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个性评价助学生健康发展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_ji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应针对学生的差异做出有针对性的正确的个性评价。因为正确、公正的个性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每个学期结束,学生和家长都会从学校发的《学生成绩报告单》(简称“成绩单”)上看到期末考试的成绩的分数和班主任老师写的评价(即对学生的评价)。班主任老师评价好的自然高兴,评价不好的,不管是学生本人或是家长心里肯定是会百感交集、不是滋味。能够正确对待的,会从自身找原因,不会正确对待的,就会对班主任老师产生怨恨甚至敌对情绪。因此,如何对待学生一学期来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的综合表现给出一个正确客观公正的评价,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为此,本人谈谈自己的认识报告和做法。
  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做评价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这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学生的情况都各不相同,教师写出的评价不能几十个都一样,一定要有所区别。在全班几十个学生中,有品学兼优的;有学习成绩好而表现一般的;有不爱学习、上课调皮捣蛋但劳动表现又很积极的;有经常旷课在外闹事打架的,有经常旷课去泡网吧打电子游戏的;有一经老师指出就改正,也有屡教不改的……,总之、学生个体是千差万别的。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写出不同的评价,体现出个体差异。如果我们老师每次给学生的评价都能事先仔细考虑,肯定其长处,指出他们不足的时候能够点拨式的“避重就轻”,让学生在老师给自己的这种书面评价中真正认识自我,从而扬长避短,那么,我们的这种个性评价就可以说是最为值得肯定的。
  二、对学生的评价要体现客观公正
  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公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对学生的表现写评语做评价时,一定要有事实根据,更不能张冠李戴。比如,一个平时上课非常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的学生,老师在评语里却说他“不太遵守课堂纪律,搞小动作,不专心听讲,”那么,就会冤枉了一个好学生。再比如一个平时从不逃课的学生,班主任在评语里说他“经常与个别同学一起逃课泡网吧打电子游戏,影响了学习。”这个学生就会感到特别委屈,还会因此被家长打,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这种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错误评价会让学生会因此记恨一辈子。所以,班主任写评语时一定要翻开班主任记录,让每个学生的影像在你大脑里反复“过电影”,考虑学生的感受,既要说到点子上,又要客观公正,多说鼓励的话,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从班主任的评价里看到努力的方向和方法,让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还是可以进步的,还是可以成才的,因而更愿意配合老师去教育好孩子,形成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正能量。
  三、对学生的评价要体现师爱,讲究语言艺术
  对学生的评价,除了上文讲到的要有个体差异,体现出个体性特征,体现客观公正之外,还要在写给学生的评价(评语)中,表现出对学生博大的师爱,因为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助学生健康成长、对学生终身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关键因素。此外,还要在写给学生的评语中表现出灵活性和语言艺术,让学生在受教育、受启迪中得到美的享受,让家长从班主任写的评语中感受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爱和良苦用心。给学生写评语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既要使学生从班主任写的评语中读出老师博大的师爱,觉得老师在评语中的每个字、每句话都是真诚的、发自肺腑的,是在教自己、是在给自己指路,是为自己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改正缺点错误的方向,是严父慈母般浓浓的博大的爱,只有更加努力才能对得起老师的苦心培养。同时,学生还可以从老师优美的字句中感受到语言的美感,从而发自肺腑的钦佩老师的才华。做到了这些,不但学生会感谢佩服老师,家长也会感谢佩服老师,营造出一个更好、更和谐的教育氛围。
  另外,最后要慎重声明的是,对学生的个性评价,不但仅仅表现在学期结束时的评语中,就是平时对学生的言行表现。学习努力程度、成绩怎么样等一事一文也不能随便、也要慎重、三思而后讲,真心使对学生的个性评价在学生的进步和健康发展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其他文献
在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里,能长时间听到朗朗读书声的已不多见,这或者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缺失所在。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加强朗读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手段。在小学语文朗读指导中,有些问题不容忽视:一是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二是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指导。  一、语文课堂就应该书声琅琅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这样精妙绝伦的语段:“‘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先生
期刊
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新鲜的活力,自然就有了一份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了起来,演讲、表演、辩证会等,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  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的收获?在参加语文教学交流时,常看到教师花大力量来设计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是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
期刊
考场作文如果有一个好的标题,必定会打动阅卷教师的心,引发阅卷教师的阅读兴趣,从而于无形中提高作文的等级。此外,新颖别致的文题,还可以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和选材范围。近几年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多是话题作文,写好话题作文,拟一个让阅卷教师“一见钟情”的题目,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那么如何才能拟好题目呢?  一、拟题的基本要求  新颖别致、文采飞扬的标题,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首先,标题范围尽量要小,要合理出新
期刊
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教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
期刊
“无话可说”是中学生作文的普遍现象,若不突破“无话可说”这一瓶颈,写好作文几乎就成了一句空话。  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教师应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切实的引导。  一、缺乏生活体验的积累,脑中无货,手里无粮,自然也就“无话可说”  当今中学生课业负担普遍很重,一天到晚均有做不完的作业,一年到头都在“封闭式”管理的圈子里生活。他们很少接触学校以外的社会,很少阅读课本以外的读物,回家
期刊
美育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美化人,语文教材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绝大多数作品无不与美有关,与人的美化有关,可以说,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这富有情感的学科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在素质教育志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今天,美育与语文有质的统一性。韦志成指出:“语文教学要用‘美’吸引学生,其宗旨是在教学中实施美育,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期刊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牵着她的手可以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差生之所以“差”,往往是由于对我们设置的目标缺乏兴趣所至,给他们一个诱惑力让他们心往神驰——如文科教师要尽量挖掘课文里的思想感情内涵,苦心酿造出使之易于吸收的好营养,并打上能够吸引其兴趣的外包装,我课乃磁石,汝心为铁针,牢牢实实地吸住你,想逃也逃不掉了。用一句幽默的话来说:“全成我的俘虏了”。近年来,我大胆地把“投影仪”、“录音机”、“教学挂图”
期刊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敢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敢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展开合理的想象,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创新环境,提供更多的创  新机会。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在语文教学时。教师在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使用的方法能让学生感兴趣,从而学生的思维触角便
期刊
语文是一门具有独特的情感特性和人文内涵的学科。人文教育的核心就是情感教育,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丰富情感,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下面谈谈教学中自己对学生情感调动的认识和一些做法。  一、创设情感氛围,激发学生思维  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首先,在上课伊始,学生的情感,处于蛰伏状态,如何掀起学生情感波澜,促使学生进入最佳情境?实践证明
期刊
新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指明了出路,作为农村语文教师要以新课标为指引,摆脱急功近利,以教育改革为己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还语文教育一篇蓝天。让语文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具体说来就是开放课堂,尽一切可能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读书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多多接触充满时代气息的书刊,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思维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提出“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