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初中语文;白描手法;写人;写景;叙事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8—0098—01
白描,古谓“白画”,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即运用墨线勾勒形象,不加色彩渲染的一种画法。人们将它运用于文学创作的描写中,就形成了白描手法,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鲁迅先生曾把这种手法概括成十二个字,即“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作文秘诀》)。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寥寥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传神。
一、用白描手法些人,可使人物神韵突出,形象鲜明
1. 描写人物外貌时,运用白描手法可以洞穿骨髓,触及人物灵魂。如,鲁迅《孔乙己》中写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仅仅十七个字,便点出孔乙己的尴尬处境。孔乙己既不属于短衣帮也不属于长衫客,与他们有一定的距离,“站着喝酒”表明他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与短衣帮没两样,但他偏又不肯脱下标志知识分子身份的那件“长衫”,说明特死要面子,硬摆“读书人”架子,思想上羡慕上层阶级,轻视劳动人民,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短短的十七个字就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生动活画出来。
2.描写人物语言时,运用白描手法可传神达意,凸显人物品质。如,朱自清《背影》中写道“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有要事,又怕儿子车上口渴,不顾自己年老体弱,亲自去为儿子买橘子,同时还担心儿子的安全。一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话,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之情。父爱无声,沉默本身也就意味着一种无私的伟大。
3.描写人物动作时,运用白描手法可使人物内心情感的表露更准确、语言凝练。看魏巍的散文《我的老师》中的描写:“仅仅有一次,他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他也笑了。”就在这平平实实的字里行间,蔡老师对学生们的关爱,如一股涓涓细流,從每名读者的心中流出,绵长深远。
二、用白描手法写景,使人感到如临其境,情感动人
优秀的文艺作品之所以感人,就在于作者抒发的是真实感情;感情愈真淳,愈能震撼读者的心灵。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支小令是元人散曲中的名篇,被周德清誉为“秋思之祖”。全曲仅有二十八个字,而作者用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萧瑟凄凉的行旅图景,刻画了一个骑着瘦马在西风残照的古道上艰难跋涉的游子形象,表现了这位天涯游子悲秋怀想的愁苦情怀。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今之所罕见,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了丰富的情感。
三、用白描手法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
采用白描手法叙事,不能繁复铺排华丽的词藻,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如,吴敬梓《儒林外史》写范进看中举的报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惟妙惟肖地描写了范进中举后事态的发展。又如,朱自清《背影》一文中,作者从父爱的一件件琐事,通过父亲的背影,用白描手法,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诚挚的父爱,情透纸背。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是全文情感的凝聚点,作者抓住“父亲是个胖子”的特定体形,通过一连串艰难的动作,特别是爬月台时的描写,不只在于传形,更主要的在于传神。父亲年纪大身体发胖,行动困难,必须“努力”爬月台,而那“攀”、“缩”、“倾”的动作,不仅显示了父亲行动的艰难,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一个父亲为了子女无怨无悔的心,一份让子女永远也回报不了的爱、报答不清的情。
白描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它的最大特点是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而是用最传神之笔加以点化。它不写背景,只突出主体;不求细致,只求传神;不尚华丽,只求朴实。白描手法运用得好,可以收到行文自然真切,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但“成如容易却艰辛”,要体会其妙处并恰当地运用它,在阅读和习作中是非下一番功夫不可的。
编辑:马德佳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8—0098—01
白描,古谓“白画”,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即运用墨线勾勒形象,不加色彩渲染的一种画法。人们将它运用于文学创作的描写中,就形成了白描手法,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鲁迅先生曾把这种手法概括成十二个字,即“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作文秘诀》)。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寥寥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传神。
一、用白描手法些人,可使人物神韵突出,形象鲜明
1. 描写人物外貌时,运用白描手法可以洞穿骨髓,触及人物灵魂。如,鲁迅《孔乙己》中写道“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仅仅十七个字,便点出孔乙己的尴尬处境。孔乙己既不属于短衣帮也不属于长衫客,与他们有一定的距离,“站着喝酒”表明他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与短衣帮没两样,但他偏又不肯脱下标志知识分子身份的那件“长衫”,说明特死要面子,硬摆“读书人”架子,思想上羡慕上层阶级,轻视劳动人民,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短短的十七个字就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生动活画出来。
2.描写人物语言时,运用白描手法可传神达意,凸显人物品质。如,朱自清《背影》中写道“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有要事,又怕儿子车上口渴,不顾自己年老体弱,亲自去为儿子买橘子,同时还担心儿子的安全。一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话,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之情。父爱无声,沉默本身也就意味着一种无私的伟大。
3.描写人物动作时,运用白描手法可使人物内心情感的表露更准确、语言凝练。看魏巍的散文《我的老师》中的描写:“仅仅有一次,他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他也笑了。”就在这平平实实的字里行间,蔡老师对学生们的关爱,如一股涓涓细流,從每名读者的心中流出,绵长深远。
二、用白描手法写景,使人感到如临其境,情感动人
优秀的文艺作品之所以感人,就在于作者抒发的是真实感情;感情愈真淳,愈能震撼读者的心灵。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支小令是元人散曲中的名篇,被周德清誉为“秋思之祖”。全曲仅有二十八个字,而作者用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萧瑟凄凉的行旅图景,刻画了一个骑着瘦马在西风残照的古道上艰难跋涉的游子形象,表现了这位天涯游子悲秋怀想的愁苦情怀。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今之所罕见,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了丰富的情感。
三、用白描手法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
采用白描手法叙事,不能繁复铺排华丽的词藻,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如,吴敬梓《儒林外史》写范进看中举的报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惟妙惟肖地描写了范进中举后事态的发展。又如,朱自清《背影》一文中,作者从父爱的一件件琐事,通过父亲的背影,用白描手法,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诚挚的父爱,情透纸背。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是全文情感的凝聚点,作者抓住“父亲是个胖子”的特定体形,通过一连串艰难的动作,特别是爬月台时的描写,不只在于传形,更主要的在于传神。父亲年纪大身体发胖,行动困难,必须“努力”爬月台,而那“攀”、“缩”、“倾”的动作,不仅显示了父亲行动的艰难,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一个父亲为了子女无怨无悔的心,一份让子女永远也回报不了的爱、报答不清的情。
白描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它的最大特点是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而是用最传神之笔加以点化。它不写背景,只突出主体;不求细致,只求传神;不尚华丽,只求朴实。白描手法运用得好,可以收到行文自然真切,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但“成如容易却艰辛”,要体会其妙处并恰当地运用它,在阅读和习作中是非下一番功夫不可的。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