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体育教学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初三;体育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7-049-01
一、树立全体同学获取满分的信心
体育中考成绩40分已计入中考总分中,它不仅仅是衡量学生体质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升学,特别是部分文化成绩较优秀的学生。如何培养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信心,首先,要做好引导,学生的信心是在体育教师的正确启发引导下,逐步树立起来的。其次,要提出要求,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提出适当的要求,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强项和弱项指出提高成绩的方法。再次,要耐心热情,教师既要从严要求,又要循循善诱,要诚心、热情,适当予以鼓励,切忌冷嘲热讽,否则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导致丧失信心。
二、合理安排学期教学计划
经过一个寒假的休整,学生的整体运动能力有所下降,开学初期,教师在课的量和强度上要合理科学,遵循运动规律,适当控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周训练计划,让学生的体能逐步恢复,自然过渡到下一阶段。具体步骤:
(一)组织第一次模拟测试工作
为了解学生阶段性练习效果,在开学第二周组织第一次本校的体育模拟测试工作,通过模拟,让教师掌握本班级的基本教学情况,让学生知道自己各项成绩,再通过各种方式将成绩告知家长,家校通力合作,为学生本阶段的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模拟测试的成绩及时公布到各班。
(二)制定本阶段的周训练计划
要科学地安排本阶段的体育教学与训练,抓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实行分层教学。将学生根据运动项目、身体素质、运动兴趣、学习基础、性别等分成培优组、平行组、补差组(肥胖、瘦弱、特异体质的)、男女生组以及各个项目组等,根据各组的实际运动水平和技能,制定教学和训练计划、目标,逐步提高成绩。
在课堂上采用先集体教学后分组教学的方法。可利用集体教学的时间,向学生介绍考核项目的考试方法和规则,把每个项目的特点和相关素质要求介绍给学生,同时系统地进行必考项目的技术和技能训练;在学生练习选项时采用分组教学法,指定小组长负责,教师在几个项目中巡回指导,发现错误立即纠正;备课组加强集体备课,备场地、内容、学生,避免因场地、器材不够影响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形式可更加灵活多样,当安排的教学内容部分学生能保证拿满分了,就不必要还是一刀切,浪费时间,可以让这部分学生自我补差。
注意学生的营养和恢复,防止运动损伤发生。没有恢复就没有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训练后的恢复性练习,每次训练课结束要及时,全面地恢复,并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放松练习动作。另外,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合理设计学生的运动强度和量防止学生因过度疲劳而造成运动损伤,影响学生的文化成绩学习和训练。
(三)组织第二次模拟测试工作
结合学校初三一模考试时间再组织第二次本校的体育模拟测试工作。然后进行体育考试报名选项工作。
(四)考试期要做的工作
1.做好日常的心理辅导:心理素质是运动场上的灵魂,没有好的心理素质就没有学生在考场上的良好发挥。学生一般心理素质不稳定,比赛经验少,自信心不足,因此要经常和学生谈心,使其提高自信心,增强求胜的欲望和不服输的精神;要增强学生临场兴奋性,消除心理的紧张情绪,培养良好的迎考状态和心理素质。
2.抓好考前的心理疏导:教师要把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想到,要有应急预案,要教会学生,对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临场考试前,教师应向考生进行心理战术布置,使其采用自我暗示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心理调控。
3.指导学生处理好文化课与体育活动的关系:要主动与其它文化学科老师协调,合理安排训练与文化课学习,不占用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和学生必要的休息时间。经常督促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主动与班主任配合,保证学生体育和文化课成绩同时提高。同时,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训,强化考前的心理辅导和场地适应。
三、上好体育中考结束后的体育课
众所周知7 1大于8,中考结束后体育课不能停。体育课的目的是用来调节繁重的文化课。学生的安全要放在第一位,同时,不能简单地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而把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变成了内容枯燥乏味、活动形式单一的训练课,也不能把准备活动当作体育课的全部。
任务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很有效的,学生能完成课堂任务的,可以进行自主练习如打篮球羽毛球等,每节课要先确保有足够的活动和练习时间。在体育课中,教师既要照顾到学生的安全与兴趣又要努力提高体育课的效率,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是不小的挑战。教材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要原因。“人类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游戏是人类追求乐趣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是自发的,不是在别人强制下进行的,而且游戏的结果是事先不知道的,所以游戏具有很大的魅力,可以多开展游戏活动。学生需要新颖、实用、有挑战性的游戏方式。体育教师要开动脑筋,认真组织实施。
四、加强初高中课程衔接,培养终身热爱体育
初中阶段体育课程多采用单元的教学方式。而高中阶段采用选修模块教学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选修模块。在高中构建的主要是单一教材单元,例如,篮球选项单元、武术选项单元、游泳选项单元等。初中体育教师要做好初高中课程衔接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关键词:初三;体育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7-049-01
一、树立全体同学获取满分的信心
体育中考成绩40分已计入中考总分中,它不仅仅是衡量学生体质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升学,特别是部分文化成绩较优秀的学生。如何培养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信心,首先,要做好引导,学生的信心是在体育教师的正确启发引导下,逐步树立起来的。其次,要提出要求,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提出适当的要求,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强项和弱项指出提高成绩的方法。再次,要耐心热情,教师既要从严要求,又要循循善诱,要诚心、热情,适当予以鼓励,切忌冷嘲热讽,否则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导致丧失信心。
二、合理安排学期教学计划
经过一个寒假的休整,学生的整体运动能力有所下降,开学初期,教师在课的量和强度上要合理科学,遵循运动规律,适当控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周训练计划,让学生的体能逐步恢复,自然过渡到下一阶段。具体步骤:
(一)组织第一次模拟测试工作
为了解学生阶段性练习效果,在开学第二周组织第一次本校的体育模拟测试工作,通过模拟,让教师掌握本班级的基本教学情况,让学生知道自己各项成绩,再通过各种方式将成绩告知家长,家校通力合作,为学生本阶段的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模拟测试的成绩及时公布到各班。
(二)制定本阶段的周训练计划
要科学地安排本阶段的体育教学与训练,抓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实行分层教学。将学生根据运动项目、身体素质、运动兴趣、学习基础、性别等分成培优组、平行组、补差组(肥胖、瘦弱、特异体质的)、男女生组以及各个项目组等,根据各组的实际运动水平和技能,制定教学和训练计划、目标,逐步提高成绩。
在课堂上采用先集体教学后分组教学的方法。可利用集体教学的时间,向学生介绍考核项目的考试方法和规则,把每个项目的特点和相关素质要求介绍给学生,同时系统地进行必考项目的技术和技能训练;在学生练习选项时采用分组教学法,指定小组长负责,教师在几个项目中巡回指导,发现错误立即纠正;备课组加强集体备课,备场地、内容、学生,避免因场地、器材不够影响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形式可更加灵活多样,当安排的教学内容部分学生能保证拿满分了,就不必要还是一刀切,浪费时间,可以让这部分学生自我补差。
注意学生的营养和恢复,防止运动损伤发生。没有恢复就没有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训练后的恢复性练习,每次训练课结束要及时,全面地恢复,并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放松练习动作。另外,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合理设计学生的运动强度和量防止学生因过度疲劳而造成运动损伤,影响学生的文化成绩学习和训练。
(三)组织第二次模拟测试工作
结合学校初三一模考试时间再组织第二次本校的体育模拟测试工作。然后进行体育考试报名选项工作。
(四)考试期要做的工作
1.做好日常的心理辅导:心理素质是运动场上的灵魂,没有好的心理素质就没有学生在考场上的良好发挥。学生一般心理素质不稳定,比赛经验少,自信心不足,因此要经常和学生谈心,使其提高自信心,增强求胜的欲望和不服输的精神;要增强学生临场兴奋性,消除心理的紧张情绪,培养良好的迎考状态和心理素质。
2.抓好考前的心理疏导:教师要把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想到,要有应急预案,要教会学生,对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临场考试前,教师应向考生进行心理战术布置,使其采用自我暗示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心理调控。
3.指导学生处理好文化课与体育活动的关系:要主动与其它文化学科老师协调,合理安排训练与文化课学习,不占用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和学生必要的休息时间。经常督促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主动与班主任配合,保证学生体育和文化课成绩同时提高。同时,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训,强化考前的心理辅导和场地适应。
三、上好体育中考结束后的体育课
众所周知7 1大于8,中考结束后体育课不能停。体育课的目的是用来调节繁重的文化课。学生的安全要放在第一位,同时,不能简单地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而把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变成了内容枯燥乏味、活动形式单一的训练课,也不能把准备活动当作体育课的全部。
任务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很有效的,学生能完成课堂任务的,可以进行自主练习如打篮球羽毛球等,每节课要先确保有足够的活动和练习时间。在体育课中,教师既要照顾到学生的安全与兴趣又要努力提高体育课的效率,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是不小的挑战。教材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主要原因。“人类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游戏是人类追求乐趣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是自发的,不是在别人强制下进行的,而且游戏的结果是事先不知道的,所以游戏具有很大的魅力,可以多开展游戏活动。学生需要新颖、实用、有挑战性的游戏方式。体育教师要开动脑筋,认真组织实施。
四、加强初高中课程衔接,培养终身热爱体育
初中阶段体育课程多采用单元的教学方式。而高中阶段采用选修模块教学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选修模块。在高中构建的主要是单一教材单元,例如,篮球选项单元、武术选项单元、游泳选项单元等。初中体育教师要做好初高中课程衔接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