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ler金字塔原理的模拟教学分层应用模式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j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析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应用Miller金字塔原理模拟教学分层应用模式的影响。方法:从本院于2015年9月~2018年9月接收的众多妇产科实习生中随机选择80名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并将其按教学方案的不同分别分为相对应的两组进行区别教学(一般组: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Miller金字塔原理的模拟教学分层应用模式)。而后比较两组实习生的综合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综合学习成绩明显优于一般组实习生,且两者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与一般组实习生的临床技能平均分分别为(28.52±1.40)分和(23.49±1.35)分。结论:较之传统教学模式,采用Miller金字塔原理的模拟教学分层应用模式进行妇产科临床教学可有效提升实习生的综合成绩,值得借鉴。
  【关键词】Miller金字塔原理  模拟教学分层应用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R2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234-02
  前言
  众所周知,妇产科是医疗机构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因而其对于相关人才的任用要求便相对较高。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在妇产科的日常医疗工作中时常需要相关医护人员能够随机应变,对于实习医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项难度较高的实践挑战。同时,为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本文就Miller金字塔原理的模拟教学分层应用模式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剖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选择80名从2015年9月~2018年9月于本院进行妇产科临床实习的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依照其学号尾数的奇偶性随机划分为一般组和观察组,每组40名。其中,一般组实习生的男女性比例为35:5;年龄为20~25岁,平均年龄为(23.21±0.45)岁;本科15例,本硕连读18例,本科及以上7例。觀察组实习生的男女性比例为36:4;年龄为20~26岁,平均年龄为(23.22±0.42)岁;中专14例,大专18例,本科及以上8例。对比分析两组实习生的基本资料,其结果显示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教学方法
  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理论知识讲座、临床病例示教[1]等)对一般组实习生进行教学, 对观察组实习生则开展Miller金字塔原理的模拟教学分层应用模式:在理论知识讲座中利用PPT、手术录像等资料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基础;就重点知识内容进行解剖模型示范操作;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带教;资深带教导师亲身示范病历书写并亲自引导学生进行临床技能模拟(由导师制定临床演练剧本,安排学生在模拟病房内进行角色扮演[2])。
  1.3观察指标
  由资深带教导师严格遵照临床带教师资培训及考核标准就理论成绩、病历书写、临床技能等(综合考试成绩总分为100分:上述三项总分均为30分,其余10分为日常学习表现分)方面分别制定相应的试题对两组实习生进行考核。
  1.4统计学分析
  将所有研究数据录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利用(x±s)表示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并通过卡方值x2对比计数资料,若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在理论成绩等各科目的综合考试成绩显著高于一般组实习生,且其相关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邹亦庐等学者经研究发现,孕产妇的医疗需求一直以来都是一大重难点,仅采用传统性教学模式培养医学人才多数时候只能达到“望梅止渴”的表面效果,无法从真正意义上满足其高医疗需求。部分临床专家指出,Miller金字塔原理的模拟教学分层应用模式旨在通过因材施教的分层性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层层严格把关,只有在确保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持续引导其步入下一阶段的临床技能学习,同时还充分发挥了PPT、手术录像等资料的教学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实习生的综合考试成绩,促使其成为高综合医学素质的优秀人才。在本文研究中,两组妇产科实习生在综合考试成绩的相关数据中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优于一般组,P<0.05),与上述结论相符,亦凸显了Miller金字塔原理模拟教学分层应用模式对妇产科临床教学的重大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邹亦庐,郑秀,胡继芬,等.Miller金字塔原理的模拟教学分层应用模式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8 (06):1194-1196.
  [2]于瑞,陈利芬,唐鹏琳,等.基于Miller金字塔原理的置管培训降低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J].护理学报,2016(12):59-6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美术教育地位越来越突出。近几年我市教育局举办了多场艺术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学校也举办了各种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对于美术的认识,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却没有制定一套系统的、完整的计划和方案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 提升 学生兴趣 相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期刊
【摘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学困生阳光心理的优化,则是做好学困生转化的关键因素。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认为,巧用校讯通,是对学困生进行阳光心理优化极好的一个方法。  【关键词】学困生 校讯通 阳光心理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207-02  学困生在一个班集体中是不可避免的,他们的认识能力低下,易形成
期刊
【摘要】构造法作为一种数学解题方法,其本质特征是“构造”,它是不同于一般的数学解题方法,从已知条件出发一步一步推导出结论,它属于那种非常规思维,对思维要求比较高,表现出试探性、不规则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构造 向量 数列 函数 图形 示图 表格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233-01  在用构造法解题时,构造的对象是千变万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微课在临床诊断学心脏检查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校临床医学98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微课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均为49名,对比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学生理论知识成绩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病例分析成绩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可比较。  1.2方法  1.2.1 教学方法:对照组采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体育课程受到小学教育的重视,然而面对来自各国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体育教学的难度不断加大。体育教学与课堂教学不同,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高。本文将对目前小学生体育运动现状进行分析,并整理出把握运动技能需要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 运动技能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220-01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体育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运动技能,而且引导学生养成运动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小学体育中培养学生锻炼习惯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在小学体育中培养学生锻炼习惯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培养 锻炼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
期刊
【摘要】通过磁性材料课程授课过程,阐述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初步见识。利用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有机统一,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大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教学质量 磁性材料 学习主动性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604067, 21801054);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7 年高等教育研究资助项目(YB201701)。  【中图分类号】G64 【
期刊
【摘要】现如今的大学教育随着人数的扩招已经步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但考核方式依然过于单一,缺乏相应的反馈机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效果不明显,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本文旨在通过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课为例,改变考核方式,使学生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 考试改革 能力提升  【基金项目】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改项目:加强课堂过程化考核,优化最终考试方式改革——以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课为例(JGYB20
期刊
【摘要】基于提高护士核心能力,尝试在护理班级管理中融入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根据因材施教的管理理念,依据护生具体情况选择跟护理专业相关的引导方式,合理进行班级规划及建设。  【关键词】核心能力 班级管理 护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230-01  护士的核心能力作为一种职业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名护士能否胜任工作、业绩表现和进行
期刊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室,合唱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也能使人们感到身心愉悦,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了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音乐合唱教学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227-01  一、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