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早,朋友们就向我力推“新概念词语”。也难怪,奴隶社会最先进的抛石机传到了“微软”时代,根本不能用,只能印在书上任人悼念而已。是该让咱们这帮“榆木疙瘩”洗心革面了。于是我积极响应朋友的号召,决心也“新概念”一把。
猴急地吞下两筐“新概念”苹果,眯起眼睛咂咂嘴:“嗯,果然新鲜可口!不过……这甜甜的味道之中似乎还有说不清的怪味。”
“大年初一,沉浸在TV中的Mr林……”
“无论她们长得多漂亮,beautiful or lovely……”
“不然他们怎么拦Taxi?”
“他卸下all guitar的弦……”
……
太多了,太多了!数不胜数。
我敢断言,初级英语水平的人读此类文章有点困难。30%至40%的“新概念”作文都在重复使用这种表达方式——汉语+English words。
不可思议,汉藏语系与拉丁语系两个不同语言体系的词汇竟然被“新概念”的作者竭力撮合在了一起。稍加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嵌在成堆的汉字中的英语单词起不到任何强调、修饰、双关的作用。如果一定要说它们有用的话,我想只是美人脸蛋上的麻点——显眼刺目而已;如果非得揣摩作者的表达意图,我也只能判断——因为这样写标志了前卫、新潮以及另类。
我是一个“守旧”的学生,固执地认为老祖宗传下来的语言毕竟也鲜活了几千年,毕竟最适合本民族的表达和理解习惯。虽然世界在变小,人类各民族的文化在相互渗透,但如此这般地“中西结合”,是不是有点太欠火候,太没水准?如果“English words”也算是一种新概念的话,那么,真要对这个时髦另眼相看了。
写到这里,猛地想起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笑谈到的张吉民:“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说,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装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这才发现我与钱老先生竟是知音!虽然这类“新概念”不是“满嘴肉屑”,但也不能否认它们的“苹果”里夹杂了太多的“洋葱”!
(指导老师 陈刚声)
【细细品味】
欲抑先扬。
四句话中四处洋文,无数话语无数洋文,照应“甜甜的味道之中似乎还有说不清的怪味”的意思。
仿照词语,妙趣横生。
一连三个短语,倍增憎恶之情。
贬义词褒用,妙。
点题,升华文章内蕴。
整体评析
毫无疑问,“苹果”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喻体,“洋葱”则是“外来文化”的比喻。阅读文章标题,我们就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中西味相互混杂现象的鲜明憎恶感。“这甜甜的味道之中似乎还有说不清的怪味”,就是作者旗帜鲜明的观点。
为了印证自己的论说,作者从身边事例出发,远举近引,从而阐发了自己的态度:“我们就不难发现嵌在成堆的汉字中的英语单词起不到任何强调、修饰、双关的作用。”随后,作者应用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大学者钱钟书的言论,更加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主张。
文句朴实,逐层推进,是本文留给我们的另外一个难忘的印象。
(点评老师 黄蔼北)
猴急地吞下两筐“新概念”苹果,眯起眼睛咂咂嘴:“嗯,果然新鲜可口!不过……这甜甜的味道之中似乎还有说不清的怪味。”
“大年初一,沉浸在TV中的Mr林……”
“无论她们长得多漂亮,beautiful or lovely……”
“不然他们怎么拦Taxi?”
“他卸下all guitar的弦……”
……
太多了,太多了!数不胜数。
我敢断言,初级英语水平的人读此类文章有点困难。30%至40%的“新概念”作文都在重复使用这种表达方式——汉语+English words。
不可思议,汉藏语系与拉丁语系两个不同语言体系的词汇竟然被“新概念”的作者竭力撮合在了一起。稍加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嵌在成堆的汉字中的英语单词起不到任何强调、修饰、双关的作用。如果一定要说它们有用的话,我想只是美人脸蛋上的麻点——显眼刺目而已;如果非得揣摩作者的表达意图,我也只能判断——因为这样写标志了前卫、新潮以及另类。
我是一个“守旧”的学生,固执地认为老祖宗传下来的语言毕竟也鲜活了几千年,毕竟最适合本民族的表达和理解习惯。虽然世界在变小,人类各民族的文化在相互渗透,但如此这般地“中西结合”,是不是有点太欠火候,太没水准?如果“English words”也算是一种新概念的话,那么,真要对这个时髦另眼相看了。
写到这里,猛地想起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笑谈到的张吉民:“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说,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装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这才发现我与钱老先生竟是知音!虽然这类“新概念”不是“满嘴肉屑”,但也不能否认它们的“苹果”里夹杂了太多的“洋葱”!
(指导老师 陈刚声)
【细细品味】
欲抑先扬。
四句话中四处洋文,无数话语无数洋文,照应“甜甜的味道之中似乎还有说不清的怪味”的意思。
仿照词语,妙趣横生。
一连三个短语,倍增憎恶之情。
贬义词褒用,妙。
点题,升华文章内蕴。
整体评析
毫无疑问,“苹果”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喻体,“洋葱”则是“外来文化”的比喻。阅读文章标题,我们就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中西味相互混杂现象的鲜明憎恶感。“这甜甜的味道之中似乎还有说不清的怪味”,就是作者旗帜鲜明的观点。
为了印证自己的论说,作者从身边事例出发,远举近引,从而阐发了自己的态度:“我们就不难发现嵌在成堆的汉字中的英语单词起不到任何强调、修饰、双关的作用。”随后,作者应用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大学者钱钟书的言论,更加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主张。
文句朴实,逐层推进,是本文留给我们的另外一个难忘的印象。
(点评老师 黄蔼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