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基因频率探讨畲族的起源。方法根据畲、侗、回、白、土家、苗、彝、藏、满、瑶、哈尼、布依、蒙古、朝鲜、壮、维吾尔及汉族(漳州、成都、哈尔滨、贵阳)等20个人群的AcP1、6-PGD、ADA、AK1、PGM1基因座的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分化系数和群体之间的标准遗传距离(D)。根据人群之间的D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基因分化系数为0.81%。畲和维吾尔及藏族的D值较大,分别为0.0157和0.0117。畲和汉(漳州)及回族的D值最小,都为0.0008,畲族和其他人群间的D值在0.0014~0.0099之间。畲和苗、汉族(漳州)较先聚类,和瑶族较后聚类,和维吾尔族最后聚类。结论畲族可能源于古代“南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