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9日~7月8日,我随浙江省政府代表团赴尼日利亚、埃及、土耳其经贸考察,同行的还有22家企业界代表。9天时间,3个国家,3场投资贸易推介会,3场中外企业对接会,整个考察活动既拓展了经济视野,又感受了外面的世界。
尼日利亚——水深风急浪高有鱼
去尼日利亚,一直心存顾虑,当地的卫生环境和治安状况让人望而却步。据说被蚊虫叮咬一口就有可能染病。而外出遭遇抢劫也是司空见惯。我们住的星级酒店与周边脏乱差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路旁大片肥沃的土地不见有人耕作,尽是丛生的荒草,然而这个国家却始终给人一种发展潜力涌动的感觉,也并非有人所说的那样“草木皆兵”。
7月1日,代表团在尼日利亚重要城市拉各斯(相当于中国上海)举行“中国浙江一尼日利亚投资贸易推介会”。近年来,浙江与尼日利亚的经贸合作有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双方进出口总额为8,71亿美元,占中国与尼日利亚贸易总量的12%。双方企业合作建设工业园区、投资办厂,已取得较好成效。同行的越美集团在尼日利亚就建有600亩的纺织工业园区。
为摆脱受制于中间商的境地,2000年,越美集团董事长徐志明背着样品,只身闯非洲,意外地发现拥有1.5亿人口的尼日利亚纺织品奇缺,市场潜力巨大。他在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开始了贸易公司经营批发业务,非洲大陆上的探险让徐志明掘到了“第一桶金”。2004年,越美集团在尼日利亚投资建厂,保证贸易终端的利润。境外办厂,不仅顺利越过了尼日利亚对纺织品进口的限制,还享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免税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欧美国家与非洲各国签订的国际贸易条约,把产品顺利打入欧美市场,让徐志明掘到了“第二桶金”。由于尼日利亚没有棉纺企业,纺织产业链不齐全,上、下游产品不衔接,单独一家企业在尼日利亚办厂,成本太高。而国内的一些中小企业,虽有出去办厂的愿望,却因人生地疏,无从着手。为给国内中小企业“走出去”搭个平台,另一方面形成自己的产业链,2007年,在国家商务部和尼日利亚政府的支持下,越美集团投资5000万美元开建纺织工业园区。目前,已完成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建设,有15家浙江纺企入园,基本形成从纺纱、织造、绣花、针织到整套服装的完整产业链,是中国首个境外纺织工业园区,也是尼日利亚目前最大的纺织工业园区。进入园区的纺织企业可以享受到商务部“纺织企业走出去专项资金”支持及享受尼日利亚自由贸易区政策,外资设立与撤销变更自由,进出口不受配额限制,出口产品还享受高额退税奖励。
越美集团从成立自己的海外贸易公司,到开设加工工厂,建立配套产业链直至开办工业园区,从产品出口到产业集群出口,在金融危机面前,不仅能自主掌握订单,而且成功规避了政治风险、贸易壁垒风险和人民币汇率风险。
埃及——文明古国的苏醒
埃及作为非洲重要的国家,是浙江企业重要的投资贸易目的地。去年双方贸易总额达12.6亿美元,同比增长32.4%,占中国与埃及贸易总量的20%。7月5日,代表团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中国浙江一埃及投资贸易说明会”,在能源开发、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领域达成合作意向。说明会后,代表团成员赴苏伊士中国经贸合作区进行考察。
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属于中国商务部批准的19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之一,地跨亚非欧三大洲,临近红海,拥有对加工制造业而言极其重要的交通物流优势。这是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学习中国老人(指邓小平)在香港周边画一个圈发展深圳特区的做法,也在苏伊士运河边画了一个圈。合作区由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于2007年投资建设,计划在5年内吸引投资20亿元人民币,容纳中国到境外投资的企业50家,包括纺织服装、石油设备、汽车和电器等产业园。我们参观的浙江瑞安名州贸易公司主要生产箱包,简易的设备,初级的产品。在国内制造业遭遇困境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借助大企业打造的境外工业园区“走出去”,已成为中小企业探索国际化战略的一种新模式。代表团每到一个国家,都会习惯地向当地导游或活动的组织者了解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由于开放程度相对较低,尼日利亚和埃及没有明显感受到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特别在某些地方,林立的脚手架使你简直感到疯狂前进的步伐没有丝毫减缓。
土耳其——风情国度的发现
棉花是土耳其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该国主要出口的农产品。另外,土耳其的畜牧业也极为发达,土耳其目前拥有的牲畜头数在中东国家中居第一位,在世界上也排名第八位,安卡拉羊毛驰名世界。这些优势催生了当地纺织业的发展。土耳其织物产量约160万吨,年,其中棉织物占90%左右。纺织业已成为土耳其的支柱产业,有11%的产业工人就业于纺织业。纺织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1/3,是重要的贸易顺差来源。欧盟是土耳其纺织品服装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土耳其70%以上的服装出口到欧盟,是欧盟第二大纺织品供应国,仅次于中国。在产品竞争力上,由于其生产设备现代化程度较高,在国际市场的交流和生产效率上比中国占有优势。因为具有同样的身份——纺织服装加工大国,中国与土耳其之间不可避免地在这一领域存在竞争。近年来,土耳其一次又一次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单方面设限,并伴随着频繁的反倾销调查案件。但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与土耳其之间在原料、产品设计风格等方面仍存在互补性。如果能从产业链资源跨国配置的角度,建立区域间产业集群合作的模式,双方将能实现共赢。
7月7日1代表团在伊斯坦布尔举行“中国浙江一土耳其投资贸易推介会”,有150多名企业家到会,洽谈对接十分踊跃,会场气氛热烈。
尼日利亚——水深风急浪高有鱼
去尼日利亚,一直心存顾虑,当地的卫生环境和治安状况让人望而却步。据说被蚊虫叮咬一口就有可能染病。而外出遭遇抢劫也是司空见惯。我们住的星级酒店与周边脏乱差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路旁大片肥沃的土地不见有人耕作,尽是丛生的荒草,然而这个国家却始终给人一种发展潜力涌动的感觉,也并非有人所说的那样“草木皆兵”。
7月1日,代表团在尼日利亚重要城市拉各斯(相当于中国上海)举行“中国浙江一尼日利亚投资贸易推介会”。近年来,浙江与尼日利亚的经贸合作有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双方进出口总额为8,71亿美元,占中国与尼日利亚贸易总量的12%。双方企业合作建设工业园区、投资办厂,已取得较好成效。同行的越美集团在尼日利亚就建有600亩的纺织工业园区。
为摆脱受制于中间商的境地,2000年,越美集团董事长徐志明背着样品,只身闯非洲,意外地发现拥有1.5亿人口的尼日利亚纺织品奇缺,市场潜力巨大。他在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开始了贸易公司经营批发业务,非洲大陆上的探险让徐志明掘到了“第一桶金”。2004年,越美集团在尼日利亚投资建厂,保证贸易终端的利润。境外办厂,不仅顺利越过了尼日利亚对纺织品进口的限制,还享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免税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欧美国家与非洲各国签订的国际贸易条约,把产品顺利打入欧美市场,让徐志明掘到了“第二桶金”。由于尼日利亚没有棉纺企业,纺织产业链不齐全,上、下游产品不衔接,单独一家企业在尼日利亚办厂,成本太高。而国内的一些中小企业,虽有出去办厂的愿望,却因人生地疏,无从着手。为给国内中小企业“走出去”搭个平台,另一方面形成自己的产业链,2007年,在国家商务部和尼日利亚政府的支持下,越美集团投资5000万美元开建纺织工业园区。目前,已完成7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建设,有15家浙江纺企入园,基本形成从纺纱、织造、绣花、针织到整套服装的完整产业链,是中国首个境外纺织工业园区,也是尼日利亚目前最大的纺织工业园区。进入园区的纺织企业可以享受到商务部“纺织企业走出去专项资金”支持及享受尼日利亚自由贸易区政策,外资设立与撤销变更自由,进出口不受配额限制,出口产品还享受高额退税奖励。
越美集团从成立自己的海外贸易公司,到开设加工工厂,建立配套产业链直至开办工业园区,从产品出口到产业集群出口,在金融危机面前,不仅能自主掌握订单,而且成功规避了政治风险、贸易壁垒风险和人民币汇率风险。
埃及——文明古国的苏醒
埃及作为非洲重要的国家,是浙江企业重要的投资贸易目的地。去年双方贸易总额达12.6亿美元,同比增长32.4%,占中国与埃及贸易总量的20%。7月5日,代表团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中国浙江一埃及投资贸易说明会”,在能源开发、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领域达成合作意向。说明会后,代表团成员赴苏伊士中国经贸合作区进行考察。
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属于中国商务部批准的19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之一,地跨亚非欧三大洲,临近红海,拥有对加工制造业而言极其重要的交通物流优势。这是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学习中国老人(指邓小平)在香港周边画一个圈发展深圳特区的做法,也在苏伊士运河边画了一个圈。合作区由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于2007年投资建设,计划在5年内吸引投资20亿元人民币,容纳中国到境外投资的企业50家,包括纺织服装、石油设备、汽车和电器等产业园。我们参观的浙江瑞安名州贸易公司主要生产箱包,简易的设备,初级的产品。在国内制造业遭遇困境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借助大企业打造的境外工业园区“走出去”,已成为中小企业探索国际化战略的一种新模式。代表团每到一个国家,都会习惯地向当地导游或活动的组织者了解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由于开放程度相对较低,尼日利亚和埃及没有明显感受到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特别在某些地方,林立的脚手架使你简直感到疯狂前进的步伐没有丝毫减缓。
土耳其——风情国度的发现
棉花是土耳其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该国主要出口的农产品。另外,土耳其的畜牧业也极为发达,土耳其目前拥有的牲畜头数在中东国家中居第一位,在世界上也排名第八位,安卡拉羊毛驰名世界。这些优势催生了当地纺织业的发展。土耳其织物产量约160万吨,年,其中棉织物占90%左右。纺织业已成为土耳其的支柱产业,有11%的产业工人就业于纺织业。纺织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1/3,是重要的贸易顺差来源。欧盟是土耳其纺织品服装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土耳其70%以上的服装出口到欧盟,是欧盟第二大纺织品供应国,仅次于中国。在产品竞争力上,由于其生产设备现代化程度较高,在国际市场的交流和生产效率上比中国占有优势。因为具有同样的身份——纺织服装加工大国,中国与土耳其之间不可避免地在这一领域存在竞争。近年来,土耳其一次又一次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单方面设限,并伴随着频繁的反倾销调查案件。但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与土耳其之间在原料、产品设计风格等方面仍存在互补性。如果能从产业链资源跨国配置的角度,建立区域间产业集群合作的模式,双方将能实现共赢。
7月7日1代表团在伊斯坦布尔举行“中国浙江一土耳其投资贸易推介会”,有150多名企业家到会,洽谈对接十分踊跃,会场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