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b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智力因素,凭借数学知识固有的魅力,把握时机,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乐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情境,引导思考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欲望。如在教学“分数化有限小数”时,出示例题“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将1/3、1/4、1/8、7/12、6/25、1/6、6/35,这组分数化成小数(若除不尽的,可保留两位小数)”。教师设疑:为什么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而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呢?这与分母有什么关系?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一连串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积极进行猜想、思考、讨论、探求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
  
  二、动手操作,激发灵感
  
  现代教学论强调: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去听科学。许多数学问题,只有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探索,才能激发灵感,培养创新能力。如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都会用课本上的拼合即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针对几何知识本身的智力价值及学生喜欢标新立异的特点,我则鼓励学生大胆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引导学生用任一梯形通过割、补、拼,转化成所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将梯形变换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有的还将梯形分割成两个所学过的图形,如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两个三角形等,从不同角度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在这一探索实验过程中,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阐述自己的观点,表现出极大的创新热情。同学们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欢呼雀跃,体验到了成功、创新的乐趣。
  
  三、引导想象,促进创新
  
  想象是把一个过去已有的表象加工、改造成新表象的心理过程,是焊接已知和未知的焊条,是孕育新思想的温床。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用两两相等的4根木条钉成一个四边形(四个角不钉死),向学生演示并问:(1)四边形的长和宽垂直时,构成什么图形?(2)再推动两条边,长和宽不垂直时,构成了什么图形?(3)这个长方形和所形成的平行四边形相比,周长怎么样?面积呢?(4)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高的变化,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议论纷纷,争相发言。有的说,改变这四边形的长和宽的夹角,能得到无数个平行四边形;有的说,当长和宽重合时,它的高是0,因此,面积也是零。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想象,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责 编树石)
其他文献
此次工作座谈会。一方面是传达和学习国务院第149次常务会议和10月份的全国土地规划工作座谈会精神,另一方面是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
我与《外语电化教学》结缘于2003年。记得当年写了一篇题为《试论在线语言学习的真实性》的文章投到《外语电化教学》,虽说此前艰难失败的投稿经历让我对此次的投稿并没寄予太
为了降低炼铁成本,研究了配加高硫煤对铁水硫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目前的硫负荷范围内,铁水硫含量与硫负荷大小没有直接关系,适当放宽炼焦煤种的含S量,有助于使用更经济的
文章综合某高层建筑基坑锚杆、土钉墙实践,介绍在上层滞水水位较低,地层渗透系数大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基坑锚杆、土钉墙技术参数选取、方案设计等过程。监测结果证明,此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