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胆漏 胆道外科手术 引流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近20年来我院共行胆管手术2547例,并发胆漏25例,发生率0.98%。本组男16例,女9例,年龄20~75岁,平均54.6岁,合并糖尿病2例,尿毒症1例,肝昏迷1例,均有腹痛、腹胀。有腹痛、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急性弥漫腹膜炎者共8例。
胆漏的部位及发生原因:①肝创面胆管漏7例(其中包括有肝癌行肝叶切除,胆囊癌附加肝叶切除,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132例,发生率0.53%);②单纯胆囊切除术1408例,发生胆漏7例,发生率0.49%;③胆囊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791例,术后并发胆漏4例,发生率为0.50%,拔管厚并发胆漏4例,发生率0.50%;④胆肠吻合术216例,发生胆漏3例,发生率0.13%。
发现胆漏时间:本组术后3天之内20例,术后1周4例,术后2周1例,其中插T管厚出现胆漏4例中,1例插管后第2天B超指导下,穿刺证实,另3例在插拔T管4小时以后发现。胆漏量在20~1600ml/日不等。
结 果
本组其中16例径输液抗感染,抑制消化分泌,解痉,镇痛等,保守治疗。再行置管行负压吸引引流12例(从引流管腔内插入细塑料管双套管負压吸引或从T管口插入导尿管引流),手术治疗9例,发现胆囊床漏胆汁4例,给予重新缝合胆囊床,胆囊管重新结扎1例,重置T管2例,胆漏周围置管3例,本组病例全部治愈。
讨 论
胆漏的原因:任何肝胆系统手术均可发生胆漏,国外报道主要以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肝移植术后,也可见于肝叶切除术,本组胆管术后胆漏,多为医源性损伤所引起。本组T管引起胆漏的病例,主要原因为胆总管缝合不严,胆总管曾行多处粗针穿刺,T管过硬过粗引起缝合后胆道张力过大。使用对组织刺激性小的材料导管(硅酸或聚氯乙烯管)。年老体弱或术后应用激素治疗,均可影响窦道形成,T管放置扭曲,打结或未从肝下引出,使窦道过长,技管时间力过度可损伤窦道。
胆漏的预防:肝胆系流手术,预防胆漏主要措施应该为规范细致的手术操作和遵循相应的外科原则,胆漏是可以预防的,术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术中显露良好,仔细解剖,正确辩认Colot三角结构,防止误伤。②结扎胆囊管应离胆总管0.5cm行双重结扎或缝扎,残端不宜太短,以防结扎松动脱落。③肝断面及胆囊床胆漏,在发现可疑处用8字缝扎,或电灼封闭。④胆肠吻合漏主要与吻合技术及全身状况局部条件有关,加置T管引流更安全。⑤合理选择T管,T管外经应小于胆总管内经,合理修剪短臂,仔细缝合胆总管,缝合后注水检查有无胆漏,T管应以腹壁的近距离引出,可用大网膜或胆园韧带包裹T管以利窦形成。对高龄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病患者,在积极制原发病和营养支持等基础上适当延长拔管时间,4周以上可能较为安全。
胆漏的治疗:肝胆系流手术,一旦术后出现胆漏就要及时处理,减少病死率,对腹膜炎症状较轻,腹部体征局限,生命体征稳定,引流管通畅者;应行先行保守治疗,主要是加强引流,在原引流管内插入0.3cm塑料管,行双套管负压吸引,引流不畅及并发感染者,应从引流旁置细导尿管,滴抗生素冲洗,控制感染并保持引流通畅,对T管摘后胆漏从原T管口插入导尿管引流,对于胆汁引流不畅应作观察,部分病人漏口小的可自行愈合,对病情重,应尽早再次手术治疗手术时选择合理有效手术方式,以抢救病人生命为原则。
参考文献
1 黄莛庭.腹部外科手术并发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25-439.
2 黎车明.拔T管后胆漏6例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7,17(4):236.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近20年来我院共行胆管手术2547例,并发胆漏25例,发生率0.98%。本组男16例,女9例,年龄20~75岁,平均54.6岁,合并糖尿病2例,尿毒症1例,肝昏迷1例,均有腹痛、腹胀。有腹痛、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急性弥漫腹膜炎者共8例。
胆漏的部位及发生原因:①肝创面胆管漏7例(其中包括有肝癌行肝叶切除,胆囊癌附加肝叶切除,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132例,发生率0.53%);②单纯胆囊切除术1408例,发生胆漏7例,发生率0.49%;③胆囊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791例,术后并发胆漏4例,发生率为0.50%,拔管厚并发胆漏4例,发生率0.50%;④胆肠吻合术216例,发生胆漏3例,发生率0.13%。
发现胆漏时间:本组术后3天之内20例,术后1周4例,术后2周1例,其中插T管厚出现胆漏4例中,1例插管后第2天B超指导下,穿刺证实,另3例在插拔T管4小时以后发现。胆漏量在20~1600ml/日不等。
结 果
本组其中16例径输液抗感染,抑制消化分泌,解痉,镇痛等,保守治疗。再行置管行负压吸引引流12例(从引流管腔内插入细塑料管双套管負压吸引或从T管口插入导尿管引流),手术治疗9例,发现胆囊床漏胆汁4例,给予重新缝合胆囊床,胆囊管重新结扎1例,重置T管2例,胆漏周围置管3例,本组病例全部治愈。
讨 论
胆漏的原因:任何肝胆系统手术均可发生胆漏,国外报道主要以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肝移植术后,也可见于肝叶切除术,本组胆管术后胆漏,多为医源性损伤所引起。本组T管引起胆漏的病例,主要原因为胆总管缝合不严,胆总管曾行多处粗针穿刺,T管过硬过粗引起缝合后胆道张力过大。使用对组织刺激性小的材料导管(硅酸或聚氯乙烯管)。年老体弱或术后应用激素治疗,均可影响窦道形成,T管放置扭曲,打结或未从肝下引出,使窦道过长,技管时间力过度可损伤窦道。
胆漏的预防:肝胆系流手术,预防胆漏主要措施应该为规范细致的手术操作和遵循相应的外科原则,胆漏是可以预防的,术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术中显露良好,仔细解剖,正确辩认Colot三角结构,防止误伤。②结扎胆囊管应离胆总管0.5cm行双重结扎或缝扎,残端不宜太短,以防结扎松动脱落。③肝断面及胆囊床胆漏,在发现可疑处用8字缝扎,或电灼封闭。④胆肠吻合漏主要与吻合技术及全身状况局部条件有关,加置T管引流更安全。⑤合理选择T管,T管外经应小于胆总管内经,合理修剪短臂,仔细缝合胆总管,缝合后注水检查有无胆漏,T管应以腹壁的近距离引出,可用大网膜或胆园韧带包裹T管以利窦形成。对高龄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病患者,在积极制原发病和营养支持等基础上适当延长拔管时间,4周以上可能较为安全。
胆漏的治疗:肝胆系流手术,一旦术后出现胆漏就要及时处理,减少病死率,对腹膜炎症状较轻,腹部体征局限,生命体征稳定,引流管通畅者;应行先行保守治疗,主要是加强引流,在原引流管内插入0.3cm塑料管,行双套管负压吸引,引流不畅及并发感染者,应从引流旁置细导尿管,滴抗生素冲洗,控制感染并保持引流通畅,对T管摘后胆漏从原T管口插入导尿管引流,对于胆汁引流不畅应作观察,部分病人漏口小的可自行愈合,对病情重,应尽早再次手术治疗手术时选择合理有效手术方式,以抢救病人生命为原则。
参考文献
1 黄莛庭.腹部外科手术并发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25-439.
2 黎车明.拔T管后胆漏6例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7,17(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