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好友唐元明君给我信息:邵燕祥先生走了,享年87岁。这世上有的人活着,长寿,人们不厌且喜,邵先生就属于这种人。青年时读邵先生诗,后又喜读其杂文,先生的诗文中有一种吸引人的精神力量。虽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心,但碍于生活的层面、地域的限阻等诸多因素,一直难有拜谒先生之机。
机会来了,2006年6月13日,“黄裳散文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此时,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黄裳文集系列”8卷本也刚离印刷厂,作为教育社的副主编和“黄裳文集”的编辑——唐元明先生带着书邀着我直奔上海到了会场。会场上,社会名流黄宗江、谢蔚明、李济生、邵燕祥、王充闾、李辉早已英雄排座次;华师大现代文学的研究生们早已静坐,给会场带来了青春的气息和学术的氛围;那些黄裳散文的长期喜爱者和追随者,也在等待,等待着书和人。
我是第一次见邵燕祥先生:白皙、清癯、谦和、慈祥。我是第一次听先生讲话,他在众人面前说,黄裳是一颗读书的种子。
黄裳可谓天才,行事合理合规,脱尽俗情,他不参加自己的研讨会,好的、壞的、美的、丑的,任你道去,不听一言,却识天下之语。晚宴出现,举红酒致谢,脸比红酒红,话藏金口中。我的话尽在文章中,读去吧。我与元明登门拜访,见我名字,口中念念有词,夷初、夷初……我知道,他是在讲名人马叙伦。先生真是“读书破万卷”呀。其实,每一个读书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读书种子。黄裳先生在1996年5月31日重写的自序中就点出了自己敬仰的读书种子:周树人、周作人、朱自清、俞平伯、郁达夫、何其芳。
“读书的种子”这样美好的词语到底出于何人之口?《明史》《明通鉴》和蔡东藩的《明史演义》都指向了一个人:僧人道衍。此何许人也?可以说,燕王朱棣在没有成为明成祖之前,道衍是燕王的第一谋士。燕王假装有病,装疯卖傻,寻机反叛,谋划起兵,找来的第一人便是和尚道衍。明惠帝派张昺、谢贵监督燕王并伺机逮捕他,不料道衍向燕王献计,反而诱捕了张昺、谢贵并加以杀害。燕王攻下南京,取得帝位,将道衍推为第一功臣,立授资善大夫、太子少师。道衍闻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脱下和尚服,穿上明官袍,立即返乡访亲问旧。人见富贵,多逢迎之,独有两人,与众不同。其姐拒不开门,道衍换回和尚服,其姐边见边语:“做了和尚,就当清净,为何重开杀戒,祸了国家,杀了好人。”另一个童年好友王宾,闭门不纳,门内高叫:“和尚错了!”道衍也算明智和尚,返京后,仍居僧寺,仍着缁衣,将皇上赐第及宫人,如数退还。,道衍和尚的俗名叫“姚广孝”。
争夺帝位是有权力靠近者的虎狼之心。朱元璋一生大智大勇,雄霸天下,临死却做了一件令他在坟墓里也想不到的事情。按照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惯例,帝位传给长子。朱元璋有26个儿子,大儿子朱标未过皇帝瘾而早死,四儿子朱棣想当皇帝,岂料其父却把朱标之子朱允蚊扶上王位。明惠帝朱允炆为巩固中央集权,想到了削藩,尤其是削弱四叔燕王的军事权力。朱棣本就是羊群里的虎狼,打着“清君倒”的旗号,发动靖难之役,剑指侄儿允炆的皇帝宝座。一场朱家的血战延续数年,朱姓在这里已失去原本的意义,朱家的大好河山转眼变成了血河尸山。
读书的种子就是在这乱世中诞生的。
明惠帝眼中的方孝孺和燕王眼中的道衍同样重要。《明史》载,方孝孺“及惠帝继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帝好读书,每有疑,即召使讲解。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康前批答。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更定官制,孝孺改文学博士。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后来战争起,局势对惠帝不利,方孝孺提出“划江而治”,燕王不允。联想到数百年后,蒋中正先生汲取大老乡方孝孺之智慧,也提出“划江而治”,只是言如东流水。
谈到方孝孺,《明史》言:“孝孺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作为在野派的道衍和尚,当其时,也是闻之晓之的。对于这位惠帝重臣,名冠天下的大儒,道衍称其为“读书种子”,既是慈悲为怀、英雄相惜,也是天下大局、世态人心使然。
让我们胆颤心惊地揭开历史这悲壮的一页,看到读书的种子和强权政治者的生死对话。《明通鉴》载:“上之发北平也,道衍以孝孺为托,日:‘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上颔之。然素重孝孺名,召至,使草诏。孝孺衰经入,悲恸声彻殿陛,上降榻劳日:‘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日:‘成王安在?’上日:‘彼自焚死。’孝孺日:‘何不立成王之子?’上日:‘国赖长君。’日:‘何不立成王之弟?’上语塞,日:‘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日:‘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哭且詈日:‘死即死耳,诏不可草!’上日:‘独不畏九族乎?’孝孺日:‘便十族,奈我何!’上犹欲强之,孝孺乃索笔大书‘燕贼篡位’四字,上大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作《绝命词》日‘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庶不我尤!’时年四十有六。孝孺兄孝闻,力学笃行,早卒。弟孝友,同时就戮,亦赋诗一章死。妻郑及二子中宪、中愈、先自经死,二女投秦淮河死。”孝孺、孝友兄弟同死聚宝门外,临刑时,孝孺见弟至,不觉泪如雨下,孝友明白,遂口占一绝:“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家山”。如此惨烈,大义凛然,京人无不悲痛叹服,赞孝孺、孝友为难兄难弟。
此时的燕王朱棣已经杀红了眼睛,杀崩了神经。明惠帝的旧臣下属凡未公开投降的,他都视为敌人,见之就杀。仅方孝孺一案就株连九族,加上方孝孺的朋友和学生,凑成十族,一律杀之。据蔡东藩的《明史演义》载,前后共杀了873人。据朱增泉《战争史笔记》载,被杀者达878人。
看来,做一颗读书的种子实属不易,首先要有骨气。战乱时期,触及政治,还要搭上生命。方孝孺这颗读书的种子,属实有,也仅有。
和平年代,国运渐好,人民安居,读书人读书是自然的责任。但读书热此伏彼起,读书潮逐时浪高,任何事情万不可过于疯狂,于是见到有人读疯、读痴、读迷,不辨真伪、混淆经典,识不破鱼龙混杂、沽名钓誉,耗时耗力耗金钱。德国大哲学家亚瑟·叔本华早就看到这种现象:“文学的形式和人生毫无不同,不论任何角落,都可以看到无数卑贱的人,像苍蝇似的充斥各处,为害社会。在文学中,也有无数的坏书,像蓬勃滋生的野草,伤害五谷,使它们枯死。他们原是为贪图金钱,谋求官职而写作,却使读者浪费时间、金钱和精神,使人们不能读好书,做高尚的事情。”
读书毕竟是清流,清流是不可受污的,人们总不会忘记朱熹老先生用诗情来呼唤人类努力读书,要想“清如许”,必得“活水来”,欲要“活水来”,必须持之以恒勤读书。看到社会上有点名气的名人都在七嘴八舌地谈读书,有人认为是职业,有人认为是习惯,有人认为是修为,有人认为是宗教……都是自己心路历程的表白,都是情感灵魂的自供。
大读书人周作人看到近人叶松石《煮药漫抄》里的几句话:“少年爱绮丽,壮年爱豪放,中年爱简练,老年爱淡远。”心为之动。叶先生主张“学随年进”,他用诗品里的语词和诗境来为不同年龄段的读书人作写生。周作人先生用他那一贯的机智和幽默说了下去:“少年壮年中年老年,各有他的时代,各有他的内容,不可互相侵犯。也不可颠倒错乱。最好的办法还是顺其自然,各得其所。北京有一首儿歌说得好,可以唱给诸公一听: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忽然又想起古希腊阿波罗神庙门楣上的那句箴言:“认识你自己。”读书也一样,需要认识自己,适应自己,读之能懂,懂而能解。学习先贤,努力地尝试着做一颗读书的种子,读书是本能,永远和生命相伴相依相随。
责任编辑 黄月梅
机会来了,2006年6月13日,“黄裳散文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此时,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黄裳文集系列”8卷本也刚离印刷厂,作为教育社的副主编和“黄裳文集”的编辑——唐元明先生带着书邀着我直奔上海到了会场。会场上,社会名流黄宗江、谢蔚明、李济生、邵燕祥、王充闾、李辉早已英雄排座次;华师大现代文学的研究生们早已静坐,给会场带来了青春的气息和学术的氛围;那些黄裳散文的长期喜爱者和追随者,也在等待,等待着书和人。
我是第一次见邵燕祥先生:白皙、清癯、谦和、慈祥。我是第一次听先生讲话,他在众人面前说,黄裳是一颗读书的种子。
黄裳可谓天才,行事合理合规,脱尽俗情,他不参加自己的研讨会,好的、壞的、美的、丑的,任你道去,不听一言,却识天下之语。晚宴出现,举红酒致谢,脸比红酒红,话藏金口中。我的话尽在文章中,读去吧。我与元明登门拜访,见我名字,口中念念有词,夷初、夷初……我知道,他是在讲名人马叙伦。先生真是“读书破万卷”呀。其实,每一个读书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读书种子。黄裳先生在1996年5月31日重写的自序中就点出了自己敬仰的读书种子:周树人、周作人、朱自清、俞平伯、郁达夫、何其芳。
“读书的种子”这样美好的词语到底出于何人之口?《明史》《明通鉴》和蔡东藩的《明史演义》都指向了一个人:僧人道衍。此何许人也?可以说,燕王朱棣在没有成为明成祖之前,道衍是燕王的第一谋士。燕王假装有病,装疯卖傻,寻机反叛,谋划起兵,找来的第一人便是和尚道衍。明惠帝派张昺、谢贵监督燕王并伺机逮捕他,不料道衍向燕王献计,反而诱捕了张昺、谢贵并加以杀害。燕王攻下南京,取得帝位,将道衍推为第一功臣,立授资善大夫、太子少师。道衍闻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脱下和尚服,穿上明官袍,立即返乡访亲问旧。人见富贵,多逢迎之,独有两人,与众不同。其姐拒不开门,道衍换回和尚服,其姐边见边语:“做了和尚,就当清净,为何重开杀戒,祸了国家,杀了好人。”另一个童年好友王宾,闭门不纳,门内高叫:“和尚错了!”道衍也算明智和尚,返京后,仍居僧寺,仍着缁衣,将皇上赐第及宫人,如数退还。,道衍和尚的俗名叫“姚广孝”。
争夺帝位是有权力靠近者的虎狼之心。朱元璋一生大智大勇,雄霸天下,临死却做了一件令他在坟墓里也想不到的事情。按照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惯例,帝位传给长子。朱元璋有26个儿子,大儿子朱标未过皇帝瘾而早死,四儿子朱棣想当皇帝,岂料其父却把朱标之子朱允蚊扶上王位。明惠帝朱允炆为巩固中央集权,想到了削藩,尤其是削弱四叔燕王的军事权力。朱棣本就是羊群里的虎狼,打着“清君倒”的旗号,发动靖难之役,剑指侄儿允炆的皇帝宝座。一场朱家的血战延续数年,朱姓在这里已失去原本的意义,朱家的大好河山转眼变成了血河尸山。
读书的种子就是在这乱世中诞生的。
明惠帝眼中的方孝孺和燕王眼中的道衍同样重要。《明史》载,方孝孺“及惠帝继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帝好读书,每有疑,即召使讲解。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康前批答。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更定官制,孝孺改文学博士。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后来战争起,局势对惠帝不利,方孝孺提出“划江而治”,燕王不允。联想到数百年后,蒋中正先生汲取大老乡方孝孺之智慧,也提出“划江而治”,只是言如东流水。
谈到方孝孺,《明史》言:“孝孺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作为在野派的道衍和尚,当其时,也是闻之晓之的。对于这位惠帝重臣,名冠天下的大儒,道衍称其为“读书种子”,既是慈悲为怀、英雄相惜,也是天下大局、世态人心使然。
让我们胆颤心惊地揭开历史这悲壮的一页,看到读书的种子和强权政治者的生死对话。《明通鉴》载:“上之发北平也,道衍以孝孺为托,日:‘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上颔之。然素重孝孺名,召至,使草诏。孝孺衰经入,悲恸声彻殿陛,上降榻劳日:‘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日:‘成王安在?’上日:‘彼自焚死。’孝孺日:‘何不立成王之子?’上日:‘国赖长君。’日:‘何不立成王之弟?’上语塞,日:‘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日:‘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哭且詈日:‘死即死耳,诏不可草!’上日:‘独不畏九族乎?’孝孺日:‘便十族,奈我何!’上犹欲强之,孝孺乃索笔大书‘燕贼篡位’四字,上大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作《绝命词》日‘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庶不我尤!’时年四十有六。孝孺兄孝闻,力学笃行,早卒。弟孝友,同时就戮,亦赋诗一章死。妻郑及二子中宪、中愈、先自经死,二女投秦淮河死。”孝孺、孝友兄弟同死聚宝门外,临刑时,孝孺见弟至,不觉泪如雨下,孝友明白,遂口占一绝:“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家山”。如此惨烈,大义凛然,京人无不悲痛叹服,赞孝孺、孝友为难兄难弟。
此时的燕王朱棣已经杀红了眼睛,杀崩了神经。明惠帝的旧臣下属凡未公开投降的,他都视为敌人,见之就杀。仅方孝孺一案就株连九族,加上方孝孺的朋友和学生,凑成十族,一律杀之。据蔡东藩的《明史演义》载,前后共杀了873人。据朱增泉《战争史笔记》载,被杀者达878人。
看来,做一颗读书的种子实属不易,首先要有骨气。战乱时期,触及政治,还要搭上生命。方孝孺这颗读书的种子,属实有,也仅有。
和平年代,国运渐好,人民安居,读书人读书是自然的责任。但读书热此伏彼起,读书潮逐时浪高,任何事情万不可过于疯狂,于是见到有人读疯、读痴、读迷,不辨真伪、混淆经典,识不破鱼龙混杂、沽名钓誉,耗时耗力耗金钱。德国大哲学家亚瑟·叔本华早就看到这种现象:“文学的形式和人生毫无不同,不论任何角落,都可以看到无数卑贱的人,像苍蝇似的充斥各处,为害社会。在文学中,也有无数的坏书,像蓬勃滋生的野草,伤害五谷,使它们枯死。他们原是为贪图金钱,谋求官职而写作,却使读者浪费时间、金钱和精神,使人们不能读好书,做高尚的事情。”
读书毕竟是清流,清流是不可受污的,人们总不会忘记朱熹老先生用诗情来呼唤人类努力读书,要想“清如许”,必得“活水来”,欲要“活水来”,必须持之以恒勤读书。看到社会上有点名气的名人都在七嘴八舌地谈读书,有人认为是职业,有人认为是习惯,有人认为是修为,有人认为是宗教……都是自己心路历程的表白,都是情感灵魂的自供。
大读书人周作人看到近人叶松石《煮药漫抄》里的几句话:“少年爱绮丽,壮年爱豪放,中年爱简练,老年爱淡远。”心为之动。叶先生主张“学随年进”,他用诗品里的语词和诗境来为不同年龄段的读书人作写生。周作人先生用他那一贯的机智和幽默说了下去:“少年壮年中年老年,各有他的时代,各有他的内容,不可互相侵犯。也不可颠倒错乱。最好的办法还是顺其自然,各得其所。北京有一首儿歌说得好,可以唱给诸公一听: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忽然又想起古希腊阿波罗神庙门楣上的那句箴言:“认识你自己。”读书也一样,需要认识自己,适应自己,读之能懂,懂而能解。学习先贤,努力地尝试着做一颗读书的种子,读书是本能,永远和生命相伴相依相随。
责任编辑 黄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