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高楼思渺然此心安处是吾乡——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群文阅读思考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ll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文阅读指的是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相较于传统的单篇教学,它更具比较性、多维性、主观性和综合性.因此,面对群文阅读,许多教师束手无策.其实我们可以串联文中的人物、描写的手法,表现的情感等,让学生更系统深入的理解.以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我们可以紧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人的心志,辨析诗人的境界,感悟文化的精深.
其他文献
《春江花月夜》是唐诗中颇负盛名的佳篇.闻一多先生将其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唐诗杂论·宫体诗的救赎》).但闻先生并没有给出详细的解说.各种评述多以疏通串解诗句本身为己任,很少触及它独特的抒情视角——站在整个人类立场上,对一轮晈月给所有人带来的丰美情感所发出的浩大感喟.人们常说这首诗中有“宇宙意识”,但往往只限于对开头那几个问题的赞叹,却难得由此触及蕴涵全诗抒情中的“人类情怀”.这原本是张若虚最富有突破性的领悟.而最接近张若虚这番广大深沉浩叹的,应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两
期刊
在诗词教学中,有效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还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以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的想象教学解读为例,通过景象想象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把握诗词意境,体会作者感情,实现诗词学习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