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阅卷统计结果看,今年我省高考语文作文在29.5分这个极低分以下的有5300多篇。这些极低分的文章大多是偏题的,而究其偏题的原因,主要是没有看清一个要求——“综合上述材料”。
在高考作文题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选准角度”“选好角度”这样的要求。如果认为这表示可以从材料中任意选择一个角度下笔写作,那是大错特错。高考阅卷对文章的立意按照审题准确与否分为四个层级:中心角度、重要角度、次要角度和沾边角度。“选准角度”“选好角度”要求我们在写作时最好选择中心角度下笔,其次是重要角度,从次要角度、沾边角度出发写作的往往被算作偏题甚至离题。
比如今年我省的高考作文题,引用了三位作家谈论童心及童心早泯现象的话,这三段文字既相互独立又有一定的联系,后面还有这样一句话:“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这句话就规定了写作立意的出发点——所谓“综合上述材料”,就是要同学们把三句话联系起来看,由三句话的共同指向“童心早泯现象”出发立意。如果没有注意这一点,只根据材料中的某句话、某个词来立意写作,那就选不准角度,也选不好角度,文章只能是偏题或离题的了。
所以,在审题立意时,务必认真仔细看清题目材料中的这类提示语,它们往往告诉我们从什么角度出发审题立意才能找准中心角度。
任选角度立意
常见的表述: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从上述观点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
……
比如2012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作文题,引用了女作家刘继荣关于在路边鼓掌还是路上奔跑的一篇博文,同时给出了网民们的三种不同观点。材料后面的提示语这样说: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显然,写作时只要从三种观点中选取自己最有话说的下笔即可,不论选哪种观点都是切题的。
综合材料立意
常见的表述: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文章。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文章。
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章。
……
综合材料来立意是当下作文命题的主流,前面提到的今年我省的高考作文题便是典型。又比如下面这个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商人萧百佑所著《所以,北大兄妹》一书于2011年6月出版,写的是自己如何将儿女“打”进北大的故事。他的四个孩子中有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萧百佑的教育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被称为“中国狼爸”。
材料二:经过公开面试和专家组评定,南师附中2012年北大清华推荐生正式出炉:高三(15)班的朱妮成为北大推荐生;高三(16)班的时羽剑成为清华推荐生。他们的父亲与孩子们一同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因为对孩子平等温和,这两位爸爸被媒体称为“羊爸”。
请就上述教育现象,发表你的看法,写一篇文章。
提示语要求“请就上述教育现象,发表你的看法”。材料一讲的是“狼爸”现象,材料二讲的是“羊爸”现象,如果只选其中一种教育现象来写作是不全面的。这两种现象是对立的,但它们共同指向“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所以,写作时必须从这个角度出发,对材料呈现的两种相反的社会教育现象进行理性的分析,表达自己对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更有效果的看法,这样立意才是中心角度。按照提示方向立意
常见的表述: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对“***”怎样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为题写一篇文章。
……
有时候,命题材料指向的写作立意点是很宽泛的概念,而提示语则会把这个宽泛的概念落实到某个具体的点上,要我们按照提示的方向立意。比如下面这个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会有许多梦相随。有时,我们生活在近处,但梦已将我们带到远方;有时,我们生活在现实中,但仿佛行走在梦里,因为梦也会成为现实!梦想的强弱,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强弱。
个人有梦想,国家同样有梦想。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演讲,具体阐述中国梦。他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梦让我们对远方充满期待,梦让我们回到往日的快乐时光,梦让我们对现实永不满足,梦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憧憬。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对“我的梦与中国梦”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对于这个题目,审题时不难得出材料指向的是“梦想”。提示语“上面的材料引发你对‘我的梦与中国梦’怎样的思考”告诉我们,所写内容必须是对“我的梦与中国梦”的思考,必须把“我的梦”与“中国梦”联系起来写作。比如阐述“我的梦”与“中国梦”的关系、阐述在实现“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我的梦”等都是符合题意的中心角度。而如果无视这个立意指向,只就“我的梦”或“中国梦”讲述故事、抒发感情或发表议论,无论立意多高、情感多真、议论多深,都是不符合命题要求的。
也许有人会说,提示写作立意的话语紧跟在材料之后容易被忽视,命题者这样做,是否有故意为难同学们之嫌?非也!审题能力是一个人写作能力的充分体现,而强化培养同学们的审题能力,一直是浙江省高考命题与阅卷专家反复强调的。所以,同学们写作时,务必认真仔细地看清材料提示的审题立意出发点。
·新之语用·
阅读《春暖花开》歌词片段,按要求作答。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每次怒放,都是心中喷发的爱。
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
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
穿越阴霾,阳光洒满你的窗台。
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
(1) 将“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这句歌词扩写为一段散文,不超过60字。
(2) 仿照“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写一句歌词,注意押韵。
【参考答案】
(1) 风儿吹来,它是我和天空的信使,给我带来天空的问候和祝福。风儿啊,请你代我向天空捎话,告诉它,我会幸福的,我是幸福的。
(2) 生命如歌,时而舒缓,时而慷慨。
·病句纠错·
请指出下列病句的病因,并修改病句。
(1) 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出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2) 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参考答案】
(1) 病因: 成分残缺。改为: 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出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的景象。
(2) 病因: 缺少主语。改为: 粗粗一看,《品三国》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在高考作文题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选准角度”“选好角度”这样的要求。如果认为这表示可以从材料中任意选择一个角度下笔写作,那是大错特错。高考阅卷对文章的立意按照审题准确与否分为四个层级:中心角度、重要角度、次要角度和沾边角度。“选准角度”“选好角度”要求我们在写作时最好选择中心角度下笔,其次是重要角度,从次要角度、沾边角度出发写作的往往被算作偏题甚至离题。
比如今年我省的高考作文题,引用了三位作家谈论童心及童心早泯现象的话,这三段文字既相互独立又有一定的联系,后面还有这样一句话:“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这句话就规定了写作立意的出发点——所谓“综合上述材料”,就是要同学们把三句话联系起来看,由三句话的共同指向“童心早泯现象”出发立意。如果没有注意这一点,只根据材料中的某句话、某个词来立意写作,那就选不准角度,也选不好角度,文章只能是偏题或离题的了。
所以,在审题立意时,务必认真仔细看清题目材料中的这类提示语,它们往往告诉我们从什么角度出发审题立意才能找准中心角度。
任选角度立意
常见的表述: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从上述观点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
……
比如2012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作文题,引用了女作家刘继荣关于在路边鼓掌还是路上奔跑的一篇博文,同时给出了网民们的三种不同观点。材料后面的提示语这样说: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显然,写作时只要从三种观点中选取自己最有话说的下笔即可,不论选哪种观点都是切题的。
综合材料立意
常见的表述: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文章。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文章。
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章。
……
综合材料来立意是当下作文命题的主流,前面提到的今年我省的高考作文题便是典型。又比如下面这个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商人萧百佑所著《所以,北大兄妹》一书于2011年6月出版,写的是自己如何将儿女“打”进北大的故事。他的四个孩子中有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萧百佑的教育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被称为“中国狼爸”。
材料二:经过公开面试和专家组评定,南师附中2012年北大清华推荐生正式出炉:高三(15)班的朱妮成为北大推荐生;高三(16)班的时羽剑成为清华推荐生。他们的父亲与孩子们一同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因为对孩子平等温和,这两位爸爸被媒体称为“羊爸”。
请就上述教育现象,发表你的看法,写一篇文章。
提示语要求“请就上述教育现象,发表你的看法”。材料一讲的是“狼爸”现象,材料二讲的是“羊爸”现象,如果只选其中一种教育现象来写作是不全面的。这两种现象是对立的,但它们共同指向“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所以,写作时必须从这个角度出发,对材料呈现的两种相反的社会教育现象进行理性的分析,表达自己对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更有效果的看法,这样立意才是中心角度。按照提示方向立意
常见的表述: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对“***”怎样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为题写一篇文章。
……
有时候,命题材料指向的写作立意点是很宽泛的概念,而提示语则会把这个宽泛的概念落实到某个具体的点上,要我们按照提示的方向立意。比如下面这个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会有许多梦相随。有时,我们生活在近处,但梦已将我们带到远方;有时,我们生活在现实中,但仿佛行走在梦里,因为梦也会成为现实!梦想的强弱,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强弱。
个人有梦想,国家同样有梦想。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演讲,具体阐述中国梦。他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梦让我们对远方充满期待,梦让我们回到往日的快乐时光,梦让我们对现实永不满足,梦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憧憬。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对“我的梦与中国梦”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对于这个题目,审题时不难得出材料指向的是“梦想”。提示语“上面的材料引发你对‘我的梦与中国梦’怎样的思考”告诉我们,所写内容必须是对“我的梦与中国梦”的思考,必须把“我的梦”与“中国梦”联系起来写作。比如阐述“我的梦”与“中国梦”的关系、阐述在实现“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我的梦”等都是符合题意的中心角度。而如果无视这个立意指向,只就“我的梦”或“中国梦”讲述故事、抒发感情或发表议论,无论立意多高、情感多真、议论多深,都是不符合命题要求的。
也许有人会说,提示写作立意的话语紧跟在材料之后容易被忽视,命题者这样做,是否有故意为难同学们之嫌?非也!审题能力是一个人写作能力的充分体现,而强化培养同学们的审题能力,一直是浙江省高考命题与阅卷专家反复强调的。所以,同学们写作时,务必认真仔细地看清材料提示的审题立意出发点。
·新之语用·
阅读《春暖花开》歌词片段,按要求作答。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每次怒放,都是心中喷发的爱。
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
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
穿越阴霾,阳光洒满你的窗台。
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
(1) 将“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这句歌词扩写为一段散文,不超过60字。
(2) 仿照“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写一句歌词,注意押韵。
【参考答案】
(1) 风儿吹来,它是我和天空的信使,给我带来天空的问候和祝福。风儿啊,请你代我向天空捎话,告诉它,我会幸福的,我是幸福的。
(2) 生命如歌,时而舒缓,时而慷慨。
·病句纠错·
请指出下列病句的病因,并修改病句。
(1) 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出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2) 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参考答案】
(1) 病因: 成分残缺。改为: 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出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的景象。
(2) 病因: 缺少主语。改为: 粗粗一看,《品三国》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