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夏季,受到环境、饮食习惯、生活作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患有心血管疾病者很容易引发心绞痛乃至心梗的发作。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倪幼方表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炎热的夏季应特别注意保护心脏,及时给心脏“消暑”。
心血管对气温变化敏感
心血管疾病是慢性疾病,倪幼方介绍,不少患者觉得冬季才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但实际上夏季气温不断攀升,也是心脏疾病高发的时段,不可掉以轻心。
中老年人的心血管对气温的变化最为敏感,而且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等都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夏季受到环境、饮食习惯、生活作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危险因素很容易引发心绞痛乃至心梗的发作。
补水及时可防病
身体缺水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非常危险,因此不要等渴了才喝水。建议每日喝水不少于1500毫升,最好在睡前半小时、半夜醒来及清晨起床后都喝一些凉开水。如有条件可以常喝绿豆汤、莲子汤、百合汤、菊花茶、荷叶茶等,既可补充水分,又能清热解暑。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
由于炎热,人们晚间的入睡往往较晚,倪幼方提醒老人,早晨不宜过早起床,最好6点半以后再起床。卧室最好用遮光较好的窗帘,以免天亮得太早影响休息。中午最好小睡一会,能放松身心,恢复精力。但午睡时间不宜太长。
饮食清淡平稳情绪
天气炎热,人难免烦躁,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当过分激动、紧张,特别是大喜大悲大怒时,由于中枢神经的应激反应,会使动脉血管异常收缩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一定要尽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于激动。
需要注意的是,夏季人的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下降,饮食宜清淡,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黑木耳、豆制品等。经常吃一些瘦肉、鱼类,以保证蛋白质的摄入,但要尽量少吃过于油腻或高脂肪的食物。饭菜不宜过咸,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食盐过多会使血压升高易诱发心绞痛。更重要的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以免发生腹泻,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诱发心脏不适。
(摘自《南方日报》)
心血管对气温变化敏感
心血管疾病是慢性疾病,倪幼方介绍,不少患者觉得冬季才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但实际上夏季气温不断攀升,也是心脏疾病高发的时段,不可掉以轻心。
中老年人的心血管对气温的变化最为敏感,而且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等都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夏季受到环境、饮食习惯、生活作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危险因素很容易引发心绞痛乃至心梗的发作。
补水及时可防病
身体缺水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非常危险,因此不要等渴了才喝水。建议每日喝水不少于1500毫升,最好在睡前半小时、半夜醒来及清晨起床后都喝一些凉开水。如有条件可以常喝绿豆汤、莲子汤、百合汤、菊花茶、荷叶茶等,既可补充水分,又能清热解暑。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
由于炎热,人们晚间的入睡往往较晚,倪幼方提醒老人,早晨不宜过早起床,最好6点半以后再起床。卧室最好用遮光较好的窗帘,以免天亮得太早影响休息。中午最好小睡一会,能放松身心,恢复精力。但午睡时间不宜太长。
饮食清淡平稳情绪
天气炎热,人难免烦躁,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当过分激动、紧张,特别是大喜大悲大怒时,由于中枢神经的应激反应,会使动脉血管异常收缩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一定要尽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于激动。
需要注意的是,夏季人的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下降,饮食宜清淡,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黑木耳、豆制品等。经常吃一些瘦肉、鱼类,以保证蛋白质的摄入,但要尽量少吃过于油腻或高脂肪的食物。饭菜不宜过咸,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食盐过多会使血压升高易诱发心绞痛。更重要的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以免发生腹泻,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诱发心脏不适。
(摘自《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