斯和中亚,其母语都为俄语,他们在学习汉语“了”时常常出现偏误,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因而归类他们产生偏误的类型,并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势在必行。一般认为,汉语里有两个“了”,一个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称为“了1”;另外一个用在句尾,表示事态的变化或各种语气,称为“了2”。③本文分类研究俄国留学生在习得“了1”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作者从俄国留学生平时的口语、练习和写作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偏误例句,将例句与俄语译文对照分析并归类如下:
  一、“了1”的滥用
  1.滥用于否定句中 动态助词“了1”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动作的完成。表示动作没完成,也就是动作不曾实现时,在动词前边用上“没(有)”,动词后不再用“了1”。而在俄文里,只要句子的时态为过去,即使在否定句里也一样,动词后必须加词缀л或其变体。由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俄国学生便普遍出现了如下的偏误:
  (1)*我今天早上没吃了早饭。
  我今天早上没吃早饭。
  Сегодня утром я не завтракала.
  (2)*星期日上午我没做了练习,我休息了。
  星期日上午我没做练习,我休息了。
  В воскресенье я не делала упражнения, я отдыхала.
  如上文的俄语翻译,即使在否定句中,动词“завтракала.”“ делала”后都加上表示过去时态的词缀“ла”,这个母语的负迁移的影响在俄国留学生身上是根深蒂固的,老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没”跟“了1”同时出现的情况还是常常发生。
  2.滥用于带表经常性的状语的句中 “了1”用在动词后,意在强调动词的完成与实现。如果句子意在描述过去某种经常性的动作或状态,而并不强调动作已经完成或实现时,并不需要用“了1”。如:“她小时候总是吃冰棍儿。”“去年,我朋友常常来看我。”而俄文里,只要动作是发生在过去,即使句中有表经常的性状语,动词后也必须加词缀л或其变体。受母语的影响,俄国留学生在表发生在过去的、带经常性状语的句子中常出现如下偏误:
  2)*我刚来广州的时候,常常去了图书馆。
  我刚来广州的时候,常常去图书馆。
  Когда я только что приехала в Гуаньчжоу, я часто ходила в библиотеку.
  3)*在过去的一年里,她每天都学习了汉语。
  在过去的一年里,她每天都学习英文。
  В прошедшим году она изучала английский язык каждый день.
  汉语句子中表示经常性的状语有:常常、经常、通常、时常、老是、总是、往往、每天、天天、每个星期、每月,每年等等。老师应及时给学生总结,并加以强调。
  3.滥用于带谓词性宾语的句中 在汉语句子中,宾语为谓词性宾语时,动词后不能加“了1”。 而俄文里动词后必须加词缀л或其变体。
  4)*一年前,我开始了学习汉语。
  一年前,我开始学习汉语。
  Я начала изучать китайский язык год назад.
  6)*我听说了他以前学习成绩很好。
  我听说他以前学习成绩很好。
  Я решила изучать китайский язык ещё один год.
  例(5)里“学习汉语”和例(6)里“他以前学习成绩很好”都是谓词性单位,都不应用“了”。但俄文里却都用动词的过去形式“начала”、“ решила”。
  4.滥用于某些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后 汉语中某些表示心理活动的词,如“希望、盼望、喜欢、打算、想”等后一般不用“了”。 而俄文里只要是表示过去的心理活动,动词后都必须加词缀л或其变体。这就导致了以下偏误:
  7)*小时候,我很喜欢了画画。
  小时候,我很喜欢画画。
  В детстве, я очень любила рисовать.
  8)*很久以前,我就希望了能到中国学习汉语。
  很久以前,我就希望能到中国学习汉语。
  Я давно хотел приехать в Китай учить китайский язык .
  当然,如果表心理活动的词后边是表动词延续的时间,“了”是可以用的。如“喜欢了一年”,“想了半天”。
  5.滥用于能愿动词后 在带能愿动词“会、要、愿意、能、想”等的句子里,能愿动词后一般不加“了”。但俄语译文里,只要时表过去的时间,能愿动词必须用过去形式。俄国学生就不由自主地在能愿动词后加“了”,于是出现了以下偏误:
  9)*我爸爸以前想了来中国。
  我爸爸以前想来中国。
  Папа раньше хотел приехать в Китай
  10)*我要了买好看的裙子,但是没买到。
  我要买好看的裙子,但是没买到。
  Я хотела купить красивую юбку, но не смогла
  6.滥用于一般叙述句中 如果只是一般地说明过去某时的情景,而不强调动作的完成或发生,即使是表过去的动作,汉语里动词后常不用“了”。 而俄文里加词缀л或其变体。   11)*去年,我住了在北京。
  去年,我住在北京。
  В прошлом году я жила в Пекине.
  12)*我3~5岁读了幼稚园,6~11岁读了小学。
  我3~5岁读幼稚园,6~11岁读小学。
  С 3 до 5 лет я ходила в детский сад , с 6 до 11 лет я училась в начальной школе.
  综上所述,以上六种“了1”滥用的现象,其偏误产生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为一点: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学生把母语里“动词 л或其变体”跟汉语的“动词 了”对应了起来,凡是母语带“л”或其变体的动词的句子,翻译成汉语时,都在汉语动词后加上了“了”。于是便产生了各类型的“了1”的滥用。
  二、“了1”的缺失
  “了1”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的完成。这个动作可以发生在过去,也可以发生在将来。而在俄语里,“л”及其变体只出现于过去时态的句子中,俄国留学生忽略了这点区别,常出现如下偏误:
  13)*我明天吃饭去你家。
  我明天吃了饭去你家。
  Завтра я иду к тебе после обеда.
  14)*等他来我们一起去商场。
  等他来了我们一起去商场。
  Подождём его и вместе пойдём на рынок.
  这里的“动词 了1” 表动作预计完成,不独立成句,往往后续小句,表示前一动作完成后再发生后一情况。如:“你吃了饭再去吧。”“我做完了功课就睡觉。”老师在教授时应给学生总结这个规律,让学生更易掌握。
  三、“了1”错位
  1.连动句中“了1”的错位 在汉语连动句里,存在三种情况:
  一是表两个动作连续发生,强调前一动作完成后再开始后一动作。如:
  我看了电影就回家了。
  Мы посмотрели фильм и вернулись домой
  我们找了一个旅馆住了一夜。
  Мы нашли гостиницу и остановились там на одну ночь
  这时,“了”可同时出现在两个动词之后,这种情况跟俄语是一样的,俄语里两个动词都必须用动词过去式,也就是都要加词缀“л”或其变体,所以在这种情况,俄留学生一般不会产生偏误。
  二是后一个动作表示前一个动作的目的。如:“
  他去邮局寄了一封信。
  Он пошел на почту отправить письмо
  我们去电影院看了一出电影。
  Мы ходили в кинотеатр смотреть фильм
  这时,“了”用在第二个动词后。
  三是前一动作表后一动作的方式。如:
  我们用铅笔写汉字。
  Чтобы написать иероглифы мы пользовались карандашом
  这时,“了”也是用在第二个动词后。而在俄语里,如果后一个动作表示前一动作的目的,只需在前一动词用过去式,后一动词用不定式;当前一动作表后一动作的方式时,也只需前一动词后加“л”或其变体。后两种情况,汉语“了”的使用跟俄语“л”或其变体的使用情况不一致,所以在后两种情况里,俄国学生就常产生如下偏误:
  15)*星期天,我和朋友一起去了商场买衣服。
  星期天,我和朋友一起去商场买了衣服。
  В воскресенье мы с другом вместе ходили в магазин купить одежду
  16)*刚才我朋友来了问我一个问题
  刚才我朋友来问了我一个问题。
  Только что приходил мой друг чтобы задать один вопрос
  17)*他用了筷子吃饭。
  他用筷子吃了饭。
  Он пользовался палочками когда кушал
  例(15)的前一动词“去”是后一动词“买”的目的,“了”故应放在“买”之后。例(16)同样道理。而例(17)的“用筷子”是“吃”的方式,所以“了”应在“吃”后。
  2.补语句中“了1”的错位 谓语动词后带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了”必须放在动词补语后,如例(18)、例(19);动词后带“在/到 处所补语”时,“了”用在“在/到”后,处所名词前,如例(20)、例(21)。而俄语里没有动词补语的概念,直接在动词后加后缀“л”或其变体。这种语法概念的不对称让学生容易产生偏误。
  18)*我把书送了给我朋友。
  我把书送给了我朋友。
  Я подарила книгу моему другу.
  19)*他高兴地走了进教室。
  他高兴地走进了教室。
  Он весело вошёл в класс.
  20)*他把书放了在桌子上。
  他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Он положил книгу на стол.
  21)*我把花盘移了到窗户旁边。
  我把花盘移到了窗户旁边。
  Я передвинула цветочный горшок к окну.
  3.带离合词句中“了1”的错位 在汉语中,有一种语言单位,既可以合的形式出现,又可以拆开使用,大家习惯叫它“离合词”。离合词又分为动宾式离合词和动补式离合词,而当中有大部分动宾式离合词中间可插入动态助词“着、了、过”。离合词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在运用时常产生偏误。   22)*我跟他见面了两次。
  我跟他见了两次面。
  Я встретила его два раза.
  23)*他睡觉了一个上午。
  他睡了一个上午觉。
  Он спал пол дня.
  “见面”类汉语离合动词后边一般不出现宾语、补语等其他成分、俄国学生不知道这个特点,把“见面、睡觉”等当作一般的动词看待,像上面的句子一样,在它们的后边直接带补语的同时又加了“了1”。要在“见面”类动宾式离合词后边加其他成分,只能把动词语素和宾语语素拆开放在它们中间,并把“了”放在动词语素的后边。
  诸如“照相、睡觉、发烧、请假、散步、洗澡、见面、开会、跳舞”等离合词都为甲级词汇,留学生在初级阶段就会接触到,老师应花大力气给学生讲解离合词使用的特殊性,减少偏误的产生。
  4.介词结构中“了1”的错位 汉语里,介词给、让、叫、按、按照、根据、依据、依照、拿等等之后不加“了”。
  24)*昨天我给了妈妈打电话
  昨天我给妈妈打了电话。
  Вчера я позвонила маме.
  25)*广州的植物园很大,给了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广州的植物园很大,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Ботанический сад в Гуаньчжоу очень большой, он произвел на нас большое впечатление
  以上这种错误是由于学生将汉语中的介词与同形的动词混淆。这就要老师向学生解释清楚汉语中与动词同形的代词的用法,教他们如果区分其是动词还是代词。一般来说,如果后边还有其他的主要动词,那么它就是介词,后边不能加“了”。“了”应放在主要动词之后。
  5.动词重叠时“了1”的错位 汉语有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经历的时间短,动作反复多次或尝试等意义。而当表示动作完成时,“了”应放在两动词之间,不能放在重叠动词之后。老师在教授动词重叠时应注意特别向学生强调这一点,减少学生发生如下偏误:
  26)*我跟他谈谈了我的学习情况。
  我跟他谈了谈我的学习情况。
  Я с ним немного пообщался о положении дел в школе
  27)*我尝尝了她做的菜,真好吃。
  我尝了尝她做的菜,真好吃。
  Я попробовала блюда, которые приготовлены ей, вкусно.
  本文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收集语料对偏误进行归纳分析,并指出偏误产生的原因。由于语料的相对不足,再加上本人水平有限,也许还有些情况再本文没有讨论到,文中一定也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通过本文对俄国留学生“了”习得偏误的分析,至少让我们对俄国留学生对习得“了1”的偏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方便我们在教材编写上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我想,这是我们每一个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M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51-358.
  [2] 刘月华.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
  [3] 彭小川,周芍. 也谈“了2”的语法意义[J]. 学术交流,2005,(1):136-141
  [4] 韩在均. 韩国学生学习汉语“了”的常见偏误分析[J]. 汉语学习,2003,(4):67-71.
  [5]金立鑫. “S了”的时体意义及其句法条件[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2):38-48.
  [6]刘勋宁. 现代汉语的句子构造与词尾“了”的语法位置[J ].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3):4-21.
  (作者单位:广东省华侨职业技术学校 510000)
其他文献
私募基金具有设立便捷,投资方式隐蔽、灵活,回报机会大的优势.由于这些优点,私募基金在国际上获得了超常规发展.我国私募基金产生于我国特有的制度环境和经济环境下,目前已经
期刊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资源日益增加,如何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而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财务分析却出现了诸多问题.在新的历
摘要:浙教版初中教学大纲把列一元一次方程式解应用题作为七年级上册的一个重点问题,但对于学生来说列方程式解应用题仍然是一个难点问题,攻克列一元一次方程式解应用题这一难关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高效课堂的构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例来探讨如何解决七年级学生列一元一次方程式解应用题的心理障碍问题。  关键词:七年级学生 一元一次方程 解应用题 心理障碍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刚刚步入七年级
兰姆(Willis Euene Lamb,1913-)因发现氢光谱的精细结构,库什(Polykarp Kusch,1911-1933)(左图)因精密测定电子磁矩,共同分享了195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期刊
近日,河北省农业厅出台《2018年河北省农业质量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rn《行动方案》提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强竞争力、更有效
期刊
谷氨酸和茚三酮可以发生特有的显色反应,在pH 5~6 时产物蓝紫色最明显.其颜色深浅与谷氨酸浓度大小有关.用分光光度计可以在其最大光吸收波长处测定其OD值.分别以OD值和相应的
为加强高级会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专业人员素质,改革高级会计师资格单一评审办法,探索科学、客观、公正、公平的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办法,人事部、财政部决定在浙江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国家经贸委关于促进连锁经营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49号)的精神,支持连锁经营的发展,现将连锁经营企业实行统一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