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感染灰斑病菌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来源 :大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nf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接种灰斑病菌1~10号生理小种后,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的规律,探讨了过氧化物酶在大豆抗灰斑病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大豆抗感品种接种灰斑病菌后,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比对照植株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有所增高,并且抗感品种接种后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幅度因生理小种的不同而不同.可见,大豆感染灰斑病菌后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是大豆一种普遍性的抗病反应,而且抗感品种之间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差异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因此,不宜作为一种生化指标来鉴定大豆品种对灰斑病的
其他文献
<正>~~
期刊
测定了大豆异黄酮中两种主要成分染料木甙和大豆黄甙的雾点压力,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和超临界CO2抗溶剂技术通过两次膨胀进行大豆异黄酮的精制,得到的产品中大豆异黄酮含量高于9
不干胶标签正在进军传统领域,如牙膏、化妆品和药品。在传统的挤压管上,事先印刷标签或在线印到容器上.但生产商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并把它们改为更加适用的不干胶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