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的教育大背景下,课程和教学更加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要求改变传统的单一授课模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其积极性和参与度。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逐渐深入小学教学中。微课利用其形象性、生动有趣的特点,给予学生精彩的视听学习感受,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内容与微课模式,从三个方面具体阐释微课应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运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教学;应用方法
微课是一种适应现代化教育的新型高效教学资源,它短小精悍,视频时长为5—10分钟,具有主题突出、交互性强、应用简单、自由灵活等优势,可以针对某一知识点展开具体生动的讲解,强调重点、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化对内容和方法的理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但是微课作为一种教师的教学手段,不是独立存在的,还需要立足于整体,与具体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摸索优缺点。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学生阶段发展特点、教学实际和学习环境,对微课设计进行合理的优化调整,充分发挥微课的效能。
一、根据微课特点具体化制作视频
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视频的制作—包括内容选择、视听布局、语言组织、步骤结构安排等具体细节,是决定一个微课效果的关键。以《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微课视频设计为例。首先,选择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视频画面的设计要配合和突出重点内容。教师要紧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结构”这一个点制作视频,画面依次呈现两种形状的角、面、棱,突出“体”这个学生即将要学的概念,利用画面对比将其与以前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进行区分。其次,视频制作切勿太过高深,应贴近学生特点、日常生活和教学实际,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比如教师在视频中加入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粉笔盒、纸箱等食物,形象地展示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产生代入感与相关性感受。最后,由于微课时常短、内容容量小,教师必须精简语言,避免拖沓重复,充分高效的利用好微课视频,以较短的时间向学生完整而准确地呈现教学重难点。掌握以上几点微课视频制作方法,可以提高微课教学质量,将课程以清晰化、动态化的形式更好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利用画面感加深学生对于重难点的理解。
二、制作不同的微課类型、多方面发挥作用
微课贯穿课堂始终,它分为启发类、讲授类、问答类、演示类、练习类、探究学习类等许多具体的视频类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类型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创造动态新颖的教学情境,从不同的侧面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仍然以《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微课视频设计为例,教师应首先制作导入类微课,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概念,让学生先有一个大体的知识构架,然后在视频的最后顺势提出几个问题,如长宽高和面积计算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制作相关练习微课视频,在学生学会基本方法之后,播放此视频,通过有趣的生活实际物体的展示,引出一个个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其形成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应制作课堂回顾型微课,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动态变化的画面清晰地呈现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从头至尾地回顾知识,从而达到利用微课使学生加深知识印象的功效。教师通过不同类型的微课制作,创设一个动态的课堂教学环境,给与学生多种视听体验和多方面的问题引导,从而刺激和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发挥各类微课的不同功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微课应与教师的组织引领紧密结合
微课除了核心内容—视频以外,还包括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测试练习、学生反馈与教师点评等其他多种辅助性教学资源,其中,教师作为课堂主体,起着贯穿和设计引领的关键性作用。因此,应合理构建微课与教师教学之间的关系,注重引入微课后课堂教学的连贯性。以《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微课视频设计为例,观看完引入类微课视频后,教师立刻组织学生思考“体”的概念,并提问生活中有哪些事例,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这一环节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就长方体怎样计算展开讨论,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讨论期间,学生有疑惑的地方,可以向老师寻求解答,其后教师再播放关于长方体体积计算的微课视频,使形象化立体化的解题过程与学生的抽象思考结合,学生便可以从视频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从而将视频教学与学生互动顺利地衔接。微课只是方法、资源而不是目的,教师的能力引导着微课的应用,这就要求教师更加着力于课堂教学设计的钻研,合理地设置课堂模式,创造更加现代化、互动性的教学环境,使微课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结语:
本文结合教育和社会的进步以及新媒体的发展,阐释了新型教育资源—“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得出了微课运用必须贴合教学情境、讲究细节、与教师教授与学生特点相结合的认识。在新课改背景下,微课将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思想沟通的桥梁,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观念要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了解和掌握新型的教学手段,更加关注学生个性特点和学习接受能力,共同推动我国小学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娟, 张明.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模式探究[J]. 考试周刊, 2018(51):90-90.
[2]赵一乐, 马娟, 刘春志. 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交际, 2018(6).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教学;应用方法
微课是一种适应现代化教育的新型高效教学资源,它短小精悍,视频时长为5—10分钟,具有主题突出、交互性强、应用简单、自由灵活等优势,可以针对某一知识点展开具体生动的讲解,强调重点、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化对内容和方法的理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但是微课作为一种教师的教学手段,不是独立存在的,还需要立足于整体,与具体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摸索优缺点。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学生阶段发展特点、教学实际和学习环境,对微课设计进行合理的优化调整,充分发挥微课的效能。
一、根据微课特点具体化制作视频
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视频的制作—包括内容选择、视听布局、语言组织、步骤结构安排等具体细节,是决定一个微课效果的关键。以《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微课视频设计为例。首先,选择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视频画面的设计要配合和突出重点内容。教师要紧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结构”这一个点制作视频,画面依次呈现两种形状的角、面、棱,突出“体”这个学生即将要学的概念,利用画面对比将其与以前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进行区分。其次,视频制作切勿太过高深,应贴近学生特点、日常生活和教学实际,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比如教师在视频中加入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粉笔盒、纸箱等食物,形象地展示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产生代入感与相关性感受。最后,由于微课时常短、内容容量小,教师必须精简语言,避免拖沓重复,充分高效的利用好微课视频,以较短的时间向学生完整而准确地呈现教学重难点。掌握以上几点微课视频制作方法,可以提高微课教学质量,将课程以清晰化、动态化的形式更好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利用画面感加深学生对于重难点的理解。
二、制作不同的微課类型、多方面发挥作用
微课贯穿课堂始终,它分为启发类、讲授类、问答类、演示类、练习类、探究学习类等许多具体的视频类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类型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创造动态新颖的教学情境,从不同的侧面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仍然以《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微课视频设计为例,教师应首先制作导入类微课,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概念,让学生先有一个大体的知识构架,然后在视频的最后顺势提出几个问题,如长宽高和面积计算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制作相关练习微课视频,在学生学会基本方法之后,播放此视频,通过有趣的生活实际物体的展示,引出一个个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其形成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应制作课堂回顾型微课,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动态变化的画面清晰地呈现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从头至尾地回顾知识,从而达到利用微课使学生加深知识印象的功效。教师通过不同类型的微课制作,创设一个动态的课堂教学环境,给与学生多种视听体验和多方面的问题引导,从而刺激和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发挥各类微课的不同功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微课应与教师的组织引领紧密结合
微课除了核心内容—视频以外,还包括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测试练习、学生反馈与教师点评等其他多种辅助性教学资源,其中,教师作为课堂主体,起着贯穿和设计引领的关键性作用。因此,应合理构建微课与教师教学之间的关系,注重引入微课后课堂教学的连贯性。以《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微课视频设计为例,观看完引入类微课视频后,教师立刻组织学生思考“体”的概念,并提问生活中有哪些事例,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这一环节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就长方体怎样计算展开讨论,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讨论期间,学生有疑惑的地方,可以向老师寻求解答,其后教师再播放关于长方体体积计算的微课视频,使形象化立体化的解题过程与学生的抽象思考结合,学生便可以从视频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从而将视频教学与学生互动顺利地衔接。微课只是方法、资源而不是目的,教师的能力引导着微课的应用,这就要求教师更加着力于课堂教学设计的钻研,合理地设置课堂模式,创造更加现代化、互动性的教学环境,使微课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结语:
本文结合教育和社会的进步以及新媒体的发展,阐释了新型教育资源—“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得出了微课运用必须贴合教学情境、讲究细节、与教师教授与学生特点相结合的认识。在新课改背景下,微课将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思想沟通的桥梁,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观念要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了解和掌握新型的教学手段,更加关注学生个性特点和学习接受能力,共同推动我国小学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娟, 张明.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模式探究[J]. 考试周刊, 2018(51):90-90.
[2]赵一乐, 马娟, 刘春志. 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交际, 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