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夺权也是情非得已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i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早春二月,一乘骡车把慈禧第一次送进紫禁城。那时的她或许没有想到,那是一条有去无回的旅程,她的命运从此变成一条单行线。
  入宫第二年,她就被封为“兰贵人”,又过了一年,被封“懿嫔”,此后又变身为“懿妃”“懿贵妃”,到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病逝、同治即位,她以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那时,她也只有25岁。从一名普通的官人,一路攀升到母仪天下的太后,她只花了九年时光。
  那正是慈禧一生中的好时光,齿白唇红、眉目俊秀,她自己曾回忆说:“宫人以我为美,成妒我。”可见她的美色已到了遭人嫉妒的程度。纵然是人了宫,受人追捧,但慈禧的世界并不太平,因为她是生活在充满着经营算计、危机重重的后宫。尽管咸丰是一位十足的好色之徒,而慈禧也凭借自己的青春美色,从身份微贱的兰贵人一步步变成后来的慈禧,这样的过程却是步步惊心,容不得丝毫的懈怠和放松。因为拥有美色的,绝不是她一个人。在后宫美女中,“兰贵人”的身份其实一点儿也不“贵”,甚至还有点儿“贱”,因为她不在妃嫔之列,算不上“主位”。
  咸丰二年的那次选秀,除了兰贵人,还有多少旗籍官员的女儿被选人宫,已经很难查证。在这一年的后宫中,有皇后、云嫔、兰贵人、丽贵人等身影出现,其中,兰贵人排在第三,能在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可见慈禧当年出手不凡。
  慈禧纵然排名在前三,也不见得能高枕无忧。“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李白的《妾薄命》,慈禧或许在少女时代就曾读过。这样的诗让她心惊,更让她心凉。后宫中美女如云,能够陪王伴驾的名额却十分有限。
  17岁的慈禧不甘多年不见君王,空房秋夜,雨打纱窗,自己的青春年华随着莺来燕去而消失殆尽,决计拴住咸丰的心。她当然知道,要做到这一点,仅凭美色是不够的,所幸,她还有一副“好声音”。慈禧凭着会唱南曲,爱穿南衣,获得了咸丰的宠爱。后因咸丰身体多病,慈禧有了“代批奏折”之权。纵然得宠,慈禧的心里依旧充满紧张感,一入宫门深似海,即使在宫中有了一席之地,也非一劳永逸。咸丰在避暑山庄咽气时,她命运的挑战才真正降临。
  咸丰以病弱之身在花丛间苟延残喘时,身边的大臣就已经对“代批奏折”的慈禧起了杀心。肃顺曾经请求咸丰效仿汉武帝,将太子的生母杀掉,以确保王朝不被女人掌控。肃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咸丰居然酒后失言,将这一绝密信息透露给了枕边的慈禧。
  那个时候,一种凛冽的寒意穿透她的心脏:宫墙之内,要陷害她的不仅有女人,还有老谋深算的男人。她顿时觉得腹背受敌,没有丝毫的安全感。出于生存和自卫的考虑,她觉得自己只有效仿武则天,手握实权,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其他的一切,诸如嫔妃争得的宠爱、召幸侍寝的荣耀等,都不过是瞬间即逝的过眼烟云。从此,她开始走上前台,掌握自己的命运。
  最初,她只是想简简单单地活下去,如果生活给了她足够的安全感,或许,她将在这浩瀚皇城的一角,神态安然地看王朝的花开花落,享受这盛世光景。可惜在那样波诡云谲的后宫,事事皆情非得已……
  编辑/梓童
其他文献
初三时的我,绝对不能说过得多好,但又不敢说过得不好。  最多只能说日子异常单调,除了黑板报和宣传栏还有些斑斓的色彩,日日所见的就只有千篇一律的校服、黑板上枯燥乏味的公式和定理、试卷上密密麻麻的试题,还有校园里厚厚的积雪。偶尔动起孩子气的念头,想用一大串色泽缤纷的塑料细珠子束起乌黑的马尾,好点缀一下这黑白生活,可一想到严苛的校规,也就忙不迭地把这种想法扼杀在萌芽期了。  直到雁阵姗姗归来,天气逐渐回
维多利亚是英国历史上权倾一时的女王,她创造出了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维多利亚时代。但维多利亚女王家族是一个著名的血友病家族,女王本人便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本人无病),也是这个家族血友病流行的肇端者。  由于女王倡导欧洲王族间联姻,致病基因就从英国王室传到了俄国、西班牙等欧洲王室,使这些王室产生了一连串携带者和患者。患者的皮肤只要轻微受伤就会流血不止,且长时间不能凝结。正常的血液凝结需要5到15
会昌五年(845年),大唐爆发了被佛教人士称为“会昌法难”的大规模灭佛运动,唐武宗强令全国40岁以下的僧尼全部还俗,就连从天竺(印度)和日本来求法的僧人也接到警告:要么还俗,要么还乡。在这次运动中,官府一共拆除寺庙四千六百多所,拆除民间私造的修行场所及四方游僧落脚之地四万多所。同时,官府严禁民众供养、瞻仰佛牙合利,只要发现民众送给僧人一文钱,双方都要被打二十大板。  唐武宗为何要跟佛教过不去呢?原
春天来了,阳光灿烂,小草探出毛茸茸的头来呼吸清新的空气,柳条在河边整理它那又长又绿的头发,梨花、桃花、迎春花竞相开放,给大地铺上了一层五颜六色的地毯。  看着这美丽的春光,我陶醉了,真想做一条春天的花裙,把这一季的美景都穿在自己身上。  我从柳树上摘下几根柔软的柳条,小心翼翼地将它们编织成一条长长的柳条裙,我把柳条裙穿在身上,真是婀娜多姿呢。我采来春天里最绿最嫩的树叶,镶嵌在柳条裙上,一看,颜色绿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初冬的一天,辽东海城知县柳文才接到差役紧急禀告,说县城关帝庙前的十字街即将发生一起大规模械斗。柳文才闻讯带领人马迅速赶到了事发地点。只见十字街外围已经挤满了看热闹的人,而街口中心处有上百人手持刀、棍等互相对峙,柳文才见状急忙指挥差役将械斗的双方劝住,并传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时从一方队伍中走出一个年轻人跪伏于地哭诉道:“请知县大人为我沈家做主啊,我的父亲沈祖义在翠云
从不因别人的赞美  停住自己的脚步  从不因雨骤风狂、雷鸣电闪  有過一丝惊慌、恐惧  从不因承载太多的重负  向人们诉苦、索取  从不因山高路远  想过半步退缩  不把一马平川  看作命运的照顾  不把曲曲折折的拼搏  视为生存的辛苦  都市繁华的引诱  休想使我留连驻足  巉岩恶石的重重拦阻  我会劈开一条大路  胸怀理想的浪花  即使黑夜穿行也从不感到孤独  聆听大海的呼唤  即使在冰下挣扎
人常说“哪庙都有屈死鬼”,这话一点不假,东汉时的方储就是一个典型的屈死冤魂。  方储自幼聪颖博学,知天文五行,精占卜吉凶。建初四年(79年),他被举为孝廉,授郎中职。一次,汉章帝召集文武大臣议事,命文官站左,武官侍右。众大臣纷纷依命站立两旁,而方储却站在中间。汉章帝怒道:“大胆方储,为何独立于中?难道你想抗旨吗?”方储不卑不亢地答道:“陛下,臣没有违背圣命,臣文武兼备,因此只好站立中间了。”汉章帝
程灵素不漂亮,而且发育不良:“相貌似乎已有十六七岁,身形却如是个十四五岁的幼女。”她的缺陷,对于女孩子来说,几乎每一点都是要命的:“肌肤枯黄”“脸有菜色”、头发“又黄又稀”、身材“双肩如削”……  在才智方面,她其实非常像黄蓉、赵敏的综合体,她有黄蓉的机智,也有赵敏的辣手。但她没有得到像黄、赵那样圆满的感情。  对于潜在的情敌,如穆念慈、华筝、周芷若等,黄、赵二女出手凌厉,绝不给对手任何可乘之机。
1911年,清朝的洋务运动已经进行了50年,编练新军有近二十年,清末新政也已经实行十年,怎么武昌起义一声炮响,清朝连个像样的反扑也没有,就土崩瓦解了呢?因为半个世纪以来振作得太猛了。  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随后横扫整个中国南方,其北伐军甚至一度打到了天津附近。慈禧大概也知道八旗子弟衰落到了什么程度——别说是铁杆枪,就是大烟枪也端得颤颤巍巍,烂泥扶不上墙了。怎么办?只有让汉人去平叛。慈禧清楚一
张学良遭软禁后,宋子文、李烈钧、于右任和张治中等许多要人都为之说情,可蒋介石始终不予理会。1937年1月,东北军、西北军将领共同致电蒋介石,要求给予张学良带兵的自由。蒋介石说:  “张学良自己要求读书,我怎么办?”同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东北军将领再次提出把为国杀敌的自由还给张学良,蒋介石仍置之不理;而在召见东北军代表时,他却说:“汉卿(张学良的字)太年轻,小事聪明,大事糊涂,只因读书太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