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颗读书的种子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a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好友唐元明君给我信息:邵燕祥先生走了,享年87岁。这世上有的人活着,长寿,人们不厌且喜,邵先生就属于这种人。青年时读邵先生诗,后又喜读其杂文,先生的诗文中有一种吸引人的精神力量。虽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心,但碍于生活的层面、地域的限阻等诸多因素,一直难有拜谒先生之机。
  机会来了,2006年6月13日,“黄裳散文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此时,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黄裳文集系列”8卷本也刚离印刷厂,作为教育社的副主编和“黄裳文集”的编辑——唐元明先生带着书邀着我直奔上海到了会场。会场上,社会名流黄宗江、谢蔚明、李济生、邵燕祥、王充闾、李辉早已英雄排座次;华师大现代文学的研究生们早已静坐,给会场带来了青春的气息和学术的氛围;那些黄裳散文的长期喜爱者和追随者,也在等待,等待着书和人。
  我是第一次见邵燕祥先生:白皙、清癯、谦和、慈祥。我是第一次听先生讲话,他在众人面前说,黄裳是一颗读书的种子。
  黄裳可谓天才,行事合理合规,脱尽俗情,他不参加自己的研讨会,好的、壞的、美的、丑的,任你道去,不听一言,却识天下之语。晚宴出现,举红酒致谢,脸比红酒红,话藏金口中。我的话尽在文章中,读去吧。我与元明登门拜访,见我名字,口中念念有词,夷初、夷初……我知道,他是在讲名人马叙伦。先生真是“读书破万卷”呀。其实,每一个读书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读书种子。黄裳先生在1996年5月31日重写的自序中就点出了自己敬仰的读书种子:周树人、周作人、朱自清、俞平伯、郁达夫、何其芳。
  “读书的种子”这样美好的词语到底出于何人之口?《明史》《明通鉴》和蔡东藩的《明史演义》都指向了一个人:僧人道衍。此何许人也?可以说,燕王朱棣在没有成为明成祖之前,道衍是燕王的第一谋士。燕王假装有病,装疯卖傻,寻机反叛,谋划起兵,找来的第一人便是和尚道衍。明惠帝派张昺、谢贵监督燕王并伺机逮捕他,不料道衍向燕王献计,反而诱捕了张昺、谢贵并加以杀害。燕王攻下南京,取得帝位,将道衍推为第一功臣,立授资善大夫、太子少师。道衍闻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脱下和尚服,穿上明官袍,立即返乡访亲问旧。人见富贵,多逢迎之,独有两人,与众不同。其姐拒不开门,道衍换回和尚服,其姐边见边语:“做了和尚,就当清净,为何重开杀戒,祸了国家,杀了好人。”另一个童年好友王宾,闭门不纳,门内高叫:“和尚错了!”道衍也算明智和尚,返京后,仍居僧寺,仍着缁衣,将皇上赐第及宫人,如数退还。,道衍和尚的俗名叫“姚广孝”。
  争夺帝位是有权力靠近者的虎狼之心。朱元璋一生大智大勇,雄霸天下,临死却做了一件令他在坟墓里也想不到的事情。按照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惯例,帝位传给长子。朱元璋有26个儿子,大儿子朱标未过皇帝瘾而早死,四儿子朱棣想当皇帝,岂料其父却把朱标之子朱允蚊扶上王位。明惠帝朱允炆为巩固中央集权,想到了削藩,尤其是削弱四叔燕王的军事权力。朱棣本就是羊群里的虎狼,打着“清君倒”的旗号,发动靖难之役,剑指侄儿允炆的皇帝宝座。一场朱家的血战延续数年,朱姓在这里已失去原本的意义,朱家的大好河山转眼变成了血河尸山。
  读书的种子就是在这乱世中诞生的。
  明惠帝眼中的方孝孺和燕王眼中的道衍同样重要。《明史》载,方孝孺“及惠帝继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帝好读书,每有疑,即召使讲解。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康前批答。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更定官制,孝孺改文学博士。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后来战争起,局势对惠帝不利,方孝孺提出“划江而治”,燕王不允。联想到数百年后,蒋中正先生汲取大老乡方孝孺之智慧,也提出“划江而治”,只是言如东流水。
  谈到方孝孺,《明史》言:“孝孺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作为在野派的道衍和尚,当其时,也是闻之晓之的。对于这位惠帝重臣,名冠天下的大儒,道衍称其为“读书种子”,既是慈悲为怀、英雄相惜,也是天下大局、世态人心使然。
  让我们胆颤心惊地揭开历史这悲壮的一页,看到读书的种子和强权政治者的生死对话。《明通鉴》载:“上之发北平也,道衍以孝孺为托,日:‘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上颔之。然素重孝孺名,召至,使草诏。孝孺衰经入,悲恸声彻殿陛,上降榻劳日:‘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日:‘成王安在?’上日:‘彼自焚死。’孝孺日:‘何不立成王之子?’上日:‘国赖长君。’日:‘何不立成王之弟?’上语塞,日:‘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日:‘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哭且詈日:‘死即死耳,诏不可草!’上日:‘独不畏九族乎?’孝孺日:‘便十族,奈我何!’上犹欲强之,孝孺乃索笔大书‘燕贼篡位’四字,上大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作《绝命词》日‘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庶不我尤!’时年四十有六。孝孺兄孝闻,力学笃行,早卒。弟孝友,同时就戮,亦赋诗一章死。妻郑及二子中宪、中愈、先自经死,二女投秦淮河死。”孝孺、孝友兄弟同死聚宝门外,临刑时,孝孺见弟至,不觉泪如雨下,孝友明白,遂口占一绝:“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家山”。如此惨烈,大义凛然,京人无不悲痛叹服,赞孝孺、孝友为难兄难弟。
  此时的燕王朱棣已经杀红了眼睛,杀崩了神经。明惠帝的旧臣下属凡未公开投降的,他都视为敌人,见之就杀。仅方孝孺一案就株连九族,加上方孝孺的朋友和学生,凑成十族,一律杀之。据蔡东藩的《明史演义》载,前后共杀了873人。据朱增泉《战争史笔记》载,被杀者达878人。
  看来,做一颗读书的种子实属不易,首先要有骨气。战乱时期,触及政治,还要搭上生命。方孝孺这颗读书的种子,属实有,也仅有。
  和平年代,国运渐好,人民安居,读书人读书是自然的责任。但读书热此伏彼起,读书潮逐时浪高,任何事情万不可过于疯狂,于是见到有人读疯、读痴、读迷,不辨真伪、混淆经典,识不破鱼龙混杂、沽名钓誉,耗时耗力耗金钱。德国大哲学家亚瑟·叔本华早就看到这种现象:“文学的形式和人生毫无不同,不论任何角落,都可以看到无数卑贱的人,像苍蝇似的充斥各处,为害社会。在文学中,也有无数的坏书,像蓬勃滋生的野草,伤害五谷,使它们枯死。他们原是为贪图金钱,谋求官职而写作,却使读者浪费时间、金钱和精神,使人们不能读好书,做高尚的事情。”
  读书毕竟是清流,清流是不可受污的,人们总不会忘记朱熹老先生用诗情来呼唤人类努力读书,要想“清如许”,必得“活水来”,欲要“活水来”,必须持之以恒勤读书。看到社会上有点名气的名人都在七嘴八舌地谈读书,有人认为是职业,有人认为是习惯,有人认为是修为,有人认为是宗教……都是自己心路历程的表白,都是情感灵魂的自供。
  大读书人周作人看到近人叶松石《煮药漫抄》里的几句话:“少年爱绮丽,壮年爱豪放,中年爱简练,老年爱淡远。”心为之动。叶先生主张“学随年进”,他用诗品里的语词和诗境来为不同年龄段的读书人作写生。周作人先生用他那一贯的机智和幽默说了下去:“少年壮年中年老年,各有他的时代,各有他的内容,不可互相侵犯。也不可颠倒错乱。最好的办法还是顺其自然,各得其所。北京有一首儿歌说得好,可以唱给诸公一听: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忽然又想起古希腊阿波罗神庙门楣上的那句箴言:“认识你自己。”读书也一样,需要认识自己,适应自己,读之能懂,懂而能解。学习先贤,努力地尝试着做一颗读书的种子,读书是本能,永远和生命相伴相依相随。
   责任编辑  黄月梅
其他文献
八月十五那天下午,米贵去县城,碰到了老丈人邻家的人,俩人说了几句话。那个邻居说中午去医疗所碰见米贵丈母娘了,说他丈母娘感冒了。  傍黑回到家,米贵就对老婆香菊说了这事儿。  香菊一听急上心头,她放下碗就急急地往娘家赶。香菊娘家就在胡家桥南边的邻村,不咋远。  晚上又该摸秋了,米贵是队长,地里稻快熟了,萝卜白菜红薯这豆那豆都能吃了,他得去地里看着,防止那些不自觉的人没个分寸,吃了装了还不中,还想拿包
期刊
关键词: 法律方法;证明对象;要件事实;实体法事实;程序法事实   摘 要: 从法律方法论上看,以三段论为逻辑的法律适用过程中,大前提和小前提的建构是十分重要的。小前提建构包括生活事实到法律事实再到证明事实的过程。从生活事实到法律事实的过程形成了诉讼证明的对象。证明对象是法律构成要件所对应的要件事实。证明对象的范围包括实体法事实和程序法事实。  中图分类号: D9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期刊
关键词: 石门寺;休宁;《新安志》  摘 要: 罗愿《新安志》“岐山”条涉及唐元和四年歙州刺史韦绶感梦而在休宁石桥岩置精舍之事。明弘治《休宁县志》之后的几乎所有徽州府志、休宁县志、齐云山志,直到现代新修相关志书,均认为韦绶感梦所置之精舍叫“石门寺”,以至此说广为流布。经对休宁“石门寺”说法来源的细致考查和对罗愿《新安志》、《弘治休宁县志》相关文字的分析,认为休宁没有“石门寺”,所谓休宁的“石门寺”
期刊
龙湖镇上,有一家酒楼叫龙湖春。  龙湖春坐落在龙湖镇东南角,前临大街,后通夹河,楼前高悬着一面酒旗,上书“龙湖春”三字。不论是在大街上,还是在河道里,老远就能看到那黄底红边的旗子在风中招摇。龙湖春生意一直很兴隆,南来北往的客人到了龙湖,都以能在龙湖春吃上一顿为最大满足。  龙湖春为什么生意好?主要是龙湖八鲜菜肴独具特色,还有几道名点小吃出名,其中最让人叫绝的是蟹黄蒸饺。龙湖地区出产一种蟹,叫簖蟹,
期刊
关键词: 经济史;经济理论;研究范式  摘 要: 通过分析近年来经济史研究的若干重要范例,认为经济史研究若欲取得更大进展,必须重视经济学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依据不同的研究对象,选用适宜的分析工具,将史实与理论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提高经济史研究水平,并与国际接轨的可行路径。    中图分类号: F1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435(2009)05058605    Oragnic
期刊
老爹死后,渔娘就守着老爹的两孔窑洞,留了下来。她说,她已经跟母亲有了解不开的缘分,她要在这儿终老一生,陪伴母亲。她说的“母亲”指的是黄河。  河长,也就是镇里的苟书记,不忍心渔娘一个大姑娘家跟风浪作伴,说在县城给她找个工作,她拒绝了。苟书记让她放心,说她走后,镇里会安排其他人接替她。渔娘还是没有答应。渔娘说,我跟老爹一样,喜欢这里,不要报酬。听了渔娘的话,苟书记心里既欣慰又难过,知道她承袭了老爹的
期刊
往往是,心如快马加鞭的信使一般背着黎明,再背上三十斤背囊把露珠,朝阳,热汗和青草气息全都送交贫穷的巴丹吉林朔风一个寒颤把巴丹吉林变得迷蒙然后又铺天盖地的席卷。那些镶在巴丹吉林里的影子,还有蓝天,白云,雁阵和远处的必鲁图峰纷纷迷了路,销声匿迹这是崭新的一日不熟悉弹奏的双脚突然弹响和番号声冲进了微微闪亮的凌晨似乎巴丹吉林向我们说明,在此时此刻“橄榄绿,我认识你。激昂的番号声我认识你!”细沙冲撞着,或亲
期刊
中国文学从未缺席重大历史和时代现场,伴随着脱贫攻坚吹响决战号角,因此有了我们这次“脱贫攻坚走读徐圩”的再出发!  徐圩乡,隶属于蚌埠市怀远县,位于_不远县西部,距县城约35公里,西与蒙城县接壤,东邻河溜镇,南临芡河,北与国营龙亢农场相连。区域面积1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37万亩,现辖14个行政村,247个村民小组,16231户56204人。产业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小麦、
期刊
跳过几个水坑,我来到了雨生住的老楼。这一片都在拆迁,满目疮痍,整天是轰隆隆的噪音,建筑垃圾和丢弃的家具随处可见,几个赤膊的老汉从垃圾堆里扛走一个露出弹簧的旧沙发。  雨生住在三楼,走廊上挂满了湿漉漉的衣服,散发出未洗干净的汗馊味,走廊边上有两座黑乎乎的简易灶台,墙角堆着瓶瓶罐罐,还有几盆枯萎的盆栽。雨生住在301,边户,房东在走廊上砌了座洗脸池,水龙头缠着胶带,水池里粘着牙膏和烂菜叶。301的栅栏
期刊
没有艺术的真实,真实是没有意义的。没有真实的艺术,艺术或可叫伪科学。《术与道》想努力捏好这只“饺子”  现代性和本土性是一对文化领域中的相反相成的概念。“加速社会”显然是现代性的成果。但从现代到当代,中国文学忠贞如一地传达着以民俗内容为主体的本土性冲动。田振华博士通过对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中的民俗内容的梳理,清理出一条路径清晰的乡土文学本土话语的建构进程。而对于当下文学,他则通过对乡土民俗话语的三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