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淡拙健 妙趣天成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代大师黄宾虹,以其浑厚华滋的山水画著称于世,较之山水画,他的花鸟画虽不是其创作的重点,但其在花鸟画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清淡、简约、稚拙、刚健是黄宾虹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当我们把目光从他的山水画转向花鸟画时,不难发现这里同样魅力四射,堪称是另一个世界。
  黄宾虹(1865-1955年),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等,祖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我国近现代画坛最具代表性的杰出画家之一。诗文、书法、金石、画学造诣皆深,尤以绘画成就最高。90岁时,曾被授予“中国人民优秀画家”之称誉。黄宾虹的写意山水画笔墨浓郁浑厚,意境郁勃澹宕,以浑厚华滋的独特风貌著称于世,然而,他简淡拙健、妙趣天成的花鸟画,却被山水画的盛名所湮没而鲜为人知。现代著名花鸟大写意画家潘天寿曾说:“人们只知道黄宾老的山水绝妙,其实他的花卉更妙,……妙在自自在在。”著名学者张宗祥举凡宋人的工笔绘画,以及清代诸写意花鸟画家与黄宾虹相比较,他认为从笔墨、设色、布局,皆不相同,“可以说完全另辟了一个世界,看起来觉得淡、静、古、雅,使人胸襟舒适……”
  黄宾虹是一位学者型的画家。他既师古人,更师造化,作为一个典型的借古开今的画家,黄宾虹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底,修养全面。早年他有不少作品曾摹仿明末洁初的一些大家。明代画家恽向是黄宾虹非常仰慕的一位画家,他的别号“予向”即源自于恽向。他曾在“自叙”中说:“余署别号有用‘予向’者,因观明季恽向字香山之笔,华滋浑厚,得董、巨之正传,最合大方家数。虽华亭、娄东、虞山诸贤(指董其昌及清初四王),皆所不逮;心向往之,学之最多。”郑珊、陈崇光是清末画坛以花鸟画名噪一时的画师。前者的墨梅,后者的双钩花卉,也给黄宾虹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影响左右了黄宾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趣味的取向。主要反映于他的题画诗中:“青藤、白阳才不羁,绘事兼通文与诗。取神遗貌并千古,五百年下私淑之。”他正是沿着先辈所遵循的,以徐渭、陈淳为代表的,以“不似之似”“钩花点叶”为艺术取向的花鸟画创作的路子,使他的花鸟画,不落俗套,富有情趣,别具风味。
  黄宾虹的花鸟画在其绘画作品中所占数量不多,但他从年轻至暮年一直在画,并且成就颇高,少有不佳之作,以其80岁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作品以柔曼、清雅为基调,多用淡墨淡色法,笔法、墨法、色法都较简单、纯朴,似是在追求清淡古雅的绘画风格;晚期作品与其山水画作品一样,多用破墨、渍墨法,一般多以色为主、以墨为辅的墨色结合画法,作品沉实浑厚,浓丽古雅,遒劲超逸,生动天然。黄宾虹的花鸟画作品,比较注重写生,他青睐于山间野卉、杂草虫鸟,并将其作为绘画题材。他关注于花卉虫鸟之仪态风韵,而不刻意于其形貌的描摹,尤其花问草虫,夸张乃至“走形”,却意趣横生。这些杂卉野花之乡野生机,使他笔下的传统文人画更显生气。同时,他在绘画的过程中也不断尝试和实验新的技巧和方法,并把文人的深厚学养及艺术家特有的细腻与敏感渗透到作品中。他还推崇以书法的笔法和金石的趣味作画,一波三折,波是起伏的形态,折是笔的方向变化。一勾一勒,无不暗合太极之道,天为一勾,地为一勒。含蓄有力,刚柔得中而变化万千,下笔重,运笔狠,点、曳、斫、拂、披、转、顿、挫,方法多变,技巧纯熟,或快或慢,或齐或整。在用笔上他在古人笔法论的基础上,总结出“五笔”说:笔力要“平”,如锥画沙;笔意要“圆”,如折钗股;笔姿要“留”,如屋漏痕;笔势要“重”,如高山坠石;笔趣要“变”,参差离合,大小斜正,肥瘦短长,俯仰断续,齐而不齐,是为内美。黄宾虹的花鸟画作品,以宿墨宿色藉助水分滋润及毫尖刚柔相济的功力形成特色。他强调笔墨“淋漓而不臃肿”,尤其是关于宿墨与清墨诸法进行突破性的研究与运用,有浓、淡、破、泼、积、焦、宿七墨,这使得他的花鸟画作品用墨浑厚别开生面,洋溢着特有的“黄宾虹”味道。也正是宿墨与清墨这类历来为花鸟画家视为大忌的墨法的渗透与移入,才熔铸成黄宾虹花鸟画华滋浑厚、秀静妍润的魂魄。他的花鸟画在用色上,相对其山水画来说变化更加丰富,能够率真地去吸收民间色彩的感觉,有些作品有显著的民间瓷绘色彩的特点,青绿和玫红的运用尤其得心应手,有民俗感而绝无尘俗味,颜色组织搭配结合的真可谓浑然天成、妙不可言。同时,黄宾虹还特别注重用“脏”色和“浊”色,很多作品初看灰灰的一团,但仔细观看却包含着各种不同的细微变化,丰富厚重,精妙之至。
  黄宾虹的花鸟画艺术,点划不假雕琢,实则寓法度于其中。他的山水画,浑厚华滋,用笔坚实,用墨厚重,而花鸟画,却是简淡清雅,奇崛有致。有人说,黄宾虹的山水画为“密体”,而花鸟画为“疏体”;也有人说,黄宾虹的花鸟不是画家之画,而是以书法入画,是诗人、书法家的画。当我们把目光从黄宾虹的山水画转向他的花鸟画时,不难发现他的花鸟画风格独特,魅力四射。轻淡、简约、稚拙、刚健等特点是其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黄宾虹的花鸟画与他用墨浓厚的山水画适得其反,他的花卉画用墨较为清淡。这种“清淡”并不是普通的色淡墨淡,而是从平淡中品味出一种高妙来,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意境之淡”,犹如百年的陈年佳酿,淡而有味。黄宾虹画花鸟之所以清淡,与他绘画过程中充分运用的“水法”有关。他画花卉的叶片,多采用泼水、渍水的方法,这就使得他的花鸟作品必定淡宕清逸。可是黄宾虹花鸟画之清淡,正如他在山水画上的浓厚,精神上是一样的十足,这是因为黄宾虹注意到,运用淡墨,一定要运用既拙且拙辣的老笔。也正由于此,他的花鸟画作品既有文人画的书卷气,又有民间绘画的泥土气,含刚健于婀娜,寓大俗于大雅。
  《花卉图》
  此幅画设色妍而不艳,丽而不媚,无论清新柔淡,或烂漫美丽,皆韵属雅正,这是黄氏花卉动人之处。
  《水塘情趣图》
  黄宾虹花鸟与其山水浓郁绵密相反,往往以大写意的方法绘制而成,笔简意浓,用水充分,笔墨苍润,层次分明,画面简洁明快,有很强透视感,淡雅有致。
  《水仙图》   黄宾虹用劲挺匀净的细描钩勒出水仙花叶,再以淡墨渲染其阴阳向背,水仙花临空傲放。整幅作品用笔、落墨、构图,但见轻捷和单纯,尤其用色,唯美唯柔,似手边随意流泻的温情,清丽秀雅。
  《花卉图》
  黄宾虹主张“山水取意,花卉取趣”。此作品构图简约,笔致凝练,设色则恰当好处。
  《花卉湖石图》
  此幅采用金文古籀笔法,墨色饱满,随意而出,奔放而见谨严,所谓折钗股、屋漏痕,及浓、淡、焦、枯、渍……丰富之至,而画面所显现的却十分简洁明快,这种强烈的“反差”感是黄宾虹花鸟画最耐人寻味之处。
  中国的文人画注重写意,为求遗貌取神,黄宾虹的花鸟画,属文人画一路。他画花鸟,用的是写意画法,在创作过程中,力求简约,这种表现如他论画诗中的“删繁就简重在约”的“约”字上,也就是艺术上的一种概括。黄宾虹笔下的花鸟虫石,有时极为简略,对于花卉,有时的花筋、叶筋不画一笔,有时减弱,一丛竹叶,也只有三四片叶子是见墨的。尽管它们看似信手拈来,形若草草,似不经意,实则笔法严谨,神情趣俱在,足以传神,正所谓“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有的作品由于作者用笔纯任自然,不在一撇一点上修饰完整,固然有时未免粗放,但是他能做到笔断意不断,使作品仍然完整无残缺,真正达到了“繁而删减,简而不胜观”的境地。
  黄宾虹的山水,勾勒自然,不假雕琢。他画花鸟,勾连点划,同样不假雕琢。他手中的笔,可以万豪齐力、神气莫测。由于不假雕琢,所以极有稚拙的味道,在艺术上,“拙”是一种既含蓄又天真自然的表现,“拙”无造作之弊。
  《花石图》
  黄宾虹图中石头的用笔,起讫分明,转折圆满,一看即知是靠他的笔墨功夫写(不是画)出来的,所以极为自然。画家将花与湖石杂草全然打碎,随心所欲,浑然一体,石已非石,花已非花,但石与花却分分明明,正所谓:最分明处最模糊。
  《芙蓉图》
  画家以概括而清朗的笔墨把芙蓉的秀丽和枝叶表现得淋漓尽致,笔墨的浓淡干湿,用笔的老辣苍拙,叶子的勾线在随意中流露出画家深厚的笔墨功底。作品稚拙、秀润、沉静、清奇,得力于黄宾虹的骨法用笔及丰腴的用水。前人“没骨花卉”绝无此“嫩金朴玉”之境。
  《花卉图》
  黄宾虹用笔生辣而见丰腴之美,松动而能凝炼,可谓天真烂漫。
  黄宾虹在他的一幅《花卉图》上写道:“以点染写之,含刚健于婀娜。”这是涉及到刚柔变化,如果用笔只有曲而没有直,只有粗,而没有细,只有刚,而没有柔,必然使作品索然无味。他还在另一卷《杂花图》的题诗中说道:“色不寻墨墨光亮,清刚劲健健生神。”这个“健”即黄宾虹论画中常提到的“健笔”,他的花鸟画,正是一种“健笔生神的表现”。刚健婀娜,是其用笔之道,所谓“柔内含刚,虚中运实”。舒和遒劲而非一味雄强,稚拙中有朴茂之味,正是他有别于时人之处。
  《折枝花卉图》
  作品写山间野卉,笔墨恣肆,而于这些野趣平实问,倾注了文人之雅逸,给人生机一片的感觉。
  纵览黄宾虹轻淡、简约、稚拙、刚健的花鸟世界,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中国花鸟画少有的内凝之美与勃勃生机,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黄宾虹对中国画笔墨法则与精神都具有独到的领会,他是中国画坛难得的能够融会贯通的高手。香港评论家何弢曾说,黄宾虹的画“并不是用来取悦眼目,而是提升心灵”。走进黄宾虹的花鸟草虫世界,更是我们难得的一次亲近艺术和自然的心灵之旅。(责编:李禹默)
其他文献
去年十一月的某一天,身为上海静安收藏协会的一名会员,获悉协会邀请到民国瓷器专家熊中富来讲课并进行现场鉴定,我便带了一块民国粉彩山水携琴访友图小瓷板欣然前往。早前就听闻熊老师在研究民国瓷器尤其是文人瓷画方面成果颇丰:著有《珠山八友》、《文人派花鸟瓷画》、《江派山水瓷画》等书,是饮誉海内外的民国文人瓷画收藏者和研究者。去年九月我又曾观看过上海静安收藏协会主办的“熊中富藏文人瓷画展”,看完不禁赞叹老师的
期刊
玉器,也叫玉雕。中国古代玉雕中呈现的“十二生肖”,多姿多彩。十二生肖,是古时的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组成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属相。后以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生肖,如子年出生的肖鼠、丑年出生的肖牛等,称为“十二生肖”,也称“十二相属”。安徽境内历年来出土和传世的古玉雕十二生肖文物颇丰,现分别收藏于省、市博物馆和省文物总店。现选取部分古玉雕十
期刊
江西山川秀美,物产丰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江西省博物馆成立近60年,成长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型博物馆,各类藏品10万余件,门类众多,精品荟萃,尤其以青铜文物、陶瓷文物和革命文物自成体系。2008年江西省博物馆被国家认定为全国首批一级博物馆。  青铜器是江西省博物馆历史馆重要的馆藏之一,以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发掘的商代大墓丰富器物为最。经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新干商代大墓共出土青铜器475件、
期刊
编者按  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它是超越了个性和地域局限的艺术传统,它的笔墨造就了许许多多的艺术巨人和大师。本期我们就来一起走近追随古人足迹、为攀登艺术高峰而奋斗的中国当代著名彝族画家罗江,共同欣赏他的国画作品,阅读有关他画作的评论……  仲平(原名焦泊澄,艺术评论家):《象由心生——说罗江的人物画》  初识罗江的画
期刊
在歙县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一纸“吏部执照”官样文书,长57厘米,宽48厘米,纸质焦黄粗劣,底版除“吏部执照”四字横排外,正文自右至左直行楷书雕刻,其中有部分文字为毛笔填写。为便于阅读,现按横排样式并加标点抄录如下:  吏部为给发议叙执照事。道光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三日本部奏定:捐输海疆河工经费人员执照给发该捐生收执,其有三代年貌、履历未经造册送部者,拟即填写捐生姓名及捐输银数,给予何项官职,盖用堂印封发
期刊
在中国历史上,满族人两次入主中原。第一次入主中原朝代为金,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领袖完颜阿骨打创建,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太宗天会三年(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先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等地。疆域东北到今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外兴安岭,西北到蒙古人民共和国,西以河套、陕西横山、甘肃东部与西夏接界,南以秦岭、淮河与南宋接界。金与南宋对峙,统治中国北部。天兴三年(1234年)在蒙古和
期刊
主 办:路遥文学奖国际研究中心  承 办: 传媒集团  时 间:2015年3月29-4月9日  地 点:山东青岛  获奖作家:阎 真 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作家  路奖颁奖主席团:  陈若曦 台湾著名作家,短篇小说《尹县长》开中国“伤痕文学”之先声  王彬彬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  李建军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博导  刘清华 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  萧夏林 “路遥文学奖”秘书长
期刊
明末清初是中国画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期。论及这一时期的传统画坛,当时昆山(今属江苏)画家龚贤始终是绕不过去的一位丹青高手,史上被誉为“金陵八家”魁首。清末民初以来,随着人们对中国绘画史的不断认识,龚贤的艺术成就即引起画界内外的较大关注,屡屡为人所津津乐道。他的绘画作品多以水墨表现为主,鲜作设色画。本文仅以他的《摄山栖霞图》及《清凉环翠图》画卷为例,对其设色山水画艺术进行初步探讨,旨在帮助广大读者对此
期刊
清代,一个个督陶官的历史,为我们串联起清代官窑瓷器发展的历史,而一件有督陶官款识“弟子德新供”的青花花觚,又为我们了解道光、咸丰之间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状态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也为我们研究督陶官文化提供了新的依据。  一、德新花觚  清咸丰督陶官“德新”铭青花莲托八宝纹花觚,高27.8厘米,口径15.3厘米,底径11.4厘米,为“座钟”式觚,器物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接口处在颈、腹部之间,有榫卯结构。大口外
期刊
在中国的传统书画中,有一种类似“命题作文”的表现手法,即不同的书画家应命以同一主题进行创作。如民国时期,著名画家吴湖帆为纪念已逝的爱妻潘静淑女士,以夫人所作词中的诗句“绿遍池塘草”为题,向国内书画名家征求墨宝。吴湖帆为画坛巨子,地位非凡,故应者纷纷。他将征集的书画诗词印行画册,竟然汇集了120位名家作品,真蔚为大观。又如画家朱屺瞻,以自己的画室“梅花草堂”为题,向同行师友征画,齐白石、黄宾虹等大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