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言”“意”交融,引领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品,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品味积累、对表达方法进行揣摩把握、对语言技巧进行习得领会。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安排循环往复的“引读”,或解疑,或整合,或升华情感,能创设出多种教学情境,以情激情、以言激情,达到“一唱三叹有遗音者矣”的效果。
一、引读在需要解疑处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内化的“会意”过程,教学中以(引)读代讲,能避免过多的讲解对文本的支解。作为有效朗读的教学形式之一,在何处引读、如何引读是十分考究的。以老舍先生的散文《养花》为例,课文通过写养花的过程,表达了养花的乐趣。其中有一段:“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什么是“如此循环”?在文中画出能具体说明“如此循环”的一个句子。对这样需在阅读中了解的问题,无须生硬的解释,借助一问一答式的引读,问题便迎刃而解。
师: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
生: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
师: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
生: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
师: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
生: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师:这就叫“如此循环”……
采用教师引读、学生接读的方式,学生不仅轻松理解了“如此循环”,更学会了如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
二、引读在课文空白处
课文中往往有作者没有写明、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意蕴空间,通过引读,将这样的语言空白用想象去补充,在读者与作品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作品有个性化的理解。
1.抓文中关键词句
教材中的美文是以语言为中介,以抽象的符号来呈现画面的。抓住课文中有很强表现力和概括力的词语进行引读,可以有效解读教材并进行语言训练。《鱼游到了纸上》一文中“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一句,不需要教学生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课文,紧扣“每个星期天”,以教师饱含深情的引读,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在教师精彩的过渡引读中将学生带进文本,边读边感悟,以声解义,就能实现文与意的真正融合。
2.抓作品的“潜台词”
一篇文章,承载着作者独特的思维情感。只有当我们透过文字的表面领会行文的匠心,挖掘出作品隐含的真实情感,才能将作品的情感体验与遣词造句的理解达成高度融合。《唯一的听众》一文,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如何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去体会老人的美德呢?
师:“我”来到小树林里拉小提琴,觉得自己拉得很差,而偏偏被一位老人看到了,感到非常羞愧,准备溜走时,老人关爱地说——
生:“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师:当我失去信心,摇头表示不想再拉琴时,老人便用诗一般的语言鼓励我说——
生:“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师:老人的鼓励让我重新找回了自信,我的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
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一唱一和中,形成感情节奏的起伏,读出人物内心深处的思想活动,从内心真真切切感受到老教授的关爱之情,读中透出深深的敬意。“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在作品空白处进行富有个性的填补、引读,通过学生的再造想象扩充其中内涵,可以激情达义,深化主题。
三、引读在全文整合处
教师的引读可以营造美的情感氛围,可以让课堂氛围感人至深。《慈母情深》一课,蕴藏着丰富情感。
师:即便我成了大作家,但那天的那一幕总在我的眼前浮现——
生: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师:即便我成了大作家,但那天的那一幕总在我的眼前闪过——
生: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师:即便我成了大作家,但那天母亲的话语依然清晰——
生:我挺高兴他爱看书!
师:作者就是通过环境描写和对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将这份浓浓的慈母情展现在我们眼前。
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的思维与情感随教师语调、语气的变化而变化,情感越来越浓,感悟越来越深。学生在读中宣泄情感,收获语言品味的乐趣。这种整体感知引读,让课堂余音缭绕!
“一唱三叹”的引读,没有繁复的饰音,也没有过多八度的跳跃,只有简单旋律的循环往复,给人以平淡简约之感;“一唱三叹”的引读,平淡融合的情致,像一首舒缓的琴曲,在波澜不惊中读出文章的精妙,给人以美的感受。只有深若古井般的内心世界和教师深厚的学识修养,方能光华外发妙语天成,让语文课上的引读散发出无限魅力。
一、引读在需要解疑处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内化的“会意”过程,教学中以(引)读代讲,能避免过多的讲解对文本的支解。作为有效朗读的教学形式之一,在何处引读、如何引读是十分考究的。以老舍先生的散文《养花》为例,课文通过写养花的过程,表达了养花的乐趣。其中有一段:“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什么是“如此循环”?在文中画出能具体说明“如此循环”的一个句子。对这样需在阅读中了解的问题,无须生硬的解释,借助一问一答式的引读,问题便迎刃而解。
师: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
生: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
师: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
生: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
师: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
生: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师:这就叫“如此循环”……
采用教师引读、学生接读的方式,学生不仅轻松理解了“如此循环”,更学会了如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
二、引读在课文空白处
课文中往往有作者没有写明、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意蕴空间,通过引读,将这样的语言空白用想象去补充,在读者与作品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作品有个性化的理解。
1.抓文中关键词句
教材中的美文是以语言为中介,以抽象的符号来呈现画面的。抓住课文中有很强表现力和概括力的词语进行引读,可以有效解读教材并进行语言训练。《鱼游到了纸上》一文中“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一句,不需要教学生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课文,紧扣“每个星期天”,以教师饱含深情的引读,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在教师精彩的过渡引读中将学生带进文本,边读边感悟,以声解义,就能实现文与意的真正融合。
2.抓作品的“潜台词”
一篇文章,承载着作者独特的思维情感。只有当我们透过文字的表面领会行文的匠心,挖掘出作品隐含的真实情感,才能将作品的情感体验与遣词造句的理解达成高度融合。《唯一的听众》一文,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如何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去体会老人的美德呢?
师:“我”来到小树林里拉小提琴,觉得自己拉得很差,而偏偏被一位老人看到了,感到非常羞愧,准备溜走时,老人关爱地说——
生:“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师:当我失去信心,摇头表示不想再拉琴时,老人便用诗一般的语言鼓励我说——
生:“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师:老人的鼓励让我重新找回了自信,我的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
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一唱一和中,形成感情节奏的起伏,读出人物内心深处的思想活动,从内心真真切切感受到老教授的关爱之情,读中透出深深的敬意。“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在作品空白处进行富有个性的填补、引读,通过学生的再造想象扩充其中内涵,可以激情达义,深化主题。
三、引读在全文整合处
教师的引读可以营造美的情感氛围,可以让课堂氛围感人至深。《慈母情深》一课,蕴藏着丰富情感。
师:即便我成了大作家,但那天的那一幕总在我的眼前浮现——
生: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师:即便我成了大作家,但那天的那一幕总在我的眼前闪过——
生: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师:即便我成了大作家,但那天母亲的话语依然清晰——
生:我挺高兴他爱看书!
师:作者就是通过环境描写和对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将这份浓浓的慈母情展现在我们眼前。
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的思维与情感随教师语调、语气的变化而变化,情感越来越浓,感悟越来越深。学生在读中宣泄情感,收获语言品味的乐趣。这种整体感知引读,让课堂余音缭绕!
“一唱三叹”的引读,没有繁复的饰音,也没有过多八度的跳跃,只有简单旋律的循环往复,给人以平淡简约之感;“一唱三叹”的引读,平淡融合的情致,像一首舒缓的琴曲,在波澜不惊中读出文章的精妙,给人以美的感受。只有深若古井般的内心世界和教师深厚的学识修养,方能光华外发妙语天成,让语文课上的引读散发出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