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STIRPAT模型对江苏省2000—2019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人口总量和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具有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呈负向影响,弹性系数依次为-1.40、1.61、9.23.结果表明,人口总量的增大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碳排放的增加,第三产业占总产业的比重越高,对碳排放起到抑制作用.因此,江苏省应提高经济与科技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从而有效降低碳排放.
【机 构】
:
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3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STIRPAT模型对江苏省2000—2019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人口总量和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具有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呈负向影响,弹性系数依次为-1.40、1.61、9.23.结果表明,人口总量的增大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碳排放的增加,第三产业占总产业的比重越高,对碳排放起到抑制作用.因此,江苏省应提高经济与科技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从而有效降低碳排放.
其他文献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其成果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监管、 生态环境监测以及农业等各个方面.依据达州市2013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情况的矢量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达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及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达州市未利用土地占比大,建设用地持续增长;而驱动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政策.
基于林业土地、 林业劳动力和林业资本构建林业要素禀赋结构指数,量化分析2003—2018年以来中国林业要素禀赋结构及其变化特征,并引入莫兰指数(Morans\'I)刻画中国林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空间自相关性和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林业土地、劳动力要素禀赋结构指数呈现增长趋势,而林业资本要素禀赋结构指数呈现降低趋势.东北地区林业劳动力要素结构指数较大,林业土地要素结构指数较高的地区逐渐由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转移.中国林业要素禀赋结构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但也呈现出局部时空异质性.据此,提出了新型林业生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涉林纠纷调处工作面临新要求,亟需创新纠纷化解机制.顺昌县作为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试点之一,在后期面对涉林纠纷频发不止的情况所采取的调解机制是从多级调处与多元调处两方面着手,双管齐下稳定涉林纠纷案件的发生.研究发现:涉林纠纷的调解途径由单一走向多元能够避免纠纷的反复、达到贴合当事人诉求的效果;涉林纠纷的治理逻辑是维稳逻辑、农民逻辑与村落逻辑的耦合.提出了未来涉林纠纷调解机制的治理路径可从完善组织架构、防范组织结构错位;遵循三大基本逻辑,制定贴合诉求方案的建议.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已经成为许多传统产业转型的重要手段,同时催生了众多热门的第三方购物平台,现代信息技术与电商的融合也为许多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让传统产业变得“信息化、智慧化”,实现了质的飞跃.林业作为我国传统的基础产业,正处于向电商转型的初级阶段.以林业电商为探讨对象,分析了我国林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结合实际与经验从人才引进、物流运输、品牌打造、信息获取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背景下,基于土地流转的养老保险产品可以有效保障老年农户养老水平和提高农地的使用效率.基于土地流转的养老保险产品主要涉及农民、农业公司和保险公司三个参与主体,构建这三个主体之间的两两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动态变化过程.研究发现:加大政府对土地流转和基于土地流转的养老保险产品的补贴,提高参保收益,降低农业公司和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减少土地流转和该保险市场的信息成本等效率损失,有利于三方向共同合作的状态演化.
乡村振兴离不开法治乡村建设,新《民法典》的颁布,成为乡村振兴的法治保障.通过设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给予其市场经济地位,明确农村集体组织的资产管理职能,剥离其公共服务职能;通过落实三权分置,提升土地流动性,为农村土地资本化运作扫清障碍;通过落实绿色原则,设定合同履行必须遵守的三大原则,加强生态保护;取消耕地使用权抵押的限制,扩大农民贷款渠道;此外,关于《合同编》的新规,还加强了合同签订与履行的规范性,缓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选用比较劳动生产率、 就业弹性、 结构偏离度、 相关系数四个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发展协调性较差.林业第一产业与其就业协调度的相关性弱,表明第一产业发展中缺乏足够的动力,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未解决的现象;林业第二产业中岗位与人才不匹配,技术人才缺乏,吸纳就业能力有待增强;林业第三产业中就业人数较多且其产值增长迅速,吸纳劳动力潜力巨大.基于此,提出三方面的发展建议.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林业和草原统计年鉴》按地区划分年度数据及布瑞克数据终端统计的江苏地区2008至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此对江苏省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表明:对江苏省而言,林业投资完成额对林业总产值做出重大贡献;林业系统平均工资、林业产业结构都正向影响林业总产值;江苏省造林面积、江苏省林业系统从业人数开始抑制了江苏省林业总产值的发展.根据研究结果对江苏省林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议.
国家储备林建设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是我国林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我国林下经济总产值逐年剧增,参与人数超过3400万,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国家储备林充足的林下空间中,种植经济作物,可增加项目收益,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实现良好的综合效益.不同于一般的林下种植,在国家储备林中发展林下经济不能损害目标树种的生长培育,应明确采用的种植模式和投资管理方式.对于参与企业,建议以订单式生产为主,以市场为导向,适时调整种植产品方案.
选取泰尔指数作为衡量指标对我国31个省区2013—2018年期间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进行测算,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就产业结构优化对地区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林业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优化对地区林业产业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此提出了提高林业产业技术投入、强化林业产业间衔接与加强林业产业合理化监测和引导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