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想要让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效,教师可以让计算教学更为灵活多样。可以透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锻炼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教学辅助工具来拓宽学生的思维,此外,教师还应当注重对于知识的应用与实践。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这部分能力的具备也是学生数学基础的根基所在,对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将会很有帮助。教师应当让计算教学更为灵活多样,要注重对于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这样才能够让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效。
一、引入学生的动手操作
小学生们普遍喜爱更为趣味化的教学模式,喜欢展开各类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在教学模式的选取上更有针对性。计算教学很容易变得单调乏味,如果缺乏对于教学过程的有效组织与设计很容易让学生们失去学习信心。教师要意识到这一点,在教学模式的选取上有更多革新。可以适当加入学生的动手操作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这不仅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们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也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们对于所学内容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随时做好教学过程的平衡,要让学生的动手操作更为有序的展开。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为计算教学提供有效的辅助作用。
在教学“4的乘法口诀”时,课堂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四个圆形分一份,两份有几个?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圆形摆一摆。
生:(动手操作后)有八个。
师:三份有几个呢?四份呢?请同学们四个为一组,把你们的圆形合志来,动手摆一摆,再汇报你们的结果。
生:(动手操作后)三份有十二个,四份有十六个。
师:谁能将你们操作的结果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生:4×2=8,4×3=12,4×4=16 ……
乘法口诀的教学很容易变得非常枯燥,如果是要学生们硬性记忆不仅记忆难度较大,学生们记住后也很容易忘记。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来体验乘法口诀的应用则不一样,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很直观的体会到了其中的规律,在这样的基础上记忆的形成也会更为自然,这些都能够帮助学生们更为牢固的记住乘法口诀。
二、多样化计算教学
想要全面提升计算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很有必要让教学模式更为多样化,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组织与设计来丰富计算教学,这往往能够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效。计算教学的重点并不是知识的记忆,这一点很多教师都存在理解偏差。计算教学的重心在于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实践,只有具备这样的基础大家才能够对于计算的规律、方法有更深刻的掌握,这才是应当追求的教学目标。多样化的计算教学形式能够很好的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能够让学生们更灵活的展开对于知识的应用,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计算水平将会很有帮助。
进行《退位减法》的教学时,我会有意识的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丰富课堂。
教材上出现题目:34减8得多少?
题目下面写有算式:34-8=()。并在旁边有段提示语言。
A提示语音:请思考:4减8不够减,要把34分成20和14。先算14减8,得__;再把20和__合起来,得__。
B提示语音:
1.你觉得34-10=24,能帮助你吗?
2.你觉得8 6=14,能帮助你吗?
3.你觉得从8数到34,能帮助你吗?
这是非常典型的多媒体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的实例,两段语音不仅是对于学生思维的激发,其中的内容也是为学生多样化的计算方法习得的一个启示。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如何计算这道题目,也让学生们尝试以不同的思维模式来解决具体问题。这对于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发展与构建将会是非常积极的推动。
三、注重知识实践
想要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计算水平,让计算教学收获更好的成效,教师同样应当注重课堂上对于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这对于学生计算技巧的习得将会很有帮助。教师可以通过题目的变式来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某种计算能力,这不仅是对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良好检验,这也能够有效提升计算教学的实效性。
在进行《面积单位》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们熟悉各个单位间的转换,并且有效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我设计了如下两个教学阶段:
A教学: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究竟是多大了。你们能解答以下问题吗?
6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2平方米=1200( );
928平方分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B教学:师:咱们知道了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的大小。谁能很快地撕出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大小的纸片。看谁撕得最接近。
生:……
师:你们能想象出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大小吗?试着把它画出来。不一定要画正方形的形状。
生:……
师:观察一些物体,想象一些物体,它们表面的面积大概是多大呢?在小组中交流一下。等会再在全班交流。
这两个教学阶段难度不断递增,但都非常有效的对于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展开了锻炼。学生们不仅需要有较强的计算能力,也需要对于单位间的转换有很好的掌握。这样的教学过程对于学生计算水平的发展与提升将会有很积极的推动作用。
想要让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效,教师可以让计算教学更为灵活多样。可以透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增进大家对于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也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教学辅助工具来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大家对于计算技巧有更为灵活的掌握。此外,教师还应当注重对于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这不仅是对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良好检验,这也能够有效提升计算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这部分能力的具备也是学生数学基础的根基所在,对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将会很有帮助。教师应当让计算教学更为灵活多样,要注重对于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这样才能够让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效。
一、引入学生的动手操作
小学生们普遍喜爱更为趣味化的教学模式,喜欢展开各类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在教学模式的选取上更有针对性。计算教学很容易变得单调乏味,如果缺乏对于教学过程的有效组织与设计很容易让学生们失去学习信心。教师要意识到这一点,在教学模式的选取上有更多革新。可以适当加入学生的动手操作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这不仅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们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也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们对于所学内容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随时做好教学过程的平衡,要让学生的动手操作更为有序的展开。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为计算教学提供有效的辅助作用。
在教学“4的乘法口诀”时,课堂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四个圆形分一份,两份有几个?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圆形摆一摆。
生:(动手操作后)有八个。
师:三份有几个呢?四份呢?请同学们四个为一组,把你们的圆形合志来,动手摆一摆,再汇报你们的结果。
生:(动手操作后)三份有十二个,四份有十六个。
师:谁能将你们操作的结果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生:4×2=8,4×3=12,4×4=16 ……
乘法口诀的教学很容易变得非常枯燥,如果是要学生们硬性记忆不仅记忆难度较大,学生们记住后也很容易忘记。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来体验乘法口诀的应用则不一样,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很直观的体会到了其中的规律,在这样的基础上记忆的形成也会更为自然,这些都能够帮助学生们更为牢固的记住乘法口诀。
二、多样化计算教学
想要全面提升计算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很有必要让教学模式更为多样化,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组织与设计来丰富计算教学,这往往能够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效。计算教学的重点并不是知识的记忆,这一点很多教师都存在理解偏差。计算教学的重心在于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实践,只有具备这样的基础大家才能够对于计算的规律、方法有更深刻的掌握,这才是应当追求的教学目标。多样化的计算教学形式能够很好的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能够让学生们更灵活的展开对于知识的应用,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计算水平将会很有帮助。
进行《退位减法》的教学时,我会有意识的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丰富课堂。
教材上出现题目:34减8得多少?
题目下面写有算式:34-8=()。并在旁边有段提示语言。
A提示语音:请思考:4减8不够减,要把34分成20和14。先算14减8,得__;再把20和__合起来,得__。
B提示语音:
1.你觉得34-10=24,能帮助你吗?
2.你觉得8 6=14,能帮助你吗?
3.你觉得从8数到34,能帮助你吗?
这是非常典型的多媒体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的实例,两段语音不仅是对于学生思维的激发,其中的内容也是为学生多样化的计算方法习得的一个启示。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如何计算这道题目,也让学生们尝试以不同的思维模式来解决具体问题。这对于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发展与构建将会是非常积极的推动。
三、注重知识实践
想要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计算水平,让计算教学收获更好的成效,教师同样应当注重课堂上对于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这对于学生计算技巧的习得将会很有帮助。教师可以通过题目的变式来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某种计算能力,这不仅是对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良好检验,这也能够有效提升计算教学的实效性。
在进行《面积单位》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们熟悉各个单位间的转换,并且有效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我设计了如下两个教学阶段:
A教学: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究竟是多大了。你们能解答以下问题吗?
6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2平方米=1200( );
928平方分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B教学:师:咱们知道了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的大小。谁能很快地撕出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大小的纸片。看谁撕得最接近。
生:……
师:你们能想象出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大小吗?试着把它画出来。不一定要画正方形的形状。
生:……
师:观察一些物体,想象一些物体,它们表面的面积大概是多大呢?在小组中交流一下。等会再在全班交流。
这两个教学阶段难度不断递增,但都非常有效的对于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展开了锻炼。学生们不仅需要有较强的计算能力,也需要对于单位间的转换有很好的掌握。这样的教学过程对于学生计算水平的发展与提升将会有很积极的推动作用。
想要让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效,教师可以让计算教学更为灵活多样。可以透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增进大家对于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也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教学辅助工具来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大家对于计算技巧有更为灵活的掌握。此外,教师还应当注重对于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这不仅是对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良好检验,这也能够有效提升计算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