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什么是Webquest
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WebQuest是“Web”直译为“网络”,“Quest”是“寻求”、“探索”、“调查”的意思,组合在一起的“WebQuest”现在并没有一个给予它的汉语名词,直译为“网络探索”。WebQuest这种“网络探索”不是网上冲浪,它是一种“专题调查”活动,在这类活动中,部分或所有与学习者互相作用的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根据这一意思我们可以把它译为“网络专题调查”。例如,我们设计出一个关于“黑客”主题的WebQuest课程,让学生调查由于计算机黑客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以及各国针对黑客犯罪而制定的相关法律,对我国的信息安全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这样学生不但知道了什么叫“黑客”,消除了青少年中经常存在的对黑客的盲目崇拜心理,还认识到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这种基于网络的探索式学习,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2 WebQuest教学法分析
WebQuest的任务相对统一,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要以主题为中心,由教师引导以任务来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过程是开放性的;教师依据一定的框架建立了自己的WebOuest课程网页,将那些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的大问题分成一个个小的任务,并将它们根据一定的规律“搭建”起来,引导学生循着一定的思路探究下去,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思维模式。
WebQuest是一种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方式。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分析利用各种网络资源,通过独立或者协作方式找出解决任务的方法(该方法是课本所没有的),并付诸实施。在这期间,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从感性上升到理性。WebQuest能激发学生和老师的兴趣。在资源丰富的网络中,针对需要解决的任务,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出各种解决方案,而不必受课本或课堂的约束。教师在设计WebQuest时,可以采用与课本完全不同的资料,使学生通过新的方法建构知识,达到与课堂教学相同的目标,并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WebQuest是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它以Internet的虚拟空间为资源基础,却以现实世界的问题为任务。要求学生超越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在虚拟世界中分析和评价各种资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任务来自现实世界,故其解决方案必须是现实而可行的)。
3 教学程序
一个WebQuest必须包括绪言(Introduction)、任务(Task)、过程(Process)、资源(Resources)、评估(Evaluation)、结论(Conclusion)等6个部分(关键属性)。除此之外还可以有诸如小组活动、学习者角色扮演、跨学科等非关键属性。下面以excel教学中制作图表一课为例来设计案例:
3.1 绪言(Introduction)。“绪言”部分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给学习者指定方向;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学习者的兴趣。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使得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大量排放,造成全球变暖等气候环境变化,已是万夫所指,二氧化碳浓度逐年升高,地球的平均温度变得越来越高,更强的温室效应会导致海洋升温,致使部分冰川和冰融化,使海平面升高。二氧化碳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有资料显示,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已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v升高到现在的370ppmv,且仍然以每年0.5%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50年前后,将达到450~550ppmv之间。我们开始担忧大自然会对人类的所作所为进行报复,然而现在更多的是要呼吁全社会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3.2 任务(Task)。可参考以下网站:http://www.lrn.cn/zjtg/societyDiscussion/200711/t20071128_172287.htm。http://it.sohu.com/20070308/n248587436.shtml。找出美国、日本、南非、德国、中国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首先在EXCEL统计出各国二氧化碳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选择图表样式,制作出图表;并用各国国旗标出其排放量;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各国都采取了那些措施;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保护我们的环境。
3.3 过程(Process)。①课堂小组分工,六个人为一组。②内容分为三个版块:一是通过网络探索找出以上各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是各个国家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三是我们怎样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此版块可作为讨论题)。③在Excel中设计表格,列出数据。④对表格数据中进行分析,确定图表类型。⑤通过分析各国措施,归纳出主要内容。⑥同学们要采取什么行动保护生存环境。
3.4 资源(Resources)。教师给出的参考网站事先已查找过,能帮助学习者完成任务。资源经过了预选,以便学习者能在主题上集中注意力,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网上冲浪。需要说明的是给学生的资源并不限定在网上,也可以包括非网上的资源。没有道理说一个WebQuest的资源中不可以包括教科书、录音带、与他人面对面的交流。
3.5 评估(Evaluation)。显然,如果我们要证明用网络来学习的花费是值得的,我们需要能够测评学习结果。各组长展示本组作品,教师给出评价指标。作业评估分为三个大的方面:①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20%);②研究成果的质量 (60%);③团结合作精神 (20%)。
3.6 结论(Conclusion)。通过对大家作业的评估,我们知道了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了分析,从数据来看,是在逐年下降,并且各国也给出了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大家想一想,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能为保护我们的地球环境尽一份力?
4 使用WebQuest教学法的价值
使用WebQuest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诸多方面的能力——自学能力、交流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评价和自我评价能力,但更重要的是WebQuest教学法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从以往的接受式获取知识变成主动地去寻找并获取知识。而且,当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解决了问题,那种成功与胜利的喜悦是无法比拟的,它的刺激力量也是无穷的,加以正确的引导便可以激发出其自身无限的潜能。
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WebQuest是“Web”直译为“网络”,“Quest”是“寻求”、“探索”、“调查”的意思,组合在一起的“WebQuest”现在并没有一个给予它的汉语名词,直译为“网络探索”。WebQuest这种“网络探索”不是网上冲浪,它是一种“专题调查”活动,在这类活动中,部分或所有与学习者互相作用的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根据这一意思我们可以把它译为“网络专题调查”。例如,我们设计出一个关于“黑客”主题的WebQuest课程,让学生调查由于计算机黑客造成的破坏和损失以及各国针对黑客犯罪而制定的相关法律,对我国的信息安全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这样学生不但知道了什么叫“黑客”,消除了青少年中经常存在的对黑客的盲目崇拜心理,还认识到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这种基于网络的探索式学习,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2 WebQuest教学法分析
WebQuest的任务相对统一,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要以主题为中心,由教师引导以任务来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过程是开放性的;教师依据一定的框架建立了自己的WebOuest课程网页,将那些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的大问题分成一个个小的任务,并将它们根据一定的规律“搭建”起来,引导学生循着一定的思路探究下去,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思维模式。
WebQuest是一种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方式。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分析利用各种网络资源,通过独立或者协作方式找出解决任务的方法(该方法是课本所没有的),并付诸实施。在这期间,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从感性上升到理性。WebQuest能激发学生和老师的兴趣。在资源丰富的网络中,针对需要解决的任务,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出各种解决方案,而不必受课本或课堂的约束。教师在设计WebQuest时,可以采用与课本完全不同的资料,使学生通过新的方法建构知识,达到与课堂教学相同的目标,并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WebQuest是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它以Internet的虚拟空间为资源基础,却以现实世界的问题为任务。要求学生超越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在虚拟世界中分析和评价各种资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任务来自现实世界,故其解决方案必须是现实而可行的)。
3 教学程序
一个WebQuest必须包括绪言(Introduction)、任务(Task)、过程(Process)、资源(Resources)、评估(Evaluation)、结论(Conclusion)等6个部分(关键属性)。除此之外还可以有诸如小组活动、学习者角色扮演、跨学科等非关键属性。下面以excel教学中制作图表一课为例来设计案例:
3.1 绪言(Introduction)。“绪言”部分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给学习者指定方向;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学习者的兴趣。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使得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大量排放,造成全球变暖等气候环境变化,已是万夫所指,二氧化碳浓度逐年升高,地球的平均温度变得越来越高,更强的温室效应会导致海洋升温,致使部分冰川和冰融化,使海平面升高。二氧化碳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有资料显示,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已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v升高到现在的370ppmv,且仍然以每年0.5%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50年前后,将达到450~550ppmv之间。我们开始担忧大自然会对人类的所作所为进行报复,然而现在更多的是要呼吁全社会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3.2 任务(Task)。可参考以下网站:http://www.lrn.cn/zjtg/societyDiscussion/200711/t20071128_172287.htm。http://it.sohu.com/20070308/n248587436.shtml。找出美国、日本、南非、德国、中国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首先在EXCEL统计出各国二氧化碳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选择图表样式,制作出图表;并用各国国旗标出其排放量;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各国都采取了那些措施;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保护我们的环境。
3.3 过程(Process)。①课堂小组分工,六个人为一组。②内容分为三个版块:一是通过网络探索找出以上各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是各个国家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三是我们怎样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此版块可作为讨论题)。③在Excel中设计表格,列出数据。④对表格数据中进行分析,确定图表类型。⑤通过分析各国措施,归纳出主要内容。⑥同学们要采取什么行动保护生存环境。
3.4 资源(Resources)。教师给出的参考网站事先已查找过,能帮助学习者完成任务。资源经过了预选,以便学习者能在主题上集中注意力,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网上冲浪。需要说明的是给学生的资源并不限定在网上,也可以包括非网上的资源。没有道理说一个WebQuest的资源中不可以包括教科书、录音带、与他人面对面的交流。
3.5 评估(Evaluation)。显然,如果我们要证明用网络来学习的花费是值得的,我们需要能够测评学习结果。各组长展示本组作品,教师给出评价指标。作业评估分为三个大的方面:①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20%);②研究成果的质量 (60%);③团结合作精神 (20%)。
3.6 结论(Conclusion)。通过对大家作业的评估,我们知道了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了分析,从数据来看,是在逐年下降,并且各国也给出了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大家想一想,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能为保护我们的地球环境尽一份力?
4 使用WebQuest教学法的价值
使用WebQuest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诸多方面的能力——自学能力、交流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评价和自我评价能力,但更重要的是WebQuest教学法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从以往的接受式获取知识变成主动地去寻找并获取知识。而且,当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解决了问题,那种成功与胜利的喜悦是无法比拟的,它的刺激力量也是无穷的,加以正确的引导便可以激发出其自身无限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