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的编制与思考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n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河南省于2009年在全省范围内确立了175个产业集聚区,各地市密集组织规划编制工作,对安阳市产业发展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集聚区建设的优劣势,明确规划目的,提出规划理念,对安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进行多层次比选,确定主导产业,组织集聚区空间布局,制定相关执行标准,对项目实施效果乃至项目本身进行反思。
  关键词: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业选择;反思
  1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背景与目的
  1.1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背景
  所谓产业集聚区,就是同一产业集聚在同一个地方,比如生产鞋的,那么卖生产鞋的原料的,卖生产鞋的机器的,贩卖鞋的商家,做鞋垫的,做鞋皮的,各种各样的每个环节都在这里做,这样可以节约运输成本,当某人失业时,因为同时有很多这样的公司,能很快又找到工作,降低失业。就是说厂家能很容易雇到员工,这又节约了成本,相同的企业在一起还能互相学习,又能提高效率。所以产业集聚能产生较高的经济利益,因此很多地方都在提高产业的集聚度。这样的生产经营模式在沿海发达地区以较为普遍,但对于产业发展较为落后的中原地区,集聚区的迅猛发展始于2009年,由于次贷、欧债等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国内经济也作出相对调整,产业经济格局进入新的转型时期。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结构调整作为经济振兴的主导方向,着力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即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能够有效破解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为企业发展、人口集聚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形成企业集聚、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发改、国土、规划、环保等多部门着手对全省产业集聚区进行广泛调查,于2月底初步确立第一批17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并形成了《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文件。
  产业集聚区是构建现代产业的有效载体,目前,安阳市正在规划建设的9个产业集聚区,这些产业集聚区涵盖了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纺织工业、健康产业和新能源七个主导产业。
  1.2 集聚区发展规划编制的主要目的
  对于上级领导部门来说,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现有优势,促进安阳市产业集聚,提升区域竞争能力,带动区域经济腾飞。对地方来说是为今后该区的空间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开展规划环评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也体现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城镇化进程、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等四大功能,使产业集聚区发展成为先进产业集中区、改革创新试验区、现代化城市功能区和科学发展示范区。
  2 安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建设条件概况
  安阳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殷墟世界遗产所在地,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贯穿南北的国家级交通主动脉-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6、107国道以及从安阳辐射而出的十余条交通干线将晋冀鲁豫四省紧密地连在了一起,四省省会均在350公里之内。安阳距北京500公里。距新郑机场193公里,仅一个半小时路程。交通条件优越,物流环境良好。
  安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位于安阳市中心城区南部,西临107国道与京广铁路,东临京港澳高速,安林高速与城市南外环从中穿过,将该区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安林高速以北区域,隶属于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南区域隶属于安阳市文峰区。交通极为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根据安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今后城市主要向东、向南发展,本集聚区正位于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上。
  2008年,集聚区范围内现状企业共完成总产值120.18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86.26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值53.44亿元,出口创汇额5600万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1亿元。
  截止2008年底,安阳市共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9家,高新技术产品178个。而本集聚区现就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4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68个,分别占全市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的43%和38%。
  3 客观判断集聚区优势与问题
  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通过集聚区周边资源的调查,现状土地利用的统计,以及经济数据的分析,对集聚区发展的优势与额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优势主要体现在,交通、区位、产业基础、土地储备、人力资源等方面,问题主要在于产业结构、产业基础虽然雄厚,但是不少产业无相关联性,难以形成高效的上下游产业链条。这是类似于安阳这样的地级市所存在的通病,城市为了提高经济水平,往往吸纳企业的时候各区政府无序竞争,导致了企业入驻的无序性。产业集聚区的设立就是为了解决这种粗放、无序的产业困局。对企业的社会化服务还不完善,服务于产业集群发展的中介机构、研发机构、培训机构等中间组织不够完善,一旦产业形成集群,对这些发展要素的需求将随着产业规模的逐步扩大升级和结构的不断调整而增加。另外,产业集聚区中缺少商业拉动增长点,生活服务设施严重缺乏,这一切都会降低企业根植性,影响集聚区长远发展。仓储物流配套系统也有待建设,集聚区虽然交通便利,但现状仓储物流基础薄弱。
  4 清晰实用的规划理念与定位
  4.1 整个规划秉承四个理念
  笔者认为,集聚区建设作为河南省近期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规划理念上应当重实际讲实效,玩不得半点虚假与花哨。规划提出集约高效(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循环经济(在产业集聚中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产城融合(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功能区,以产带城,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动态规划(为后续发展留有余地)四大核心理念,引导集聚区科学合理建设。
  4.2定位
  通過对现状基础调研,同时结合了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对其产业发展的展望,确定集聚区发展定位为:“中原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河南省先进产业集聚示范区、安阳市主要经济增长极、先进装备制造业与电子信息(含新能光伏)产业基地、自主创新示范基地和现代化综合型生态新区”。   5 空间结构
  在对现状基础调查,优劣条件分析的同时,对该地区的上位规划进行了充分解读与对接。在重大基础设施设置,路网骨架、用地布局等方面,应做到了科学合理。集聚区的发展一切都是以土地为基础的,产城融合发展也不是一句空话,在用地布局中应当予以体现,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大框架下,将用地予以细化,集聚区几何中心设置服务核心区,形成“一心、一轴、两带、三片区”的空间结构。由服务核心区形成集聚区的空间与功能统领,水系,生态轴线,工业,居住围绕核心相对集中布置。空间结构以功能至上为第一要义,避免花哨,总体趋于传统、实用。
  6 集聚区规划编制的成败,主导产业的科学选择
  6.1主导产业选择
  一个集聚区按照省有关文件要求,只允许发展1至2个主导产业,这是产业集聚的前提,只有有了明确的主导产业,才能拉动相关上下游链条的发展,避免多而杂,向专而精的生产模式转化,是当前地级市工业发展应该认真思考,努力改变的方向。不能再一味依靠增加工业数量,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产能来做大GDP,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需要。
  主导产业是整个集聚区规划的核心内容,他的正确与否决定了集聚区的成败,在这个工作上面我们相当慎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出集聚区产业筛选的基本原则:1、符合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尽可能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契机,但避免承接先进国家淘汰的落后产业;2、符合国家“十一五”发展要求,抓住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3、符合河南省和安阳市产业发展战略;4、符合安阳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和节能减排要求;5、在安阳市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符合安阳市优势产业更佳。
  规划通过安阳市整体产业规划、地方现有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进行初选,得出数个备选产业,然后按照技术基础,全市产业布局现状进行二次筛选,使得产业是对整个安阳发展有利的,要避免出现安阳市区内的重复建设,得出5个备选项(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最终通过备选产业发展前景以及在本集聚区的关联程度,以及区位商法验证等技术手段,最终确定装备制造业与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
  值得强调的是,一般地级市的集聚区在规划编制以前,普遍产业门类较多,入园门槛较低,一但集聚区正是获批成立,将打破原有模式,呈专业化方向发展。原先多而杂的工业企业应当尽量归类,向其他有相关联产业的集聚区逐步转移。如确有发展潜力较大,但现状基础较为薄弱的非主导产业存在,且难以割舍,我们采用了定位其为集聚区战略产业的做法,可作为未来的发展备选方向,在本集聚区内生物医药与现代服务业作为了战略产业。
  本规划当中,对两大主导产业,两大战略产业的发展前景、产业链条、主打产品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建议。希望能为集聚区发展有所指引和帮助。
  主导产业确立之后,按“一区多园,园区专产”的原则,把主导产业中关联性较强的工业项目集中布置,集约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和土地资源,形成产业专业化区域,发挥聚集效应。围绕优势企业和龙头产品,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壮大产业实力,整合各种资源,形成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按照发展规划的用地布局,现状企业分布情况,将集聚区内产业分为四个专类园,一个物流园。
  6.2 科学制定产业发展及建设的有关执行标准
  作为一个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应当制定一套具备引导和制约双重功能的产业发展相关标准。
  目前河南省河南省工业发展途径主要有自主创新和通过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自主创新往往限制于河南省目前区位,并未处于中国的经济与信息核心位置,相对于“北上广深”以及东部沿海地区政策、资金、信息、技术、人才方面有着明显的落后或者是滞后性,创新动力不足。中原地区产业的快速发展更多的是利用我们劳动力资源优势,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并适时推进自身产业的升级,但效果还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引进项目层次偏低,未能实现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产业升级目标之间的紧密对接;招商方式老套,招商主体不到位;在承接转移过程中话语权较少,且缺乏主动性;考核办法不科学。因此,我们在集聚区建设过程中应当应把握市场规律,完善自主创新体系,改善承接地软环境,形成互动协调的工作机制,同时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并注意优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增加合作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实施产业链招商等方面的问题,提高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质量,从而有效推进产业升级。
  按照上述理念,参照省有关文件规定,适当提高标准,制定企业准入制度,要求装备制造业生产区投资强度执行120万元/亩;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区执行170万元/亩。容积率指标:装备制造生产区容积率≥0.5;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区容积率≥0.8。工业项目建筑系数指标:所有工业项目建筑系数不得低于30%。规划中,还提出了生态园区的建设目标,根据国家环保局的《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结合安阳市的实际情况,对集聚区综合型生态工业园提出24项参考指标,涵盖了经济发展、物质减量与循环、污染控制、园区管理四个方面。制定这样的标准和制度,对于产业集聚区保持”血统纯正”以及控制环境污染是大有益处的。
  7 规划的实施与反思
  7.1 规划实施情况
  项目于2010年通过专家评审,后经几次修改已形成成果上报。而集聚区的建设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由于本集聚区涉及2个行政区划用地(文峰区、开发区)原先设想的统一规划,分区协调管理模式似乎执行起来并不理想,两个行政区仍然在企业引进,项目位置选择上各自为战,一个集聚区也存在着文峰和开发区2个管委会,分区管理成為必然,协调管理沦为偶然。值得庆幸的是,集聚区现在已经出现了两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的苗头,入园企业质量明显提升,投资与建设标准基本按照集聚区规划要求执行。随着入园企业的不断增加,独立的服务核心区也必然随之建设,集聚区在运行初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这是笔者为之欣慰的。   7.2 关于本项目的一些反思
  项目最终编制完成,也顺利通过评审,但其间不少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反思。首先是集聚区项目本身的对与错。省里文件下达的非常紧急,全省各地级市密集召开关于集聚区规划工作的会议,同时组织讲座学习。全省初步确定17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平均到每个地级市9个有余,真的需要这么多的集聚区吗?河南的工业发展在集聚区的扎堆建设中能取得突破性发展吗?
  也许通过这种方式更快的筛选出正真具备优势值得重点发展的行业或企业,同时加速淘汰一些技术落后,高投入高能耗的企业或者项目。笔者认为在政策的持续性良好的前提下,集聚区对工业发展的贡献,需要至少3—5年的时间来检验。当然如果从一个城市领导者的角度来看待集聚区,当然是希望地级市的每个集聚区都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但是作为一个城市规划者的角度来看,这似乎又有些难以实现,河南的工业客观来说,劳动密集性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创新力,核心技术较为欠缺,抗风险能力不强。然而集聚区的发展说白了核心价值还在于其囊括的企业,集聚区的作用是为这些企业的发展提供诸多条件和平台载体,优质的企业在河南省是相对匮乏的,势必造成在集聚区建设过程中对企业的争夺,加之我国现有体制的财政管理制度,不同行政区划的集聚区对企业的争夺极有可能出现无序化现象。也就是说,只要企业效益好,集聚区都会抢着要,你是什么行业类别到时候已经不重要了,哪怕你已是夕阳产业,并且高污染高耗能。是否能为这个行政区带来利税才是决策者最关心的问题。集聚区的发展我们不能只停留在集聚区本身,需要更高层次展望与管控,需要多方的考量与协调,特别是在类似于安阳这样地级市,需要更大的智慧来进行管理,这是集聚区乃至整个地级市的工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随着产业的发展社会的進步,笔者期待河南省175个集聚区中的佼佼者能够完成传统型产业集聚区向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转变。这需要集聚区具备一种持续动力机制,包括了领军型创新人才的带头作用、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氛围、扶持和引导产业升级的创新行为、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把自主创新内容作为政绩高度的指标考核体系、坚实的后勤保障、推动集聚区的国际化与知识产权保障体系等,这些内容恰恰是河南较为缺乏的。当然,我们从政府出台的几个文件中能看出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集聚区建设的力度与决心,期望能尽快的打造出几个具备示范作用的创新型集聚区,为整个河南产业区的发展树立标杆。
  结语
  集聚区的建设对于中原崛起总体来说是一件好事,上级领导对产业发展予以了高度的充分的重视,积极引导优势产业聚集,延长产业链条,从而多向带动经济的发展,产城融合,加快城镇化进程。笔者就安阳市一个集聚区为例,阐述了集聚区发展规划的相关编制方法与流程,希望能为该集聚区的发展建设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在我国中原地区,如此大批量集聚区的涌现,必然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作为城乡规划工作者,应当在现有政策框架下,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为切入点,分析各集聚区的优劣势,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前瞻性的进行规划编制。最后,对河南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我们乐观其成。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产业升级对接的路径探讨.《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11(5) 梁丹 李剑力
  [2]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培育机制及成长动力研究.《科技与经济》CSSCI-2012年4期 楚明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暖通专业应用广泛。暖通专业的设计工作成为目前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优秀的暖通空调设计,应对专业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使其综合效益最高,而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这就直接影响到暖通空调方案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字:暖通设计 建筑 设计问题  0 引言  由于暖通空调的广泛应用,暖通专业的设计工作便尤为重要,主要方向就是:采
期刊
【摘 要】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是城市建设的不同阶段,两者是计划与实施的关系,只有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城市建设保驾护航。首先是长期的滞后,随后出现了短期的过热,即使在经过调整后的今天,仍存在一些不协调的问题。其中,城市规划与房地产业的不协调性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一个方面。如何采取措施,才能促使形成房地产业这一地域性很强的产业的发展与城市规划发展的良性互动,使房地产业这一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更好
期刊
摘要:建筑的功能是指建筑体现使用价值的本质内容,建筑形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筑的功能与形式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相互依赖、相得益彰。具体到建筑设计上,功能是核心,形式需要简洁。徽派建筑是功能和形式相互协调的统一体,徽派建筑作为民居建筑艺术,是反映当地文化的载体,对于徽派建筑不应只进行延续传承的研究,更为迫切的是对它进行创新发展的研究。  关键词:功能形式;徽派建筑;传承发展  建筑的功能和形式既是矛盾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更多更先进的建筑设计出现,但现在经济社会追求的是效益,因此,在建筑设计阶段,提升对经济性问题的认识和研究,对于促成建筑发展、步入高效、集约化轨道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经济性理念;问题;原则;分析  自从工业社会以来,建筑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建筑业也是能源高消耗的产业之一,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社会资源
期刊
摘 要:为了保证景观灯具能够达到照明设计师的设计要求和灯具的使用安全,提高灯具的寿命,需要电气设计人员做好景观照明配电设计。从以下四点,来阐述景观照明配电设计方法:配电箱定位、配电缆线路由的选取、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选择、景观照明灯具接地保护。设计通过对包头建设路体育馆景观照明配电设计在细节上的把控,不仅可以保证景观照明的艺术效果,还可以减少灯具维修次数,在经济上为业主单位节省维修费用。当人体接触
期刊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也不断扩张,城市的土地资源日益稀缺,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大潮中不断涌出。高层建筑为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工作生活的使用空间,带来了更多的绿地,也带来了高雅丰富的城市规划,使得城市越来越美。然而它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1. 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高层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经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近几年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凭借其较大的抗侧刚度以及良好的抗震性,被普遍应用在多层或高层的混凝土建筑中。本文分析了建筑墙结构设计在建筑应用中的原则与具体问题,以此来使得建筑结构设计更合理,提高建筑的质量与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剪力墙结构;应用分析  剪力墙因其结构钢度大、抗震能力强以及整体性好等特点而被广泛的应用到建筑结
期刊
摘要: 因全国正在逐步开展对新农村的建设活动,村庄的居住点整顿规划设计则是关于利用土地的总体规划一个重点。怎样可以做到因地制宜的去建设新农村是实践操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而解决这项建设规划整治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有保护,要改善,还要有建设”,要在总体规划上对村庄进行围绕居民居住点的整顿规划建设的设计。  关键字:村庄 发展建设 规划  一、调查分析项目概况  (1)、先对要建设的村庄做一个调查和分析
期刊
之江大学是13所在华基督教教会大学之一,由美国长老会差会创办。现为浙江大学之江校区。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从1907年之江学堂购买秦望山荒地开办学校以来,至今仍拥有20余幢建筑遗产,整个建筑群布局高低错落,与空间环境融为一体。之江大学校址已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上下红房建于1910年,其建筑保存完好,整体格局基本呈现原状。作为建校初期开始修建的教授住宅之一,上下红房基本上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膨胀、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成为城市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重大阻碍。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在城市规划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城市规划已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以更好的进行城市规划提供可借鉴性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利用;保护  一、城市规划面临的已有生态环境问题  (一)自然资源紧缺  城市规划对各种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