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即教学过程是一个育人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辅导的过程。资料表明:很多学生有一个共同特点是心理素质欠佳,主要表现是厌学和自卑,即学习兴趣不浓,自信心不足。为使学生学好化学和心理健康,需要教育者在教学中有意渗透心理辅导,其关键是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
一、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中学化学教学成功的基础,它能使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也就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1.建立和谐的氛围
因为学生获得知识需要以教师为中介,因此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故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兴趣的首要条件。尊重学生、以平等人格对待每一个学生是创设和谐氛围、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受人尊重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心理需要。我在教学过程中处处尊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帮助者。
2.理论联系实际
化学知识和科技发展是紧密联系的,教学中适当介绍化学研究中的新领域和发展前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所教的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化学是中学各基础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多数知识都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绝大多数化学事实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3.重视化学实验
众所周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开发学生的智能,尤其是“变幻无常”的实验现象,常使学生感到神奇、新鲜、快乐。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多做化学实验,能显著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为理想而乐学
乐趣是稳定的高层次的兴趣,是由理想等内在驱动力引发的,兴趣是经较长的实践升华而成。它使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例如,黄其兴先生曾带着童年的梦:“长大我要去学洋灰”,刻苦求学终成我国水泥方面的著名专家。善于发现学生的爱好并支持他,是对学习兴趣个体差异的尊重,对发展和巩固群体学习兴趣也是很有好处的。零四年秋,高二有一学生说想做个名医生,我发现后及时表扬,肯定他的钻劲,赞扬他有理想,向他开放实验室,并给予适当指导。后来他的化学成绩直线上升,化学竞赛多次获奖。
三、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是自己相信自己的情绪体念,是对自我力量的充分估计。自信心是学生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自信心在目标的实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充满自信,不畏艰难,则事成;反之,则会一事无成。教师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不仅对学科成绩直接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结果、他人态度及自我评价对自信心的建立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的:
1.突破难点
自信心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效果是人类产生自信心的基础。学生在过去的学习情景中愈能成功愈有成就,自我感觉就愈良好,情绪也就愈佳,持续学习的动机也就愈强烈,自信心也就愈强。相反,学习中的挫折和失败则会伤害自我形象、削弱动机,继而丧失信心。成功是每个学生应该得到和能够得到的,因为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学生的成功经验。
2.善于启发
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是众所周知的。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类似手法对学生树立自信心会收到较好效果。即教学中把学习上信心不足、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想成是罗森塔尔讲的将来会有优异发展的学生。如提问时,尽量做到估计该生能回答正确再提问他,万一答不上来时,作适当提示,正确结论还是从他口中答出。在课堂上及平时接触中教师通过语调、表情、目光等向他们传递了信任和暗含的期待,学生从教师身上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即感觉到教师始终认为他是聪明的、能干的。久而久之其学习行为也变为积极,自信心大大增加。
3.教会调节
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受挫折后,逐渐消沉,导致信心逐渐丧失。若加以引导,使其尽快走出阴影,以最佳状态投入到新的竞争中,则会变得坚强,克服困难的信心也就增强。教师要教会学生自我调节,告诉学生能尽快调整情绪者,才是生活的强者。此时化学家的故事能起到较好的教育作用。如戴维因发现钾元素而瞎了一只眼,但用剩下的一只眼还是制得了钠和锂两种单质,成为化学史上著名的科学家。“相比之下,你这点差距又算什么?”让学生适当淡化目前的困难,淡化挫折感。如两座高山之间架设一米宽的桥,很多人不敢走过去,而当云雾涌至桥下时,行人就大都能走过去了。说明心理调节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厚粲.心理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一、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中学化学教学成功的基础,它能使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也就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1.建立和谐的氛围
因为学生获得知识需要以教师为中介,因此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故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兴趣的首要条件。尊重学生、以平等人格对待每一个学生是创设和谐氛围、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受人尊重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心理需要。我在教学过程中处处尊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帮助者。
2.理论联系实际
化学知识和科技发展是紧密联系的,教学中适当介绍化学研究中的新领域和发展前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所教的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化学是中学各基础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多数知识都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绝大多数化学事实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3.重视化学实验
众所周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开发学生的智能,尤其是“变幻无常”的实验现象,常使学生感到神奇、新鲜、快乐。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多做化学实验,能显著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为理想而乐学
乐趣是稳定的高层次的兴趣,是由理想等内在驱动力引发的,兴趣是经较长的实践升华而成。它使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例如,黄其兴先生曾带着童年的梦:“长大我要去学洋灰”,刻苦求学终成我国水泥方面的著名专家。善于发现学生的爱好并支持他,是对学习兴趣个体差异的尊重,对发展和巩固群体学习兴趣也是很有好处的。零四年秋,高二有一学生说想做个名医生,我发现后及时表扬,肯定他的钻劲,赞扬他有理想,向他开放实验室,并给予适当指导。后来他的化学成绩直线上升,化学竞赛多次获奖。
三、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是自己相信自己的情绪体念,是对自我力量的充分估计。自信心是学生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自信心在目标的实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充满自信,不畏艰难,则事成;反之,则会一事无成。教师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不仅对学科成绩直接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结果、他人态度及自我评价对自信心的建立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的:
1.突破难点
自信心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效果是人类产生自信心的基础。学生在过去的学习情景中愈能成功愈有成就,自我感觉就愈良好,情绪也就愈佳,持续学习的动机也就愈强烈,自信心也就愈强。相反,学习中的挫折和失败则会伤害自我形象、削弱动机,继而丧失信心。成功是每个学生应该得到和能够得到的,因为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学生的成功经验。
2.善于启发
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是众所周知的。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类似手法对学生树立自信心会收到较好效果。即教学中把学习上信心不足、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想成是罗森塔尔讲的将来会有优异发展的学生。如提问时,尽量做到估计该生能回答正确再提问他,万一答不上来时,作适当提示,正确结论还是从他口中答出。在课堂上及平时接触中教师通过语调、表情、目光等向他们传递了信任和暗含的期待,学生从教师身上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即感觉到教师始终认为他是聪明的、能干的。久而久之其学习行为也变为积极,自信心大大增加。
3.教会调节
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受挫折后,逐渐消沉,导致信心逐渐丧失。若加以引导,使其尽快走出阴影,以最佳状态投入到新的竞争中,则会变得坚强,克服困难的信心也就增强。教师要教会学生自我调节,告诉学生能尽快调整情绪者,才是生活的强者。此时化学家的故事能起到较好的教育作用。如戴维因发现钾元素而瞎了一只眼,但用剩下的一只眼还是制得了钠和锂两种单质,成为化学史上著名的科学家。“相比之下,你这点差距又算什么?”让学生适当淡化目前的困难,淡化挫折感。如两座高山之间架设一米宽的桥,很多人不敢走过去,而当云雾涌至桥下时,行人就大都能走过去了。说明心理调节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厚粲.心理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