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综合治疗后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3年7月至2017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进行保眼综合治疗的RB患儿456例573只眼,其中治疗期间出现RRD的20例2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1例11只眼,女性9例9只眼。双眼RB 13例,单眼RB 7例。RB平均诊断年龄为25个月。RB分期中,C、D、E期分别为1、17、2只眼。既往接受眼动脉介入化学药物治疗(化疗)17只眼,全身静脉化疗11只眼,玻璃体腔化疗8只眼,激光光凝治疗14只眼,冷冻治疗5只眼。行手术治疗12只眼,其中玻璃体切割手术6只眼,外加压手术7只眼。保眼综合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39个月。综合治疗和随访期间全身麻醉状态下行眼底检查。眼底检查间隔时间视瘤体稳定情况1~ 6个月不等。
结果573只眼中,出现RRD 20只眼,发生率为3.5%。20只眼中,发现明确裂孔15只眼(75% );未见明确裂孔5只眼(25% ),激光光凝或冷冻治疗后1个月出现RRD。发生RRD原因中,化疗后钙化瘤体内出现萎缩性裂孔6只眼(30% ),其中多发萎缩性裂孔3只眼;冷冻、激光光凝治疗相关分别为5 (25% )、9只眼(45% )。裂孔直径<2 DD 8只眼(53% );>2 DD 7只眼(47% ),其中钙化瘤体内萎缩性裂孔5只眼。裂孔位于后极部3只眼,赤道部2只眼,周边部10只眼。明显玻璃体视网膜增生1只眼。未见马蹄形裂孔,亦未发生视网膜球形脱离和脉络膜脱离。行手术治疗的12只眼中,手术后视网膜复位9只眼(75% )。所有患眼未发生肿瘤转移。
结论瘤体呈钙化消退以及冷冻、激光光凝治疗是RB患眼发生RRD的主要原因;多数裂孔直径较小且位于周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