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环唑与氟唑菌酰羟胺及其复配对小麦赤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来源 :现代农药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iaoming198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降低小麦赤霉病菌潜在抗药性的产生,筛选出高效防治药剂,本研究测定氟环唑和氟唑菌酰羟胺及其5种不同配比混剂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增效组合筛选及田间防效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氟环唑、氟唑菌酰羟胺的EC50分别为0.870 2、0.289 5 mg/L;氟环唑和氟唑菌酰羟胺按照1∶1质量比混配后的EC50为0.270 6 mg/L,协同增效系数为1.605 6,具有增效作用。其按质量比1∶1复配后的组合物防效显著优于其单剂的防效及市场上其他单剂防效,最高可达90.16%。
其他文献
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的菌核病是油菜上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为明确河南省油菜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15年和2016年从河南省5个地市采集分离的127株油菜菌核病菌对氟吡菌酰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氟吡菌酰胺对供试油菜菌核病菌菌株的EC50值范围在0.0100~0.0989μg/mL之间,平均值为(0.0546±0.02
期刊
为了迎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领域积极改革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空间和机会,给他们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从而让他们找到学习的乐趣。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讲授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初中生全面发展。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历史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多样化和趣味性的历史实践活动吸引学生学习的热情,加强指导学习方法,将历史课堂打造成学习的乐园,确保每一个学生
期刊
<正>据《农药学学报》2023年第2期《樱桃黑斑病菌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作者轷思玲等)报道,为评估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氟唑菌酰羟胺在樱桃黑斑病防治上的应用潜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樱桃黑斑病菌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群体(n=103)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评价了该药剂对A. alternata菌株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及其对樱桃黑斑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期刊
【目的】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黄瓜靶斑病是世界公认的黄瓜三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黄瓜的产量和品质。随着防治药剂的连续使用,其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本研究旨在明确山东省多主棒孢对常用杀菌剂的抗性情况,为黄瓜靶斑病的药剂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筛选高效混配药剂为多主棒孢的抗药性治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从山东省不同地区采集、分离纯化获得140株多主棒孢,采用室内菌
期刊
为明确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DHI)杀线剂氟吡菌酰胺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作用效果,在室内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剂量、不同施药时期该药剂对线虫侵入、根结和雌虫数量以及产卵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黄瓜幼苗移栽前进行土壤处理,氟吡菌酰胺施用剂量为31.25μg/株时,每株2龄幼虫侵染数量和根结数量分别为11.3条和6.4个,相比对照处理显著减少;在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0~
期刊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樱桃黑斑病菌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群体(n=103)对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评价了该药剂对A. alternata菌株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及其对樱桃黑斑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结果表明:氟唑菌酰羟胺对103株A. alternata菌株群体的EC50值在0.027~1.175μg/m L之间,平均EC50值为(0.236
期刊
本研究开展了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和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两种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氟唑菌酰羟胺作为新型药剂,对油菜菌核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为延缓其抗药性,在用药过程中,可使用50 mL/667m~2与戊唑醇·咪鲜胺65 mL/667m~2交替轮换使用,发病偏重的田块适当加大用量至65 mL/667m~2。在实际推广中应注意抓住防治时机,于发病前或初见零星病斑时开始用药。
期刊
为验证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本文选择25%咪鲜胺EC 50 mL/667m~2、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 50 mL/667m~2、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25%咪鲜胺EC 40+50 mL/667m~2共3种药剂配方来研究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0 g/L氟唑菌酰羟胺SC 50 mL/667m~2在油菜盛花期一次施药,病株率为0.67%
期刊
小麦孢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CCN)是严重为害小麦、大麦等麦类作物的一类植物病原线虫,目前在我国16个省市区均有发生,在河南、河北、安徽等小麦主产区为害尤为严重,减产达20%~70%,筛选安全高效的小麦孢囊线虫防治药剂迫在眉睫。作者在前期试验中发现氟吡菌酰胺和阿维菌素拌种对小麦孢囊线虫有较好防效,为进一步优化拌种配方,于2015—2016年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进行了氟吡
会议
为了验证200g/L氟唑菌酰羟胺SC对油菜菌核病的飞防效果,科学指导油菜“一促四防”工作,2021年笔者在钟祥市旧口镇、石牌镇、丰乐镇3个油菜主产区开展飞防试验示范。结果表明:200g/L氟唑菌酰羟胺SC在油菜盛花期施药一次,对油菜菌核病防效68.6%~94.4%,较25%咪鲜胺EC防效提高25.0%~46.5%,较25%咪鲜胺EC增产23.4~53kg/667m~2,防病增产效果显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