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问题。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教学模式上,教师自身素质应具有创新教育意识和创新引导能力,才能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下是我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的一些体会。
一、培养兴趣,激发创新思维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之想发现、想创造,产生主动探索新知的动力。
例如,在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上课伊始,我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用3、4、5三个数能不能摆出一个被3整除的三位数?”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实践,发现这3个数字无论怎样排列,所得到的三位数都能被3整除,由此产生疑问:怎样的数能被3整除呢?这时教师向学生“挑战性”地宣布:“你们随便出一个数,老师都能马上判断出能不能被3整除,你们相信吗?”于是,学生争先恐后地出题考教师,不管学生报什么数,教师都能对答如流,学生非常惊奇,探索其中奥妙的欲望油然而生。通过这一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鼓励质疑,诱导创新思维
小学生学习数学多满足于“知其然”,而少追究“知其所以然”。因此,培养并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方面。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就意味着思维有方向、有目标,是主动探索知识的体现。
例如,在教《圆锥体积》时,通过学生自学课本后,积极引导学生展开交流与讨论,空出一些时间给学生提出疑问: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体积一定是圆柱的■吗?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一定是圆锥的3倍吗?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比圆锥多几倍?等底等高的圆锥比圆柱少几分之几?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呢?不等高也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呢?这种不唯书、不唯师、敢于质疑的精神,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三、动手动脑,引发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通过动手摆一摆、弄一弄、拼一拼等尝试,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和有所创新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态度和努力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例如,在教《梯形的面积》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后,充分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在操作中,情绪高涨,积极参与,通过剪拼、割补、旋转、平移,得出结论:梯形可以转化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最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整个推导过程不仅使学生当了一次“小发明创造者”,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小养成了不拘泥于现成结论、善于变化、敢于创新的好习惯。
四、自主探究,引导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站在培养具有创新素质人才的高度,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在探索中学会发现、学会创新、学会发展。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的兴趣、积极主动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
例如,在教《乘法分配律》时,我创设了一个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自主探索新知的情境。首先通过计算机的动态演示,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从而在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的同时出示思考题:观察上面四道等式,等号左边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规律?等号右边又有什么共同的规律?谁能用一句话把等号左右两边的规律连接起来说一说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四人的小组合作展开激烈的讨论和交流,从中自主探索出乘法分配律。这样,学生得到的不仅是乘法分配律概念,还有知识形成的过程。
五、求异激趣,培养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敢于想别人没想到的方法,要鼓励学生有非常规的超乎寻常的思维和见解。
例如:在教《连乘应用题》时,出示题目“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11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有两种方法:方法一:11×12×5,先算每箱卖多少元,再算5箱一共卖多少元。方法二:11×(12×5),先算5箱共有多少个水瓶,再算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其中有一个学生却提出还有一种算法:11×5×12,有的同学说这种解法虽然结果正确,但很可能是偶然的巧合,算理不通,不能算正确。到底是不是偶然的巧合呢?这时,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而应耐心地鼓励这位学生大胆地道出这种解题思路。“这个算式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教师这样提问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原来这位同学用了“假设”法,假设从每箱中拿出1个热水瓶,共5个,可卖11×5=55(元),像这样可以拿12次,所以一共可以卖55×12=660(元),因此,列出综合算式是:11×5×12=660(元)。他讲完后,大家茅塞顿开,这种解法完全是正确的,并不是偶然的巧合。如此激励求异,大大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潜心启迪和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一定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罗溪中心小学)
一、培养兴趣,激发创新思维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之想发现、想创造,产生主动探索新知的动力。
例如,在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上课伊始,我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用3、4、5三个数能不能摆出一个被3整除的三位数?”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实践,发现这3个数字无论怎样排列,所得到的三位数都能被3整除,由此产生疑问:怎样的数能被3整除呢?这时教师向学生“挑战性”地宣布:“你们随便出一个数,老师都能马上判断出能不能被3整除,你们相信吗?”于是,学生争先恐后地出题考教师,不管学生报什么数,教师都能对答如流,学生非常惊奇,探索其中奥妙的欲望油然而生。通过这一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鼓励质疑,诱导创新思维
小学生学习数学多满足于“知其然”,而少追究“知其所以然”。因此,培养并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方面。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就意味着思维有方向、有目标,是主动探索知识的体现。
例如,在教《圆锥体积》时,通过学生自学课本后,积极引导学生展开交流与讨论,空出一些时间给学生提出疑问: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体积一定是圆柱的■吗?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一定是圆锥的3倍吗?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比圆锥多几倍?等底等高的圆锥比圆柱少几分之几?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呢?不等高也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呢?这种不唯书、不唯师、敢于质疑的精神,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三、动手动脑,引发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通过动手摆一摆、弄一弄、拼一拼等尝试,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和有所创新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态度和努力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例如,在教《梯形的面积》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后,充分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在操作中,情绪高涨,积极参与,通过剪拼、割补、旋转、平移,得出结论:梯形可以转化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最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整个推导过程不仅使学生当了一次“小发明创造者”,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小养成了不拘泥于现成结论、善于变化、敢于创新的好习惯。
四、自主探究,引导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站在培养具有创新素质人才的高度,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在探索中学会发现、学会创新、学会发展。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的兴趣、积极主动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
例如,在教《乘法分配律》时,我创设了一个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自主探索新知的情境。首先通过计算机的动态演示,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从而在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的同时出示思考题:观察上面四道等式,等号左边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规律?等号右边又有什么共同的规律?谁能用一句话把等号左右两边的规律连接起来说一说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四人的小组合作展开激烈的讨论和交流,从中自主探索出乘法分配律。这样,学生得到的不仅是乘法分配律概念,还有知识形成的过程。
五、求异激趣,培养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敢于想别人没想到的方法,要鼓励学生有非常规的超乎寻常的思维和见解。
例如:在教《连乘应用题》时,出示题目“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11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有两种方法:方法一:11×12×5,先算每箱卖多少元,再算5箱一共卖多少元。方法二:11×(12×5),先算5箱共有多少个水瓶,再算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其中有一个学生却提出还有一种算法:11×5×12,有的同学说这种解法虽然结果正确,但很可能是偶然的巧合,算理不通,不能算正确。到底是不是偶然的巧合呢?这时,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而应耐心地鼓励这位学生大胆地道出这种解题思路。“这个算式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教师这样提问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原来这位同学用了“假设”法,假设从每箱中拿出1个热水瓶,共5个,可卖11×5=55(元),像这样可以拿12次,所以一共可以卖55×12=660(元),因此,列出综合算式是:11×5×12=660(元)。他讲完后,大家茅塞顿开,这种解法完全是正确的,并不是偶然的巧合。如此激励求异,大大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潜心启迪和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一定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罗溪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