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同一事物,总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一情况在央行的《2011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公布后的市场反应里也有充分体现。不错,《报告》提及要“综合运用好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多种价格和数量工具”,但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对准备金率及利率工具的使用并没有过多的强调,二是,利率明显摆在准备金率后面。令人费解的是,各大媒体却纷纷以“央行将加息”等作标题,大搞眼球大战。
笔者以为,《报告》里最值得玩味之处在于分明明确了一、二季度的工作重点,其表述如下:
“2011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即今年一季度的关注重点在于调控物价;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显然,二季度工作重点将回到调结构上来。
非常明显,央行的关注点作了大调整,而这一调整是随着中央政府工作重点的转移而进行的。所以,在二季度的市场投资中,不要再过多地盯住物价,不要再对货币一惊一乍、草木皆兵。即使在来势汹汹的一季度,央行都是有诸多顾虑的,货币政策经常手下留情。现在,我们应该应思考一下,调结构工作会带来怎样的政策出台,对各个行业的影响如何。
为何不再强调物价的因素?想来原因有几个:
在连续两年的上涨之后,大宗商品价格有见顶之势。固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远未回到常态,但在各方压力之下,QE2结束之后也不敢作QE3之想;同时,作为世界经济增量主要贡献者的新兴经济体在收紧货币政策上是毫不迟疑(中国除外),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开始回归常态,这些举动叠加的效果在突破临界点之后开始显现,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加以证实,但至少货币过度宽松的状况不复存在了,宽松货币环境消失了。另外,过高的商品价格也抑制了下游的需求,一旦有个风吹草动,纯炒作的资金将选择离开。死多头高盛的陡然翻空,或许可以成为例证。
今年全球处于多事之秋。中东和北非局势的动荡,日本的地震和核灾难,等等,都令到最近几十年的和平环境成为美好的回忆,没有这样的环境,显然会抑制投机资金的发挥。可以说,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长达几十年的繁荣和泡沫,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世界的安宁与和平,现在,世界当然不会回到冷战格局,但地域局势动荡的加剧,令到不确定性加大,会令到资金在投机狂欢时顾忌一下战火的冲击。
回到国内的调结构上来。今年三大任务:稳物价,保增速,调结构。显然,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点,一季度的情况看,经济增长势头还是不错,这给调结构留下了空间。在央行的《报告》出来之后,看到几条消息,不得不往调结构这一主线上靠:一是关于《资源税条例》的消息,该则消息虽未得到证实,但已被广泛引用。这一消息会让人猜测资源税由从量改为从价将在全国推广的时间日近。二是关于纺织品出口退税将调整,退税率会下调5个百分点至11%的消息。这是否显然,在摆脱危机的阴影之后,出口政策又将回到以前的轨道上?此外便是山西确定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共涉及钢铁、电解铝、铜冶炼等11个行业,其中以水泥的淘汰力度最大。
调结构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前便开始了,但一场危机打乱了所有的计划,救经济成为当务之急。救急之后,回归正常的工作还得重新按部就班的来。说到调结构,则必须触及电价问题。电价长时间不动,显然有两大担心:一是企业的承受能力(怕拖累经济),一是怕进一步加速通胀。现在来看,这两大担心在一定程度上到得缓解,而电荒又有提前降临之态,电价的调整可能顺势进行。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决心来调结构的话,中国需求的减少会拉低原材料价格,可能顺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通胀的压力。本来两个矛盾的目标,在较为理想的情况下反倒可以相互兼顾了。但调结构的阵痛,是中国经济躲不过去的。
笔者以为,《报告》里最值得玩味之处在于分明明确了一、二季度的工作重点,其表述如下:
“2011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即今年一季度的关注重点在于调控物价;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显然,二季度工作重点将回到调结构上来。
非常明显,央行的关注点作了大调整,而这一调整是随着中央政府工作重点的转移而进行的。所以,在二季度的市场投资中,不要再过多地盯住物价,不要再对货币一惊一乍、草木皆兵。即使在来势汹汹的一季度,央行都是有诸多顾虑的,货币政策经常手下留情。现在,我们应该应思考一下,调结构工作会带来怎样的政策出台,对各个行业的影响如何。
为何不再强调物价的因素?想来原因有几个:
在连续两年的上涨之后,大宗商品价格有见顶之势。固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远未回到常态,但在各方压力之下,QE2结束之后也不敢作QE3之想;同时,作为世界经济增量主要贡献者的新兴经济体在收紧货币政策上是毫不迟疑(中国除外),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开始回归常态,这些举动叠加的效果在突破临界点之后开始显现,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加以证实,但至少货币过度宽松的状况不复存在了,宽松货币环境消失了。另外,过高的商品价格也抑制了下游的需求,一旦有个风吹草动,纯炒作的资金将选择离开。死多头高盛的陡然翻空,或许可以成为例证。
今年全球处于多事之秋。中东和北非局势的动荡,日本的地震和核灾难,等等,都令到最近几十年的和平环境成为美好的回忆,没有这样的环境,显然会抑制投机资金的发挥。可以说,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长达几十年的繁荣和泡沫,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世界的安宁与和平,现在,世界当然不会回到冷战格局,但地域局势动荡的加剧,令到不确定性加大,会令到资金在投机狂欢时顾忌一下战火的冲击。
回到国内的调结构上来。今年三大任务:稳物价,保增速,调结构。显然,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点,一季度的情况看,经济增长势头还是不错,这给调结构留下了空间。在央行的《报告》出来之后,看到几条消息,不得不往调结构这一主线上靠:一是关于《资源税条例》的消息,该则消息虽未得到证实,但已被广泛引用。这一消息会让人猜测资源税由从量改为从价将在全国推广的时间日近。二是关于纺织品出口退税将调整,退税率会下调5个百分点至11%的消息。这是否显然,在摆脱危机的阴影之后,出口政策又将回到以前的轨道上?此外便是山西确定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共涉及钢铁、电解铝、铜冶炼等11个行业,其中以水泥的淘汰力度最大。
调结构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前便开始了,但一场危机打乱了所有的计划,救经济成为当务之急。救急之后,回归正常的工作还得重新按部就班的来。说到调结构,则必须触及电价问题。电价长时间不动,显然有两大担心:一是企业的承受能力(怕拖累经济),一是怕进一步加速通胀。现在来看,这两大担心在一定程度上到得缓解,而电荒又有提前降临之态,电价的调整可能顺势进行。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决心来调结构的话,中国需求的减少会拉低原材料价格,可能顺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通胀的压力。本来两个矛盾的目标,在较为理想的情况下反倒可以相互兼顾了。但调结构的阵痛,是中国经济躲不过去的。