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小姐今年32岁,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部门负责人。在事业上小有成就,平时也会因为工作到国内外四处采风,在外人看來王小姐是业界精英,日子过得“很滋润”。然而,9个月前,“心脏病”悄无声息地找上了她,从此王小姐就有了“心烦恼”。
近一年,王小姐正带领部门员工筹备一个大项目,项目内容与自己的专长相差较大,做起来并不顺手,但是面对公司日益激烈的竞争,向来稳扎稳打的王小姐还是接受了“挑战”。这个项目一做就是半年多的时间,王小姐夜以继日,工作推陈出新,忙碌时平均每晚只睡3~4小时,而白天则“咖啡续命”,一日四杯咖啡成为常态。日子一长,王小姐开始觉得自己的心脏总是“咚咚咚”地跳个不停,这种跳并不是单纯跳得很快或是很慢,而是伴随着心慌心悸,每一次的心脏搏动都像一面大鼓一样一下下地在胸腔擂动。
当然,忙碌的王小姐并没有理会身体发给她的“信号”,依旧我行我素,忙于工作。半个月后王小姐心悸加重,出现气短、无力,很多时候必须深深地吸一口气才能缓解,还被同事们误认为是工作做得不满意,所以“唉声叹气”。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多,王小姐终于来到了心内科就诊,希望能够找出自己近期不适的病因。可是做了很多心脏方面的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医生也说没有大问题。多次检查未果,王小姐一头雾水,为了解决自己的痛苦,王小姐反复多次就医,在询问了王小姐最近经历后,一位医生给其开出了“处方”:您这个病是我们通俗说的“心脏神经症”,您目前的躯体症状是从心理冲突演变过来的,建议您前往精神心理科就诊……
心脏神经症的病因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外环境刺激,另一方面为内环境失衡,结果造成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影响自主神经功能,使心脏血管功能出现异常。精神作用在心脏神经症的发病上起着重要作用,如过分思虑、过分伤心、生活挫折或极度疲劳等都是诱发心脏神经症的因素。本文中的王小姐便是在工作压力大、过分思虑、夜眠差、疲劳等情况下出现的心脏神经症。
心脏神经症又称功能性心脏不适、神经血循环衰弱症或奋力综合征,国外称为神经性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或神经性循环无力症、高敏症。在中医上属“郁证”“心悸”“癫狂”“脏躁”“不寐”等范畴。
本病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另外,中高级白领、空巢患病的中老年人、心梗中风后的患者,甚至一些学业紧张的青少年和更年期女性也是患病的高发人群。本疾病的特点是进行反复深入检查并不能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特征,但临床表现较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症状表现远远大于疾病本身”,可以理解为身体只是得了感冒,但表现出的痛苦程度却与“患癌”无异。这其中的始作俑者便是“焦虑情绪”。不过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虽然症状表现严重,但经过及时系统的治疗,疾病的预后还是很乐观的。
心脏神经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失眠、多梦等。与冠心病等心脏疾病不同,心脏神经症患者常有以下表现:(1)心区疼痛,但疼痛位置不固定;(2)自感心跳加快,心悸明显,但测量心率正常;(3)易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时常通过叹气或者深呼吸来缓解症状;(4)胸闷或呼吸困难与体力活动无关;(5)常伴有失眠、焦虑等症状出现。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避免吃“心慌”食品
注意休息、保证睡眠,不适及时就医
照顾情绪,调整认知,暂时脱离“紧绷”的环境
适度运动,宣泄压力,重新体验自我“全能感”
国人做事向来追求“内敛、沉稳”,但也应学会感知身体预警并且适度宣泄情绪。王小姐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了不良的情绪、不规律的作息都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情绪犹如洪水,为了避免压力不断地蚕食我们的心身,我们便要学会如何“泄洪”,而不仅仅是不断加高“大坝”来抵御“情绪洪水”。
在如今的“内卷”时代,社会对于年轻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即便你只想“躺平”,却依旧会被周围环境感染,参与到一个个“被自愿”的竞争之中。拼搏间,时而前路顺畅,时而举步维艰,得失之间,我们小时候的“全能感”便被打破,成长的同时也意味着要承认自己的“无能”。很多人都没有办法接受或是正视这个“结果”,以致心智化水平停止在初期阶段,导致成年后的生活中很多冲突和矛盾不可调和。
值得一提的是,运动是调节心身健康的有效方式。运动不但可以激发脑内多巴胺的释放,带来开心和愉悦的体验,而且还可以让心灵与身体对话,使你感觉到自己的思想可以完全掌控你的身体,再次体会“全能感”。除此以外,推荐给大家“正念禅修”的放松方法,这种类似于瑜伽的冥想,融入了更多的中国传统元素,通过重新认识自己和生活从而获取一种深植内心的快乐和安宁,以此来对抗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健康身体状态和健康生活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人生的路上“不疾不徐”,努力赶路的同时也别忽略了路旁美丽的风景。
近一年,王小姐正带领部门员工筹备一个大项目,项目内容与自己的专长相差较大,做起来并不顺手,但是面对公司日益激烈的竞争,向来稳扎稳打的王小姐还是接受了“挑战”。这个项目一做就是半年多的时间,王小姐夜以继日,工作推陈出新,忙碌时平均每晚只睡3~4小时,而白天则“咖啡续命”,一日四杯咖啡成为常态。日子一长,王小姐开始觉得自己的心脏总是“咚咚咚”地跳个不停,这种跳并不是单纯跳得很快或是很慢,而是伴随着心慌心悸,每一次的心脏搏动都像一面大鼓一样一下下地在胸腔擂动。
当然,忙碌的王小姐并没有理会身体发给她的“信号”,依旧我行我素,忙于工作。半个月后王小姐心悸加重,出现气短、无力,很多时候必须深深地吸一口气才能缓解,还被同事们误认为是工作做得不满意,所以“唉声叹气”。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多,王小姐终于来到了心内科就诊,希望能够找出自己近期不适的病因。可是做了很多心脏方面的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医生也说没有大问题。多次检查未果,王小姐一头雾水,为了解决自己的痛苦,王小姐反复多次就医,在询问了王小姐最近经历后,一位医生给其开出了“处方”:您这个病是我们通俗说的“心脏神经症”,您目前的躯体症状是从心理冲突演变过来的,建议您前往精神心理科就诊……
王小姐的病因何在?
心脏神经症的病因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外环境刺激,另一方面为内环境失衡,结果造成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影响自主神经功能,使心脏血管功能出现异常。精神作用在心脏神经症的发病上起着重要作用,如过分思虑、过分伤心、生活挫折或极度疲劳等都是诱发心脏神经症的因素。本文中的王小姐便是在工作压力大、过分思虑、夜眠差、疲劳等情况下出现的心脏神经症。
何为心脏神经症?
心脏神经症又称功能性心脏不适、神经血循环衰弱症或奋力综合征,国外称为神经性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或神经性循环无力症、高敏症。在中医上属“郁证”“心悸”“癫狂”“脏躁”“不寐”等范畴。
本病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另外,中高级白领、空巢患病的中老年人、心梗中风后的患者,甚至一些学业紧张的青少年和更年期女性也是患病的高发人群。本疾病的特点是进行反复深入检查并不能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特征,但临床表现较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症状表现远远大于疾病本身”,可以理解为身体只是得了感冒,但表现出的痛苦程度却与“患癌”无异。这其中的始作俑者便是“焦虑情绪”。不过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虽然症状表现严重,但经过及时系统的治疗,疾病的预后还是很乐观的。
心脏神经症的常见表现
心脏神经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失眠、多梦等。与冠心病等心脏疾病不同,心脏神经症患者常有以下表现:(1)心区疼痛,但疼痛位置不固定;(2)自感心跳加快,心悸明显,但测量心率正常;(3)易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时常通过叹气或者深呼吸来缓解症状;(4)胸闷或呼吸困难与体力活动无关;(5)常伴有失眠、焦虑等症状出现。
心身保健,预防为主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避免吃“心慌”食品
注意休息、保证睡眠,不适及时就医
照顾情绪,调整认知,暂时脱离“紧绷”的环境
适度运动,宣泄压力,重新体验自我“全能感”
国人做事向来追求“内敛、沉稳”,但也应学会感知身体预警并且适度宣泄情绪。王小姐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了不良的情绪、不规律的作息都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情绪犹如洪水,为了避免压力不断地蚕食我们的心身,我们便要学会如何“泄洪”,而不仅仅是不断加高“大坝”来抵御“情绪洪水”。
在如今的“内卷”时代,社会对于年轻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即便你只想“躺平”,却依旧会被周围环境感染,参与到一个个“被自愿”的竞争之中。拼搏间,时而前路顺畅,时而举步维艰,得失之间,我们小时候的“全能感”便被打破,成长的同时也意味着要承认自己的“无能”。很多人都没有办法接受或是正视这个“结果”,以致心智化水平停止在初期阶段,导致成年后的生活中很多冲突和矛盾不可调和。
值得一提的是,运动是调节心身健康的有效方式。运动不但可以激发脑内多巴胺的释放,带来开心和愉悦的体验,而且还可以让心灵与身体对话,使你感觉到自己的思想可以完全掌控你的身体,再次体会“全能感”。除此以外,推荐给大家“正念禅修”的放松方法,这种类似于瑜伽的冥想,融入了更多的中国传统元素,通过重新认识自己和生活从而获取一种深植内心的快乐和安宁,以此来对抗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健康身体状态和健康生活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人生的路上“不疾不徐”,努力赶路的同时也别忽略了路旁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