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段时间,在钱梦龙先生“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思想的引领下,在洋思、杜郎口模式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地推行之际,关注学生的学习已经成为教育界所有同仁的一致共识。这样一来,“学案”作为学生预习和学习的载体,甚至有时候是教师备课的载体,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仔细阅读过一些学案,发现大部分学案其实还属于粗制滥造的应付之作,有的只不过把教案的教学目标换成了学习目标,有的跟练习没什么差别。总之,实质还是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如果说“满堂灌时代”是通过强迫听讲来完成知识的灌装,现在则是通过强迫练习来完成知识储蓄。从教案到学案,似乎变化了名字,但是只重学生掌握知识这一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却未得到根本改变。
所谓学案,简单地说,就是学习方案。规范地说,就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准和心理特征等具体情况,在教师主导下,由师生共同设计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完成学习任务使用的学习方案。我认为,其核心的关键词应该是——学习。所以,作为学案的编写者,我们在编写学案时,不能仅仅是罗列知识点了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做到真关注。
编写学案时怎样做到真关注呢?在编写时,我认为要做到如下三点:
一、关注学习期待的激发
因为学案设计一般以课时内容、课文内容和单元内容为设计单位,并且强调预习,所以正式上课时学生往往会因为没有新鲜感而对上课内容失去了学习期待,从而导致因兴味索然、恹恹欲睡。这样一来,在学案设计时,关注学习期待的激发就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在具体的编写过程中,笔者尝试过以下几种方法,有比较好的效果。
1.关联煽情
所谓关联煽情,就是根据课文或者学习的内容,用一段激发情感的文字,使学习者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并产生强烈的阅读和探究的欲望。
我在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学案时,在正式学案之前,写了这样一段导入语:“童年,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片原野上,可以播洒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鲁迅,这是一个振聋发聩的名字,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有着别样的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日里也有情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就连三味书屋里淋漓痛快的读书、兴味盎然地偷画、严而不厉的先生在作者笔下也充满亲切温馨……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感受一下他成长的滋味。”这段文字,是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内容到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而学习的任务只是去看看鲁迅的童年,去感受鲁迅的成长,学生的情绪马上被调动起来,艰深的鲁迅也变得令人亲近了。
2.巧妙留白
“巧妙留白”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留出“不讲”的内容,让学生急于去填补、充实、完美,并激发学习欲望的一种艺术性教學手法。如在设计《合欢树》这一棵的学案时,我巧妙抓住“合欢树“和作者成长经历的相似之处,在”文学常识”板快中设计了一样一个环节:
请搜索网络或者查阅相关资料,将下面有关“史铁生”的资料补充完整。
1951年,生于北京。
1969年, 。
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
1971年到1981年, 。
1983年和1984年分別以 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 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
这一大胆留白,让学生在自己搜索资料的过程中,清晰自悟出史铁生人生经历的坎坷,教师没有浪费口舌,学生却兴趣盎然,起到了“不讲胜讲”的作用,提高了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
3.精心设疑
设疑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可因为“启发式”教育的影响,现在很多人的语文课堂还充斥着“满堂问”,一些平板的、毫无意义的设问也充斥在众多学案中,不仅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千篇一律的问答还让学生充满了审美疲劳。要想让学生对问题投入、积极思考,设疑也一定要找到关键点,不在乎多,在乎精,在乎一个问题能领起全文的阅读、思辨,能让学生因为思维碰撞而兴奋、愉悦。
例如我在编写冀教版八年级下册《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学案时,在“探究人物”这一环节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堂吉诃德是可笑的疯子,可悲的英雄,请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疯子”与“英雄“这一矛盾的评价出现在一个人身上,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并迅速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这时候,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了。强烈的学习期待引领着学生投入地进入学习过程,主动而有意义的探究活动即将开始!
当然,我们还可以故事逸闻激趣,我们也可以游戏和比赛激趣,总而言之,学案设计时,关注学习期待的激发是我们的重要任务,是一节课目标能否达成、气氛是否和谐的关键。
二、关注学习活动的设计
学习活动是将客观的学习内容转化为语文能力和素养的中介与载体,指学生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最终实现学习目的。学生活动如设计得精巧丰富,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其中,通过主动的活动与探究能获得锻炼、获取经验,进而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现实中我们编写学案时,却很少有人在这一块进行精心的设计,要么是忽略,基本没有,要么就是千篇一律或者大而化之。如整册书的学案编写中,单篇文章都基本按这样的活动思路来编写:“基础整合——整体感知——内容探究——语言品味——课外延伸”,感知、探究、品味等缺乏操作性的、令人生厌的学生活动一统天下,下面罗列着几个练习题,还美其名曰统一体例。
其实,这些活动的出现也未尝不可,但是它们应该只是一个纲,在编写学案时,我们可以以“感知、探究、品味”等活动为纲,但更对这些活动予以细化,更应该侧重设计“怎样感知、怎样探究、怎样品味”,这样的活动设计才有实效,才是真正“以学生为本”。如笔者本人设计的《钱塘湖春行》的感知活动: 1.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带我们跟随诗人去拍摄名为《钱塘湖春行》的纪录片,请问你将拍摄哪些景物?
2.假如你带着游客游早春的西湖,请结合《钱塘湖春行》,将你拍摄的景物组合成几大景点,并为这些景点命名,最好有个“春”字。
3.假如你是导游,要为没有到过西湖的游客描述西湖早春,请将你命名的景点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述给游客。
这只是一个感知活动,以“假如你是导游”领起,让“导游”去摄影并为摄影的景物命名,还要为游客描述景物,这三个活动由简单到复杂,有具体的角色,有新颖的形式,有细化的步骤,这种活动比“整体感知”一定更容易撩拨学生的情绪情感,使他们在新鲜的刺激中产生参与的愿望和冲动,而愿望和冲动产生的兴奋的情绪状态是学生活动的内驱力,学生在活動之中获得了这种内驱力,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最终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当然,学案编写时,学生的活动不仅仅要细化,还需要形式丰富多样,听、说、读、写、想、理、画、评都应该可以一展身手,小组讨论、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辩论、即兴演讲等,只要符合课堂的需要就可以尽量地使用。
如我在设计作文复习课《在记叙中穿插景物描寫》的学案时,就设计了以下四个活动:1.比一比,将穿插了景物描写的文章和没穿插景物描写的文章进行比较,看效果和得分有什么区别;2.理一理,结合所给资料,理清记忆中景物描写的几种作用;3.想一想,思考:景物描写写什么?何时何处写?怎么写?4.练一练,结合老师所讲内容,为记叙文添上合适的景物描写。在比中有范文的朗读,在想中有学生的辩论,在练后有同学的评点,因为丰富的学生活动,似乎枯燥的令人恐怖的作文课,也变得异彩纷呈、平易近人了。
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思维参与。行为参与展示的是学生情感参与和思维参与的结果,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是先有情感参与和思维参与,然后才有行为参与。细致精巧而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设计,可以叩击学生的心弦,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思维,进而激励学生积极行动参与,如果在学案的编写中早早对这些活动进行设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首先需要教师充分熟悉教材、研究教材和解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想清楚怎样的课堂活动才能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高水平的活动设计,于我们忙碌的一线教师来说,还任重而道远。
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案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学习,有了学案,有的老师就放手让学生根据提纲胡乱学习一通,这样当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我认为这时候,教师的主导应该在学案的编写里有所体现,教师的主导在学案里怎么体现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表现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掌握学法,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好的学习方法,也就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在编写学案时,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应融为一体,并且能要有切合实际的预设。
如我在设计《曹刿论战》的学案时,就有这样一个环节:
4.背读,发现规律
※文言文的学习,背诵内化是逃不过的一关,可是总有人“望背而却步“,这是因为没有掌握背诵方法、发现背诵规律的缘故。请你跟着老师的指导,将下面横线处填写完整,先发现这些规律,再去背诵,这样一定会事半功倍。
(1)发现1:
我们背课文的时候其实可以抓住课文的线索背,如以“?战争进程”为线索,可以按这样“ ——战中—— ”的思路背。
如果按人物活动为线索,我们可以整理出这样的思路:请见一 一参战一
(2)发现2:
这篇文章的主体部分其实就是语言描写,这些语言描写的构成有以下规律:第一段的语言是 曰 对,第二段的语言是两组“ ”,两组“可矣”,第三段的语言就一个“对曰”,意思分两层:1层说明选择作战时机的重要性;2层 。
这个环节主要指导学生抓住规律背诵课文,发现1主要是从内容的角度设题,发现2主要是从语言标志的角度设题,学生通过完成上面两个练习,不仅把握了课文内容,分清了段落层次,更掌握了背诵的方法和规律,达到了执一驭万之功效。
当然,学法的指导有的时候还需要老师注意准备学法,设计学法训练,多点拨,让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又接受具体可感的学法指导,一课一得或者一个环节一得,得得相连,再组成一个整体。
如我设计《文言文句子翻译复习》学案时,只设计了一个活动:“下面给出了几个句子及其翻译,请你在译句中找出黑体字的对应翻译,你发现了什么?”然后分别出示了几组代表性的句子和翻译,在黑体字和翻译的对照比较之下,学生很简单就发现了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如下方法和规律:
1.留: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③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2.删:①句首发语词。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③句末调节音节的词。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3.换:①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②古今异义、通假字、今已不用的字
4.补:①省略的部分;②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③代词所指的内容;④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
5.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这种出示规律性的例子,让学生发现方法的学习活动,示范指导针对性强,便于学生即时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它们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问题,迅速化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学案的编写中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教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规律,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以一当十,更是学到了知识的真谛,掌握了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受用终生的学习习惯。正如达尔文所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所以,我们在编写学案时一定不能忘了学法的预设。
总之,关注学生的学习是个比较繁琐而又复杂的工程,它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但就学案的推广与使用来说,课堂是否实现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我认为在学案的使用之前,在学案编写时就应该充分的重视学生的学习,重视用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重视巧妙地设计丰富多彩而又有价值的学习活动,重视预设规律性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的学案才不辱“学案”之名,这样的学案使用才是有价值的、高效的。
参考文献:
[1]韩立福著.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动情·启思·把方向——语文课堂活动设计策略》 作者:吴欣歆《语文建设》 2007年Z1期
[3]《“校本教研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技能提升研究”阶段成果集》主编胡德福、陈庆康、孟蜀华 2007年12月
刘芳,广东海市拱北中学教师。
而仔细阅读过一些学案,发现大部分学案其实还属于粗制滥造的应付之作,有的只不过把教案的教学目标换成了学习目标,有的跟练习没什么差别。总之,实质还是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如果说“满堂灌时代”是通过强迫听讲来完成知识的灌装,现在则是通过强迫练习来完成知识储蓄。从教案到学案,似乎变化了名字,但是只重学生掌握知识这一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却未得到根本改变。
所谓学案,简单地说,就是学习方案。规范地说,就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准和心理特征等具体情况,在教师主导下,由师生共同设计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完成学习任务使用的学习方案。我认为,其核心的关键词应该是——学习。所以,作为学案的编写者,我们在编写学案时,不能仅仅是罗列知识点了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做到真关注。
编写学案时怎样做到真关注呢?在编写时,我认为要做到如下三点:
一、关注学习期待的激发
因为学案设计一般以课时内容、课文内容和单元内容为设计单位,并且强调预习,所以正式上课时学生往往会因为没有新鲜感而对上课内容失去了学习期待,从而导致因兴味索然、恹恹欲睡。这样一来,在学案设计时,关注学习期待的激发就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在具体的编写过程中,笔者尝试过以下几种方法,有比较好的效果。
1.关联煽情
所谓关联煽情,就是根据课文或者学习的内容,用一段激发情感的文字,使学习者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并产生强烈的阅读和探究的欲望。
我在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学案时,在正式学案之前,写了这样一段导入语:“童年,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片原野上,可以播洒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鲁迅,这是一个振聋发聩的名字,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有着别样的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日里也有情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就连三味书屋里淋漓痛快的读书、兴味盎然地偷画、严而不厉的先生在作者笔下也充满亲切温馨……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感受一下他成长的滋味。”这段文字,是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内容到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而学习的任务只是去看看鲁迅的童年,去感受鲁迅的成长,学生的情绪马上被调动起来,艰深的鲁迅也变得令人亲近了。
2.巧妙留白
“巧妙留白”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留出“不讲”的内容,让学生急于去填补、充实、完美,并激发学习欲望的一种艺术性教學手法。如在设计《合欢树》这一棵的学案时,我巧妙抓住“合欢树“和作者成长经历的相似之处,在”文学常识”板快中设计了一样一个环节:
请搜索网络或者查阅相关资料,将下面有关“史铁生”的资料补充完整。
1951年,生于北京。
1969年, 。
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
1971年到1981年, 。
1983年和1984年分別以 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 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
这一大胆留白,让学生在自己搜索资料的过程中,清晰自悟出史铁生人生经历的坎坷,教师没有浪费口舌,学生却兴趣盎然,起到了“不讲胜讲”的作用,提高了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
3.精心设疑
设疑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可因为“启发式”教育的影响,现在很多人的语文课堂还充斥着“满堂问”,一些平板的、毫无意义的设问也充斥在众多学案中,不仅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千篇一律的问答还让学生充满了审美疲劳。要想让学生对问题投入、积极思考,设疑也一定要找到关键点,不在乎多,在乎精,在乎一个问题能领起全文的阅读、思辨,能让学生因为思维碰撞而兴奋、愉悦。
例如我在编写冀教版八年级下册《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学案时,在“探究人物”这一环节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堂吉诃德是可笑的疯子,可悲的英雄,请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疯子”与“英雄“这一矛盾的评价出现在一个人身上,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并迅速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这时候,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了。强烈的学习期待引领着学生投入地进入学习过程,主动而有意义的探究活动即将开始!
当然,我们还可以故事逸闻激趣,我们也可以游戏和比赛激趣,总而言之,学案设计时,关注学习期待的激发是我们的重要任务,是一节课目标能否达成、气氛是否和谐的关键。
二、关注学习活动的设计
学习活动是将客观的学习内容转化为语文能力和素养的中介与载体,指学生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最终实现学习目的。学生活动如设计得精巧丰富,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其中,通过主动的活动与探究能获得锻炼、获取经验,进而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现实中我们编写学案时,却很少有人在这一块进行精心的设计,要么是忽略,基本没有,要么就是千篇一律或者大而化之。如整册书的学案编写中,单篇文章都基本按这样的活动思路来编写:“基础整合——整体感知——内容探究——语言品味——课外延伸”,感知、探究、品味等缺乏操作性的、令人生厌的学生活动一统天下,下面罗列着几个练习题,还美其名曰统一体例。
其实,这些活动的出现也未尝不可,但是它们应该只是一个纲,在编写学案时,我们可以以“感知、探究、品味”等活动为纲,但更对这些活动予以细化,更应该侧重设计“怎样感知、怎样探究、怎样品味”,这样的活动设计才有实效,才是真正“以学生为本”。如笔者本人设计的《钱塘湖春行》的感知活动: 1.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带我们跟随诗人去拍摄名为《钱塘湖春行》的纪录片,请问你将拍摄哪些景物?
2.假如你带着游客游早春的西湖,请结合《钱塘湖春行》,将你拍摄的景物组合成几大景点,并为这些景点命名,最好有个“春”字。
3.假如你是导游,要为没有到过西湖的游客描述西湖早春,请将你命名的景点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述给游客。
这只是一个感知活动,以“假如你是导游”领起,让“导游”去摄影并为摄影的景物命名,还要为游客描述景物,这三个活动由简单到复杂,有具体的角色,有新颖的形式,有细化的步骤,这种活动比“整体感知”一定更容易撩拨学生的情绪情感,使他们在新鲜的刺激中产生参与的愿望和冲动,而愿望和冲动产生的兴奋的情绪状态是学生活动的内驱力,学生在活動之中获得了这种内驱力,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最终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当然,学案编写时,学生的活动不仅仅要细化,还需要形式丰富多样,听、说、读、写、想、理、画、评都应该可以一展身手,小组讨论、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辩论、即兴演讲等,只要符合课堂的需要就可以尽量地使用。
如我在设计作文复习课《在记叙中穿插景物描寫》的学案时,就设计了以下四个活动:1.比一比,将穿插了景物描写的文章和没穿插景物描写的文章进行比较,看效果和得分有什么区别;2.理一理,结合所给资料,理清记忆中景物描写的几种作用;3.想一想,思考:景物描写写什么?何时何处写?怎么写?4.练一练,结合老师所讲内容,为记叙文添上合适的景物描写。在比中有范文的朗读,在想中有学生的辩论,在练后有同学的评点,因为丰富的学生活动,似乎枯燥的令人恐怖的作文课,也变得异彩纷呈、平易近人了。
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思维参与。行为参与展示的是学生情感参与和思维参与的结果,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是先有情感参与和思维参与,然后才有行为参与。细致精巧而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设计,可以叩击学生的心弦,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思维,进而激励学生积极行动参与,如果在学案的编写中早早对这些活动进行设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首先需要教师充分熟悉教材、研究教材和解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想清楚怎样的课堂活动才能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高水平的活动设计,于我们忙碌的一线教师来说,还任重而道远。
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案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学习,有了学案,有的老师就放手让学生根据提纲胡乱学习一通,这样当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我认为这时候,教师的主导应该在学案的编写里有所体现,教师的主导在学案里怎么体现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表现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掌握学法,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好的学习方法,也就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在编写学案时,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应融为一体,并且能要有切合实际的预设。
如我在设计《曹刿论战》的学案时,就有这样一个环节:
4.背读,发现规律
※文言文的学习,背诵内化是逃不过的一关,可是总有人“望背而却步“,这是因为没有掌握背诵方法、发现背诵规律的缘故。请你跟着老师的指导,将下面横线处填写完整,先发现这些规律,再去背诵,这样一定会事半功倍。
(1)发现1:
我们背课文的时候其实可以抓住课文的线索背,如以“?战争进程”为线索,可以按这样“ ——战中—— ”的思路背。
如果按人物活动为线索,我们可以整理出这样的思路:请见一 一参战一
(2)发现2:
这篇文章的主体部分其实就是语言描写,这些语言描写的构成有以下规律:第一段的语言是 曰 对,第二段的语言是两组“ ”,两组“可矣”,第三段的语言就一个“对曰”,意思分两层:1层说明选择作战时机的重要性;2层 。
这个环节主要指导学生抓住规律背诵课文,发现1主要是从内容的角度设题,发现2主要是从语言标志的角度设题,学生通过完成上面两个练习,不仅把握了课文内容,分清了段落层次,更掌握了背诵的方法和规律,达到了执一驭万之功效。
当然,学法的指导有的时候还需要老师注意准备学法,设计学法训练,多点拨,让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又接受具体可感的学法指导,一课一得或者一个环节一得,得得相连,再组成一个整体。
如我设计《文言文句子翻译复习》学案时,只设计了一个活动:“下面给出了几个句子及其翻译,请你在译句中找出黑体字的对应翻译,你发现了什么?”然后分别出示了几组代表性的句子和翻译,在黑体字和翻译的对照比较之下,学生很简单就发现了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如下方法和规律:
1.留: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③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2.删:①句首发语词。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③句末调节音节的词。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3.换:①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②古今异义、通假字、今已不用的字
4.补:①省略的部分;②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③代词所指的内容;④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
5.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这种出示规律性的例子,让学生发现方法的学习活动,示范指导针对性强,便于学生即时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它们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问题,迅速化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学案的编写中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教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规律,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以一当十,更是学到了知识的真谛,掌握了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受用终生的学习习惯。正如达尔文所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所以,我们在编写学案时一定不能忘了学法的预设。
总之,关注学生的学习是个比较繁琐而又复杂的工程,它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但就学案的推广与使用来说,课堂是否实现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我认为在学案的使用之前,在学案编写时就应该充分的重视学生的学习,重视用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重视巧妙地设计丰富多彩而又有价值的学习活动,重视预设规律性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样的学案才不辱“学案”之名,这样的学案使用才是有价值的、高效的。
参考文献:
[1]韩立福著.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动情·启思·把方向——语文课堂活动设计策略》 作者:吴欣歆《语文建设》 2007年Z1期
[3]《“校本教研中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技能提升研究”阶段成果集》主编胡德福、陈庆康、孟蜀华 2007年12月
刘芳,广东海市拱北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