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应用价值分析

来源 :当代临床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830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进行血常规检测的80例患者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两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检查,研究组40例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观察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阳性率75.00%比对照组50.00%高(P<0.05);研究组嗜酸性粒细胞、细胞形态正常、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检出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血常规检验中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应用价值较高,可提升临床疾病的检出率,减少误检漏检风险,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有利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NIPPV模式与NCPAP模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诊治的ARDS患儿60例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NCPAP模式治疗,研究组30例采取NIPPV模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肺功能.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呼吸频率、总吸氧时间、撤机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PaO2、PaCO2、SPO2指标改善效果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NIPPV模式与NCPAP模式在ARDS患儿治疗中前者的效果优于后者,能促使患儿肺功能、血氧状态得到有效改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缬沙坦的应用有效性.方法 选取本院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性治疗基础上缬沙坦治疗组(缬沙坦治疗组,n=50)和常规性治疗组(n=5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血压、肾功能、心功能、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缬沙坦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舒张压、收缩压降低幅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性治疗组(P<0.05).缬沙坦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水平降低幅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性治疗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