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i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去春来,花谢花开,不经意间站在三尺讲台上已经有二十多年了,这些年和孩子们相伴,有泪水、有无奈、有气愤,但更多的是快乐和幸福。已记不清送走了多少批学生了,但每一批学生都在上演着类似和不同的故事,有的已淡忘,有的已经模糊,但有些却像微电影,那些可爱的、淘气的脸蛋不时地冲击着我的思绪。
  由于刚入学不久,我作为他们的体育教师,为了拉近和孩子的距离,为了更多地了解孩子,为了提高孩子们对体育课的兴趣,课堂上给他们设计了一些趣味竞赛游戏。那天的游戏是“移动跳圈”,等我宣布组织他们游戏时,全班同学都开心地又是欢呼,又是跳跃。给同学们讲解了游戏的方法和规则之后,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了两大组,这时其中一组有同学大声叫了起来:“老师,不公平,不应该让他参加。”这组的其他同学都跟着喊了起来。
  那个孩子叫“琦”,忠厚老实,不爱说话,胖胖的身体显得有些笨拙,是个运动能力较差的孩子。此时,我看到琦一脸尴尬的表情,不知所措,不一会,他默默地退了出来,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看得出很伤心的样子,我看在眼里,也疼在心里。这时,我转向另外一组同学,问:“你们愿意接受他吗”,可我看到的却是不吱声的,摇头的,还有喊着不行的。我很失望,一股气愤之火油然而生,教训的话冲到了嘴边,可又咽了回去,提醒自己别冲动,我更清楚训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可我知道这件事对琦的打击有多大,对他今后的成长会造成怎样的影响……此时我不想扫了同学们的兴致,让他们能继续参与游戏,但我更不想看到琦的难堪、孤独,我走到琦的身旁摸摸他的头,又伸手搂着他的肩膀对他说:“琦,你能帮老师一个忙吗?现在还缺一个裁判,你能胜任吗?”只见琦抬起了头看着我,眼神中透着感激,点了点头,那天的裁判他做得非常认真、负责,同学们也玩得非常开心,结束后,我及时对他进行了表扬,随后又请琦帮忙送器材,让他感受到老师很关注他,没有放弃他;感受到这个集体需要他。
  虽然一节课结束了,但那天所发生的事在我心里并没有过去,脑海中翻来覆去地琢磨着,怎样唤起孩子们的善良、同情、宽容之心?怎样让琦变自卑为自信?成为一个乐观开朗的孩子呢?
  说来也巧,接下来的体育课正好碰上下雨天,上室内课,有学生问:“老师,这节课我们干什么?”我说:“今天老师想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想不想听?”孩子们齐声喊:“好!”。我有声有色地讲了起来“有一天,一位父亲带着他身患疾病,身体瘦弱,智力也不及正常同龄孩子的九岁儿子西恩来到草地上散步,西恩看到草地上有两队孩子在比赛橄榄球,非常羡慕,对父亲说:‘我能去参加吗?’父亲看了看儿子,然后走到比赛的孩子们那儿问其中的一队:我儿子西恩很想和你们一起玩,你们能允许他加入吗?孩子们看了看西恩,点着头说道:很高兴他来参加我们队。于是西恩兴奋极了,生平第一次參加比赛,这时两队的比分非常接近,可西恩的队友没有因为怕输而不给他球,相反不断地给他创造接球的机会,并为他加油,而另一队的队员没有因为他们加入了西恩而加快进攻的速度求取胜利,反而有意放慢跑步的速度,故意让着西恩,鼓励喘着气,跑不动的西恩,并带着他跑到胜利的终点,西恩的父亲看到儿子脸上绽放着从未有过的笑容、满足、快乐,禁不住流下了眼泪。”这时,我有意停了一会,观察着孩子们的反应,教室里安静极了,从孩子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善良,然后,接着说:“故事讲完了,相信聪明的你们已经知道我讲这个故事的目的了吧。”许多孩子都用真诚的目光看着我点点头。不需要再去评论他们上节课的言行,任何说教此时都是多余的。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一次的教育只能收到短期的效果,时间长了又会淡忘,只有让他们把美德注入到血液里,植根在心里,才能真正成为善良、宽容、有爱心的人。教师的言行是最好的榜样,从那以后的每节课我都要抽点时间单独辅导琦,手把手地教他跳绳、投掷……而琦也非常认真刻苦,每次都能主动积极地练习,完成我给他布置的任务,从不叫苦叫累,琦刻苦努力的态度和我的坚持和不放弃,其他的孩子们都看在眼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触动着他们的心灵,渐渐地,课堂上我常常听到:“琦,到我们这组来吧!”“琦,加油!你能行……”琦带着他的自信、笑容、快乐。回到了这个大家庭。
  看到孩子们的变化,看到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一个教师还有比这更欣慰,更幸福的事吗!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栖霞区摄山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体育教学以其丰富的内容充实着学生的校园生活,不仅为小学生强健身体、建立起良好的运动观念提供了时间保障,而且为学生尽早开发各种资源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载体。  一、体能开发,强健身体迈大步  体育课堂具有十足的趣味性,这是许多学生喜爱它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能狭隘地将体育课为看成“游戏课”,甚至是可有可无的“游戏课”。若学生不能树立良好的体育课堂观念,长此以往,将对体育课堂造成危害。实际上,体育课程与文化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领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如果不能及时地、准确地把握班级学生的思想脉搏,在管理中就会处于被动地位,管理效果往往不理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兵术,在班级管理中尤为重要,运用好“望、闻、问、切”中医四法,使自己成为“扁鹊式”的班主任,班级管理才会事半功倍。  “望”——清行为表现  望就是运用视觉,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因为人的精神、表情、言语及动作等是其内心活动的外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简而言之,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  心理健康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教师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内在心理状态的平衡及内部心理活动与外部世界的协调。  研究表明,导致教师产生心理压力的因素主
笔者认为,有些学校基础教育危机的核心是“不把学生当人”。有专家曾这样讲:从幼儿园小班到高三毕业,学生就被看成了生产考试分数的“机器”,一条红线贯穿于相当明确的目标:上课是为了准备考试,考试是为了制造分数,用分数排出名次,用名次决定升学,用升学判处人生成败。就为此,多数国民的精力、财力、物力都被凝聚到一点上了。实施教育的过程似乎就变成了全员“被绑架”的过程。  易中天先生更是难抑心中的激愤:今日之中
涂培坤,小学中学高级教师,德化县教育局德育股副股长主持工作,德化县实验小学兼职科技副校长。曾先后被评为德化县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感动德化教育人物、优秀科技辅导教师、教育先进工作者;荣获泉州市凯辉优秀教师奖、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突出贡献奖、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全国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智力七巧板优秀辅导员等称号。  2015年5月2日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报道:4月3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
肖盛怀,全国知名班主任专家,湖北省优秀农村教师,湖北省十大新锐班主任,新教育实验全国实验先进个人;全国(草根)班主任研究会创立者,“班主任养生说”的创立者与实践者,“班主任专业写作”实践者与倡导者;湖北省援疆专家团成员,教育部“中学班主任培训者”高级研修班首批学员;“楚天卓越工程”首批培养对象。  “很多教师对我不理解。当他们抱怨现在的学生太难教的时候,我却与调皮学生打得火热;当他们投诉学生不听讲
自2000年任职以来,班主任这个角色如影随形。我们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小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然而全面了解和认识自我对于一个小学生却是一个难题。由于他们的一些认知行为缺少客观性和完整性,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行为。那么作为任课教师兼班主任,除了具有渊博的学识以外,善于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是十分必要的。  在沟通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妥善地处理好
小学教育是人的整个受教育生涯中的重要阶段。然而,传统观念对其具有的“基础性”特点存在一定的误解,使得按照传统观念进行的小学教育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本文分析了传统观念对于小学教育理解的片面之处,并尝试对小学教育的目标进行探析,在此基础上,笔者还提出了一些旨在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措施和建议。  一、传统观念对于小学教育的误解  小学教育作为人类的启蒙教育阶段,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与同样作为启蒙教
他是一位教育着的思考者和思考着的教育者——当教师,不囿于清贫和窘困,平凡中谱写出“耀眼”的辉煌;  他是一位管理着的思考者和思考着的管理者——当校长,掌管一乡教育,每到一处总能“风生水起”,绘就一片新天地;  他是一位调查着的思考者和思考着的调查者——立足实际,以教育理论为支撑,“高屋建瓴”地写成了一篇篇可以供他人“借鉴”的好文章;  他还是一位阅读着的思考者与思考着的阅读者——在忙碌的教学和领导
在三尺讲台上,他神采飞扬,才华闪烁;在八小时之外,他手不释卷,笔耕不辍。他那真诚自信的微笑,勤奋忙碌的身影,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他,就是顺德一中实验学校德育处副主任易征兵。“征服士兵易,征服人心难,唯道德与学问方可服众。”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他的名字所蕴涵的深意。他深知,教师必须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修养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他也把这句话当作了自己的座右铭。  顺德一中实验学校是一片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